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86026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编写人:范祥栋 审核人:王小攀一、知识积累1.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伟大的豪放派词人、 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收复失地、为民族复仇雪耻。因此,他一生都在为抗金御敌,统一中原而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和。身为“归正人” (宋代称沦于外邦而返回本朝者为归正人,即投归正统之人。这是南宋对北方沦陷区南下投奔之人的蔑称。南宋丞相史浩首先提出,随后成为南宋对北方沦陷区南归者的统称)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后人评价:“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刻在阳原山辛弃疾墓前郭沫若对他评价的楹联。“铁板铜琶”是一个典故,出自历代诗余所引宋代俞文豹吹剑录里评论苏词风格的事: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讴,因问: “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好于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后来就演绎为用“抱铜琵琶,执铁绰板”来形容豪放激越的文词。“玉堂”是宋代翰林院别称,“柳郎中”即当时词人柳永,“大江东去”是苏轼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首句。后人多用“大江东去”代表苏轼的创作风格。 “美芹悲黍”中的“芹”指芹菜。列子 扬朱篇载:有人向同乡富豪盛赞芹菜好吃,富豪吃了结果反倒嘴肿闹肚子。后人以“献芹”称所献之物菲薄,以示诚意。辛弃疾曾于1165年写论文10篇,称美芹十论。文中陈述抗金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悲黍”,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生,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展示了他“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贺新郎中的句子)的豪情壮志。2写作背景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于绍兴十年(1140)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这时距北宋的败亡已13年。辛弃疾21岁时,金主完颜亮举兵南侵。辛弃疾乘机聚集成两千人的队伍,起义抗金。接着又率众投奔南宋王朝。水龙吟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时年35岁。这时,他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那是因为他有着几种特殊的身份,使得朝廷对他不能信任: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辛弃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所以,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做做,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受压抑,内心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亭上的一座亭子。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作于开禧元年(1205),作者时年65岁。这之前,辛弃疾因政敌的弹劾而被罢官,先后被闲置达八年之久。直到嘉泰三年(1203)才被朝廷召入京师,并被派出任镇江知府,这首词便是在镇江任上所作。这时宰相韩侘(tu)胄想用北伐做幌子来笼络时人,以提高自己的威望,扩大自己的权势。辛弃疾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镇江任职的。他本以为到这里能有所作为,可以积极练兵备战,积蓄军事实力准备北伐。但很快他便发觉韩侘胄是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而朝廷则毫无北伐复国之意。于是作者深感失望和气愤。他登上北固亭时,联想起历史上这里的人和事,再回忆自己的经历,并对照自己的现实处境,更加感到悲愤不平。便以怀古为名,借用历史典故,把自己的一腔怒气和怨恨尽情地在这首词中发泄了出来。3.字词辨识遥岑( )玉簪( ) 螺髻( )鲈( )鱼 堪脍 ( ) 倩 ( )揾( ) 舞榭( )狼居胥( ) 佛狸祠( )4.古今异义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古义: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今义:生活散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常5.词类活用遥岑远目 名词活用为动词赢得仓皇北顾 名词作状语尚能饭否 名词活用为动词6.文言句式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倒装,谓语“献愁供恨”前置)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倒装,宾语前置) 二、文本探究 1整体感知(1)你感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风格怎样?参考答案:这首词风格豪放,境界阔大,气魄雄浑,寄意深远,感慨深沉。(2)作者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参考答案:作者登上建康(今南京)赏心亭,面对辽阔山河,听到鸿雁悲鸣,生出无限忧思。自伤抱负,深感世无知己,得不到理解与慰藉;浩叹英雄徒有雄心壮志,却无处施展才华。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开篇第一句写的是“千古江山”,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曾写到:“千古风流人物”这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参考答案:苏轼的是“千古风流人物”,侧重人物,而辛弃疾则写的是千古江山,更注重于能够掌握这片江山、保护这片江山。2.细节揣摩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用典 第一个典故“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季鹰,即晋人张翰。世说新语载:“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阳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作者拿季鹰和自己作比,季鹰有乡可归,而自己纵然乡思无限,却有乡难归,因为故乡仍在金人的铁蹄蹂躏之下呻吟。