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2教师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271773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2教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必修2教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必修2教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2 (教师版)一.文学常识1 在相关联的各项间连线荷塘月色清、静、悲凉朱自清故都的秋追求光明,不屈不挠陆蠡囚绿记淡淡的忧愁郁达夫2作家作品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背影、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是其代表佳作。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真情实感。郁达夫(19961945) ,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在南洋从事抗日活动,1945年轻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印度的苏门答腊。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陆 蠡(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著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译著有罗亭鲁宾逊漂流记等。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现代教育家,1917192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任职期间,锐意改革,使北大的面貌焕然一新。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恩格斯(18201895)德国社会主义理论家及作家,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金(19291968),著名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1964年度获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4月4日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1963年8月28日,为争取民权,25万黑人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举行盛大集会,马丁路德金在会上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这篇著名的演说。巴金和家在巴金众多的小说中,由家、春、秋三部长篇组成的激流三部曲,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巨制。其中,第一部家不仅是巴金文学道路上树起的第一块丰碑,也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之一。爱情和婚姻纠葛是家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小说写了觉慧、觉新、觉民三兄弟在爱情婚姻上的不同遭遇。他们的爱情或者刚刚萌芽就被旧礼教所扼杀,或者屈服于包办婚姻而酿成悲剧,或者反抗家长的干涉争取自由结合,这种种不同遭遇,在当时有各自不同的代表性,表现了当时青年人的不同生活道路。家的爱情描写带有那个时代的特点,主要是表现青春和美好的感情如何受到封建家族统治的迫害。以及青年一代的叛逆和反抗。雨果和巴黎圣母院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的作者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诗人、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和政论家,也是诗歌的革新者、浪漫派戏剧的创建者,法国人民最喜爱的作家之一。雨果一生著作甚多,遍及文学的各种体裁,包括诗歌、戏剧、小说、文艺理论、政论等,整个作品充满人道主义激情。小说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小说中的反叛者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和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加西莫多是作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而人们在副主教富洛娄和贵族军人弗比思身上看到的则是残酷、空虚的心灵和罪恶的情欲。作者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动丰富的戏剧性场面有机地连缀起来,使这部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du步(踱)nio娜(袅)m望 (弥)yun女(媛)wngwng郁郁(蓊蓊)chn动(颤)wn然(宛)sh时(霎)mio茫(渺)落ru(蕊)ji袄(夹)tu废(颓) q韵(歧)房ln(檩)xn鸽(驯)p如(譬)细n(腻)jng叶 (茎)婆su(娑)敛j(裾)移x(徙)h辙之鲋(涸)圆h(弧)尘gu(垢)yu黑 (黝)zh栏 (栅)俯kn(瞰)水w(涡)虚zh(掷)chng徉(徜)mi斯(缪)chng清 (澄)曲zh(折)nio娜(袅)混dn(沌)葱lng(茏)y澜 (漪)黑x x(魆魆)m m含情 (脉脉)xio皮(削)剥xe (削)xin腰(纤)qin夫(纤)一chun破屋(椽)jn秀(隽)幽jn (禁)jn不住(禁)安nng (宁)nng愿 (宁)chung伤(创)l水(露)lu相(露)厚bo (薄)刻b(薄)b荷 (薄)cn差(参)人shn (参)疏lu(落)lo枕(落)l在后面 (落)大大lulu(落落)zh叠 (折)sh耗 (折)ch别 (差)参c(差)ch劲(差)出chi (差)zho急(着)走zhe (着)zho数(着)独ch(处)妙ch(处)p好(癖)点zhu(缀)chu学(辍)chu泣(啜)拾du(掇)p静(僻)b让(避)p如(譬)din记(惦)din量(掂)din脚(踮)hui树(槐)ki伟(魁)gu宝(瑰)鬼mi(魅)pi衬(陪)bi蕾(蓓)pi偿(赔)l叭(喇)q路(歧)q岖(崎)x沥(淅)婆so(娑)穿zhu(着)ku疚(愧)煤xi(屑)pi见 (瞥)颤l(栗)chung建(创)h枪实弹(荷)h包(荷)敛j(裾)囚x(系)潭zh寺(柘)cn与(参)y郁(猗)咳su(嗽)平z(仄)短zn(暂)jun永 (隽)zh腾 (折)尺d(度)揣du(度)四分辨字形,掌握词义:流泻一泻千里泄洪发泄水泄不通笼罩葱茏幽僻癖好譬如神采无精打采挂彩流光溢彩分辨分辩和谐偕同嬉闹嘻嘻哈哈惦记掂量凋零调剂秋蝉禅宗自己不能自已啼唱真谛嘶叫撕扯草茎荒径装饰妆饰弭谤修葺书籍籍贯慰藉蕴藉枕藉狼藉贻误懈怠签署部署酷暑戳子戮力同心救赎亵渎洋溢狭隘镣铐缭绕瞭望坚忍坚韧五、解释下面的词语弥望:充满视野,满眼。