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2011年高三语文一模.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271662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淀区2011年高三语文一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海淀区2011年高三语文一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海淀区2011年高三语文一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淀区2011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语 文 20114第一部分(共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涣散 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宽宥(yu) 汗流浃(ji)背 B脉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翘(qio)首 饮鸩(ji)止渴来源:GksTkC殉职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揩(ki)油 断壁残垣(yun)D付食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摇曳(y) 乳臭(chu)未干2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森林的光合作用能够 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森林的蒸腾作用能够促进水在自然界的循环。上个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韩国本土文化在日本、美国文化以及中国香港、台湾文化的冲击下,几乎被 。船到胥门码头的时候已是皓月当空,美国朋友在频频回望中离开,那神情分明还 在苏州美妙的夜景之中。A调控 湮没 沉湎B调节 湮没 沉醉C调节 淹没 沉湎D调控 淹没 沉醉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些商家先以模糊的广告词来请君入瓮,然后再用若干霸王条款限制消费者,让消费者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B在合理范围内,光明正大地上调价格无可厚非,顾客也还能接受,可是表面不涨价,暗地里减分量就有失诚信了。C受“限购”政策影响,不少地产商开始对艺术品收藏跃跃欲试,有人预测,今后几年艺术品的拍卖价格将会持续走高。D作为通讯工具的手机与家庭影院本风马牛不相及,然而现在有很多智能手机已经具备了家庭影院的高清视频播放功能。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高招艺术类考生人数呈现增长的趋势,这促使文化课成绩水涨船高,一些艺考生开始为自己文化课成绩的优劣感到担忧。B3月11日,日本发生特大地震海啸后,中国、韩国、美国等国家本着人道主义为原则,先后派遣救援人员前往当地协助救援。C杜甫历经唐玄宗、肃宗、代宗三朝的丰富阅历,奠定了他的现实主义诗风,他的诗饱含着忧国情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D近来,欧洲多个国家遭遇暴雪袭击,有些地区最低温度甚至达到了10年以来的最低点,这让人们对气候变暖的说法产生了怀疑。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四书”“五经”都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B宋代散文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欧阳修的伶官传序、韩愈的师说、苏洵的六国论、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都是宋代优秀散文的代表。C现代诗歌再别康桥天狗、报告文学包身工、小说边城、戏剧雷雨的作者分别是徐志摩、郭沫若、夏衍、沈从文、曹禺。D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的敲钟人瓦西莫多和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这两个形象,集中体现了“美丑对照”的原则。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沈括字存中,以父任为沭阳主簿。