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64245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5.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建筑工程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建筑工程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目录1.建设背景52.存在问题53.建设目标64.建设原则75.业务分析85.1.功能需求85.2.非功能需求95.2.1.易用性需求95.2.2.安全性需求96.技术方案96.1.概述96.2.设计原则96.2.1.针对性106.2.2.前瞻性106.2.3.可操作性106.2.4.系统可靠性106.2.5.伸缩性106.2.6.可扩展性106.2.7.开放性106.2.8.可管理易维护性116.2.9.成熟性116.3.总体设计过程116.3.1.面向对象设计116.3.2.数据库设计116.3.3.数据库逻辑模式设计126.3.4.开发方法概述126.4.采用技术146.4.1.后台146.4.2.前端166.5.系统体系结构176.6.功能架构186.6.1.材料检测196.6.2.视频监控216.6.3.在线会议226.6.4.位置服务226.7.网络拓扑结构236.8.硬件规划247.建设内容247.1.检测系统247.1.1.电脑端247.1.2.手机端307.2.视频监控347.2.1.监控列表347.2.2.工程备案347.2.3.用户管理347.2.4.角色管理347.3.在线会议347.3.1.会议管理347.3.2.短消息347.3.3.通讯录357.3.4.用户管理357.3.5.角色管理357.4.位置服务357.4.1.位置服务357.4.2.工程备案357.4.3.用户管理357.4.4.角色管理367.5.平台管理367.5.1.用户管理367.5.2.角色管理367.5.3.系统挂接367.5.4.资料上传和下载367.5.5.通知发布和查看368.质量保障378.1.CMMI 标准378.2.ISO9000378.3.独立的软件测试388.3.1.客观性388.3.2.专业性388.3.3.权威性388.3.4.资源保证398.4.软件质量保证(SQA)398.5.系统测试399.实施方案409.1.实施计划409.2.实施管理409.2.1.项目综合管理409.2.2.项目范围管理419.2.3.项目风险管理419.3.培训规划449.3.1.培训承诺449.3.2.培训目的459.3.3.培训内容469.3.4.培训对象469.3.5.培训方式479.3.6.培训计划4710.系统测试4810.1.技术术语4810.2.测试目标4910.3.测试完成标准4911.系统运维4911.1.系统运维原则5011.2.运维体系设计5111.3.运行维护制度5211.4.运行维护流程5211.5.事件管理流程5311.5.1.问题管理流程5311.5.2.配置管理流程5411.5.3.变更管理流程5511.6.运行维护队伍5612.系统验收方案5712.1.系统需求评审5712.2.系统初验5812.3.系统试运行6112.4.系统终验6112.5.验收文档6213.关于我们6313.1.公司简介6313.2.我们的技术能力6413.3.我们的优势6413.4.我们的服务6513.5.联系我们651. 建设背景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 展、引领未来的方针,高度重视信息化对建筑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住 房和城乡建设部于 2011 发布的2011-2015 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 要,为工程总承包类、 勘察设计类、 施工类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建 设指明了方向。安徽省建筑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把“提升建筑 工业化水平和建筑生产信息化水平”作为发展目标之一。建筑行业属于传统行业,受传统工作方式的影响较深,对信息技 术和先进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和作用认识不足。企业非常注重外部环境 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但对内缺乏优势资源的发现和积累,企业优 势难以持续发挥优势,更难扩大优势。企业管理者管理观念停留在传 统管理模式上,管理流程缺乏规范化、制度化,导致企业管理不规范, 管理不规范造成管理随意性,管理效率低、成本高。面对越来越激烈 的市场竞争,企业遭遇成长瓶颈。工程管理过程包含大量的信息资源, 工程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为企业提高管理 效率,更新管理模式提供强有力支撑。2. 存在问题建筑企业信息化工作存在以下几个方面:1) 管理者对信息化重视不够。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认识不足,导致对信息化建设必要性认知不足,对信 息化建设方面的人、财、物投入不足,导致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 不高。2) 缺乏信息化人才。既懂企业管理又懂 IT 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匮乏, 制约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速度。3) 对信息化的认知不足。信息化不仅仅是个别部门利用计算机办公, 可以利用网络发 E-Mail,建立企业网站就是信息化了。信息化关 键是企业管理和核心业务的流程整合并信息化,建立协同业务管 理机制,将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制度化。3. 建设目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从低到高的过程,随着企业管理水平和信息 化应用程度越来越深入。