高考填报志愿之料材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认识就业问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92267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填报志愿之料材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认识就业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填报志愿之料材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认识就业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填报志愿之料材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认识就业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业定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研究热加工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宏观性能和表面形状,研究热加工过程中的相关工艺因素对材料的影响,解决成型工艺开发、成型设备、工艺优化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模具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模具制造中的材料、热处理、加工方法等问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专业方向:锻造(打铁)、铸造(熔炼)、焊接(补锅),业内通俗的说法,便于理解。所学主要、重要课程:工程制图、机械制图、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工艺、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就业方向:重工企业(汽车、航空、航天等)、模具制造企业、机电、能源等等工作主要内容(针对锻造):技术员编制零件制造工艺(工序、加热温度、保温时间等),根据厂家提供的零件图绘制锻件图,在车间解决一些产品的生产问题。发展趋势:技术方向发展,高级工程师,或者质量工程师;管理方向,厂长,主管总经理等工资:实习一般2000左右,转正后3000到4500左右(具体看企业所在地方,平均4000左右吧),由技术员升职后,工资会相应提升建议:该专业就业想去国企重工企业的话,地方一般较偏,东北或西南地区,民营企业或外企,可考虑汽车行业,模具设计方面的;该专业较适合男生,女生学这个专业的较少,但也不是不合适,找工作时会相对不容易些。学校:较好的有天津大学,上海交大,西工大,华中科技大学等。以下是收集的材料成型总结的重要知识附:工程材料及材料成型技术学习指导一 绪论&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及内容 机械制造基础是机电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学习本课程主要是使学生了解机电工程中常用材料的成分、热处理工艺、组织,熟悉其性能和用途,初步熟悉一般机械零件毛坯的成型加工工艺和设备。本课程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工程材料和毛坯成型方法,即教材的第一篇和第二篇。教材的奇遇篇章将在后续其它课程中讲授。& 本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本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概念多,课程内容具有连贯性,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学习本课程应按照课程内容的前后编排,先掌握基本概念,再了解工艺规程原理及方法。