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年级第一单元第二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84546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七年级第一单元第二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基础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七年级第一单元第二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基础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七年级第一单元第二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基础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分析:这篇课文,内容上很有咀嚼的余地,特别是“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这一句,喻意值得咀嚼。说的是困难再大,也是可以分解的,一个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就不难克服了。这篇课文,足以启发学生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凡事要想一想其中包含一个什么道理,悟到哲理就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就成为一笔精神财富。善于感悟,写作文,也有东西可写,在不起眼的题材上也能写出好文章。一、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理解课文内容2,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3,在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二、教学重点:1,复述故事情节2,探索故事所蕴涵的生活哲理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四、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五、课时分配: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作到。 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人是谁,他是怎样克服自己的困难的吗? 学生讨论后明确: 、他就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刚开始他非常怕死,但是他自己改变了想法,认为自己现在在英国沃顿空军基地起飞,只要飞起来就行。第二步飞二十分钟就可以轻松到达荷兰,第三步不用多想就可以飞到德国,终于完成了任务,成了孤胆英雄。 、他所采用的方法就跟课文题目一样,采用了走一步,再走一步,把大困难便成小困难,逐一克服,终于取得成功。讨论:同学们,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联系自己在文峰职业中学的住校生活明确、我很想家,很想回家看看爸爸、妈妈。、以前的我对父母依赖性很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在,衣服要自己洗,生活要自己照顾,现在六天了,我想我会很快适应这里的生活的!小结大家提到了“依赖”,我想雄鹰教小鹰学飞的故事可以给大家一点启发:鹰妈妈为了让小鹰学会飞翔,就把小鹰从悬崖上的窝中推了下来,小鹰拼命的拍打翅膀,重重的掉在地上;鹰妈妈又把小鹰叼到窝中,又一次次地推了下来,终于小鹰也学会了飞翔。 可见在困难面前,只有知难而进,鼓起勇气和信心,就像同学提到的“不要气馁,坚持到底,成功就在终点等你!”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美国作家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文章,看看他是怎样从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给我们以启示的。板书课题,作者。二、整体感知。1、生字词语。2、默读文章,复述内容。出示复述要点: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故事过程。学生讨论、交流、补充、评论(可小组交流,也可大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时,要突出“脱险”的过程这个重点。分组讨论 结合问题分组讨论,问题如下:1,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概括)2,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3,“我”为什么一时拿不定主意?后来又为什么跟着伙伴们去爬山了呢?4,“我”在爬山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5,后来我是怎么脱险的?脱险后“我”有什么感觉?复述1,抢答 比赛看谁看书看得仔细,记得准,说得快,先举手1)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哪个城市? 费城2)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七月一个闷热的日子3)爬悬崖的一共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哪两个我和其他5个 内德、杰利4)“我”进退两难时的心情? 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5)父亲指导“我”爬下悬崖时先迈的哪个脚? 左脚6)文章中用了几处“啜泣”? 两次7)作者现在的年龄? 57+8=652,分别找两位同学复述“冒险” “脱险”部分3这件事给你哪些启示?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去解决,终将战胜巨大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4、你能用一些名言来表达这个哲理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三、合作探究。联系你的生活,讲讲你“吃一堑,长一智”的经历,把你的感悟与同学们分享,让大家都变得聪明起来!四、体验反思 同学们,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后,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战胜困难,实现理想的?教师小结居里夫人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大家在学习了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两篇课文,给你留下什么思考呢? 进入初中,这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要在新的起点上,追求美好的理想,就要面对无数困难。怎样面对无数困难,将是我们初中学习生活中,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实际问题。希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住学习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希望“山的那边”永远召唤着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达理想的彼岸。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2,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生活哲理。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蕴含的生活哲理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蕴含的生活哲理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 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已经大致熟悉了本文所记叙的事件也感悟出了这篇文章的主旨提问:本文写了什么?主旨是什么?检查书后练习二,分别找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1,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2,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你将怎么办?