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故事(问题解决方案)模板.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261745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叙事故事(问题解决方案)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叙事故事(问题解决方案)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叙事故事(问题解决方案)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叙事故事(问题解决方案)背景:个案分析: 我班学生阳阳,自上学期以来,自控能力突然变差,上课有时爱走神,常常望着窗外发 呆,但在课堂上从不和同桌说悄悄话,从不影响周围同学听课。作业总是拖拖拉拉,往往拖 到最后才交。从来不记家庭作业,经常打电话给同学家,询问家庭作业。常常丢三落四,不 是忘带书, 就是忘带作业。 作业字迹潦草, 错别字特别多。 因为自身缺点多,老师看不起他, 同学们疏远他,致使他滋生自卑畏怯的心理,使他缺乏自信心,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低人 一等,不敢和同学交朋友,同学们也不愿和他交朋友。描述故事过程:二年级上学 期开学有一段时间,情绪消沉,不记作业,不完成作业,多次在学校骗老师,回到家里给家 长说慌, 有厌学倾向。 其父母对孩子期望值很高, 平时要求比较严格。 面对孩子的厌学情绪, 家长非常苦恼,打电话求助。 描述故事过程: 诱因分析和措施: 我在闲暇时间找他谈话, 在他身上看到的是自卑和无奈, 是与其年令不相符的沉闷和孤 独。反思:(1)帮助孩子找回爱,抚平孩子心伤。(2)帮助提高理念,正确教育孩子。 在活动中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为主要特征,以“解放兴趣”为核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践体验,探究性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到“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我围绕教育教学资源,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培养小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挖掘家庭、社会资源,加强小学生的综合性学习实践;开发自然资源,拓展小学生的综合性学习空间。一、挖掘教材资源,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实验教材和大修订教材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有举办故事会、诗歌朗诵会,办小报、演课本剧,调查社会上的用字情况、调查“人与环境”问题等。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练习6的“语文与生活”中要学习四渡赤水出奇兵,这本是长征组歌中的一首,歌词写得很雄壮,音韵又很和谐,学生学来兴致盎然。于是我做了这样的活动设计:1.准备阶段。搜集有关长征的故事、歌曲、诗词、图片等素材。2.交流回报。(1)“长征歌曲大家唱”。活动一开始我们播放了歌曲长征,营造氛围的同时,让孩子们在激昂的旋律中走进长征的漫漫征途。(2)“长征故事伴我行”。一段段难忘的岁月在孩子们的讲述中虽显得稚嫩,却直指人心,格外动人。(3)“长征美文天天诵”。品经典,诵美文,一首首诗词如同颗颗宝石串起了那难忘的岁月。(4)“图说长征”。用图片展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那段历史,了解那举世瞩目的壮举,进而学习革命先辈的光荣品质。3.拓展延伸。“我的长征”感悟点滴,旨在用文字记录这短暂时光的内心独白。语文备课中常见的通病之一,是对课程内容目标缺少通盘的考虑,零敲碎打,备一课算一课,很少去想这一课或这一单元在整个课程中的位置与功能。 语文学科的基础研究太粗放,缺少整体统筹,缺少系统性和科学性,并没有从理论上解决好中小学语文衔接连贯的问题。 课改以来编的各种新教材,在人文性方面加强了,但科学性系统性比以前明显差了。 突出的表现,是课程学段目标体现不足,语文知识点、能力点淡化,甚至被搅乱了。 基础研究的缺失与教材的混乱,直接影响到我们一线老师的备课质量。 语文教学这种随意性,在其他学科是极少见的。 难怪人们总是批评语文教学的科学性缺乏,少慢差费。 现在有关语文教学的文章、经验、案例非常多,也很容易得到,但对一线老师来说,还是资源匮乏。或者说,是那种有科学性、系统性,适合教学参考的资源匮乏。 通常备课的过程就是: 一、揣摩教材编选的意图,包括为什么设定一个单元,单元主题是什么,选文如何搭配,每篇课文主要教什么(特别注意看思考与练习题的指向); 二、按照教参提供的结论去理解课文; 三、选择某一种教案,把前面两方面理解镶嵌进去,形成自己的教案。 备课不能直奔教材,应当对教材的课文和练习做必要的调整和组合。教师用书也只能做参考,不能作为备课的主要依据和资源。 现在的教师用书普遍编辑水平教差,教材对教什么都不太清楚,而参考书是配合教材的,往往也说不清楚。 改变语文课的随意性,增强科学性,不能等待,教研员可以帮助一线老师尽力改变备课的方式。 首先,教研员要帮助老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要对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内容目标,有整体的了解。 怎么去了解和把握整体? 唯一的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研究课程标准。 建议大家先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然后再寻找备课的内容与目标。 这是备好课的前提。 罗列一下初中到底要掌握哪些基本的语文知识,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必要的训练,具备哪些基本的语文技能? 这些语文素养的“要点”(知识点,训练点,也就是讲课的要点,“干货”)要分布到各个单元、到每一课。 要有梯度,由浅入深,螺旋式提升。 现在普遍不太重视阅读技能的习得。 比如精读、快读、浏览、朗读、默读,都有技巧,教材中体现不够,备课讲课也很少给出具体方法。 我们备课设计教学方案时就要想办法去细化、落实,让它成为语文课的“干货”。 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依照课标学段目标要求,结合各个学校情况,把语文要素的一些要点(知识能力点等)抽离出来,梳理成一个系列,分布到各个年级和单元中。 新教材出来之前,可仍然按照现有教材的单元顺序以及课文组合来备课,但最好往语文学习的“基本要素”方面靠一靠; 讲一点梯度,而不是“主题先行”,把教学计划弄得很零碎、很乱。 当然,也不要机械地分割、镶嵌,不是重回过去那种以知识点为中心的训练。 最好每课一得,“得”就是语文素养的某一方面,包括知识、能力。 天净沙秋思教案一、 导入前面三首都是诗歌,第四首是元曲。因此,我们要明白题目中的“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现在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二、 预读检查全元散曲 曲牌名 马致远 号东篱元代王实甫关汉卿白朴 “秋思之祖”三、元曲简介简单介绍,此曲属于元散曲中的小令,小令又称为“叶儿”。四、 创作背景元朝是一个蒙古族统治的朝代,蒙古族是一个马背上取天下的民族,对于文化、文人向来不重视,而马致远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知识分子,他年轻时热衷功名却无法受到重视。而且元朝统治者又把全国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种人,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马致远郁郁不得志又因长期漂泊在外远离家乡,思念家人而写下了这首曲。五、 曲词讲解1. 让学生先读一遍,教师正音;2. 听录音朗读,生再度;3. 逐句赏析“古藤老树昏鸦”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衰败“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与上一句是否冲突?恬淡、温馨的生活画面。不冲突,以乐景写哀情,表达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如何理解“古道”、“西风”、“瘦马”?古道: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给人荒凉的感觉瘦马:瘦骨如柴的马。说明马和人一样漂泊无定,饱经沧桑。诗人的“断肠”只是因为思乡吗?诗人断肠不仅是背井离乡的游子思乡、倦于漂泊所致,也是对自己一生不得志的无奈。六、 整体把握翻译,借助译文来尝试背诵,全班齐读全曲及译文。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七、 曲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农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大家畅所欲言,可站在诗人的角度用第一人称复述故事,也可把自己当成那匹瘦骨嶙峋的老马复述故事。)八、 小结天净沙秋思全曲五句二十八个字,无一秋字,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不愧是后人所说的“秋思之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