而且各个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都有一定的 成果,建设需求不同,针对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满足不同业务 需要,建筑工程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目标如下:1) 建立建筑工程综合管理平台,该平台集成多种信息化产品,建筑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信息化产品。2) 以服务项目为突破口,提高项目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水平。管理 良好的项目是能够给企业带来利润,项目管理也是企业的核心业 务,通过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为一线项目组服务,促进企业整 体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3) 为企业培养信息化人才,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通过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沟通、培训、讨论,业务流程提炼等工作,为企业培养自己的信息化人才,提高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和技能 水平。4) 视频监控系统,项目管理者和企业管理者通过网络了解远程工程 现场信息,为项目管理提供项目现场第一手信息。5) 在线会议系统,为虚拟项目组,或项目组与公司管理层沟通项目 事宜召开电话会议功能。6) 位置服务,一线项目团队因工作需要在工程现场办公,传统的企 业考勤制度无法有效管理项目现场人员。造成企业对项目人员缺 乏有效的考勤管理手段。利用位置服务,可以定位指定设备的大 概地理位置,避免管理脱节。4. 建设原则 经济性和实用性 整个项目以现有需求为基础,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来确定系统的规模,既要降低系统的初期投入,又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同时系 统设计应充分考虑对已有投资的保护,对已建立的系统、数据、应用 软件应提供完备的整合方案。 先进性和成熟性 为了确保项目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保护在计算机软件、硬件系统上的投资,充分考虑到将来的技术发展需要,选择先进、开放、成 熟的技术与产品,在标准和接口方面具有很好的开放性。采用多层体 系架构和开发工具、开发技术,便于将来新增系统的应用扩展和应用 整合。 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在设计时,提供开放性好的技术方案,各种接口满足开放和可扩展的原则。系统采用面向对象和模块化的设计理念,便于更新、扩充、 升级。系统的功能应满足当前业务处理的需求,并充分考虑未来业务 种类不断增长和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可维护和可管理性 在系统开发中,保证系统的可维护性,合理设计应用体系结构,正确选择主流产品及运行软硬件平台,以及严格组织应用服务软件的 规范化开发等。 规范性和标准化 系统建设应遵循有关的国家标准、世界通行规范和标准以及安徽省现行技术标准,符合信息技术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具有与其它系统 良好的互联性。 高性能和高稳定 确保各种应用服务的稳定高效运行,能够在高访问负载情况下,向各类服务对象提供可靠的服务。规范地进行系统建设、开发和硬件 配置,提供合理有效的应急方案,确保系统的高稳定。5. 业务分析5.1.功能需求 实现材料检测的全过程监管,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移动终端 开试件箱电子锁,芯片记录试件信息,报告实现二维码标识, 质量监督部门可根据二维码读取实验报告,通过对比鉴定纸质报告的真伪。 实现视频监控功能,项目和企业管理者在办公场所,通过网络 远程调取工程现场视频,掌握项目现场信息和进度信息,为更 好的开展项目管理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 实现在线会议功能,让身处多地的项目组成员,或项目组和企 业管理层能够召开电话会议。 实现位置服务功能,让管理者能够掌握设备在工作时间内所处 的大概物理位置,为企业管理提供技术手段。5.2.非功能需求5.2.1.易用性需求 界面简洁大方,使用体验好;提供系统管理员手册等。5.2.2.安全性需求 用户身份认证,授权控制。6. 技术方案6.1.概述建筑工程综合管理平台采用 B/S 结构(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S 是 WEB 兴起后的一种网络结构模式,WEB 浏览器 是客户端最主要的应用软件。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 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维护和使用难度。客户机 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Browser)通过 Web Server 同服务器进行数 据交互,极大的降低了用户端的计算机负载。6.2.设计原则6.2.1.针对性本平台是针对实现建筑工程企业不同的信息化需求而研发的,集 成了视频监控、在线会议和位置服务等功能,实现企业可根据自身业 务需要选择相应信息化产品。6.2.2.前瞻性建筑行业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传统产业,在系统的设计和 规划上,技术上、业务上都必须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够考虑到几年后 业务流程可能存在的变化,满足建筑行业对于信息化服务的需求。6.2.3.可操作性系统应具有一致的、友好的客户化界面,易于使用和推广,并具 有实际可操作性,使用户能够快速地掌握系统的使用。6.2.4.系统可靠性本系统在设计时将充分系统对可靠性的要求,必须采用多种高可 靠、高可用性技术以使系统能够保证高可靠性。6.2.5.伸缩性系统设计阶段,就考虑随着应用水平的提高、规模的扩大和需求 的增加,平台应能满足新增的需求,而平台的体系结构不需做较大的 改变。