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语文高考试题分类解析【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85799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语文高考试题分类解析【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1年语文高考试题分类解析【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1年语文高考试题分类解析【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语文高考试题分类解析【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2011年高考全国新16题】(5分)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答案】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在著作权保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促成了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的建立,促成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的制定。【解析】抓住句子主干并单列为一个分句,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句中的定语或状语。注意使用“润滑剂”介词、副词和关联词。长句变短句要抓住最难于理解的成分,使变后的文段语序合理,意思明了,前后通顺。【2011年高考全国19题】(4分)把下面的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 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总结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段落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和评价,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的道理、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而形成的书面材料。答:【答案】总结是为指导今后工作而形成的书面材料。 它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段落后进行的, 目的是进行回顾、检查、分析,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道理,并得出规律性的认识。【解析】这个句子是对“总结”这种实用文体下定义,根据下定义的语言表达规则,必然是“总结是的书面材料”,于是第一个短句形成;再根据书面材料的属性来看,一是时间性“经过一段工作之后进行的”,一是目的性“为了回顾、检查、分析和评价得出规律性的认识”,于是又可形成两个短句。【2011年高考安徽卷19题】(3分)下面是某班黑板报上的一段文字。请参考上下文,在横线上摹写出恰当的句子。我不想知道你的电脑多么高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了解世界的窗口。我不想知道你的语言有多么华丽, , 我不想知道你的理想多么远大,我只想知道他是不是你学海航行的灯塔。【答案】(1)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与人沟通的桥梁 (2)我不想知道你的藏书多么丰富,(3)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通向成功的阶梯。【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的是句式仿写,做好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续写的句子与前面句子在内容上要连贯,又要注意形式一致,找到仿写点即可。【2011年高考辽宁卷16题】(5分)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他的著作用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就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答案】他的著作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阐释的依据是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阐释的内容既有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也有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还有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解析】这是长句变短句。写成3个或3个以上短句给3分;写成2个短句给2分;表达流畅给2分,如有其它答案,只要符合原意,可酌情给分。改变原句意思不给分。抓住“阐释阐释的依据阐释的内容(既有,也有 还有)”【2011年高考辽宁卷17题】(6分)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哀怨;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着色 ,少一些灰暗的点染;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激昂的欢唱,少一些悲观的咏叹。【答案】梦想如一朵云,应该多一些洁白的飘逸,少一些灰暗的停滞;梦想如一溪水,应该多一些灵动的洒脱,少一些犹豫的低徊;梦想如一棵树,应该多一些新鲜的翠绿,少一些凋零的枯萎。(6分)内容合理,给2分,比喻贴切,给2分,句式相同,给2分。【解析】这是一道以仿写的方式综合测试语言表达能力的试题,综合考查了仿写句式和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提供的示例积极昂扬,仿写的答案也应该体现出积极乐观的情感基调,求其神似。在句式上,采取“照葫芦画瓢”的方法,求其形似。如此,才能保证仿写的“形神兼备”。而最值得注意的是正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例句运用的是明喻的辞格,故仿写时也需要正确使用标明明喻关系的“如”“像”等比喻词;展开联想时,还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注重二者的神似;后面的阐释性语言应紧扣喻体,注意连贯自然。考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审题不清,题干要求“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所谓“自选”就不应该再以“人生”为对象,如下例:人生如一棵树,应该多一些新鲜的翠绿,少一些凋零的枯萎;人生如一场戏,应该多一些欢乐的场景,少一些忧愁的冲突;人生如一个梦,应该多一些甜蜜的情愫,少一些苦涩的回忆。这个答案可以说在形式上达到了仿写的“形”的要求,比喻运用得也比较贴切,阐释性的语句也富有文采,连贯自然,但是,正是因为答案没有“另选话题”,仍然不能得分。【2011年高考山东卷18题】(5分)假如你是广播电台少儿栏目的主持人,请根据少儿听众的特点,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划线部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80 个字。 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碧绿的草地上,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水中的卵石清晰可见。溪边坐着一位长髥老者,面容清瘦,双面炯炯有神。【答案】一条小河哗哗地流着,水中的石子看上去清清楚楚,溪边坐着一位长胡子的老爷爷,瘦长的脸,眼睛像放光一样。【解析】这是一道巧妙的句式转换题。“少儿听众”交代了句式转换的对象,答案必须符合“少儿”的受众特点。此外,原文的语言具有文学化、书面化,作为广播体用语,还要注意语言的通俗化。【2011年高考浙江卷6题】(4分)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段话。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树在,叶去;叶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人去。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_【答案】示例:椅子在,坐它的人去;笔在,用它的人去;书在,读它的人去;文章在,写它的人去。或:人在,爱去;爱在,人去;人与爱都在时,青春去,岁月去,美好时光去【解析】这道题表面是在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但是,隐含的信息告诉考生,必须注意顶针格修辞的运用。【2011年高考陕西卷16题】(5分)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答案】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在著作权保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促成了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的建立,促成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的制定。【解析】抓住句子主干并单列为一个分句,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句中的定语或状语。注意使用“润滑剂”介词、副词和关联词。长句变短句要抓住最难于理解的成分,使变后的文段语序合理,意思明了,前后通顺。【2011年高考陕西卷17题】(6分)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答案】略。【解析】要内容合理,比喻贴切,句式相同。具体做法:看清题干列出的几点要求,化仿写为填空。分析仿写句:包括分析仿写句的句式特点、思想内容、修辞手法等。展开联想和想象,搜索仿写材料。按要求仿写,仿写句子与例句一一对应,做到内容符合要求,尽量写得新颖,有深意,带文采。修辞手法要符合事理和情理。总之,句式仿写要抄录句式,寻找对象,遣词造句,连贯得体。【2011年高考广东卷22题(2)】(3分)将下面的3句话整合为一个单句(含标点符号不超过35个字)。真的东西总是同假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善的东西总是同恶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美的东西总是同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答案】例1: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含标点符号31个字)例2:真善美的东西总是同假恶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含标点符号23个字)【解析】考查短句转换成长句的能力,属于句式变换考点要求。短句变长,即通过对若干短句的审视,发现其共通之处,并将其转换成长句的主要句子成分。然后,将原来句子的主体内容转换成主干句的附加成分。注意疏通句意,保证前后贯通。【2011年高考四川卷19题】(5分)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句式一致;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康桥 边城 雨巷 蜀道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答案】(1)康桥,你的温婉艳丽,你的灵动娇美,你的脉脉含情,不正好唤醒了我沉睡的柔情吗?(2)蜀道,你的天梯石栈,你的畏途巉岩,你的峥嵘崔嵬,不正好激发起我凌云的壮志吗?【解析】考查综合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特别是运用拟人和反问修辞格的能力。体现景点或意象特点的词语必须是形容词,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拟人”或者用表示人物情态的形容词,或者运用表现人物运用的动词,或者运用富有情感的第二人称代词“你”,形成修辞效果。反问,是明知故问,答案就应该存在于句子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