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中考集锦.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88365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石潭记中考集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石潭记中考集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石潭记中考集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石潭记中考试题集锦(一)2007年四川内江市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A记 乃记之而去 岳阳楼记 B见 明灭可见 才美不外见C以 以其境过清 扶苏以数谏故 D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3分)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 10选文第一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作者在画面中给我们展示的是什么?(2分)答:_11选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表现情感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分)答:_ 二 (15分)2007年安徽省池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15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以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去 (3)窥谷忘反 16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译文: 17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答: 18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答: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答: (三)2007年广西南宁市中考语文语文试题(课改区)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水尤清冽 尤: (2)往来翕忽 翕忽: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 B、乃记之而去 停数日,乃去C、不可知其源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D、以其境过清 属予作文以记之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9简要分析第段景物描写的特点。(3分)答: 。(四)2008年湖南省郴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甲岳阳楼记(节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小石潭记(节选)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2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微斯人 以其境过清乃记之而去A探求稍微冷清离开B探求没有冷清离开C请教没有清白走了D请求一点点冷清离开13辨析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不可久居B是是进亦忧,退亦忧问今是何世C去乃记之而去游人去而禽鸟乐D异或异二者之为陟罚臧否,不宜异同14对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或异二者之为译:不同于以上两种行为。 B处江湖之远译:住在很远的江湖上。C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没有这种人,我追随投奔谁呢?D以其境过清译:这里的环境有青青的草。15对以上两个文段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这句话朗读节奏的划分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运用了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C甲文中关于“先忧后乐”的名句常常被今人用来抒发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D甲、乙两文的作者范仲淹、柳宗元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五)2008 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 分)( 1)水尤清冽 尤: (2)悄怆幽邃 悄怆: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伐(1)伐竹取道 (2)齐师伐我 B去(1)乃记之而去 (2)停数日,乃去C其(1)不可知其源 (2)其真无马邪 D以(1)以其境过清 (2)属作文以记之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 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 8、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2 分)答: (六) (2009上海市)9上文选自小石潭记,作者是 朝文学家 ,他和韩愈一起倡导 运动,是“ ”之一。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译文: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 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 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七)(2009年浙江省舟山卷)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2)伐竹取道( )(3)佁然不动 ( ) (4)其岸势犬牙差互(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心乐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其源(指代小溪)C.以其境过清(因为) D.乃记之而去(于是,就)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译文: (2)斗折蛇行,明来可见。译文: 20文章第四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氛围?表现了怎样的心情?(2分)答: (八)5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3分) (1)水尤清冽( ) (2)潭中鱼可百许头() (3)以其境过清()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1)如鸣珮环,心乐之。译文: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译文: 7文中第一段交代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第二段描写 ,第三段探寻水潭源流。第四段突出了潭上气氛,全文抓住了小石潭 的特点。(4分)8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5分)答: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本文是按游踪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全石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本文按游踪的顺序来写: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记录同游者 发现小潭“心乐之”(愉悦的心情) 观鱼时“似与游者相乐” (愉悦的心情) 观鱼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抑郁忧伤的心情) 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脱而又最终无法解脱的的痛苦。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 2、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 通过描写游鱼、阳光、影子来侧面写出潭水的清澈 3、潭上有什么景物? 竹林,水声,奇石,青树,翠蔓 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能说出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浏览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一乐一忧怎么解释?)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寻求短暂的快乐。他喜欢清脆悦耳的水声,因而“心乐之”,观鱼时他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心情是愉悦的;但这种快乐毕竟是暂时的,看到小石潭凄清环境,不禁触景伤怀,忧伤、凄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心中无比悲痛。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 5、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什么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成什么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有什么辞格? 第一段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第二段变换成动静结合的写法。辞格:比喻。第三段作者面对这种原始的悄怆之景,感到难受,或许激起作者凄凉的联想。强调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6、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全石以为底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皆若空游无所依 写潭中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作者为什么将这个无名小水潭命名为“小石潭”?(扣住作者贬居时的心境去品析,对照文章内容分析) 答:因为潭底都是石头,而且文中写道“卷石底以出”和“全石以为底”,所以将这个水潭命名为小石潭。 8、本文主旨: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被贬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 9、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小石潭的水为什么这么清澈? 因为有游鱼的活动,周围树木的保护,而且小石潭是活水,小潭以全石为底 10、小石潭记中表现喜的句子有。 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11、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12、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发现小石潭的经过? 