(一说,张翰因见齐王将败而辞归,作者却耻于弃官归隐,因为他有报国的雄心壮志。) 第二个典故“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三国志魏志陈登传说,陈登(元龙)因许汜没有志向很看不起他,自己睡大床,叫许汜睡下床。许汜把此事告诉了刘备,刘备说,如今天下大乱,希望你能忧国忘家,你却只管买房置地,假如我是陈登,“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辛弃疾用这个典故是说,如果自己像许汜那样只为自己打算,那就羞见刘备那样胸怀大略的英雄了。从而表明了词人为国忘私的广阔胸怀,也批判了那些不顾国事、钻营私利的人。 第三个典故“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世说新语言语记载,东汉大将军桓温率军北伐,在路上看见自己从前栽种的杨柳已经有十围粗了,不禁感叹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意思是,树已经这样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辛弃疾用这个典故,抒发自己不能为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而效力,徒然虚度年华的愤慨和苦痛。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用典 第一个典故“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权,字仲谋,十五岁继兄孙策之位为东吴之主。他拒曹操南下,抵蜀汉东侵,建立了与曹魏、蜀汉鼎立的东吴帝国。曹操顺水而下,见孙权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 第二个典故“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刘裕,南朝宋武帝的小名。他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巷之中。东晋时,刘裕就是从这里起兵讨伐桓玄,平定叛乱的。又率军北伐,战胜鲜卑等军事力量,扫平中原,建立南朝刘宋王朝。作者仰慕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人物,正说明了他人到老年仍然壮心不已的精神气概。 第三个典故“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宋文帝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因好大喜功,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草率出师讨伐北魏,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汉代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并在那里封山祭奠,纪念胜利。作者意在借刘义隆落得仓皇南逃的事情,咏叹南宋近事。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北伐,在符离(今安徽宿县)兵败。此三句典中套典,意在以古讽今,主张有备而战,反对草率出兵。 第四个典故“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追忆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借国力,恢复中原,没有想到南宋朝廷昏庸无能,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 第五个典故“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追击王玄漠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词下祭神赛社,烟火不断。作者借此以古讽今,批评人们居然舍弃了被金人占领的国土,忘记了国恨家仇。 第六个典故“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想再次起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状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诋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饭斗米、肉十斤,被(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作者以廉颇自比,雄心不减当年,切望为国效力,叹无人前来问讯,徒有英雄豪情。3.意旨探微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写于淳熙元年(1174年),当时作者35岁,离举兵起义抗金,率众投奔南宋王朝已经过去十多年,胸怀报国之志的作者却一直没有得到北上抗金的机会。所以,他经常感到郁闷难平。这一年秋天,作者登上建康城(今南京)的赏心亭,面对辽阔山河,听到鸿雁悲鸣,生出无限忧思。自伤抱负,深感世无知已,得不到理解与慰藉,浩叹英雄徒有雄心壮志,却无处施展才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开禧元年(1205年),这时的作者以65岁的高龄出任浙东安抚使,镇守京口(镇江)。京口是三国时吴国的军事重镇,又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北伐起兵的地方。所以,作者登上北固亭,联想到曾在此建立丰功伟业的历史人物,不觉满怀报国之志。而想到南宋王朝一直偏安江左,不思北伐,韩侂胄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作者为此感到极大的愤慨。三、鉴赏品悟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沉雄豪壮,但豪放中有沉郁之情和蕴蓄之法。秋色无边,江山壮丽,吴钩看了,栏干拍遍,胸怀报国大志,耻于归隐谋私,可谓豪矣,壮矣!但愁恨郁积,落日哀鸿,叹不为人知,惜年华如水,洒英雄之泪,又何其沉痛悲凉!其豪壮沉痛之情并不直接说出,而是通过景中寓情、移情入景、以动作写情,用典故达意,曲折委婉地道出。作品层层推进,情到至极处,又以“树犹如此”半句缩住,寄“人何以堪”于言外,而且其情的具体内容始终未加明言,全靠读者联系当时的时代和作者的处境去体会。因而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可谓深得蕴蓄之法。通过这首词,我们对辛词的这一特征,有一个具体的了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托古喻今,抒情言志。上阕赞孙权重在创业,颂刘裕重在北伐。下阕以刘义隆的惨败为鉴戒,对比鲜明,从不同角度表现主题。最后用廉颇自比,言志抒怀。用典凝练形象、情酣意深,发人深思,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吊古伤今、借古讽今的思想感情。四、巩固提升1.