6.2.6.可扩展性平台应能方便扩展,以支持有价值的新兴应用。以保证实现大用 户量并发处理和高效的网页浏览速度。6.2.7.开放性全面支持 XML、SOAP、Web Service、LDAP 等当前受到普遍支持 的开放标准,保证本系统能够与其它平台的应用系统、数据库等相互 交换数据并进行应用级的互操作和互连性。6.2.8.可管理易维护性平台具有良好的可管理和易于维护的特点。在本方案中,我们充 分考虑到了可管理性对本平台的重要性,以保证平台易管理易维护的 特点得到充分发挥,以满足本平台的需要。6.2.9.成熟性采用的应用系统平台和软件技术、产品都应具有经受市场长期考 验,并具有国内外的众多成功案例。6.3.总体设计过程6.3.1.面向对象设计 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所获得的结果对象关系图,在整体上图形化地描述了系统的对象及对象间的关系,它帮助系统分析员从整体 上把握系统的规模、功能、系统对象间的相互关系。但在对象关系图 中,对象的描述是粗糙的,因为它的重点在对象的结构和关系上,目 的是从总体上给出系统的对象模型。在总体设计阶段,我们将采用对 象定义表来精确描述单个对象,用系统对象体系结构图来构造系统问 题域空间。6.3.2.数据库设计参照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得到的对象属性及对象间关系,就可以 进行数据库的概念模式设计(E_R 分析设计)。设计之前首先需定义设计用数据元素(从对象属性中抽取)。数据库概念模式设计是在 Power Designer 辅助设计平台上进行的。6.3.3.数据库逻辑模式设计数据库逻辑模式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最后一步,逻辑模式设计结 果生成在后台数据库的物理空间上就称为物理数据库。数据逻辑模型 的设计方法是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由 Power Designer 按一定规则 自动转换到逻辑模式设计平台上,数据表的各种扩展属性、约束定义、 触发器定义等在此进行。6.3.4.开发方法概述系统开发方法的选择将决定系统的开发质量、开发效率、以及系 统的扩展性能、成熟性优劣等,这是进行大型系统开发的首要工作。 随着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系统开发方法也经历了随意的方法、结构 化方法、数据流方法、信息模型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等不同发展阶 段,目的就是不断加强对应用领域的分析和抽象能力,以及软件设计 阶段的质量控制水平和对大型系统开发全过程的管理控制能力。本系统的开发将采用面向对象(OOP)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面向 对象的方法就是把信息系统看成一系列离散对象的集合,这些对象包 括实体和概念的数据结构,也包括对它们的操作或行为。与传统方法 (如结构化方法、数据流方法等)相比其最大不同在于,数据结构和行 为不再是松散的联系了,而成为称作对象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数据结 构是对象的属性,行为是对象的操作。使各个对象之间发生联系的是 事件,事件发生时通过它携带的消息使对象联系起来。面向对象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是指在整个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中贯穿的面向对象 的概念、方法和技术的总称。即在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需求分析、 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实现、数据库建模、以及系统测试、系统 运行和系统维护中以对象的概念和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描述问题空间具有直观性、完整性,在系统 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对系统描述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系统开发、维护 和扩展十分方便,该方法在编制程序、系统设计、系统分析、需求分 析系统规划中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中国服务外包人才招聘网系 统,具有系统规模大,需求增长快、问题空间复杂、抽象程度高、开 发难度大的特点,因此,面向对象的方法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该方法将整个开发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6.4.采用技术6.4.1.后台Spring MVC:Spring Frame Work 的后续产品,已经融合在 Spring Web Flow 里面。Spring 框架提供了构建 Web 应用程序的全功能 MVC 模块。它是一个典型的教科书式的 MVC 构架,容易与其它 View 框架(Tiles 等)无缝集成,采用 IOC 便于测试。 MyBatis:支持存储过程和高级映射的优秀框架,消除了几乎所有的 JDBC 代码和参数的手工设置以及结果集的检索。采用分层架构: API 接口层:提供外部使用的接口 API,开发人员通过本地 API来操纵数据库。接口层接收到调用请求就会调用数据处理层来完成具 体的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层:负责具体的 SQL 解析和执行,以及执行结果映射处 理等,根据调用的请求完成一次数据库操作。基础支撑层:实现最基础的功能支撑,包括连接管理、事务管理、 配置加载和缓存处理,为上层的数据处理层提供最基础的支撑。 MyBatis 架构图如下:MySQL: 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关联数据库将数据保存 在不同的表中,而不是将所有数据放在一个大仓库内,这样就增加了 速度并提高了灵活性。支持最常用标准化 SQL 语言,体积小、速度快。 其特性如下:A使用 C 和 C+编写,并使用了多种编译器进行测试,保证源代 码的可移植性。