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城市与环境基础测试湘教版必修.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268417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城市与环境基础测试湘教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城市与环境基础测试湘教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城市与环境基础测试湘教版必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基础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中心商务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中心商务区一定位于城市的中心B.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通信发达C.中心商务区早晚人口流动量大D.中心商务区人口昼夜差异大2.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A.居民习俗B.饮食C.道路D.城市建筑3.下列关于地域文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域文化受自然环境的影响B.地域文化是人类活动创造的产物C.地域文化是某一地域永远稳定的产物D.地域文化是区域内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4.下列不属于城市化的是A.北京市向外扩展的过程中,许多农村居民户口变为城市居民户口B.由于济南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外来打工者越来越多,造成人口规模不断加大C.上海市的发展过程中,新建了许多卫星城D.北京市的一位市民到济南创业,开公司5.某城市建立一家现代化大型钢厂,其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其对当地地理环境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B.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C.使该城市空气污染有所加剧D.使该城市的水污染有所加剧6.下列不属于世界大城市带的是A.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B.北美五大湖区城市带C.欧洲西部城市带D.北美西部城市带1984年12月,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写道:“中国有十亿人口,八亿以上是农民。假若中国要在20年后有足以炫耀的经济表现,以我个人保守的估计,在这20年间必须要有3、4亿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去。这个大搬迁牵涉的数目等于80个现在广州市的人口。在这个迁徙过程中,小市镇会扩大,新城市会出现,而迁徙到现有的大城市里的会近2亿人!读材料,分析并结合所学内容,回答710题。7.材料中,经济学家张五常所分析的农民迁徙过程中,迁徙到现有的大城市里的人口近2亿人,他的说法属于A.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B.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C.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域扩散的过程D.以上都不对8.张五常先生所说的假若中国要在20年后有足以炫耀的经济表现,以我个人保守的估计,在这20年间必须要有3、4亿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去,明显说明了城市的重要作用,主要是A.城市是某一地域的文化中心,有益于文化的发展B.城市是某一地域的政治中心,有利于民主的发展C.城市是某一地域的经济中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D.城市是某一地域的人口中心,有利于人口的控制9.有人认为,如果农民大量进城,会造成城市人口规模过大,带来不可估计的严重后果(比如,贫民窟增多、社会混乱、就业压力增大等等),对此,根据现实和所学内容加以判断A.这种说法对,引起社会混乱,造成经济下滑B.这种说法错误,农民都进了城,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不会有任何问题C.这种说法片面,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小城镇建设加快,从根本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D.这种说法对,农民劳动力素质低,不利于经济的发展10.从世界城市化进程和特点来看,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落后,试分析客观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业生产水平低,而且教育文化水平低,不利于城市化B.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不能加快城市化的发展C.我国大城市太少,不能带动经济的发展D.我国城市化水平合适,有利于城市的郊区化11.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形式为A.城市的郊区化B.以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主C.逆城市化D.乡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12.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南亚的印度河谷地在城市建筑风格、宗教、民俗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这说明A.地域文化的形成不分时代B.地域文化的形成受一定的地理条件影响C.地域文化的形成不分地点D.地域文化在世界各地都有相同之处13.中国的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这些说明了中国的地域文化具有A.内向性、封闭性B.对称性、完美性C.外向性、开放性D.古典性、开放性14.下列关于城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结构是不会变化的B.每一个城市都有明显的城市结构C.城市结构的形成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D.城市功能的分化带动了城市结构的形态分异15.下列关于城市规模的大小与服务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就越强B.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服务辐射的范围就越大C.城市规模不大,说明其服务功能不强D.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内部功能分化越明显16.有关逆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的大城市都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B.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是市民为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C.逆城市化是城市向心力作用的结果D.逆城市化对大城市经济产生的影响不大17.下列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形成的有利因素的是A.经济基础好,工业发达B.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海、河的交汇处C.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素质高D.农业不发达,为人口向工业转移提供了基础18.下列关于城市规模与城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结构就越明显B.城市结构越明显,说明城市规模越大C.城市结构是自然形成的结果D.城市结构中,工业一般位于商业区的边缘下图反映了某一城市从建国到2000年的城市面积的扩展,分析回答1921题。19.图中直观反映的是城市化中A.城市人口的增加B.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C.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D.