& 本课程的逻辑顺序关系 知识主线 课程内容 金属都是晶体晶体的一般概念 金属晶体与非金属晶体的区别 金属晶体的结晶与晶体缺陷 常见金属都是合金合金的结构与组织 二元合金相图 钢铁是最常用的金属铁碳合金相图 碳钢,白口铸铁、灰口铸铁 钢能够通过热处理改变性能热处理的概念 常见热处理工艺(整体热处理、表面热处理) 合金化可大大改善钢的性能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合金钢的分类和编号 常用合金钢(结构钢、特殊性能钢) 钢铁之外的其它材料有色金属(铝、铜、钛及其合金) 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 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陶瓷) 复合材料 机械零件毛坯的成型方法将金属熔化后浇注成型(铸造) 利用金属的塑性变形能力成型(锻造) 将金属连接在一起来成型(焊接)二重要关键词:1 1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溶质晶格间隙所形成的固溶体。2 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溶质晶格并占据溶质晶格位置所形成的固溶体。3过冷度:金属的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4再结晶:金属发生重新形核和长大而不改变其晶格类型的结晶过程。5同素异构性:同一金属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晶格类型的现象。6晶体的各向异性:晶体在不同方向具有不同性能的现象。7枝晶偏析:金属结晶后晶粒内部的成分不均匀现象。8比重偏析:因初晶相与剩余液相比重不同而造成的成分偏析。9本质晶粒度:指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倾向。10淬透性:钢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11淬硬性:钢淬火时的硬化能力。12临界冷却速度:钢淬火时获得完全马氏体的最低冷却速度。13热硬性:金属在高温下保持高硬度的能力。14二次硬化:淬火钢在回火时硬度提高的现象。15回火稳定性:淬火钢回火时马氏体分解的难易程度(软化抵抗能力)。16共晶转变:二元合金所发生的从液相中同时结晶出两种固相的结晶过程。17时效强化:金属经固溶处理后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强度提高的现象。18固溶强化:因溶质原子溶入而使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升高的现象。19形变强化:金属因塑性变形而造成的强度和硬度升高的现象。20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21过冷奥氏体:将钢奥氏体化后冷却至A1温度之下尚未分解的奥氏体。22变质处理:在金属浇注前添加变质剂来改变晶粒的形状或大小的处理方法。23C曲线:过冷奥氏体的等温冷却转变曲线。24CCT曲线: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25马氏体:含碳过饱和的固溶体。26热塑性塑料:加热时软化熔融,冷却又变硬,并可反复进行的塑料。27热固性塑料:首次加热时软化并发生交连反应形成网状结构,再加热时不软化的塑料。 三难点学习指导:& 一。关于金属晶体(1)金属都是晶体,非晶体金属只有用特殊的工艺才能得到,且大多数不稳定,一旦受热就会转变为晶体。(2)纯金属的晶格类型只有三种: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而合金往往由不同结构的晶体组成,其结构较为复杂(3)金属一般都是多晶体,且晶体内部有许多晶体缺陷(4)纯金属在一定温度下具有一定的晶体结构,但部分金属在不同的温度下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 二。