B 支持 AIX、FreeBSD、HP-UX、Linux、Mac OS、NovellNetware、 OpenBSD、OS/2 Wrap、Solaris、Windows 等多种操作系统。C 为多种编程语言提供了 API。这些编程语言包括 C、C+、Python、 Java、Perl、PHP、Eiffel、Ruby 和 Tcl 等。D 支持多线程,充分利用 CPU 资源。E 优化的 SQL 查询算法,有效地提高查询速度。F 既能够作为一个单独的应用程序应用在客户端服务器网络环境 中,也能够作为一个库而嵌入到其他的软件中。G 提供多语言支持,常见的编码如中文的 GB 2312、BIG5 等都可 以用作数据表名和数据列名。H 提供 TCP/IP、ODBC 和 JDBC 等多种数据库连接途径。 I 提供用于管理、检查、优化数据库操作的管理工具。 J 支持大型的数据库,可以处理拥有上千万条记录。K 支持多种存储引擎。6.4.2.前端XCODE:是苹果公司向开发人员提供的集成开发环境(非开源), 用于开发 Mac OS X,ios 的应用程序,运行于苹果公司的 Mac 操作系统 下。支持 C、C+、Objective-C 或 Java 编写程序, 编译速度极快。Eclipse:用于开发运行于 Android(安卓)系统的软件开发框架, 基于 Java 的可扩展开发平台,包括 Java 开发工具(Java Development Kit,JDK),附带有插件集,支持 C/C+(CDT)、Perl、Ruby,Python、 telnet 和数据库开发。Axure:一个专业的快速原型设计工具,让负责定义需求和规格、 设计功能和界面的专家能够快速创建应用软件或 Web 网站的线框图、流程图、原型和规格说明文档,支持多人协作设计和版本控制管理。 Android(安卓):是一种基于 Linux 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操作 系统,主要使用于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由 Google 公司和开放手机联盟领导及开发。2011 年第一季度,Android 在全球的 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塞班系统,跃居全球第一。 Android 的系统架构和 其操作系统一样,采用了分层的架构。从架构图看,Android 分为四 个层,从高层到低层分别是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系统运行库层和 Linux 内核层,如下图:6.5.系统体系结构本系统的基本结构体系拟定为上图中的 B/S 三层结构。 三层结 构就是把二层 Client/Server 结构的事务处理逻辑模块从客户机的 任务中分离出来,由单独组成的一层来负担其任务,这样客户机的压 力大大减轻了,把负荷均衡地分配给了 Web 服务器。Web 服务器负责 HTML 的处理,接受用户请求并返回给用户静态 的页面。Web 服务器将信息组织成分布式的超文本,通过超文本标记 语言(HTML)和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来描述和组织信息,简单而 实用地实现了以整个网络空间为操作背景的超文本/超媒体的数据存 取。应用服务器负责应用的处理,包括应用逻辑、开发、维护等几乎 所有的工作并通过数据接口可以动态地访问数据库。如果用户请求的 是静态页面,则由 Web 服务器处理返回;如果用户的请求是信息查询 等动态页面,则被应用服务器处理,将处理结果返回 Web 服务器,由 Web 服务器将处理好的页面返回给用户。6.6.功能架构功能架构图,如下:6.6.1.材料检测系统实现了检测全过程可追溯监管。在取样见证环节,采用了电 子标签与送检材料的一一对应,即每组送检材料由取样员通过移动终 端的 NFC 功能在电子标签中输入送检材料的基本信息,见证员使用移 动终端对电子标签中的基本信息与试件信息进行现场见证确认。经授 权的检测机构收样员通过移动终端,可打开送样专用箱的电子锁,确 认同意后,送样材料检测信息自动录入系统,检测试验完成后,采用 “人脸识别”技术,将传统的签字转变为“刷脸签名”,即试验人员 在出检测报告的时候,必须通过系统人脸识别认证,方可出具检测报 告。检测结果即时通过系统推送到该项目现场管理人员移动终端上, 并可实现远程网络查询与打印。出具的检测报告由系统自动添加专用 加密二维码,监督人员可通过移动终端识别二维码以此来检查报告真 伪。 PC 端功能: 手机端功能: 系统集成功能:6.6.2.视频监控 视频监控实现通过网络访问远程的视频信息,从而实现工程项目负责人和企业管理者通过计算机查看远程的工程现场视频信息。丰富 的现场视频信息向浏览者提供工程进度,工程现场管理质量,安全生 产设施安装情况等信息。利用视频监控提供的云台控制实现 360 度巡 视,对关键位置的视频进行录制,实现全时空无死角的监控。摄像头具备红外功能,满足光照条件不好情况下的视频监控需求,通 过云台控制,可选择观察角度,可选择浏览多路视频。6.6.3.在线会议电脑端轻松组织和发起电话会议,可通过短信群发功能预先通知 参会人员,或通过短信功能发送其它通知或公告。无论参会人员是在 旅途中还是在办公室,在城市抑或在乡村,在线会议功能都可以使您 通过手机轻松便捷的组织会议。具备通讯录管理功能,支持导入通讯录,完备的历史会议和短信 发送记录,便于再次发起会议。6.6.4.位置服务 建筑工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范围广,参与方多,使用设备种类多,在人员考勤和设备管理上一直是困扰管理者的难题。建筑 工程管理平台提供位置定位服务,该功能采用联通公司位置服务(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与地 理信 息 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结合,在电子地图上描绘位置。效果图如下:6.7.网络拓扑结构6.8.硬件规划序号硬件规划数量单位1服务器PC 服务器 CPU 4C,内存 16G,硬盘 2*600G,用作 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各子系统使用自己的服务器。1台7. 建设内容7.1.检测系统7.1.1.电脑端7.1.1.1. 系统管理员 配置管理菜单的主要功能是配置系统运行时常用的参数,从而动态的控制系统的运行效果。资源管理菜单的主要功能是管理系统菜单 的排列结构和顺序。从而可以动态的变更菜单。机构类型是对各种组织机构进行类型分类和管理,比如施工单位,委托单位,见证单位等 等。机构管理是与机构类型是配套使用的。