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然后在浓密的竹林之中,砍伐出一条小道来,再寻到小潭。 13、请说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的妙处? 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而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静的优美画面就展现在读者面前了。 14、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形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15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答:示例:句子: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 理由: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16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左右,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17选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当,请结合作者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这段景物描写既写出了小石潭环境凄清的特点,也暗示作者被贬之后凄苦悲凉的心境。 18古诗词中,有许多像本文一样将思想情感融入自然景物描绘中的名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相连的两句,并简要赏析。 示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用“随”“入”两字将“山”、“江”、“平野”、“大荒”四个意象贯穿,抽绘出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抒发了诗人离家渐远、乡情渐浓的思乡情。 19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 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而本文中,凄苦才是作者感情的主调。作者借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他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暂时的欢快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又会流露出来。 20第一段从哪几个方面写小石潭的特点? 四个方面:(1)水特别清澈;(2)以整块的石头为底;(3)潭岸岩石形状各异;(4)岸边绿树翠蔓极其茂盛,秀丽多姿。 21第二段作者写潭水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方法? 写出了潭水清澈的特点。由鱼若“空游无所依”,“影布石上”以及游人清晰地看到鱼在水中的活动衬托出来,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方法叫侧面描写。 22潭西南的小溪有什么特点? 曲曲折折,被两岸的地势和草木遮挡掩映,时隐时现。 23从听水声“心乐之”,见游鱼“似与游者相乐”到坐潭上而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变化? 听到悦耳的水声,看到美丽的小石潭,欣赏着美丽的鱼儿,作者感到快乐,暂时忘掉了烦恼失意,然而眼前景物的幽深寂静又使他感到凄凉难耐。小石潭记中考题答案一、82分C93分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小溪)像北斗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蜿蜒,忽明忽暗,忽隐忽现。(“斗”“蛇”1分,句意2分)102分游鱼清澈的水(每点1分)113分乐、悲(由乐到悲)(2分),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1分) 二、(15分) 15(3分)(1)因为。 (2)离开。 (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各占1分) 16(4分)(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或:(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或:(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 或:(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17(4分)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 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18(4分)(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三、6(1)尤:特别(1分) (2)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或轻快敏捷)(1分)7B动词,离开。(A砍伐攻打;C代词,它的副词,难道;D连词,因为、由于连词,来)8(从)小石潭向西南方向远望,(只见流入潭中的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弯曲曲地流淌(行进),可以看见(溪水)时而现出来,时而被遮住(“明灭可见也可译为“时隐时现”)。(得分点:“西南”1分;“斗”“蛇”1分,错译其中一个关键词不得分;补出“斗折蛇行”一句省略的主语及译出“明灭可见”的大意共1分,两者缺一均扣1分) 9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衬托。(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四、l2B l3B l4C l5C五、5 、 ( 1) 尤:特别(2 )悄怆:优伤的样子6 、B 7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翻译完全正确的得2 分,“斗”和“蛇”两个词意义没落实的扣1 分)8、幽深冷寂,孤凄悲凉(意思对即可)六、9.柳宗元江雪、捕蛇者说等 10.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 11.A七、17.(1)向西(2)砍伐(3)呆呆的样子 (4)参差不齐18.A19.(1)(鱼儿)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同快乐。(2)(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20.写出了小石潭幽深泠寂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孤独忧伤(痛苦)的心情。八、5(1)尤其(格外)(2)大约(大概)(3)凄清(冷清) 6(6分,每小题3分)(1)好像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撞发出的声音,(我)感到很高兴(我心情高兴起来了)。 (2)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参差不齐(互相交错),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7潭中景物(水、石、树、鱼) 幽静(清幽、幽深、幽邃、寂静)8(5分)示例:作者感情由“乐”变“凄”(1分)。作者遭贬失意中来到山水中寻求解脱,发现小石潭(1分),看到水中景物感到高兴(1分);年到潭上凄清的环境(1分),又勾起自己谪居生活孤寂悲凉的心境(1分)。小石潭记中考题答案一、82分C93分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小溪)像北斗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蜿蜒,忽明忽暗,忽隐忽现。(“斗”“蛇”1分,句意2分)102分游鱼清澈的水(每点1分)113分乐、悲(由乐到悲)(2分),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1分) 二、(15分) 15(3分)(1)因为。 (2)离开。 (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各占1分) 16(4分)(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或:(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或:(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 或:(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17(4分)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 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18(4分)(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三、6(1)尤:特别(1分) (2)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或轻快敏捷)(1分)7B动词,离开。(A砍伐攻打;C代词,它的副词,难道;D连词,因为、由于连词,来)8(从)小石潭向西南方向远望,(只见流入潭中的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弯曲曲地流淌(行进),可以看见(溪水)时而现出来,时而被遮住(“明灭可见也可译为“时隐时现”)。(得分点:“西南”1分;“斗”“蛇”1分,错译其中一个关键词不得分;补出“斗折蛇行”一句省略的主语及译出“明灭可见”的大意共1分,两者缺一均扣1分) 9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衬托。(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四、l2B l3B l4C l5C五、5 、 ( 1) 尤:特别(2 )悄怆:优伤的样子6 、B 7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翻译完全正确的得2 分,“斗”和“蛇”两个词意义没落实的扣1 分)8、幽深冷寂,孤凄悲凉(意思对即可)六、9.柳宗元江雪、捕蛇者说等 10.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 11.A七、17.(1)向西(2)砍伐(3)呆呆的样子 (4)参差不齐18.A19.(1)(鱼儿)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同快乐。(2)(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20.写出了小石潭幽深泠寂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孤独忧伤(痛苦)的心情。八、5(1)尤其(格外)(2)大约(大概)(3)凄清(冷清) 6(6分,每小题3分)(1)好像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撞发出的声音,(我)感到很高兴(我心情高兴起来了)。 (2)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参差不齐(互相交错),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7潭中景物(水、石、树、鱼) 幽静(清幽、幽深、幽邃、寂静)8(5分)示例:作者感情由“乐”变“凄”(1分)。作者遭贬失意中来到山水中寻求解脱,发现小石潭(1分),看到水中景物感到高兴(1分);年到潭上凄清的环境(1分),又勾起自己谪居生活孤寂悲凉的心境(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