当堂达标(1)注音:玉簪( ) 螺髻( ) 鲈鱼堪脍( ) 揾英雄泪( ) 孙仲谋( ) 舞榭( ) 巷陌( ) 金戈( ) 元嘉( )狼居胥( ) 仓皇( ) 可堪( ) 佛狸祠( ) 拓跋焘( ) 张浚( ) (2)解释下列词语,掌握在词中的意思:风流寻常草草:北顾:可堪:(3)阅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回答问题。A.“遥岑”三句是写山,采用了什么手法?“愁”“恨”缘何而发?B.“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几句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应如何理解?C.“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几句,说明作者对张翰辞归持何种态度?D.“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几句,是作者对哪类人提出的批判?E.“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三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4)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回答问题。A.作者登临怀古,为何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只提孙权和刘裕二人呢? B. 下阕一开始,作者笔锋一转提到宋文帝刘义隆,这有何用意?C.结尾提到廉颇有何用意?“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有何具体含义? 2.高考链接考点对接:用典的意义和作用。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人古事来比喻今人今事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自比),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词中运用典故的作用是委婉曲折地表情达意,使作品的思想感情更见含蓄深沉。例子1日暮倚杖水边(金)王寂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问:此诗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分析:用典,借屈原和白居易两位古人,来表达自己谪官的愁思,正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例子2 风雨 李商隐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注】宝剑篇:初唐将领郭震,向武则天呈宝剑篇:“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飘沦古岳边。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深得武则天赏识,终于实现报国之志。 新丰酒:唐代马周游长安,宿新丰(今陕西省临潼县东)酒店,店主人对他很冷淡。马周要酒悠然独酌。后唐太宗召对,授临察御史。请对本诗中用典的手法进行鉴赏分析。分析:本诗运用了用典的表现手法。首联诗人通过引用唐代名将郭震向武则天呈宝剑篇并最终深得武则天赏识,实现报国之志的典故,表现诗人对自己落魄不得志的遭遇的悲慨。诗歌尾联用唐代马周游长安、宿新丰酒店时,遭到店主冷淡,但最终被唐太宗授予监察御史的故事,来对比自己的不得志。由于用典,诗歌显得含蓄委婉,与全诗以“风雨”来比喻诗人所处的环境的风格相吻合。3.考题印证人月圆金.吴激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注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请简要赏析这篇作品的表现手法。(2007年浙江卷) 五、课时作业(一)夯实基础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稼轩(xun) 揾泪(wn) 舞榭(xi) 迄今(q) B岑寂(cn) 菜羹(gng) 巷陌(m) 屹然(y) C螺髻(j) 鲈鱼(l) 金戈(g) 敛财(lin) D堪脍(kui) 汜河(s) 嘉许(ji) 粗犷(gu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流年 雄才大略 苍皇 哗众取宠B愤概 谋取利益 频繁 发号施令C南渡 神鸦社鼓 祭祀 矫揉造作D理睬 惊慌失措 合谐 鸦雀无声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指南方的天空) 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B断鸿声里(受伤的大雁),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C无人会,登临意(理解,明了)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D赢得仓皇北顾(落得) 舞榭歌台(高楼)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遥岑远目B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C赢得仓皇北顾D尚能饭否5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C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6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中,表达知音难觅情怀的语句是()A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B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7旧体诗词要讲究平仄、押韵,有时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或者为了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句子里常有倒置语序的情况。如“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本应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把下边的句子颠倒的语序改过来。(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3)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题。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1)这首词的上片极力渲染元宵夜赏灯的盛况,其中几处摹写灯火的词语有、和。(2)词的下片末尾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有人认为是作者追慕的美人,近代学者梁启超则评这首词是“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请谈谈你对“那人”这一形象的理解。(三)探究应用鹧鸪天辛弃疾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轤,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注:锦襜突骑:穿锦衣的马队。