机构管理的主要作用是对 系统中的机构进行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等操作。从而管理整个项 目的组织机构角色管理是管理系统中所有的角色,对角色进行增删查 改和分配资源权限。从而使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立的权限。用户管理 是对系统中的用户进行注册,修改,禁用等操作。从而管控系统中的 所有用户。检测类型是对系统中所有的检测类型进行新增,修改,删 除等操作。检测类型一般和检测标准成套使用。检测标准是对各检测 类型提供一组检测标准。这个功能主要是对检测标准进行新增,分配, 修改等操作。如下图:7.1.1.2. 检测机构7.1.1.2.1.备案 工程项目备案是整套系统流程的信息入口,在这里进行工程项目的信息录入,修改和删除操作。此外会参与业务流程的施工单位,检 测单位,见证单位,委托单位,质量监督单位和各个单位对应的人员 进行绑定。另外这里还可以对电子锁进行分配管理,和对项目工程检 测资费缴纳管理。人脸签名记录的主要功能是对扫过人脸的用户进行 一个追溯的操作。可以看到什么人,什么时间进行过人脸签名。电子锁使用记录的主要功能是对电子锁的使用记录进行追溯。可以追溯到 什么人,什么时间开的锁。电子锁分配是对系统中所有备案的电子锁 进行分配管理。电子锁管理是对项目中备案的电子锁进行管理,可以 对修改和禁用电子锁。设备类型管理主要是针对各种设备的类型进行 新增,修改,删除等操作。7.1.1.2.2.检测 对钢筋焊接,钢筋机械连接,钢筋原材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砂浆抗压强度,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烧结普通砖抗压强度,石样,砂样, 水泥,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防水卷材等进行检测数据录入,查看检测 数据,查看检测数据。确认无误后,做检测完成操作,让检测流程流 转到报告生成的节点。如下图:7.1.1.2.3. 报告生成这个功能菜单主要是对已经检测完成的钢筋焊接,钢筋机械连接, 钢筋原材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砂浆抗压强度,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 烧结普通砖抗压强度,石样,砂样,水泥,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防水卷 材的表单进行生成报告的操作。在操作之前会进行人脸识别验证。操 作完毕后,检测流程就从报告生成,流转到报告审核节点。7.1.1.2.4.审核 已经生成钢筋焊接,钢筋机械连接,钢筋原材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砂浆抗压强度,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烧结普通砖抗压强度,石样, 砂样,水泥,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防水卷材的报告数据进行审核。如 果审核通过则就流转到审批节点,如果不通过则流转到上一节点。7.1.1.2.5. 审批对已经审核通过的钢筋焊接,钢筋机械连接,钢筋原材料,混凝土 抗压强度,砂浆抗压强度,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烧结普通砖抗压强 度,石样,砂样,水泥,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防水卷材的报告数据进行 审批。如果审核过则检测流程就结束,审批通过的报告会在报告打印 中进行操作,如果不通过则返回到审核节点。7.1.1.2.6.报告打印 对已经审批通过的钢筋焊接,钢筋机械连接,钢筋原材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砂浆抗压强度,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烧结普通砖抗压强 度,石样,砂样,水泥,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防水卷材的检测报告进行 查看和打印。如下图:7.1.1.3. 主管部门7.1.1.3.1.信息查询可查询系统中所有报告,并可根据条件查询钢筋焊接,钢筋机械 连接,钢筋原材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砂浆抗压强度,烧结空心砖和空 心砌块,烧结普通砖抗压强度,石样,砂样,水泥,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防水卷材等检测报告。7.1.1.3.2.统计汇总按检测类型统计材料检测合格率,分月(年)统计材料检测合格 率,分监测站统计材料检测合格率,分检测站统计工程数量,分地市统 计材料检测合格率,分地市统计工程数量等,如下图:7.1.2.手机端7.1.2.1. 安卓版7.1.2.1.1.取样 实现取样员录入待检测样品数据,修改待检测样品数据,选择见证人,数据信息写入 NFC 电子标签等功能。实现移动终端设备扫描纸质报告二维码,从系统后台获取电子版报告。在监理员见证操作后, 系统自动发送见证结果给取样员。如下图:7.1.2.1.2.见证与系统用户权限结合实现读取 NFC 电子标签功能,浏览样品数 据,做认可或不认可操作,触发消息推送。实现移动终端设备扫描纸 质报告二维码,从后台获取电子版报告,与资质报告对比,验证纸质 报告真伪性。与系统用户权限结合,实现移动终端设备打开猫头鹰或 宝讯达两家公司生产的不同 NFC 芯片电子锁功能。1)、如果样品不符 合检测条件,则样品不通过,见证员会收到系统推送的信息提醒;2)、 若某样品经检测不合格,系统自动推送消息,提醒见证员样品检测不 合格。7.1.2.1.3.收样与系统用户权限结合,实现收样员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读取 NFC 电 子标签,获取待检测样品信息,用于和检测样品核对,并可做通过或 不通过操作。实现移动终端设备扫描纸质报告二维码,获取电子版报 告,用于两份报告的对比,验证纸质报告真伪。与系统用户权限结合, 实现移动终端设备打开猫头鹰和宝讯达两家不同 NFC 芯片电子锁功 能。实现猫头鹰和宝讯达两家不同 NFC 芯片电子锁备案及电子锁秘钥 生成。7.1.2.1.4.