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利用本土资源创设环境的现状分析及对策.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76452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利用本土资源创设环境的现状分析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园利用本土资源创设环境的现状分析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园利用本土资源创设环境的现状分析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利用本土资源创设环境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指导教师: 孙爱琴甘州区学员: 邵红梅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经济、人文、历史等,通过创设环境,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本土资源,并有效地利用资源,通过环境多元互动对幼儿进行“五大领域”的培养,提升幼儿园办园理念,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激发幼儿对家乡、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使幼儿园的的活动充满农趣与生机。 关键词: 本土资源 创设环境 现状分析 对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资源,在纲要中被提到较为重要的地位。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创设,更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环境”这一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发展” ,激发幼儿对家乡、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使幼儿园的的活动充满农趣与生机。结合自己的工作环境,对幼儿园本土资源创设环境的现状做以下分析及采取的对策。 一、现状分析: 1. 教师对本土资源的开发不足 教师对乡土资源开发利用不足,仍有大量资源被埋没、闲置和浪费;对乡土资源的认识存在误区,有些教师对乡土资源的了解主要集中在自然环境、自然材料,还有许多资源如民俗风情、民间艺术、传统节日、地方文化、网络资源等方面没有涉足,造成了大量资源被浪费;对乡土材料的开发意识不强,有的老师较少用乡土材料开展游戏,他们认为这些材料收集起来麻烦,不好存放且脏,缺少耐用性、牢固性。所以将大量的资源浪费,整天却不停地叫苦连天的说教具不够,玩具较少,教学课堂不活跃等。而忽视了身边的宝贵天然资源。 2.家长对本土资源不够重视 在认识本土资源上,家长回答都很简单,都以名胜古迹和民间艺术活动为主,涉及的自然材料、民间工艺、文化等方面很少。这说明家长对本土资源不够重视;在本土特色亲子活动材料上,小班家长刚进园,还没有接触亲子、开放日等活动,回答很简单;中大班家长在这方面回答就丰富了,如利用用布做水果、用饮料瓶做器械等。这些活动给家长带来了乐趣,所以家长印象深刻;在提供资源上,小班家长因为对幼儿园的活动还不熟悉,在配合活动上还不主动;而中大班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需要,配合次数较多,回答的方面就比较全面了;在亲子制作上,90%家长没有在家与孩子进行小制作,说明家长的动手意识不强,在家里没有有意识地收集生活中的材料,与孩子开展一些自制活动的习惯;家长参加亲子活动遇到困难时,会用以下方式解决:向老师请教,和别人讨论和学习,网上学习等。 3.资源利用中淡化了幼儿的需要 教师在环境创设中不能以包办代替制约幼儿主体性的发挥:环境创设的目的是引发和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作用,因此幼儿是环境创设中不可缺少的参与者。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实际上是教师教育观、儿童观的体现。教师不能把精力放在我想怎样布置,我想怎样创设上,而应将精力放在我怎样启发、引导支持幼儿参与,幼儿怎样参与,我能最大可能地提供什么样的条件上。这种参与,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幼儿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的过程。比如说,出去参观学习,只注意别人有什么新活动区、新材料.有什么与自己不同的墙饰,而非领悟其道理,遵循的什么原理,是否符合本园和本班的实际情况,是否满足幼儿的需要,特别是本园、本班幼儿的需要及多种需要,对幼儿的发展是否有价值,回来后一般有的反应是立刻照搬效仿。 也有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为了应付各种相关的检查。幼儿园里投放的本土资源是有很多,但不去让幼儿有效地利用,而是怕孩子损坏;或供参观者、领导检查;分等评级时加分用,以此来证明本园、本班是有这些东西的,却淡化了幼儿对他的需要,从而失去了资源应该有的价值。 4.区域活动缺乏本土资源 环境的发展性是根据当前的教育目标和幼儿的现有水平,分期变换创设的。如:小班初期,幼儿绘画技能有所欠缺,教师共同和孩子合作创设环境,像前边所说的小一班,老师画树,孩子们添画树叶、小草、水果等。到了中班,孩子们的绘画技能有所提高,作品也很丰富,可以开设“个人小画展”,增加孩子们的绘画热情和兴趣,体验到成功感和自豪感。