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参赛教学设计空气第一课时.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66926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参赛教学设计空气第一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互联网参赛教学设计空气第一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互联网参赛教学设计空气第一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人教版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初中 2、学科:化学 课时安排: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A、预习本课教学内容 B、学生以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做好分组工作 C、利用互联网搜索关于空气组成及个成分的用途的相关资料二、教学课题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理解空气的组成,通过演示实验,一方面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现象,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科学地对待化学实验;另一方面可以领会实验设计的意图,以便于体会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时的实验思路。运用图片使学生认识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认识到空气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但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危害着人类的生存。因此很自然地联系到如何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三、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大类物质。空气是人人都离不开的物质,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只知其重要,却又不十分清楚空气到底是什么。本单元选择空气和氧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因为小学自然课中对空气和氧气的知识已经有过介绍,如空气有体积、有质量、形成大气压、空气流动就形成风等;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们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是化工生产的廉价资源;它们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还因为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元素,它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通过学习初步了解有关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3.初步理解纯净物、混合物的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3、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污染空气的途径及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2、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3、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重点:1.空气的组成、作用。2.纯净物与混合物的的概念。3.介绍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难点:1.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过程及原理。2.纯净物与混合物的的概念。通过互联网搜索和本课题有关的教案、课件、说课等资料,归纳提炼出以上对本课题教材的理解。http:/wenku.baidu.com/view/9aaddec489eb172ded63b78f.htmlhttp:/www.jxjyzy.com/ResourceHtml/2011/03/15/2188713.htmlhttp:/www.docin.com/p-301274311.html四、教学方法:在本课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采用实验导学、组织讨论、指导阅读等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着重讲解、分析试验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等方式自主得出试验结果,以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第一课时实验准备:集气瓶、水槽、钟罩、燃烧匙、单孔橡皮塞、烧杯、导管、弹簧夹、酒精灯、红磷、水、火柴。五、教学过程:通过互联网搜索本课题的教案和教学设计,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本地本校的教学实际,形成以下教学活动的设计。http:/wenku.baidu.com/view/cdc52dc758f5f61fb7366635.html?from=rec&pos=0&weight=28&lastweight=13&count=5http:/wenku.baidu.com/view/91893c1dc281e53a5802ffdc.html?from=rec&pos=1&weight=125&lastweight=47&count=5http:/wenku.baidu.com/view/23ac4fc7d5bbfd0a7956736a.html?from=related&hasrec=1http:/wenku.baidu.com/view/4f7b554733687e21af45a930.htmlhttp:/wenku.baidu.com/view/b56a163467ec102de2bd8932.html?from=rec&pos=4&weight=100&lastweight=100&count=5http:/v.ku6.com/show/nihz7mx4Fhi75UmV.html?loc=youce_tuijian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0MDE4NDAw.htmlhttp:/v.ku6.com/show/IDIvr8edb5FqOAB7.htmlhttp:/v.ku6.com/show/b23Z29v7ZMzecpFE.html?loc=youce_tuijia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导入新课1、播放利用百度搜索到的一段有蓝天、白云、绿树等的美丽的自然环境的录像,和一段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的录像,提问: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质量有什么关系?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空气。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一)空气的组成1、提问: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你能描述空气的一些物理性质吗?教师强调是在通常状况下。2、过度: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设问: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26页,思考:拉瓦锡是如何研究的?他的结论是什么?3、讲述:在19世纪以前,人们深信空气中只有氧气和氮气,后来才陆续发现了氦、氖、氩、氪、氙等稀有气体,以及其他的成分。下面我们就仿照拉瓦锡的实验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4、演示钟罩实验及课本实验21:介绍仪器名称、操作顺序,提示学生观察要点,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和水进入的体积情况。分析:红磷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颗粒,减小了瓶中的气体压强,外界的大气压将烧杯或水槽中的水压入瓶中。5、讨论交流:教师引导。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样的气体?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或集气瓶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一定高度后,还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性质,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在实验中发现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1/5,可能的原因是什么?6、教师板书学生阅读课本27页后归纳的结论。7、教师展示下列练习题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在100升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大约是( )A.78升B.78% C.21升D.21%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A.4:1 B.1:4 C.1:5 D.5:18、提问:空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那么氧气呢?氮气呢?(二)纯净物和混合物1、讲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明确: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2、归纳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是否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三)归纳小结要求: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及自己的收获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一)完成课后33页练习1、2中的(1)(3)(二)教师展示通过互联网搜索后并精选的练习题1、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A.氧气 B.水蒸气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新鲜的空气 B、可乐C、矿泉水 D、液氧(三)家庭小实验:课本33页习题4对比和感受不同的生活环境,说一说空气质量和我们的生活质量的关系:良好的空气质量会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回顾物质物理性质的内容,总结出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阅读课本第22页内容,归纳得出:拉瓦锡的结论是: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现象: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反应停止后,钟罩中的水约占瓶内体积的1/5,而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小组或集体讨论得出结论: 含有氧气。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氧气,约为总体积的1/5,剩下的氮气约为4/5。能。不能继续上升。可以。可以:通常状况下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不易溶于水。a.装置漏气。b.红磷的用量不足或集气瓶中的氧气没有消耗完。c.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学生看书归纳空气的组成。学生完成练习,展示答案。学生思考后回答:空气由多种物质组成,而氧气和氮气分别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学生阅读课本2728页内容,加深记忆和理解。学生看书或根据板书归纳小结。学生思考完成,并口头展示答案。1、B 2、D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意识到空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使知识前后联系起来,便于学生尽快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解答问题的能力。知道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通过体验实验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步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学习习惯,以及运用化学的思维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以及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通过阶段练习,了解学生对空气组成这部分知识的理解程度通过比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区别这两个概念。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同时弥补课题上对知识拓展的不足之处。六、板书设计: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一 空气一、空气的组成: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N2)78%,氧气(O2)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二、纯净物和混合物1.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2.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七、教学反思课前准备的反思:教师能够利用互联网搜集大量的资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本节课的教学不是很枯燥乏味,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但是没有让学生参与到课前准备的活动中,这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目的不是非常清楚。教学过程的反思: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善于创设情境,设置一定的悬念,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具有科学气息的学习环境,但教学中没有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想问题,去提问题。没能很好地抓住学生提出的热点问题,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顺着学生的思路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再次发现问题,再次提出问题,并通过学生的积极探索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方法。这些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教学评价的反思: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较多,但是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和学习方法的评价较少,而且语言较为单一,如果教师的评价语言更丰富一些,就能够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教师个人简介:姓名:任秋燕 省份:宁夏回族自治区 学校全称:宁夏石嘴山市第七中学通讯地址:宁夏石嘴山市第七中学 邮编:753000 联系电话:15009622617电子邮箱:rqymaomaosina.com 职称:中教一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