擢进士第,编校昭文书籍。迁提举司天监,日官皆市井庸贩,法象图器,大抵漫不知。括始置浑仪、景表、五壶浮漏,后皆施用。淮南饥,遣括察访,发常平仓钱粟,疏沟渎,治废田,以救水患。迁集贤校理,察访两浙农田水利。时大籍民车,人未谕县官意,相挻为忧;又市易司患蜀盐之不禁,欲尽实私井而辇解池盐给之。言者论二事如织,皆不省。括侍帝侧,帝顾曰:“卿知籍车乎?”曰:“知之。”帝曰:“何如?”对曰:“敢问欲何用?”帝曰:“北边以马取胜,非车不足以当之。”括曰:“车战之利,见于历世。然古人所谓兵车者,轻车也,五御折旋,利于捷速。今之民间辎车重大,日不能三十里,故世谓之太平车,但可施于无事之日尔。”帝喜曰:“人言无及此者,朕当思之。”遂问蜀盐事,对曰:“一切实私井而运解盐,一使出于官售,诚善。然忠、万、戎、泸间夷界小井尤多,不可猝绝也,势须列候加警,臣恐得不足偿费。”帝颔之。明日,二事俱寝。辽萧禧来理河东黄嵬地,留馆不肯辞,曰:“必得请而后反。”帝遣括往聘。括诣枢密院阅故牍,得顷岁所议疆地书,指古长城为境,今所争盖三十里远,表论之。帝喜曰:“大臣殊不究本末,几误国事。”命以画图示禧,禧议始屈。赐括白金千两使行。至契丹庭,契丹相杨益戒来就议,括得地讼之籍数十,预使吏士诵之,益戒有所问,则顾吏举以答。他日复问,亦如之。益戒无以应,谩曰:“数里之地不忍,而轻绝好乎?”括曰:“今北朝弃先君之大信,以威用其民,非我朝之不利也。”凡六会,契丹知不可夺,遂舍黄嵬。括乃还,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迂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为使契丹图抄上之。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又纪平日与宾客言者为笔谈,多载朝廷故实、耆旧出处,传于世。 (取材于宋史沈括传) 解:解州,地名。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时大籍民车 籍:征用B.人未谕县官意 谕:告诉C.二事俱寝 寝:停止D.契丹知不可夺 夺:改变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治废田,以救水患以威用其民B但可施于无事之日尔括得地讼之籍数十来源:C人言无及此者,朕当思之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D今所争盖三十里远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日官皆市井庸贩,法象图器,大抵漫不知 掌管天文历算的官员都是市井小贩一样平庸的人,对于天象和历算的图谱仪器,大多全然不懂。B市易司患蜀盐之不禁,欲尽实私井而辇解池盐给之来源:GksTk市易司担心蜀地私盐贩卖不能禁止,想要全部填塞私人的盐井,而运解州的池盐去供应蜀地。C括诣枢密院阅故牍,得顷岁所议疆地书沈括到枢密院去翻看以前的档案文件,查找到了近几年商定边境的文件。D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迂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沈括在路上还想着沿途山川的险峻和平缓,道路的迂曲和顺直,风俗的单纯和复杂,人心的背弃和不满。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浑仪、景表、五壶浮漏等天文仪器都是在沈括担任提举司天监之后设置的,这些仪器后来都得以使用。B对于蜀盐一事,沈括认为盐应该全都由官府出售,如果不马上禁止私井,官府将会得不偿失。C面对辽国索要土地的无理要求,沈括据理力争,从容应对,并取得了最终胜利,显示了他的外交才能。 D沈括博学善文,他把平时与宾客谈论的事情记录下来,写成了梦溪笔谈,至今流传于世。第二部分(共123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10第二大题文言文沈括传中说“大臣殊不究本末,几误国事”,其中“究本末”既指要探究事情的原委,也指要抓住问题的关键。请结合文中的一个事例,说说你对“不究本末,几误国事”的理解,并联系实际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示。(不少于200字)(10分)来源: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取材于史记太史公自序)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8分)来源:GksTkGKSTK其间旦暮闻何物? 。(白居易琵琶行)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 !