到了大班,孩子们对个人画展不感兴趣了,老师针对有的孩子会照相,提议孩子们开设“个人摄影展”,使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又有所提高,并且这一活动也能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总之,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不能随意、盲目,而应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现有水平做整体考虑,使环境创设服务于课程环境的发展。所以不应长期固定不变环境创设的内容,那种单一的创设手段,影响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减少孩子动手操作及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的机会。有的班级墙饰内容、区角位置、摆设;投放材料数量、种类长期固定不变的,甚至有的科常区的东西一两年没有变化。教师的创设手段及表现形式单调:幼儿作品排排贴;墙饰主要是平面的粘贴(对内容也有一定的限制),并且贴死、贴牢,根本说不上活动、可供幼儿操作的,而只是一种装饰品。 二、采取的对策: 1、 充分挖掘本土资源 认清资源价值 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农村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大自然厚赠给农村孩子的教科书,是幼儿所熟悉的乐意接受的事物。 在观察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相对于室内的游戏活动,孩子们更喜欢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游戏。于是,我们把孩子们引向大自然,田间、树林成了幼儿游戏的最佳场所。幼儿园旁边有一块菜地,每当夏末秋初,这里便成了开展游戏活动的“宝地”。有的幼儿在玩“过家家”游戏,他们用菜叶当盘子,蔬菜当食物,挖空的小瓜做饭碗;有的幼儿用树枝编结草帽;有的围着菜园追逐游戏。我们定期组织孩子们参观蔬菜基地、了解了各种蔬菜的生长过程,知道农民们劳动的辛苦,从而更加懂得珍惜粮食;通过带领孩子们参观生产车间,不仅了解了食品的生产工序,也感受到工人们劳动的辛苦;另外,我们还组织孩子们参观牲畜交易市场,让孩子们用稚嫩的眼睛去观察身边熟知的牲畜,了解它们的特点,感受市场的繁荣。产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孩子们在自然有趣的情境中开展游戏,不仅有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扩大了想象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发展。同时,也陶冶幼儿美丽的情操,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智用家长教育资源 创设和谐家园 纲要明确指出:“家庭、幼儿园是幼儿发展的两大环境。”家长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等对幼儿园教育、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在不断的转变,培养目标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家长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知识都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作用,能让我们的教育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如家长会、家子活动等,与家长一起查阅、整理民间游戏资料,让家长在家与自己的孩子一起玩民间游戏,然后让孩子们把游戏带进幼儿园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还请家长作为一分子走进课堂,和孩子们一起游戏,激发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形成互教互动。这样,家长、老师、家庭、幼儿园有了共同的话题,增进了家园联系。例如,有些游戏需要“建筑工人”“木工师傅”等职业的角色,我们就请做建筑的、做木工的家长来幼儿园给孩子们上课,主题游戏“土玩坊”“木趣坊”自然生成,在小小木工作坊里,孩子们个个成了木工师,据木头、钉木头、截木头,做出了小汽车、小积木等等,孩子们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在动手操作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活用本土资源 创设特色环境 除了让幼儿在广阔的大自然中丰富知识经验之外,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自然材料,对农村幼儿园各项活动的开展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我们充分利用每次散步、参观的时机,引导幼儿拾捡、采摘一些自然物:如各种各样的泥土、粗细不同的沙粒、形状各异的石头、松果、树皮、干树叶等,并通过指导幼儿亲自加工处理,便成了美观实用的游戏玩具。如指导幼儿将捡到的各种石头做成棋子、在石头上画画、用石头盖房子;将收集的松果、树叶和花瓣修剪、粘贴成各种动物图案;用“狗尾草”编小狗、小花鼠、草帽;用泥巴捏成的小动物、小泥人;用油菜杆作眼镜、小飞机;用麦草成一把把,一个个稻草人形象而生动;用野藤和几块木板做的秋千等。这些本土资源材料的创造性使用,给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成就感和无穷的乐趣,都成了幼儿喜爱的游戏器材。 