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20.图中2000年,该市出现了卫星城,这属于A.城市郊区化B.逆城市化C.再城市化D.城市群21.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该图同时间接反映了其他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B.乡村人口向城市的不断迁移C.城市规模变大,其服务功能增强,城市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增强D.出现了卫星城,证明了该城市不会再有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城市问题天安门广场是北京市的标志,对于它的认识我们从城市学角度来看,回答2223题。22.天安门广场在城市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形成主要是A.行政规划的结果B.历史作用的结果C.社会作用的结果D.经济作用的结果23.天安门广场在北京城市结构中,属于A.文化区B.行政中心区C.混合功能区D.中心商务区24.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A.城市人口比重B.城市人口数量C.城市地域规模D.城市经济增长速度读“我国四大城市群的城市数量增加图”,完成2528题。25.根据所学知识,有关四大城市群的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城市逆城市化作用的结果B.世界大城市化趋势的突出表现C.所经历的历程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一致D.四大城市群的形成区位因素相同26.根据了解,关于四大城市群的经济特色的叙述,正确的是A.沪宁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B.珠江三角洲以重工业为特色C.京津唐以轻工业为特色D.辽中南是轻、重工业都发达的工业区27.在四大城市群中,辽中南的城市数量从19891994年有所下降,对此看法正确的是A.辽中南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逆城市化现象B.其数量的变化是经济因素作用的结果C.其数量的变化是历史因素作用的结果D.城市群的下降反映出城市总体人口规模的减少28.总体来看,关于四大城市群数量的变化所直观反映出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反映出我国城市化的水平在不断提高B.可以反映出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集聚C.可以反映出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D.可以反映出城市化的进程一直在加快29.有关城市的郊区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的表现是中心区人口在不断下降B.适度郊区化,对于城市的发展有好处C.城市的郊区化,可以消除城市的桎梏,有利于城市的发展D.城市的郊区化,如果中心区经济萧条、产业空心,则不利于城市的发展30.一般来说,表示城市规模的指标是A.人口比重B.人口数量C.城市地域D.城市经济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40分)31.(9分)下图表示了城市内部地租差别对地域结构的影响,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A属于_地租,B属于_地租,C属于_地租,判断依据是_。(2)判断D属于_区,E属于_区,F属于_区,判断依据是_。(3)这种情况在_(东方、西方)城市表现得比较典型。32.(15分)读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表,分析回答下列各题。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表项目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亿)城市水平()城市人口(亿)城市水平()城市人口(亿)城市水平()19507.3429.24.4753.82.8717.0196010.3234.25.7160.54.6022.2197013.7137.16.9866.66.7325.4198017.1039.67.9870.29.6629.2199022.3442.68.7772.513.5733.6200028.5446.69.5074.419.0439.3201036.2351.810.1176.026.1246.2(1)画出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增长折线图。(2)发达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_,从19802010年,将上升_,这表明_。(3)发展中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_,从19802010年,将上升_,这表明_。(4)从城市人口数来看,在_年代内,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逐渐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到2000年,两者之比约为_。(5)通过分析表明20世纪后半叶,世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_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原因是_ 。33.(16分)上海市无论从市区人口数,还是从城市国民生产总值来说,一直稳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它的发展有其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海陆位置、铁路枢纽、长江出海口等)、广阔的经济腹地、高素质的劳动力、发达的农业、适宜的气候等等。上海市的国民生产总值自19521990年增长了23.5倍,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上海市的人口规模也在扩大,1992年的人口比1949年人口增加了350多万,比1980年增加了182万。由于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导致了上海市的用地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市区依托黄浦江西岸,向北、西、南三个方向延伸,此外还兴建了大批的卫星城市。就是这样,上海市还面临着急需解决的城市问题,因此,它决定建立浦东新区、改造老区来解决严重的城市问题。根据材料,结合上海市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海市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是什么?(详细说明)。(2)导致上海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扩大的根本原因是_因素。(3)随着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了严重的城市问题,试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城市化会带来哪些问题?(4)试着从城市规模的大小与服务功能的关系角度上来解释上海市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影响。自主温故提升上图表示了农村城镇大城市人口流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表示了城市化过程,主要是指( )A.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域集聚的过程B.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C.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扩散的过程D.城市郊区化的过程(2)该图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主要形式为( )A.小城市向大城市的人口迁移B.城市地域扩张C.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D.城市文明的传播(3)随着大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使得大城市出现很多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口规模过大,就业压力增加B.人口过多城市交通压力增大C.人口增多,可能使得城市污染严重D.人口增多,经济发展会很好,就业没有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