燕兵:作者手下的义军士兵为北方人,泛言为“燕”。娖:整理。银胡轤:银色的箭袋。金仆姑:箭名。(1)这首词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春风不染白髭须”的意思是什么?(3)“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辛弃疾词两首参考答案知识积累答案:3.字词辨识Cn zn j l kui qin wn xi b 当堂达标答案( 1)zn j kui wn mu xi m g ji x hung kn b to jn (2)风流:英雄业绩。寻常:平常。草草:草率。北顾:北望。可堪:不忍。(3)A.“遥岑”即远山。放眼望去,那层层叠叠的群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的螺旋形的发髻。这些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作者采用移情及物的手法,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愁恨”从何而来?词义间留下的空白给了读者想象的余地。北望之际,中原收复无日,南望之时,朝廷主和,偏安一隅,志士不得其位,以上种种是词人恨之深、愁之大者。B.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第一个动作是“看”,看似平淡,却平中见奇。擦拭得锋利锃亮的武器,却闲置身旁,而这又何尝不是作者自身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无用武之地之叹。第二个动作是“拍”,作者用肢体语言表达了某种情感,“栏杆拍遍”是表现胸中难以言说的抑郁苦闷,只能借拍打栏杆来发泄。这样,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显现在读者面前。两个动作描写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却没人是他的知音。(这几句是全文的重点应注意,“看”“拍”两个动词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传达出了词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C.季鹰即晋人张翰,因向往家乡的莼菜鲈鱼,贪图安逸舒适而弃官归乡。从“休说”看,作者反对张翰回归。张翰因见齐王即将失败而辞归,辛弃疾却并不因南宋面临着危机而隐退。实际这里的季鹰应是作者自指:家乡沦陷,有家难归,流露出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 D.是对许汜这类人提出批判。许汜当天下大乱之时,并无救世之意,只知道求田问舍,贪图个人享乐,陈登瞧不起他,刘备对他更是嗤之以鼻。辛弃疾用这个典故是说,我如果也像许汜那样只顾买房置地,为个人打算,那就羞见刘备那样胸怀雄才大略的英雄了。 E.流年,即时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用典,据世说新语言语载,东晋大将军桓温率军北伐,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意思是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这三句是全词的核心,所包含的意思是: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辜负了平生的雄心壮志。(4)A.a.两人都是在京口起事而建立了政权,照应标题“京口北固亭怀古”。 b.作者以两人自比。然而作者虽力主北伐抗敌,但朝廷只派他出任知府、转运使等地方官员及管理治安、财务的职务,并不给他率兵出征的机会,难以实现其抗金报国的志向。 c.借古讽今,对孙、刘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 B.宋文帝好大喜功,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听信王玄漠的话,北伐后魏,想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那样的业绩,结果惨遭失败。而眼下韩侂胄急于事功,草率用兵,作者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军事上的冒险不可取。作者想告诫韩侂胄,应以刘义隆为鉴诫,汲取教训,慎重行事。“草草”指时间仓促,行动轻率。“赢得”,换得,落得。“仓皇”,手忙脚乱。“北顾”,回头向北看,生怕北面的敌人追来。极写惨败之情状。 C.这是全词的主旨句,是词人以廉颇自况。这一年词人已经 65岁了,但他仍然希望为国效力,可惜韩侂胄不接纳他的缓进建议,又有小人从中挑拨,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悲愤,也自然而然想起和自己处境相似的廉颇。廉颇老年赵王尚且派人过问他,而自己呢?“凭谁问”,有谁来问,也就等于无人来过问,境况竟然不及廉颇,这不能不让人惋惜、忧虑、气愤。用反问句结束全词,不仅使抒情达到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 考题印证答案分析:用典。“旧时”句化用刘禹锡乌衣巷的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写如今江山易主,人事已非,表达作者的亡国之悲;“江州”句化用白居易琵琶行的诗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表达作者的身世沦落之痛和家国覆亡之恨;后庭花指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后人视为亡国之音。后庭遗曲和后庭也指后庭花课时作业答案:(一)夯实基础1C(“戈”应读g)2.C(A项“苍”应为“仓”;B项“概”应为“慨”;D项“合”应为“和”)3.A(B项“断鸿”指失群的孤雁;C项“风流”指英雄业绩;D项,“榭”指建在高台上的房子。4.B(A项“目”,名词作动词,看,望。C项“北”,名词作状语,向北。D项“饭”,名词作动词,吃饭。)5.D(A项“羽扇纶巾”代指儒者装束,“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B项“金戈铁马”代指戎马生涯;C项“红巾翠袖”代指女子;D项“雪”比喻浪花,没有使用借代。)6.D(A、B、C三项涉及三个典故,并未涉及知音难觅情怀,只有D项合乎题意。)7.(1)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2)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3)犹记四十三年,望中(原)扬州路(上)烽火。(二)阅读鉴赏(1)花千树星如雨鱼龙舞(2)这一形象写的是一个不甘寂寞、不随流俗的女子,作者借以寄托自己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心 情,以及宁愿幽居、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三)探究应用(1)对比。(2)春风可染绿草木,却染不青花白的髭须。意谓壮年时代已一去不返。(3)被弃置不用的悲愤牢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