合金的组织结构合金的概念:以一种金属为基体,在其内添加其它原子来提高金属的性能。合金的相结构:合金中的所有相可分为两种类型:固溶体和化合物。金属在液态能够无限互溶,但在固态大部分只能有限互溶。当添加的溶质原子不改变基体金属的晶体结构,只是无规律的,高度弥散的分布在基体金属内部时就叫做固溶体(可理解为固态的溶体)。以Pb-Sn合金为例,当Pb原子含量很高,Sn原子含量很少,则形成以Pb为基的固溶体,该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Pb相同;反之则形成以Sn为基的固溶体,该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Sn相同;当两这含量介于上述之间时则部分形成以Pb为基的固溶体,部分形成以Sn为基的固溶体。某些合金还会形成与溶剂金属和溶质金属结构都不同的新晶体,就是化合物。工业合金绝大部分是以固溶体为基础的,化合物的含量一般较少。一些金属间的化合物具有高硬度、高熔点和高脆性,与陶瓷性能类似,被成为金属陶瓷,主要用于航天工业中。 & 三。铁碳合金相图31铁碳合金相图的特点: (1)有三个三相恒温转变线(包晶转变线、共晶转变线、共析转变线); (2)有五个单相区(液相区、d相区、g相区、a相区、渗碳体相区(为一竖线); (3)有四条溶解度曲线(碳在a-Fe中的溶解度曲线PQ、碳在g-Fe中的溶解度曲线ES、碳在d-Fe中的溶解度曲线JN、碳在液相中的溶解度曲线CD)。 32.铁碳合金相图中各线的物理意义:如表5-2 表5-2 铁碳相图中所有线的物理意义 曲线 物理意义 冷却时 加热时 HJB包晶线 L+d gg d + L ECF共晶线 L g+Fe3CLdg+Fe3C PSK共析线 g a+Fe3Ca+ Fe3C g CDFe3CI开始从液相中析出线Fe3CI溶入液体中终了线 ESFe3CII从奥氏体中析出Fe3CII溶入奥氏体中 PQFe3CIII从铁素体中析出Fe3CIII溶入铁素体中 JNd相全部转变成g相g相开始转变成d相ABd相开始从液相中结晶出d相完全溶入液体中AH液相全部转变成d相d相开始熔化成液相HNd相开始转变成g相g相完全转变成d相BCg相开始从液相中结晶出g相完全熔化成液相JE液相全部结晶成g相g相开始熔化成液相GSa相开始从g相中析出a相完全溶入g相中GPg相完全转变成a相a相开始转变成g相 33.铁碳合金相图中的复相组织 珠光体(P)-是共析转变的产物,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片层交错而形成。 莱氏体(Ld)-是共晶转变的产物,由呈短杆状的奥氏体分布于渗碳体中所形成. 低温莱氏体(Ld)-莱氏体中的奥氏体转变成珠光体而形成。 34.铁碳合金的分类及其平衡结晶至室温时的组织组成和相组成:如表5-3所示 表5-3 铁碳合金的分类铁碳合金类别含碳量(%)组织组成相组成工业纯铁0.02%F+ Fe3CF+Fe3C碳钢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0.02%0.77%0.77%0.77%2.11%F+Fe3C+PPP+Fe3C白口铸铁亚共晶白口铸铁共晶白口铸铁过共晶白口铸铁2.11%4.3%4.3%4.3%6.69%P+LdLdFe3C+Ld36Fe-Fe3C相图的绘制由于Fe-Fe3C相图是研究钢铁材料的基础,故要求学生能记住Fe-Fe3C相图的基本形状和相关的一些成分点。达到能很快默画出Fe-Fe3C相图的程度。为此,应掌握二元合金相图的下列共同规律:(1) Fe-Fe3C相图中包含有三个恒温三相转变,故应首先了解二元合金相图中三相恒温反应线的基本形状(见前第四章4.2.2难点6),三相恒温反应线上只有三个交点,分别对应着三个单相区;(2) 相区相邻规律:1)两个单相区之间必有一双相区将之隔开,且该双相区必是由这两个单相所组成;2)两个双相区相邻,中间必有一三相恒温反应线。 & 四。钢的冷却转变 41.钢在奥氏体化后的两种冷却方式:(1) 连续冷却 将奥氏体化后的钢放入处于室温的某种冷却介质中使工件冷却至室温。用这种冷却方式由于其组织转变是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的,故所得组织不均匀。