质量监督实现移动终端设备扫描纸质报告二维码,获取电子版报告,用于 和纸质报告对比,验证纸质报告真伪。若工程中某样品检测结果为不 合格,则系统自动推送消息,提醒该工程的质量监督人员加强质量监 督工作。7.1.2.2. IOS 版 实现客服电话免输入拨打,用户密码修改,版本检测、升级等功能。实现移动终端设备扫描纸质报告二维码,获取电子版报告,用于 和纸质报告对比,验证纸质报告真伪。7.2.视频监控7.2.1.监控列表 用户登录可访问的工程信息,可选择需要观看视频的工程,浏览工程现场视频,摄像头实现云台控制,可根据需要设定参数,或移动 摄像头。7.2.2.工程备案对开通视频监控功能的工程进行备案,并支撑对用户的授权管 理,让用户只能访问指定的工程现场视频。7.2.3.用户管理对访问视频监控功能的用户进行管理,实现用户新增、编辑和删 除用户,以及对用户授予角色等功能。7.2.4.角色管理实现用户角色新增、编辑、删除等管理。可以调整角色的权限, 通过角色控制来约束用户,达到用户根据工作需要进行精细授权的目 的。7.3.在线会议7.3.1.会议管理 开通该项服务的联通用户,登录系统后可发起会议。会议参与方可以是联通用户或其他电信运营商的用户。已经结束的会议作为历史 会议,用户可对某个历史会议再次发起。并提供修改和结束当前会议 的功能。7.3.2.短消息利用计算机编辑短信快速和方便的长处,通讯录选择接收对象, 操作方便快捷。发送后,信息将以短信的方式发送到选定的接收者手 机上。7.3.3.通讯录通讯录支持单条新增和批量导入功能,并支持分组功能,用户可 根据需要对用户进行分组,并根据分组情况发起电话会议或群发短 信。7.3.4.用户管理实现对用户新增、编辑、删除管理,并对用户所属角色进行分配 管理。7.3.5.角色管理实现用户角色新增、编辑、删除等管理。可以调整角色的权限, 通过角色控制来约束用户,达到用户根据工作需要进行精细授权的目 的。7.4.位置服务7.4.1.位置服务集成 LBS 和 GIS 功能,实现在电子地图上标示被定位设备的地理 位置信息。7.4.2.工程备案对开通位置服务的工程进行备案,备案的工程作为授权依据,可 根据需要向特定用户开发指定的工程。7.4.3.用户管理实现对用户新增、编辑、删除和重置管理,并对用户所属角色进 行分配管理。7.4.4.角色管理实现用户角色新增、编辑、删除等功能。可以调整角色的权限, 通过角色控制来约束用户权限,达到对用户灵活授权,满足工作需要, 也能根据职责和职能范围进行权限控制。7.5.平台管理7.5.1.用户管理 平台实现用户统一管理,并支撑子系统对用户信息的获取和分配权限。实现用户新增、编辑和删除功能。7.5.2.角色管理 实现平台级角色管理,角色的新增、编辑和删除功能。7.5.3.系统挂接 建筑工程综合管理平台是面向建筑行业提出的解决方案,平台支持其它子系统的接入功能。并实现对子系统的有效性管理。 7.5.4.资料上传和下载平台提供资料上传和下载功能,满足因特网环境下的工作方式 需要,便于提供平台或子系统的资料,如用户手册,系统升级新增和完善功能点说明等。也可以发布行业资料,如法律法规或行业标准等。 7.5.5.通知发布和查看平台提供发布和查看通知功能,相应管理者可根据需要发布行业 新闻,工作通知,或系统升级通知等。方便管理者同时,丰富一般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 8. 质量保障8.1.CMMI 标准CMMI 全称是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即软件 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是由美国国防部与卡内基-梅隆大学和美国国 防工业协会共同开发和研制的,其目的是帮助软件企业对软件工程过 程进行管理和改进,增强开发与改进能力,从而能按时地、不超预算 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CMMI 是目前世界公认的软件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它不 仅仅是对产品质量的认证,更是一种软件过程改善的途径。通过 CMMI 的评估认证不是目标,它只是推动软件企业在产品的研发、生产、服 务和管理上不断成熟和进步的手段,是一种持续提升和完善企业自身 能力的过程。如果一家公司最终通过 CMMI 的评估认证,标志着该公 司在质量管理的能力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系统将严格按照 CMMILevel 3 的要求进行项目过程管理,已将软 件管理和工程两方面的过程文档化、标准化。该项目均使用经批准、 剪裁的标准软件过程来开发和维护软件,软件产品的生产在整个软件 过程是可见的。8.2.ISO9000ISO9000 是指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不是指一个标准,而是一族 标准的统称。ISO9000 是由 TC176(TC176 指质量管理体系技术委员 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ISO9000 是 ISO 发布之 12000 多个标准中最畅销、最普遍的产品。ISO9000 标准被很多国家采用,包括欧盟的 所有成员,加拿大、墨西哥、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太平洋区域。 ISO9001 是应用于软件工程质量保证标准。这一标准中包含了高效的 质量保证系统必须体现的 20 条需求。ISO9001 描述的需求涉及到管 理责任、质量系统、合约评审、设计控制、文档和数据控制、产品标 识和跟踪、过程和控制、审查和测试、纠正和预防性动作、质量控制 记录、内部质量审计、培训、服务以及统计技术的主题8.3.独立的软件测试8.3.1.客观性 成立独立于项目组之外的具有客观态度的测试组,负责项目的功能及性能等方面测试,这种客观的态度可以解决测试中的心理学问 题,既能以揭露软件中错误的态度工作,也能不受发现的错误的影响。 由于是独立于项目组之外其绩效上的独立性使测试有更充分的条件 按测试要求去完成。8.3.2.专业性独立测试作为一种专业工作,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势必能够积累 大量实践经验,形成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软件测试也是技术含量很 高的工作,需要有专业队伍加以研究,并进行工程实践。专业化分工 是提高测试水平、保证测试质量、充分发挥测试效应的必然途径。8.3.3.