脉脉: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饱含深情的样子。翁蓊郁郁: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一叶知秋: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要来临了。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3、近义词辨析(1)嬉:游戏玩耍。如“嬉笑怒骂”。嘻:笑的样子或声音。如“嘻嘻哈哈”。(2)采:有“摘取”“选取”“神色”“精神”等义项。 彩:有“各种颜色”“赢得的东西”“称赞、夸赞时的欢呼声”等义项。(3)霎时:极短时间; 刹那:极短的时间,瞬间(4)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如:萧索的晚秋景象。萧条:寂寞冷落,毫无生气。如:景象萧条。经济衰败。如:经济萧条。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如:秋风萧瑟。形容冷落;凄凉。如:门庭萧瑟。萧疏:萧条荒凉,是书面语。如:万户萧疏。稀疏;稀稀落落。如:白发萧疏。(5)颓败:衰落、腐败。如:荒凉颓败的景象。颓废:意志消沉,精神委靡。如:颓废的生活。颓靡:颓丧,不振作。如:士气颓靡。颓丧:情绪低落,精神委靡。如:他颓丧地低着头,半天不说话。颓唐:精神委靡;衰颓败落。如:老境颓唐。(6)固执:坚持己见,不肯改变。常形容人的性格、言语、行为等,可以做动词用。如:固执己见;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顽固:指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如:顽固守旧,顽固不化;指在政治立场上坚持错误,不肯改变,如:顽固分子;不易制伏或改变,如:这种病很顽固,要根治不容易。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示例:氓之蚩蚩 “蚩”通“嗤”,笑嘻嘻。 1.匪我愆期 非 不是 2.于嗟鸠兮 吁 啊 3.犹可说也 脱 脱身 4.隰则有泮 畔 边岸 5.岁亦莫止 暮 年末 6.玁狁孔棘 急 紧急 7. 偭(min)规矩而改错 措 措施 8. 忳(tn)郁邑余侘(ch)傺(ch)兮 郁悒 忧愁苦闷 9. 何方圜之能周兮 圆 10. 进不入以离尤兮 罹 11. 芳菲菲其弥章 彰 明显 12. 延伫乎吾将反 返 13 终老不复取 娶 14. 箱帘六七十 奁 15. 蒲苇纫如丝 韧劲 16. 府吏见丁宁 叮咛 叮嘱 17. 摧藏马悲哀 脏 18.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宴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1.至于顿丘 古义 至,动词,到;于,介词, 今义:表示程度、范围;表示另提一件事。 2.秋以为期 古义: 把 作为 今义: 认为 3.泣涕涟涟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4.子无良媒 古义:您 今义: 儿子 5.总角之宴 古义: 快乐 今义: 6.氓之蚩蚩 古义:男子mng 今义: 7.三岁食贫 古义: 多年 今义: 8.怨灵修之浩荡 古义、荒唐 今义: 9.固时俗之工巧兮 古义:善于取巧 今义: 细致、精巧10.偭(min)规矩而改错 古义:改变措施 今义: 11.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古义:走投无路 今义: 12.宁溘(k)死以流亡兮 古义:随水流而消失 今义: 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流落逃亡在外 13.可怜体无比 古义:可爱 今义: 值得同情 14.守节情不移 古义:遵守规则 今义: 旧时指不改变节操,特指妇女受封建宗法的强制或封建道德观念的影响,在丈夫死后不再结婚或未婚夫死后终身不结婚 15.汝岂得自由 古义: 自作主张 今义: 16.本自无教训 古义:教养 今义: 教训往往是把事情做错了,结果是失败和痛苦,所以说得到了教训 17.妾不堪驱使 古义:使唤 今义: 18.感君区区怀 古义:忠诚相爱 今义: 19.处分适兄意 古义:处理 今义: 20.便利此月内 古义:吉利 今义: 方便 21.蹑履相逢迎 古义:迎接 今义: 22.叶叶相交通 古义:相互连接 今义: 23.多谢后世人 古义: 多多劝告 今义: 24.承籍有宦官 古义:做官的人 今义: 25.千万不复全 古义:无论如何 今义:.形容数目极多 26.同心而离居 古义:感情深厚 今义:相同的心愿、意志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 1、长: 长太息以掩涕兮 长久 长余佩之陆离 动词,加长 2、善: 亦余心之所善兮 向往 谣诼(zhu)谓余以善淫 擅长 3、以为: 制芰(j)荷以为衣兮 把作为 余独好修以为常 认为 4、修: 余虽好修姱(ku)以鞿(j)羁兮 修洁净 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5取:终老不复取 同“娶” 还必相迎取 迎接 6为:为仲卿母所遣 介词, 被十七为君妇 动词,成为为诗云尔 动词,作、写 阿母为汝求 介词,替始尔未为久 动词,是,算7相:相见常日稀 副词,互相儿已薄禄相 名词,命相誓不相隔向 副词,表称代,你 及时相遣归 副词,表称代,我 好自相扶将 副词,表称代,她8遣:为仲卿母所遣 休县令遣媒来 派遣十七遣汝嫁 送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并解释1夙兴夜寐 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2士贰其行 数词作动词,不专一,有二心3二三其德 数词作动词,感情不专一4三岁食贫 形容词作名词,贫苦生活5.余虽好修姱(ku)以鞿(j)羁兮 名词作动词,约束6.鸷鸟之不群兮 名词作动词,合群7.伏清白以死直兮 为动用法,为而死8.屈心而抑志兮 使动用法,使受委屈9.步余马于兰皋兮 名词作动词。缓行10.高余冠之岌岌兮 形容词作动词,加高 11.长余佩之陆离 形容词作动词,加长12.