(2) 等温冷却 将奥氏体化后的钢快速冷却至低于Ar1的某一温度保持恒温使奥氏体在恒定的温度下发生转变后,再将之冷却至室温。用这种冷却方式由于其组织转变是在恒定的温度下进行的,故所得组织比较均匀。珠光体即可以通过连续冷却的方式得到,也可以通过等温冷却的方式得 到。贝氏体由于其转变温度处于一个比较窄的中温区域,故只能通过等温冷 却的方式(叫做等温淬火)得到。马氏体的转变量决定于其过冷度,所以只能通过连续冷却的方式得到。 42.C曲线与临界冷却速度Vk C曲线是指过冷奥氏体的等温冷却曲线。而临界冷却速度Vk是指钢的过冷奥氏体能完全转变成马氏体的最小冷却速度,它也是过冷奥氏体能够分解的最大冷却速度。C曲线越靠右,说明该钢的过冷奥氏体越稳定,其临界冷却速度越小,该钢淬火时越容易得到马氏体。43.影响C曲线的因素钢的C曲线的形状主要决定于其成分。(1) 含碳量的影响 亚共析钢的C曲线随其含碳量的增加而右移,过共析钢的C曲线随其含碳量的增加而左移。(2) 合金元素的影响 除Co之外的合金元素均能使其C曲线右移。 44.珠光体转变的特点 珠光体转变实际上是过冷奥氏体分解成铁素体和渗碳体的过程。由于珠光体转变是扩散性转变,因而只有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进行。扩散性转变都需要一定的孕育期。珠光体转变所形成的珠光体的片层间距与珠光体的形成温度有关,该温度越低,所形成的珠光体的片层间距就越细小。而珠光体的片层间距越细小,其强度越高,其塑韧性也越好。珠光体转变所需的孕育期的长短也与珠光体的形成温度有关,该温度越高,其过冷度越小,珠光体形核越困难,但原子的扩散能力强;该温度越低,过冷度越大,珠光体形核越容易,但原子的扩散能力差。 45.马氏体转变的特点 钢奥氏体化后进行快速冷却时,由于过冷度很大,铁原子和碳原子都不能进行扩散,结果在巨大的能量作用下奥氏体通过晶格的切变转变成了过饱和的a固溶体,该固溶体就叫做马氏体。所以说马氏体转变是一种非扩散性转变。显然这样转变成的马氏体的成分与原奥氏体的成分完全一样。在钢的奥氏体化过程中溶入奥氏体的碳含量越高,所转变成的马氏体的正方度就越大,而马氏体转变所形成的应力也就越大。马氏体转变由于是非扩散性转变,因而其转变速度极快,即所谓的瞬时形核和瞬时长大,故马氏体的转变量只与冷却温度有关,而与冷却方式无关。马氏体的形态和硬度都决定于其含碳量。马氏体转变的另一特点是其转变难以进行完全,通常会有一定量的奥氏体残余下来未转变成马氏体,该奥氏体就叫做残余奥氏体。 46.贝氏体转变的特点 贝氏体转变介于珠光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之间,是一半扩散性转变(碳原子能够扩散而铁原子不能扩散)。贝氏体有两种形态,即羽毛状的上贝氏体和针状的下贝氏体。上贝氏体的强度和塑韧性都很差,是一种缺陷组织。下贝氏体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还具有良好的塑韧性,即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47.钢的含碳量、奥氏体的含碳量及马氏体的含碳量 对钢进行奥氏体化加热时,若对其进行完全奥氏体化(亚共析钢加热温度高于Ac3,过共析钢的加热温度高于Accm),则其所得奥氏体的含碳量与钢的含碳量相同,但若进行不完全奥氏体化(亚共析钢的加热温度高于Ac1而低于Ac3,过共析钢的加热温度高于Ac1而低于Accm),则奥氏体的含碳量与钢的含碳量不同。显然亚共析钢进行不完全奥氏体化时由于有部分铁素体未溶入奥氏体中会导致奥氏体的含碳量高于钢的含碳量。而过共析钢进行不完全奥氏体化时由于有部分渗碳体未溶入奥氏体中会导致奥氏体的含碳量低于钢的含碳量。至于马氏体的含碳量由于在其转变过程中不发生原子的扩散,故与该钢进行奥氏体化时所得奥氏体的含碳量相同。 48.残余奥氏体的产生、危害及消除 钢淬火时产生残余奥氏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马氏体的比容高于奥氏体的,且马氏体的含碳量越高,马氏体的比容越大。因而钢由奥氏体转变成奥氏体时已经转变的马氏体对尚未转变的过冷奥氏体形成很大的压应力。随着马氏体转变量的增加,剩余奥氏体所受的压应力逐渐增大。