权威性由于专业优势,独立测试工作形成的测试结果更具信服力,而测 试结果常常和对软件的质量评价联系在一起,专业化的独立测试机构的评价,更客观、公正和具有权威性。8.3.4.资源保证 独立测试机构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独立测试工作,这使得测试工作在经费、人力和计划方面更有保证,不会因为开发的压力减少对测试 的投入,降低测试的有效性可以避免开发部门侧重软件开发而对测试 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8.4.软件质量保证(SQA)软件质量保证(SQA),是建立一套有计划,有系统的方法,来向 管理层保证拟定出的标准、步骤、实践和方法能够正确地被所有项目 所采用。软件质量保证的目的是使软件过程对于管理人员来说是可见 的。它通过对软件产品和活动进行评审和审计来验证软件是合乎标准 的。软件质量保证组(SQAG)在项目开始时就一起参与建立计划、标准 和过程。软件质量保证的工作流程及在组织架构中的位置:8.5.系统测试本项目的测试应实现以下目标: 定位测试目标和标准,并明确测试范围。 针对项目提出测试解决方案,包括测试内容和重点、测试方法、测试环境和测试工具。 估计测试工作量、人员和进度。 9. 实施方案9.1.实施计划9.2.实施管理9.2.1.项目综合管理 对于本项目,我们将遵循以下项目管理原则: 我们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对整个项目及子项目进行统一的管理与协调,保证项目计划和成果。 综合使用大量的项目管理经验,尤其是大软件开发项目的管理经验,完善的项目管理计划将完整的使用到工程项目监管和诚信信息系 统建设项目中,将项目风险减到最低。软件研发项目集成管理,是通过将项目管理工具和软件开发平台 工具有机地集成和扩展,依据软件工程和 CMM/CMMI 理论,按照组织 统一的项目管理流程和方法针对软件开发过程、里程碑目标、任务级 目标等进行集中管理的过程。项目通过合理的组建项目团队,成熟先进的技术,再配合资金保 障,我们将实现项目管理的基本目的:实现或超过项目干系人的需求 和愿望。表现为:在限定时间、成本、功能(合同)条件下,项目被 用户接受,实现双赢。9.2.2.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范围界定目的是:要求能确保该项目所覆盖的整体工作要求 和单项工作要求,从而促使项目工作成功地完成。项目范围界定原则: 遵循合同、招标书、本文档要求。9.2.3.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对项目风险从识别到分析乃至采取应对措施 等一系列过程。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识别潜在的问题,以便策划处理 风险的活动(识别、分析评估和缓解)和在必要时在整个项目生存周 期中实施这些活动,缓解不利的影响,实现项目目标。项目经理在项目策划阶段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制订风险 缓解措施。在项目的生命周期内,应用持续风险管理的方法持续地识 别、评估、监控和缓解风险,确保有效地抵御或缓解具有关键影响的 风险。(风险管理示意图)有效的风险管理是为了积极设法尽量减小风险对项目的影响,而 有系统地进行策划、防止和缓解风险。包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与 共同利益者充分合作,早期识别风险,分析和评估风险影响,制订风 险缓解措施;在项目监督和控制过程中,处理所识别的风险(包括在 必要时实施风险缓解计划)以及持续识别、评估风险,针对新的风险 制订缓解措施。 风险识别: 确定对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的风 险的来源,风险产生的条件,描述其风险特征和造成结果描 述。风险识别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事,应当在项目生命周 期内定期进行。风险识别的有效方法是建立风险项目检查表。 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检查:项目规模风险检查;业务影响风 险检查;过程风险检查;技术风险检查;工作环境风险检查; 与人员的模式和经验有关的风险检查。本项目中可能的风险 包括:人员流动风险(项目组成员离职)、项目风险(项目复杂 造成成本提高,时间延长等)、技术风险(技术不成熟等)、管 理风险(项目管理人员是否成熟等)、预算风险(预算是否准确等)等。 风险评估:采用定量风险分析方法对风险的发生概率和风险的 影响进行分析,计算出风险值风险概率*风险影响。确定风 险阀值(控制点),以便确定风险的可接受度或不可接受度。 再根据风险值确定风险相对优先顺序。可能面临的风险名称风险应对策略项目人员流动准备完整的文档资料项目风险(项目复杂造成成本本公司目前已有项目相关的技术积累,并有强大的实提高,时间延长等)施团队技术风险(技术不成熟等)本公司目前已有项目相关的技术积累,并有强大的实施团队承建单位是否会同时存在其他本公司做好各项目的计划时间表以避免冲突,目前已开发项目,造成冲突经合理安排项目资源(人力和物资)是否本公司已经做好人力资源和其它资源需求的时间计划充足表,同时得到上层主管的确保 风险缓解是针对那些对项目来说最重要的风险(风险值达到风 险阀值)拟订风险缓解措施的过程。对于风险值达到“风险 阀值”的每一个风险,项目经理应当组织给出风险缓解计划, 包括:缓解方式、缓解措施、责任人等。a) 缓解方式有:风 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接受、风险减弱。b) 缓解措施:优 先级越高的风险,优先保证缓解措施所需资源。对于优先级 排名前三位的风险,项目经理应该判断风险发生时是否要制 订应急措施。c) 高级别的风险可以考虑制定多个缓解措施。 风险应对策略如下:实施人员的经验和知识结构是否符合要求加强培训,同时对于本项目的技术开发和技术积累已经完成项目的实施范围是否经常变更和客户充分协调尽量避免项目的实施范围变更, 如有变更,可引入二期工程开发流程是否有所变更依照承建单位的规范,适当调整任务分配是否合理依职能分工,明确职责,成立跨部门项目控制委员会 风险监控:风险管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在项目的实施过 程中需要遵循预先制订的计划定期监督风险和风险缓解措施 的状态和执行结果。风险应从三个方面进行监控:监控风险 的状态;应急措施的执行;风险持续管理。9.3.培训规划9.3.1.