(关汉卿窦娥冤)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襟三江而带五湖, 。(王勃滕王阁序)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7分)登多景楼 【南宋】刘 过壮观东南二百州,景于多处最多愁。江流千古英雄泪,山掩诸公富贵羞。北固怀人频对酒,中原在望莫登楼。西风战舰成何事,空送年年使客舟。注:多景楼:位于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上。南宋名将韩世忠等曾在这一带击败金兵。诸公:指投降派。 使客:求和的使者。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诗人登上多景楼远望,眼前之景雄伟壮阔,但因大宋山河破碎,不禁愁绪满怀,无限感慨。B颔联写“英雄”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诸公”媚敌求荣的无耻,表达了诗人悲恨交加的思想感情。 C颈联写诗人因怀人在北固山多景楼借酒浇愁,看到广阔的中原地区,内心对收复失地又充满了希望。D本诗写景的笔墨极简省,重在抒写诗人感慨,沉郁悲壮,其风格与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来源:GksTkGKSTK相近。尾联“西风战舰成何事,空送年年使客舟”,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5题。在生活中,人们常常运用地图、指南针等进行导航。那么,在没有这些工具的情况下,人的大脑又是如何“导航”的呢?经过多年研究,科学家终于揭开了其中的奥秘。1970年,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大鼠做实验,在大鼠的大脑海马区发现了位置细胞。他们把电极记录器安置在大鼠的海马区,然后让大鼠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自由活动。他们发现,当大鼠活动到房间的特定位置,特定的位置细胞就会兴奋。这好像给予了每个位置一个记忆,这样大脑就记住了曾经到过哪些地方。有趣的是,当把这只大鼠放到另外一个房间,它会自动地将新房间的“地图”重新绘制一遍。这样,相对有限的大脑皮层细胞就可以记住不断出现的新鲜环境了。科学家通过功能核磁共振成像仪对人的脑部进行扫描研究,证明人脑的海马区同样存在着“位置细胞”。研究人员对这个发现十分欣喜,但他们也意识到:除位置细胞外,大脑海马区必然还存在着起其他作用的“导航细胞”。到了1980年,纽约大学的科学家终于发现了期待中的另一种导航细胞:头部方向细胞。这些细胞能够辨别头部朝对的方向,比如当头部朝向北方的时候,一组细胞会兴奋;而头部转向南方时,另一组细胞兴奋。方向细胞并不是利用磁场也不是通过单纯的外界刺激输入来感受方向的,而是通过前庭系统来实现其功能。这个系统能够负责身体的平衡,综合眼睛、关节和内耳的信息,方向细胞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系统来产生特定兴奋的。但是,只有位置定位和方向感知还是不够的。如果在两个地点之间有多条路线,大脑是如何选择的呢?这就需要后来发现的第三种“导航细胞”网格细胞。直到2004年,网格细胞才被亚利桑那州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他们把大鼠放在一个比普通实验房间大一倍的实验室内,成功地发现了网格细胞独特的兴奋方式正三角形网格兴奋。兴奋的细胞呈正三角形分布,其作用类似于地图中经线和纬线划出的正方形格子,将环境的位置标记到大脑中。那么,这样的网格型兴奋是如何帮助我们找到方向的呢?简单来说,网格细胞的作用就是通过类似经、纬线的网格模型,建立坐标系,让所有的位置信息都可以坐标化,并告知我们已经行进了多远。虽然网格细胞可以给所有信息一个坐标,但是将这些信息长期保存还需要大脑海马区记忆储存功能的配合。这些“导航细胞”各司其职,又紧密协作,共同构建了大脑的导航体系,为人类实现自我导航奠定了坚实基础。 (取材于光明日报,有删改)来源: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人类大脑中起导航作用的位置细胞、头部方向细胞和网格细胞都存在于海马区中。来源:B大鼠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其位置细胞会自动绘制新的地图来替换脑中原有的地图。来源:C前庭系统因具有平衡身体,综合眼睛、关节和内耳信息的功能,所以能确定方向。D在两个地点之间有多条线路的情况下,人们只依靠网格细胞就可以实现准确导航。 15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我们的大脑为什么能够认路。(5分)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黑白苏州许多年以来,古老与风雅便是我梦幻中的苏州。