当马氏体含碳量较高时该压应力就足以大到使剩余奥氏体无法发生马氏体转变而成为残余奥氏体。另一原因是马氏体的转变量决定于其过冷奥氏体的冷却温度,而马氏体的Ms和Mf温度随其含碳量的增加而下降。当钢的含碳量较高时,其Mf温度就可能低于室温。这使得过冷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不能进行完全而成为残余奥氏体。由于残余奥氏体的硬度和强度都远低于马氏体的,故残余奥氏体的出现会使钢的强度和硬度下降。消除残余奥氏体的方法是对淬火后的钢进行回火或进行深冷处理。& 五。钢的热处理 表5-1 钢的退火工艺退火工艺退火目的加热温度(C)适用范围1完全退火细化晶粒,消除应力Ac3+3050亚共析钢2等温退火同1,且能缩短退火周期Ac3+3050铸件、锻件3球化退火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Ac1+2030过共析钢工件4去应力退火消除应力500600铸件、锻件、焊件5再结晶退火消除加工硬化T再+100200冷变形工件6扩散退火消除枝晶偏析Ac3+150250铸钢件 52.钢的正火工艺 工艺:将工件加热至奥氏体单相区(亚共析钢加热至Ac3以上,过共析钢加热至Accm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使奥氏体均匀化后,将工件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由于冷却速度较快,先析出相(亚共析钢为铁素体,过共析钢为二次渗碳体)来不及析出或析出量很少,结果剩余奥氏体全部转变成伪珠光体。 目的:细化晶粒,提高机械性能。 s对低碳钢常用正火工艺代替退火工艺以提高生产率; s对亚共析钢采用正火可得到更多的珠光体组织(伪珠光体)从而提高其硬 度,改善其切削加工性; s对过共析钢可以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以有利于球化退火的进行。53钢的淬火531.奥氏体化温度:亚共析钢为Ac3+30-50C;过共析钢为Ac1+30-50C。 其原因是亚共析钢若奥氏体化淬火加热温度低于Ac3温度,其组织中就会有未溶解的铁素体,在淬火时奥氏体转变成马氏体,而铁素体相则残余下来,造成淬火后硬度不足。过共析钢在淬火之前一般先经过了球化处理,这样在奥氏体化加热至Ac1+30-50C时,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而渗碳体只有部分溶解,剩余渗碳体呈细小颗粒状弥散于奥氏体内部,在淬火时奥氏体转变成为马氏体,而渗碳体颗粒仍弥散分布于马氏体基体上,由于渗碳体的硬度很高,故不会造成淬火硬度不足。反之若将过共析钢的奥氏体化温度提高至Accm温度之上,渗碳体会全部溶入奥氏体中,造成奥氏体含碳量过高。这不仅会使得淬火后残余奥氏体的大大增加。而且在淬火时,因马氏体含碳量过高,马氏体转变所形成的组织应力很大而造成工件淬火变形或开裂。532.淬火冷却方法工件淬火冷却时内部有很大的内应力-由于温差而形成的热应力和由于马氏体转变而形成的组织应力,这往往造成工件在淬火过程中变形甚至开裂。为了减小工件的淬火应力常采用双液淬火法和分级淬火法,通过减小工件在淬火过程中内外温差而减小热应力而减小工件的变形开裂倾向。但由于双液淬火工艺操作不便(因从水中取出放入油中的时机只能通过经验来判断),实际应用较少。生产中使用较多的是分级淬火法。该法虽成本较高,但操作方便。但由于盐浴或碱浴冷却能力有限,故分级淬火法仅适用于直径小于10mm的工件。 533.等温淬火与分级淬火 等温淬火与分级淬火工艺相似,区别在于等温淬火奥氏体化后在盐浴中等温时,要停留足够长的时间使过冷奥氏体转变成贝氏体。而分级淬火奥氏体化后等温时,只需要停留至工件表面和心部温度一致即可。此时过冷奥氏体未发生转变,而是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才发生转变。 534.淬透性、淬硬性和淬透层深度 淬透性是指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淬透性和淬硬性都是材料本身的性能,与具体工件的大小及冷却速度没有关系。