培训承诺 培训是软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关系到整个项目建设工作的成败,我公司已做好对系统项目开发部署中甲方的技 术人员和业务人员进行培训的准备,并在客户方的支持和配合下完成 培训任务。我公司对培训工作承诺如下: 我公司提供具有相应专业知识、实际工作和教学经验的培训讲 师、辅导人员和相应的教材。 培训面向系统维护及业务操作人员进行集中式培训。除上述培 训内容外,在系统运行期间若招标人有其他培训要求,我公 司将协助招标人完成相关培训,我公司负责提供电子材料及 教师。 培训的时间、内容、人员、期次等项内容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将 根据招标人意见进行调整。除了提供集中培训,为了达到培 训的效果,我公司还提供网上培训的方式对相关业务人员进 行培训。 我们将集中培训和网上培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汇总,统一对 问题进行解答。9.3.2.培训目的 为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今后日常维护工作的正常进行,我公司将向客户方各类用户传递软件的使用和管理知识,并提供相关技术的培 训,以达到如下主要目标: 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系统培训,可以使一般业务操作员熟 练有效的使用应用系统,系统管理人员能够掌握应用系统的开发、 维护的技能,能够根据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管理,使系统安全、 高效的运行,提高系统的运行质量。 真正提高工作效率:任何一个应用信息系统能否正常运行都不能 离开使用者的应用,如果没有人会使用,无论多么先进的系统都 只是一个摆设,都不能体现出它的先进性。因此,本项目能否真 正实施,很重要的一点取决于每一个系统使用人对系统的使用程 度和接受程度。通过培训,使系统使用人员能自如的使用系统所 提供的各项功能,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该系统的先进性和高效性, 使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培养出优秀的维护及管理技术队伍:通过提供各种培训课程,可以为系统提供一批专门进行系统及应用软件维护的专业人员,使 这些人员具有非常专业的技能,来保证本系统的正常运行,降低 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为今后系统的进一步建设培养一直专业过 硬的队伍,打下良好的基础。9.3.3.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本项目的使用(基本模块、功能、系统参数、 权限登录)和系统维护。通过此项培训,系统维护人员能够全面了解 系统,掌握系统的部署、维护、流程配置,熟练使用系统各项功能。 我公司向用户提供的培训具体如下: 我公司负责对相关技术人员和使用操作人员进行软件的技术培 训。培训包括相关软件的使用、调试、维护诊断。使其能掌握有 关系统的使用、维护和管理,达到能独立进行管理、故障处理、 日常测试维护等工作的目的,以保障投标人所提供的系统能够正 常、安全地运行。 我公司负责对相关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进行软件的技术培训。培 训软件系统的安装、补丁、日志分析、错误分析、故障排除等管 理维护工作,保障软件系统的正常运行。 协助培训:除上述培训内容外,在系统运行期间若用户有其他培 训要求,我公司将协助用户完成相关培训,我公司承诺负责提供 电子材料及教师。9.3.4.培训对象 根据培训目标要求,我司将根据不同培训对象的特点设置不同层次的课程,保证用户对系统的正常使用。通过培训使技术人员能够对 由我公司开发的应用软件进行维护、调试和管理;能够熟悉使用操作 系统;使用户的业务人员和领导能正确地使用应用系统。9.3.5.培训方式在系统开发实施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用户群体,制定不同的 培训内容。在培训阶段我公司与用户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更加详 细的培训计划。考虑用户实际情况,培训工作可以分批进行。除远程 指导和集中培训以外,我公司还提供专题培训、网上培训等多种培训 方式。 集中培训:我公司针对业务人员和系统管理维护人员进行集中培 训,讲解项目的系统架构、系统功能以及系统维护方法等。 远程指导:我公司设立远程指导热线,在应用系统部署集成阶段 和系统试运行阶段,我公司工程师在现场指导用户进行系统安装、 使用培训,讲解系统安装步骤和系统使用方法。 专题培训:我公司针对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日常问题和共性 问题,举办专门的培训。通过反复的专题培训,确保用户真正熟 悉使用本系统。9.3.6.培训计划 我公司对系统使用培训采用分期集中培训的方式,每期培训涵盖所有培训内容,以提高培训效果和降低培训成本。我公司针对项目的 不同阶段、不用的用户群体,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具体培训计划如 下:培训计划培训对象培训形式培训内容操作培训子 系 统 业 务大 课 集 中子系统业务操作流程。用户培训管理维护系统管理、维集中培训系统维护、权限配置、流程定护 人 员 及 联培训义等。通客户经理领导培训领导一 对 一 培子系统中需要领导使用的业训务功能10.系统测试本项目的测试应实现以下目标: 定位测试目标和标准,并明确测试范围; 针对项目提出测试解决方案,包括测试内容和重点、测试方法、 测试环境和测试工具; 估计测试工作量、人员和进度。 10.1. 技术术语术语解 释回归测试通过测试软件模拟出来与系统进行交互操作的用户性能测试测试某系统在大量用户操作情况之下,各性能指标是否能够达到设计目标。负载测试进行长时间大量用户操作,检测系统性能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及是否达到设计目标。压力测试进行某一数量用户操作,检测系统性能指标在该用户数量下是否达到设计目标。白盒测试是一种按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和编码结构设计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