(二)研读“脱险”部分1,这篇文章最精彩最详细的是哪个部分?(脱险部分)2,分角色朗读 要求:读出父亲平静的宽慰,“我”的惊恐,叙述者的从容3,概括“我”爬下悬崖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 毫无信心信心萌发信心大增巨大的成就感(板书)4,分组讨论,深入思考问题,讨论后回答问题的小组可以提问任何一个组问题:a 找出这部分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想想有什么作用b 父亲为什么指挥“我”先迈左脚的一小步?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c “你能办得到”“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朗读这三句话时应把重音放在哪个字上?三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后两句写出了“我”的什么变化?d “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仅仅是爬下了几米高的石架,为什么还说“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e 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把艰难的历程分成一小步一小步,关键是化整为零,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5,这里的“啜泣”与上文的“啜泣”是否意思一样?明确:不一样。表面都是哭泣,其实截然两样。前者是恐惧和伤心,后者有复杂情感,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欣喜,有对父亲的感激,更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三)齐读最后两段1,“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指的是什么?两层意思:a 从悬崖上学到的经验使我终生收益 b 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小小一步,走了这一步后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为止。在困难面前不应该为难怯步,而要冷静地分析困难,化解困难,要就近起步,由易入手,循序渐进,坚持到底,这样就可能积小胜为大胜,促使困难向胜利转化。2,“屡次”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屡次的意思是一次又一次。强调这经验的普遍意义。 对于含有特殊语气或意在言外的词语,一般采用曲调来朗读。可以把这个词语拉长,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还可以使用颤音、重音轻读等手段读出句子中包含的嘲讽、反语、厌恶和言外之意。下列划线的词应该怎样朗读?(1)“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其他孩子跟着哈哈大笑。(2)如果你想呆在那儿,就呆在那儿好了。分析:这两个句子都出自走一步,再走一步,当时的情景是我由于身体瘦弱和恐惧心理在悬崖的石架上进退两难。说这两句话的孩子明显带有戏弄和嘲讽的意味,因此这两个词语都应该得到强调。第一句中的“再见”明显带有戏弄和幸灾乐祸的味道,因此应该采用拉长的曲调来读,并且要读出幸灾乐祸的口吻;第二句中的“想”,带有明显的嘲弄成分,我肯定不想处于这样的境地。这个词首先要重读,并且要有一定程度的拉长,配合整个句子的曲调,这样才能表现出那个孩子的嘲笑语气。确定一个句子的重音的方法:确定一个句子的重音,首先要注意名词、动词前面的修饰语和限制语;其次,要找出需要突出的词语予以重读,如主语、谓语、代词、转折连词等;再次,要确定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最能表现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的词语予以重读。“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地跳”一句应该重读哪些词语?分析:“瘦骨嶙峋”一词写出了我当时的身体状况,表明在那种情况下产生恐惧心理的必然性,是应该重读的;“咚咚”写出了心跳的剧烈,形象地表现了我的恐惧,重读这个词,能真实地再现当时的情景,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相比之下,“咚咚”读得应当更重一些。解答: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地跳。(四)讨论3,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注意“杰利”的分析)4,石架大约7米高,扛梯子把孩子抱下来要保险得多,有简单得多,父亲为什么不这样做?明确:a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就毫无长进,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历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父亲只给予我指导、鼓励;,这样使“我”获得信心,变得勇敢。b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路要自己走,不能是让大人抱着走,在自己走的过程中,要从大人那里获得经验。(五)布置作业1,仿写(1)时隔_年,_。(2)我一直牢记着_叫我不要_的训诫。(3)_向_攀爬。(4)_有人啜泣。(5)_正纳罕_。(6)暮色开始四合,_。(7)暮色苍茫,_。(8)_全身麻木,不能动弹。(9)带着_的口气说_。(10)我小心翼翼地_。(11)_我的信心大增。(12)_产生了一种成就感。(六)板书设计 走一步在走一步起因:别出花样 去爬悬崖 最初 毫无信心经过:中途放弃 进退两难 随后 信心大增结果:父亲指点 摆脱困境最后 巨大成就感2,作业:预习第三课 /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课本据示例:第一幕 悬崖被困时间:六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地点:费城的一座悬崖上。人物:莫顿亨特、内德、杰利与其他小孩。幕起天气闷热,几个小孩正在玩弹子游戏。内德:嗨!我们很久没有爬悬崖了。一个孩子:我们现在就去爬吧!这群孩子朝一座悬崖飞跑而去。莫顿亨特:(对大家)我还拿不定注意,我母亲要我不要去冒险。杰利:来呀!别做胆小鬼。莫顿亨特:(跑着跟上)我来了!这群孩子来到一处空地,一座悬崖耸立在空地上。其他孩子爬上悬崖,向狭小岩石架进发。莫顿亨特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当他爬上悬崖后,心惊肉跳,靠在岸壁上。莫顿亨特:(软弱哀求)嗨,慢着。我没没一个孩子:再见!其他孩子:哈哈一个孩子:如果你想呆在那里,就呆着好了,不用客气!杰利:来呀!你一个人留在这儿有危险的。其他孩子都走了,莫顿亨特别丢弃在悬崖上,轻轻地哭泣。莫顿亨特:(惊恐万状)谁在哭?谁在哭?(自言自语地)原来是我自己在哭。呜呜天色暗了下去,莫顿亨特被困在悬崖上不能动弹,全身发抖。幕落第二幕 爬下悬崖时间:紧接上幕。地点:悬崖上下人物:莫顿亨特、杰利、莫顿亨特父。幕启:不远处森林里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杰利和莫顿亨特的父亲上。莫顿亨特父:(安慰地)下来吧,孩子,晚饭做好了。莫顿亨特:(害怕地)我下不去,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莫顿亨特父:(继续安慰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你把眼睛看着手电筒光照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莫顿亨特:(慢慢地把身子向下移)看见了。莫顿亨特父:好,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莫顿亨特:(小心翼翼地移步,自言自语)这似乎能办到的。莫顿亨特父:很好,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莫顿亨特:(照着移)我能办得到的。莫顿亨特:(爬下了悬崖,一脚踩在崖下岩石上,扑入他父亲的怀中)呜呜呜呜幕落(剧终)教师评点:这则课本剧,用简练的文字分两幕较完整地勾勒了主人公莫顿亨特被困悬崖和爬下悬崖的全过程。对话语言附合不同人物特点,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人物的情感。结构的安排与说明性语言的运用附合课本剧写作的基本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