淬透层深度是针对具体的工件而言的,其大小不仅与材料的淬透性有关,还与工件的大小及淬火时的冷却速度有关。 5.淬透性曲线 用于判断具体的工件在一定的冷却方式下其截面的硬度的分布情况和其淬透层深度。 54钢的表面热处理541表面淬火 用专门的加热方法能使工件表面迅速升温奥氏体化,并在表面热量尚未传至内部时就对其进行冷却,这样工件已奥氏体化的表层组织便转变成马氏体,而其内层组织仍保持原状,这种热处理工艺就叫做表面淬火。该工艺主要用于那些要求外艰而内韧的工件。对这类工件常选用调质钢(一般都是中碳钢或中碳低合金钢)先进行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使其整体得到高韧性和较高强度的索氏体组织,然后再对其进行表面淬火,使其表面又被淬硬得到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 542.常用表面淬火方法 如表6-1所示 表6-1 常用表面淬火方法比较表面淬火方法加热能量淬硬层深度(mm) 工艺特点 优点 缺点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感应电流高频0.52 中频210效率高,硬化层均匀要求工件形状规则火焰加热表面淬火火焰26简单,灵活,成本低效率低,硬化层不均匀激光加热表面淬火激光0.30.5不需要冷却介质,适用面广,淬火层硬度高,耐磨性好成本高,较难得到均匀淬硬层太阳能加热表面淬火太阳能15适用面广,成本低受自然条件限制543.钢的渗碳处理:1) 工艺原理 将低碳钢渗碳件放入一定的渗碳介质中,在高温下使碳原子渗入工件表面一定深度(一般只有几个毫米),然后对工件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这样处理后工件表面得到了高硬度的高碳回火马氏体,而心部由于低碳钢的淬透性差仍主要是高韧性的铁素体。2) 适用范围 用于心部需要很好的韧性,而表面需要高的硬度和耐磨性的工件的处理。对该类工件即可选用低碳钢进行 渗碳+淬火+低温回火 的热处理工艺。3) 工艺特点 渗碳件经淬火和低温回火后,表面淬硬层与基体的结合力较高,但由于渗碳温度高达930C,故渗碳件的变形较大。 544钢的常用化学热处理工艺比较 表6-2 常用化学热处理工艺比较化学热处理方法处理温度(C)表层组织工件材料 工艺特点优点缺点渗碳(+淬火+低温回火)930高碳马氏体低碳钢表层硬化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好渗碳温度高,工件变形大气体氮化560高硬度氮化物专用氮化钢表层硬度高、耐磨性好,工件变形小表层硬化层脆性大,与基体的结合力差离子氮化高硬度氮化物专用氮化钢工件变形极小工艺复杂,表层硬化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差气体软氮化500570氮化物钢、铸铁处理时间短,表层硬度较低碳氮共渗(+淬火+低温回火)820860回火马氏体+氮化物低、中碳钢处理温度低,时间短,工件变形小工艺复杂 & 六。常用材料概要 表6-1 典型碳素钢类别典型牌号热处理组织性能特点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不进行F+P塑韧性好,加工性能好优质碳素结构钢20,45正火,调质F+P,S回强韧性好碳素工具钢T10,T12淬火+低温回火M回强度、硬度高,耐磨性好,热硬性差 表6-2 典型合金结构钢种类典型牌号成分特点最终热处理最终主要组织性能特点普通低合金钢16Mn低碳低合金退火、正火F+P塑性好、焊接性好渗碳钢20CrMnTi低碳低合金渗碳+淬火+低温回火表层:高碳M心部:F+P外坚内韧调质钢40Cr中碳低合金钢调质(+表面淬火)S回综合机械性能好弹簧钢60Si2Mn中高碳钢淬火+中温回火回火屈氏体弹性好滚动轴承钢GCr15高碳低合金钢淬火+低温回火回火马氏体硬度高,耐磨性好易切钢Y15低中碳钢正火,退火F+P切削加工性好超高强度钢40CrNiMoA低中碳钢淬火+低温活火回火马氏体强度高 表6-3 