农村有许多废旧物品,只要是安全、卫生的,我们就与幼儿一起收集,共同制作,以弥补游戏玩具的不足。如用包装袋编织“揪尾巴”的小辫子,用酸奶瓶粘上碎布当小飞镖,用碎布装沙制作沙包,用易拉罐做成梅花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不仅发展了动手能力,体验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而且以物代物的能力也逐渐提高。如玩“过家家”游戏,幼儿用两块碎砖和一块瓦片搭炉灶,用沙粒当“米饭”,用松针当“面条”,用树枝当“筷子”,用树叶当“碗勺”,用泥巴捏娃娃当“宝宝”、“汽车”、包“饺子”。这些开放性的游戏材料极大的促进了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幼儿想象力更为丰富,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妙用本土资源 丰富区域活动 农村本土资源丰富,花、草、木都能激发幼儿发现美和创造美。如幼儿利用收获后丢弃的稻草制作了花篮、小动物等工艺品;教师带领幼儿利用休息散步时间精心收集了各种凋谢的花瓣、树叶创作了各种贴画作品;同时我们和幼儿共同收集各类自然物品,经过改造后变成了各类教学活动的操作材料,如利用贝壳帮助幼儿巩固排序、分类等知识。用泥巴做成冰糖葫芦、月饼、小老鼠、小刺猬、小坦克等等或做摔泥巴的游戏;这些小小的手工作品不仅美化了教室环境,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幼儿变得更加心灵手巧。 我们的每个教室里都有自然角,教师根据季节变化把各种植物摆放在教室一角或窗台上,供幼儿观察探索,如春天我们就在窗台上摆上白菜花、萝卜花,空中悬挂上,墙上贴上老师与孩子做的手工作品柳枝、迎春花、桃花等等,使孩子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我们还适时向幼儿提供一些农村自然材料,有各种粮食、有幼儿自己收集的小树叶,各种植物的种子,果实等,在幼儿丰富的想象教师的引领启发下一件件艺术品便做成了:一只小手套稍加捆绑描画,就呈现出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一粒蚕豆加上两粒豌豆,再采一片杨树叶,便做成了一条金鱼;一串串染色的山菱角便可组成一帘五彩的门帘,配上叮叮当当的小铃铛做成一串悦耳的手铃、脚铃 自然材料对于农村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是极为普通的,但只要善于加以利用,它就会发挥无穷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注意利用农村美丽的大自然,陶冶幼儿的情操,丰富幼儿的科学常识,加强对幼儿观察、思维能力、口语能力的训练,促进了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使幼儿对家乡的认识由表及里,逐渐深化,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农村的情感。我们充分利用农村的广阔天地,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在温暖的三月,大地洋溢着一片初春的景象,小动物们睡了一个冬天,开始苏醒了;春天最早的花“迎春花”开放了,小草发芽了,花儿开放了,枝头上冒出了点点绿色。这时,我们就带领孩子们到田野乡间去观察、去寻找,体会春天的变化。就象小蝌蚪在我们这里随处可见,但谁也不会认真地去注意它们是怎么成长,变成小青蛙。孩子却不是这样,他们对自然界的一切都那么好奇,为了让幼儿更清楚地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我便定期带领幼儿在散步之际,到小水溏边去观察:第一次去观察看到一块块的蛙卵,被无色的卵泡包裹着连在一起,通过讲解,幼儿知道这是为了不让蛙卵散开而造成伤亡的缘故,当小蝌蚪从卵里钻出来,我便组织幼儿将这些小生命带到幼儿园里观察,孩子们通过长时间地观察,终于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直接经验,这种直接的经验使得幼儿获取到不少科学性的知识,在活动中也能较好地发挥才能。同时,我们还带幼儿去感受季节更替的自然物、自然景象,让幼儿知道每个季节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如春季是个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的季节,秋天则是丰收的季节。在领略大自然的丰富多姿的过程中,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的山水,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乡土材料为农村幼儿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只要我们在贴近幼儿生活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丰富区域活动内容,并让孩子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与材料积极互动,我们农村的孩子和城市孩子一样会获得最大的发展,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的教师也一定会在挖掘本土资源的过程中获得专业化成长参考文献1、肖莎谈乡土资源的利用早期教育,2004,(12)2、云凤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学前教育研究,200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