走进这座古城,仅仅是走马观花式地阅读,就发现苏州果然很老,枫桥、寒山寺、胥门它们附丽的故事一个比一个古老;苏州果然很雅,小桥、流水、园林其中散淡的韵致一处比一处风流。岁月深处,苏州是一片家园厚土;折身之间,苏州是一抹秀色青青。 然而,最触动我心灵的,却并不是这些早已为人稔熟的文化元素,而是这座古城蔚为大观的黑白文化成片成片黑瓦白墙的民居,一匾一匾黑底白字的招牌。那几天,我往返于与之相邻的几座城市,惊奇地发现,一出苏州境域,就没有了这种黑白鲜明的城市色彩。显然,“黑白”只属于苏州。黑白苏州!这就是我行走中体味到的苏州本色。不管岁月如何流转,世事如何变迁,苏州,撷取着城市历史与人文精粹,借助建筑和招牌,以“黑白”之文化创意,构筑出了风姿绰约的形象外观,令苏州的灵魂在黑白分明的时空中轻舞飞扬。纵然历经两千多年时光流水的冲刷,这种黑白风格的城市色彩也丝毫没有淡化,抑或变形。其实,苏州给人的最初印象本是柔美的吴侬软语、垂堤杨柳、丝绸苏绣、茶肆评弹这个历史文化名城,2500年来承载了太多的春花秋月,孕育了太多的文采风流。一代代美丽的苏州女儿家长成嫁人,小桥、流水旁的人家里,吴侬软语呢喃至今。一代代倜傥风雅的苏州才子吟风写月,一展情怀陆机、张旭、范仲淹、唐伯虎、金圣叹哪一个不是用字或画或文在浇灌、养育苏州的柔美。在每一个游人的眼里,苏州就是那柔柔的茉莉花民歌,就是那悠悠的寒山寺钟声然而,苏州骨子里却是刚烈的。这种刚烈最鲜明地体现在苏州人身上。最好的事例是苏州开城祖伍子胥,他曾交待,自己死后要悬头城门,要眼睁睁看着复仇的越国军队踏入吴国。相传,在越国军队走近城门时,伍子胥那双未合上的双眼竟然喷出血光,令越军不得不绕行别的城门入城。后人赞曰: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日东流生白波。金圣叹,也是一位刚烈志士。史载他奇才横溢,生性不羁。大明亡灭,普天之下,唯有金圣叹敢于发出呐喊,敢于放声痛哭,终以“大不敬罪”而被杀,是为著名的苏州“哭庙案”。明代,苏州织工大暴动更是威震朝野,“柔婉的苏州人这次是提着脑袋、踏着血泊冲击”京城的腐败统治,这次暴动的声响长久回荡在历史的天空。无疑,这些人物和事件,为苏州竖立起一座座历史丰碑,苏州大地耸立起一个个大写的“人”。在许多人心中,苏州的黑白仅仅是旧照片上的视觉色彩,仅仅是城市古老的简单诠释,他们全然不理会这座古城积淀深厚的文化内蕴,更不用心体验它于黑白色彩中坚守的文化骨骼有多沉重。然而,你往枫桥去,你会发现枫桥乃至苏州的所有拱桥,无不是用棱角分明的石块在构筑圆拱;你往拙政园去,你会发现拙政园乃至苏州所有园林中的点睛之物太湖石,无不是形丑而质硬;你往绣房去,你会发现每一块锦绣图案,无不是钢针彩线在穿梭;你往剑池去,你会发现刚性的剑与柔情的水竟协和如斯一池清水深藏宝剑三千柔美与刚烈,就这样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它们不也正是对苏州黑白色彩的精神内涵的另一种呈现吗?黑白,难道不是苏州真正的魂灵吗?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第段写作者走进梦幻中的苏州古城,观赏它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感受它的古老与风雅,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B作者认为,苏州拥有蔚为大观的黑白文化,黑瓦白墙的民居,黑底白字的招牌,优美的苏州园林都是黑白文化的元素。 C文章第段写苏州拱桥的石块、苏州园林里的太湖石,写绣房和剑池,目的是说明苏州文化真正的特点是刚硬。D文中写了苏州与周边几座城市的不同,写了苏州的表象与内在精神,鲜明地突出了经久不变的“苏州本色”。 E作者借助对苏州建筑景观、历史事件、民俗风情的叙述描写,揭示了这座古城的文化内涵,寄寓了深沉的理性思考。 来源:GksTk17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7分)(1)作者说“苏州大地耸立起一个个大写的人”,请根据第段的内容,概括这“大写的人”具有怎样的刚烈品格。(3分)(2)文章以“黑白,难道不是苏州真正的魂灵吗?”这句话作结,好在哪里?(4分)18从全文看,题目“黑白苏州”有哪些含义?(4分)19读了本文,你体会到了苏州怎样的城市精神?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城市精神”的理解和感悟。