典型工具钢工具钢典型牌号成分特点最终热处理最终组织性能特点碳素工具钢T10高碳淬火+低温回火M回硬度高,红硬性差低合金刃具钢9SiCr高碳低合金淬火+低温回火M回+K硬度高、耐磨性好高速钢W18Cr4V高碳高合金淬火+低温回火M回+大量K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热硬性冷作模具钢Cr12MoV高碳高合金淬火+低温回火(+离子氮化M回+大量K淬火变形小,硬度高,耐磨性好热作模具钢5CrMnMo中碳低合金淬火+中(高)温回火回火屈氏体或回火索氏体强度高、韧性好,抗热疲劳性好 表6-4 特殊性能钢特钢名称典型牌号成分特点最终热处理最终组织性能特点铁素体不锈钢1Cr17低碳高铬退火F耐蚀性好,加工性能差马氏体不锈钢1Cr133Cr13低碳高铬淬火+低(高)温回火M回+K耐蚀性能好,强度、硬度高。奥氏体不锈钢1Cr!8Ni(Ti低碳高合金固溶处理,稳定化处理,去应力退火单相A耐蚀性好,加工性能好。耐磨钢(高锰钢)ZGMn13高碳高锰水韧处理(固溶处理)单相A高韧性,高冲击硬化能力。&十。机械零件的生产工艺流程 矿石高炉冶炼成生铁(浇注成生铁块)电炉冶炼成钢(浇注成钢锭)轧制成型材(圆钢、钢板、型钢等)。铸造件生产所用主要原料为生铁(炼钢生铁、炼铁生铁)、废旧钢材等。主要生产一些外形复杂的机械零件锻压产品生产所用原材料一般为各种型钢(圆钢、板材等),大型锻件则直接用钢锭。锻造主要生产机械性能要求较高的传动件,如轴、齿轮等。& 十一。铸件和锻件的性能差异铸件是将合金熔化后浇注到型腔内成型,由于熔化后的合金溶液充型能力好,因而可铸造出外型或内腔很复杂的机械零件。但合金结晶时往往形成晶粒粗大、组织疏松、夹杂、气孔等缺陷,因而机械性能较差。锻件是用圆钢或钢锭作原材料,经加热到高温后锻打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来成型的,固态金属在压力作用下的流动能力有限,只能生产一些形状相对简单的机械零件。但金属经锻打消除了疏松、气孔等铸造缺陷,同时形变和再结晶也使金属晶粒变得很细小,因而其机械性能远高于铸造产品。& 十二.常用铸造合金的性能特点常用铸造合金中铸造性能最好的是普通灰口铸铁,其次是铝硅合金,球墨铸铁和白口铸最差的是铸钢。其它铸铁如球墨铸铁、白口铸铁等的铸造性能比普通灰口铸铁略差,但远高于铸钢。普通灰口铸铁由于其价格低廉,铸造性能优异,往往用来铸造一些机械产品的机架、底座、箱体等零件。但普通灰口铸铁强度较低,塑性很差。对一些形状复杂且机械性能要求较高的零件则只能用铸钢或球墨铸铁来生产。铸钢的缺点是铸造性能太差,其流动性不好,且铸件容易形成缩孔、气孔、裂纹等缺陷。外形比较精细的铸件难以用铸钢来生产。球墨铸铁则即具有优良的铸造性能,又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因而在许多方面取代了铸钢件。白口铸铁由于其硬度高,难以进行机械加工,故主要生产一些抗磨损的铸件。可锻铸铁则主要生产一些对塑韧性有一定要求的薄壁铸件。& 十三。常用铸造方法的比较铸造方法比较项目砂型铸造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适用合金各种合金碳钢、合金钢、有色金属以有色合金为主有色合金有色合金铸钢、铸铁、铜合金适用铸件大小不受限制几十克至几公斤的复杂铸件中、小铸件中、小铸件,几克至几十公斤中、小铸件,有时达几百公斤零点几公斤至几十吨铸件最小壁厚 (mm)铸铁340.50.7孔0.52铸铝3铸铁5铝合金0.5锌合金0.3铜合金22优于同类铸型的常压铸造表面粗糙度Ra (m)5012.512.51.612.56.33.20.812.53.2决定于铸型材料铸件尺寸公差 (mm)1001.01000.31000.41000.31000.4同上金属收得率 (%)30506040506050608595毛坯利用率 (%)70907095807090投产最小批量(件)单件10007001000100010001001000生产率(一般机械化程度)低中低中中高最高中中高应用举例机床床身、箱体、支座、轴承盖、曲轴、气缸体盖、水轮机转子等刀具、叶片、自行车零件、刀杆、风动工具等铝活塞、水暖器材、水轮机叶片、一般有色合金铸件等汽车化油器、缸体、仪表和照相机的壳体和支架等。发动机缸体、缸盖、壳体、箱体、船用螺旋桨、纺织机零件等各种铸铁管、套筒、环叶轮、滑动轴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