孔雀东南飞 名词作状语,向东南13.卿当日胜贵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14.槌床便大怒 名词作动词,敲。15.自名秦罗敷 名词作动词,叫16.谢家事夫婿 名词作动词,侍奉17.千万不复全 形容词作动词,保全18.足以荣汝身 形容词作动词,使动,使 荣耀五、指出下列句子的特殊文言句式1秋以为期 宾语前置句 2匪我愆期 否定句3.不吾知其亦已兮 宾语前置句4.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定语后置句 5.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状语后置句 6.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否定句7.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否定句8.为仲卿母所遣 被动句 9.君既若见录 被动句10.亦自缢于庭树 状语后置句11.出置南窗下 省略句六、要点选析1氓是怎样在对比中描写女主人公和氓的性格的?氓通篇运用对比手法。女主人公用情的专一与氓的背情变心,氓婚前与婚后的态度,都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对比中刻画了人物鲜明的个性。全诗六章,其中前两章着重写氓婚前对女主人公的态度,后四章写氓婚后态度行为的变化。第一、二两章, 是追叙 ,第一章,叙述自己由初恋而定的。第二章,叙述自己陷入情网,冲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与氓结婚 。第三、四两章中,诗人先用“桑之未落,其叶沃”和 “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来比喻女主人公婚后相貌的变化,使之形成对比;又把女主人公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女也不爽,(“女之耽兮”)与氓的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相对比。两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氓背情变心的根本原因,刻画了个喜新厌旧的无情男人的形象。末章中,诗人把女主人公 相对比(“及尔偕老,老使我怨”),表现了她对自己钟情被辜负的悔恨;又用河水有岸与氓心无法捉摸相对比,反衬了氓的卑鄙无耻;再用婚前女主人公与氓两小无猜的欢乐和婚后氓的背盟弃誓相对比,表现了她对负心汉氓的怨愤。女主人公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接受了教训,认清了氓的本质,所以全诗最后两句,表达了她快刀断麻、坚决与氓分手之决心。全诗通过女主人公对氓、对爱情前后态度的变化,塑造了一个 的女子形象。2.简析孔雀东南飞是如何在矛盾冲突中用语言行动刻画人物形象的。全诗多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诗人用大量的人物对话,真实而又准确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如兰芝夫妇的誓言表现二人 对爱情的忠贞 ,用仲卿母子的对话,表现焦母对儿子的爱和对新妇的恨等等。同时诗人还在对话中兼顾人物的行动,如兰芝自请归家辞姥别姑,中道返家拒婚应婚,以至生人死别、誓约、殉情等情节都做到对话和行动相得益彰,使人物形象更鲜明。诗人还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如在兰芝和焦母的矛盾中表现兰芝的善良、懂礼、清醒、坚决及焦母的 蛮横 ,在仲卿与母亲的矛盾中表现仲卿的软弱、优柔寡断和焦母的 蛮横和软硬兼施,让人物性格在矛盾冲突中得到充分地层示,刘兰芝、焦仲卿都成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六、要点选析1简述兰亭集序的思路是如何展开的。以平易清隽的文字,描绘了兰亭四周暮春之初的自然景色和“东晋时期清谈家 ”的聚会盛况,并从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 乐与忧”“ 生与死的感慨 ” ,驳斥了“一死生”“齐彭殇”的谬说,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人生短暂、无常的思想倾向,抒发了作者盛年不常而流年易逝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珍惜时间 的感情。2说说赤壁赋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提示:赤壁赋是一篇游记散文,但作者绝不是为了记游,而是重在抒发自己被贬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苏轼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将抒情和说理都依托于景物描写,因景而生情,借物而喻理,写景、抒情、说理。三者结合得非常紧密。文中描绘清风、江水、明月的写景句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文中抒情的部分始终不离开这几处景物描写,这就是因景而生情。作者正是看到江上的清风明月之后,产生了“遗世独立”之情:“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文中说理部分也紧紧扣住这几处景物描写,用主客对话来隐喻哲理,阐发哲理。这就是借物喻理。如第二段中“客”关于人生无常的议论,都离不开自然景物,“羡长江之无穷”一句扣住江水,“抱明月而长终”一句扣住明月,“托遗响于悲风”一句扣住清风。这几句表明了3简述游褒禅山记是如何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的。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叙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文章前面记游慧空禅院、华阳洞 ,后面记叙感想和体会,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为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做铺垫 ;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4简述游褒禅山记是如何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尽吾志者而不能志者可以无悔矣 ”“ 志、力、物”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