(不少于200字)(10分)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0作文(60分)近年来世界各地灾害频发:2008年中国发生冰雪灾害、汶川地震,2010年冰岛火山喷发,2011年日本地震海啸引发核辐射危机在这些灾难面前,我们可能有过震惊,有过恐惧,有过悲伤,有过感动,有过思考请以“灾害带给我们的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来源:GksTk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语文参考答案 2011.4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 C 2B 3A 4D 5B12(8分)杜鹃啼血猿哀鸣 明月楼高休独倚锦书难托 你错勘贤愚枉作天所以游目骋怀 襟三江而带五湖奈何取之尽锱铢 醉翁之意不在酒13 C(3分)(4分)答出对比手法、设问手法均可。(如答借事抒情、联想,言之成理也算对)(1分);结合诗句分析出诗人的悲愤、无奈的感情。(3分)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4A(3分) 15(5分)因为人脑中的“位置细胞”帮助我们绘制所处地点的地图,记住所处位置;“头部方向细胞”告诉我们前进的方向;而“网格细胞”则让所有的位置信息坐标化,并计算行进的距离。三种细胞有效协作,共同构建了大脑的导航体系。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来源:16(4分)A C 17.(1)(3分)答案要点:忠贞不屈(爱国忠君),不畏强权,敢于抗争。(每点1分) (2)(4分)答案要点:点明主旨(1分);照应题目(1分);用反问,强调作者的观点并引发读者思考。(2分)。18(4分)答案要点:苏州的民居建筑、店铺招牌等色彩是黑白色。(1分)“黑白苏州”蕴含着苏州城独特的历史传承。(1分)“黑白苏州”蕴含着苏州的文化内涵,是苏州外在的柔美与内在的刚烈的和谐统一。(2分)19(10分)能谈出苏州的城市精神,如刚柔相济、坚守文化骨骼等,3分;能联系实际谈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4分;语言通顺,3分。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0作文(60分)(略)依据高考评分标准评分。盐谋取暴利,想要全部填塞私人的盐井,而运解州的盐去解决蜀地的吃盐问题。上书议论这两件事的奏疏多得如织布机上的纱线,但都没有把问题讲清楚。沈括侍立在皇帝身旁,皇帝看着他说:“你知道征用车辆的事吗 ”沈括回答说:“知道。”皇帝问:“这事怎么样?” 沈括说:“请问征用车辆要做什么用呢?”皇帝说:“北面的辽军用马来取胜,没有车是不能够抵挡他们的。”沈括说:“车战的好处,在历代都可以看到。但是古人所说的兵车,是轻车,有五匹马来拉,有利于快速进军。现在民间的载重货车庞大而笨重,每天走不了三十里路,所以人们都叫它太平车,只能供平时用用罢了。”皇帝高兴地说:“别人的话没有说到这些,我要好好考虑一下。”接着又问他蜀盐的事,沈括回答说:“把所有的私人盐井都填塞掉而运解州的盐去,使所有的盐都由官府发售,当然好。但是,忠州,万州,戎州,泸州一带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小盐井特别多,是不能够一下子禁绝的,势必要派人去守卫它们,这样一来,恐怕就得不偿失了。”皇帝点头,认为很对。第二天,这两件事就都停止了。辽国的萧禧来争要河东黄嵬一带地方,留在宾馆不肯离去,说:“我一定要达到目的才得返回。”皇帝派沈括前去谈判。沈括到枢密院翻看以前的档案文件,查找到近年来商定边境的文件,文件上指定以古代的长城为边界,而现在所争的地方与长城相差三十里远,就上表述说这件事。皇帝听后高兴地说:“大臣们根本不去探究事情的原委,几乎误了国家大事。”于是,皇帝命令将所画地图拿给萧禧看。萧禧理屈词穷,才不再争论了。皇帝赏赐了沈括一千两白金,让他出使去辽国。他到了契丹宫廷,契丹宰相杨益戒来同他面谈。沈括找到争论土地的数十份文件,预先让办事人员背熟它。杨益戒提出问题,沈括就让办事人员回答。另一天再提出,还是同样回答。最后杨益戒无话可答,傲慢地说:“你们连几里的地方也不愿意放弃,难道想轻易断绝两国的和好吗?”沈括说:“现在你们北朝舍弃你们以前皇帝的重大信誓,凭借暴力来役使你们的人民,这对我们宋朝没有什么不利。”总共会晤了六次,契丹方面知道沈括的意志不会改变,就丢开了黄嵬地区不谈,沈括于是启程回朝。他在路上画下沿途山川的险峻和平缓,道路的迂曲和顺直,风俗的单纯和复杂,人心的拥护和不满,写成使契丹图抄一书,献给朝廷。沈括学问广博,善于写文章,对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没有不通晓的,而且都有论述和著作。他又把平时和宾客谈论的事记录下来,写成笔谈一书,记载了许多朝廷中的典故、事实,有声望的老臣的情况,流传于世上。(二)壶遂说:“孔子的时候,上没有圣明的君主,下得不到任用,所以撰写了春秋,留下一部空洞的文字拿它来判断礼教和道义,把它当作一代帝王的法典。现在先生您上遇到了圣明的天子,下能当官供职,万事都齐全完备,而且大家全都依照应有的秩序各得其所,先生您所要撰述的又想阐明什么呢?”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