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下学期五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275472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下学期五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年度下学期五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年度下学期五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年度下学期五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一、基本情况6月2930日,区教体局对全区中小学教学质量进行了调研测试。全镇共有719名学生参加本次数学质量检测,从答题的整体情况可以看出,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比较扎实,数学思维得到较好的发展,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强。本次质量检测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我镇数学教学质量。总体成绩统计如下:总人数 最高分最低分人平分及格率优秀率综合指数 7191001576.70.8710.5380.721二、试题特点 本次五年级数学期末试题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理念上能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命题立足课本,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注重了基础知识、能力及拓展延伸的综合测查,彻底地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做较全面的摸底;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置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能体现综合应用的和创新思维的内容:从题型上看,试题都是学生常见的,熟悉的题型。试卷主要包括“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实践操作、解决问题”六大部分,兼顾了各类学生的差异。主要有以下特点:1、体现了基础性,覆盖面力求宽泛。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全面考查了学生对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空间与图形、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数学广角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说是点多面广。2、体现了生活化,突显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问题生活化”,本试题注意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如:第六大题:走进生活解决问题。选取的都是与学生实际生活比较贴近的数学问题,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及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合理性和灵活性。3、体现了实用性,考查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数学活动必须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分析能力,注重了学生思维的过程。如:第四大题的第四小题,第五大题动手操作。4、试题的综合性强,以灵活的形式真正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第六大题解决问题。三、学生答卷情况分析。从考试结果来看,我镇虽然大部分学生适应能力较强,解题,分析思路清晰,能联系实际进行答卷。但也有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容乐观,他们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欠缺。看到成绩不够理想的同时,我们更要把目光关注到试卷反应的各种问题上来,发现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反思。1、谨慎填空,共10小题,20分。第1小题考查的是数的整除中因数倍数的知识点,答题情况较好,正确率约为95%左右。第2小题考查的是观察物体的知识,大部分同学答题情况较好,可见学生有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正确率为88.8%左右。第3小题考查的是正方体棱长和、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的综合应用,整体来看做的较好,部分学困生没有理解“60”的意义,导致失分,正确率为85.9%左右。第4小题考查的是分数的意义的知识,整体答题情况较好,部分学生仍然理解有误,不能正确区分分率和具体量,导致出错。正确率约为85%左右。第5小题考查的是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学生没有根据题目认真审题,导致失分较多,正确率为75%左右。第6小题考查的是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知识,整体答题较好,正确率为95%左右。第7小题考查的是单位换算的知识,学生对此部分知识掌握的较好,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分析题目导致失分,正确率为85%左右。第8小题考查的是体积和溶剂单位的的知识点。大部分学生大体情况较好,少部分学生仍然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填合适的计量单位,正确率为82%左右。第9小题是考查的是数学广角中找次品的知识,整体答题情况很好,正确率为96.8%。第10小题考查的是综合实践活动中“打电话”的知识点,答题情况很好,得分率约为91%左右。2.判断对错。共5小题,5分。第小题,正确率为92。一些学困生没有认真审题而失分。第2小题,正确率为89。学生因马虎而出错。第3小题,正确率约为90。一些学困生不理解题意。第4小题,正确率约为89。学生没有认真分析题目,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不够透彻。第5小题,正确率为85。学生对体积的概念掌握不够好。3、细心选择,共5小题,5分。第小题,正确率为84.5。主要错因是学生对“单位1”理解的不够透彻。第2小题,正确率为80。学生对特殊(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认识不够导致失分。第3小题,正确率为93.5。学生对质数合数理解较好。第4小题,正确率为82。错因是学生虽能够正确比较数的大小,但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第5小题,题目出的超出了学生理解的范围,学生无从做起。4、认真计算,分4个部分,共33分。第一小题是直接写出得数。正确率为93.4,本小题的得分较好,部分学生因马虎最后的结果没有化成最简分数而出错;还有少数学困生对基本的通分方法都不会,导致出错。 第二小题是计算能简算的简算。正确率为80.4,这也是错误率相对较高的地方。简算需要学生观察算式特点,对运算定律进行灵活应用,数字又是分数、整数混合,有些学生顾了了简算,顾不了计算,出现了错误。第三小题解方程。正确率为83.4,第1、2小题做得较好,第3小题失分较多,学生不能够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解题。第四小题求的是组合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正确率为50.4,大部分学生求体积做得较好,少数失分因计算而出错;求表面积错误较多,错因是学生不能够分析出重合的2个面要减去而失分。 5、实践操作共6分。本题考查的是旋转的知识点,从整体来看,是失分最严重的,正确率约50 %,只有部分学生能按照题目的要求正确作图,还有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审题,把旋转的方向画错了,围绕那个中心点进行旋转没有弄准确,对旋转180度没有理解,还有部分学生作图不够严谨,没有用直尺作图等,可见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动手能力、审题能力也较差。6、解决问题5小题共31分。第1小题考查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本题的得分在88.9%左右,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统计表分析题目从而正确列出算式,少数学生能够正确列式计算中却出现错误,导致出错。第2小题是用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应用,整体做得较好,得分率在88 %左右,部分学生因没有认真分析题目导致出错;还有部分学生因没有认真审题题目做得不够完整而失分。第3小题考查的是长方体有关知识的综合应用。第1问是长方体的棱长和,此小题得分率较高,在90 %左右。第2问是根据实际情况求长方体的底面积,此小题大部分学生整体做得较好,得分率在85.3 %左右,可见少数学生分析题意的能力较差。第3问求的是长方体的表面积,整体做得较好,得分率在86.3 %左右,少数学生因计算错误而失分;第4问求的是长方体的容积,整体失分较少,正确率在92.3 %左右,少数学困生出现错误。第4小题是在具体的情景中求分数的加减法,整体做得较好,得分率在88.9%左右,少部分学生不能够正确通分导致计算出错。第5小题是统计部分的知识。第(1)小题是根据统计表画出折线统计图,学生整体答题情况很好,率在96.5 %左右,少数学生细节不注意导致失分,如没有标数据、线连得不规范、没有看清图标等。第(2)小题重点是考查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整体做得较好,得分率在98.3%左右,可见学生的读图、分析数据及学生的统计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四、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如:学生不能认真审题,认真答题。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解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3、部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变通的能力较差,不能熟练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问题 4、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尤其是学困生的正确率太低,算理不明,不能灵活的运用简便方法。部分学生能列出应用题的相应的算式,但最后算错了,比如说应用题的第1、3、4题。 5、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还没有到位,课堂教学缺乏知识拓展一类问题的思维训练。 6、两极分化严重。学生间的两极分化严重,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优差悬殊,学困生很难跟上学习的步伐,给教学和辅导带来诸多不便。五、改进措施1、要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特别是让学生的自我感悟和自我完善,这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重要前提。2、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例如口算、速算、计算中的巧算等。另外就是要经常性的的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材料,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严格审题、仔细思考、认真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4、要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5、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在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等全面探究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在创造中学习。6、在课堂的教学中需要关注到后进生的表现,做到每天都能落实好一项学习的任务,让他们学会学懂。培养好学生的阅读和审题能力,让学生的知识能够为他们自己所灵活运用。作好学困生的指导抓好家庭作业的质量和完成量及时查漏补缺,抓好待差生的转化工作。 7、从学生答题中出现的有些错误,可以窥见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方式、思维能力确实存在差距,班与班、生与生之间在数学的理解能力、数学审题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所以今后要注重学生的整体推进和均衡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