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第8单元.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49176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第8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年级语文第8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年级语文第8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9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 3、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学重、难点 1、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教学准备 1、查找相关资料。 2、教学课件。教学时间 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单元导读,梳理要点。 1、阅读“单元导读”。 2、明确本单元的学习要点。二、谈话交流,激发兴趣。 1、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过去的生活相比,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2、引入新课的学习,板书课题。三、检查预习,解析题目。 1、检查读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评价朗读。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指名读生字。 (2)全班交流。3、检查词语理解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 (2)交流“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的意思。4、理解题目中“呼风唤雨”的意思。 (1)“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 (2)如何理解题目的意思?四、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1)学生交流所查阅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2)教师总结。五、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快速默读课文,划出感兴趣的句子,在句子旁边简单写出感受。 3、交流感受。 4、全班交流查阅的资料。在交流资料的基础上,初步感受20世纪科学技术的魅力,感受人类生活的变化。 5、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六、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在20世纪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是科学技术带来的。20世纪确实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七、布置作业。 1、继续查阅相关资料。 2、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多读几遍。第二课时一、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学生谈收获。 3、引入对新课的学习。二、提出学习要求。 请大家阅读课文,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进行简单的批注,也可以和其他同学讨论讨论。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四、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1、“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1)读到这句话,你都想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3)课件展示文中所列举的典型科技成就:看到这么多成就,你心情怎么样? (4)再读这句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5)谁还能举出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 (6)20世纪人类取得了这么多的科技成就。我们怎能不说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2、“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2)课件展示电视的发展变化:感受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 (3)指导朗读。 (4)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到底有什么改变,联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谈一谈。 A、以前是农耕社会,依赖自然;现在,人类利用科技改善自己的生活。 (课件出示农耕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图片对比) B、以前,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汽车等,现在这些事物都有了。 C、以前,人们的很多美好愿望只能寄托在神话中;现在,很多愿望都实现了。(课件出示“嫦娥奔月”和“人类登月”以及“嫦娥一号”图片对比) (5)指导朗读。3、“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1)课件出示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2)指导朗读。 (3)从这句诗中能感受到科技发展的什么特点? (4)课件展示20世纪的一些科技成就:用心看,谈感受。(5)如果让你在这些科技成就的后面加上一个标点符号,你想加上什么? (6)再读诗句,加深体会。4、学习写法。 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中,作者是用了什么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人类生活的改变的? 5、自由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感受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五、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是谁呼风唤雨?靠什么呼风唤雨? 2、学生谈,教师板书。 3、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理解“发现”和“发明”。 (1)“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课文中举的这些例子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本单元的其他课文中讲的内容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2)“发现”和“发明”有什么联系?4、指导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六、学习课文最后一段。1、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时代。”课件出示句子: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是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科学正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2、进入21世纪,你觉得科学技术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3、学生畅想。七、总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又有了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 课文一开始就明确地告诉我们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又告诉我们正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发现和发明,才使得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然后作者用农耕社会和20世纪做以对比并举了许多科技成就的例子,用准确的语言展现了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方便。最后,指出在未来的时间里,科学还将继续改善我们的生活。 3、朗读全文,感受20世纪的呼风唤雨。 4、再读课文第一句话。你想怎么读?八、布置作业。 课下,同学们将课文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板书设计:29、呼风唤雨的世纪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科学发现、发明人类30电脑住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了解电脑住宅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3、体会作者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2、感受科学的神奇,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对科学产生兴趣,并乐于探索科学知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从古时候到现在,人类都居住过什么样的房子呢?你们看,从择山洞而居、到结茅庐而住;从土坯房到今天的高楼大厦,我们人类的住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机呈现“山洞”“草屋”“土房”“高楼大厦”等图片)2、那么在未来,我们的住宅又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日本东京参观一栋房子,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它是由东京大学的坂村健教授设计的。(板书课题)3、请看-(呈现电脑住宅图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大家打开书,听老师来介绍介绍。(师范读课文)2、如果想要深入了解这栋住宅,那就得先把课文读通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检查自读情况:学生开火车轮流读课文。(随机正音)4、交流:这栋住宅最神奇的地方是什么?请在课文中找出句子。(板书:一切由电脑指挥)三、研读课文,感悟神奇1、这样神奇的住宅,作者是怎么介绍清楚的呢?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电脑住宅的几大组成部分?2、交流: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按顺序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大门外、门口、会客厅、厨房、卧室、浴室)3、各个部分都是怎么受电脑控制的呢?请选择自己特别感兴趣的部分深入地读读课文,找找相关的句子。4、交流:指名回答(随机点击呈现相应的图片)5、听了你们的介绍,老师有了疑问:一栋房子连着这么多的电脑,那它们的连接线该不会是像蜘蛛网一样布满房间,它们之间会不会相互影响各自工作呢?课文哪个自然段能帮老师解决这些疑问?生齐读第8自然段(板书:分工负责 综合判断)四、课外拓展,想象创作1、作者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向大家介绍清楚了电脑住宅,让我们感受到了高科技的神奇魅力。老师这有两份资料,也是跟我们的“住”有关的。请看-(实物呈现科技新时代2010年3月号96页明天,我们住哪?、2010年4月号82页私家绿宅)2、同学们,我们欣赏了这么多别人的设计成果,你想自己也来试着设计未来的住宅吗?你可以选择课文介绍过的组成部分自己重新设计,也可以设计课文没有介绍过的不同的功能房间,比如:花园、儿童房、书房等等。【呈现小练笔:电脑住宅之 (花园、儿童房、书房)】3、生想象创作4、交流反馈:指名读自己的小片段五、总结提升,激发热情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了电脑住宅,不但领略到了它的神奇,还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让我们努力学习本领,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未来,创造出自己的那份“神奇”!板书设计:30 电脑住宅大门外 门口一切由会客室分工负责电脑指挥厨房综合判断 卧室 浴室31、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一支恐龙怎样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 弄懂课文内容,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2. 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教学准备1、查找相关资料。2、教学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和听说过恐龙这种动物,喜欢它们吗?课前你们已查阅了许多方面的资料。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1、课件出示各种恐龙和鸟儿的动态画面,说说你知道它们哪些特点。2、我们都知道了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现在已经灭绝了,然而有谁回想到这种庞然大物会与灵活的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这节课就来解开这个谜团。3、板书课题:飞向蓝天的恐龙。4、读题、解题:是指恐龙中体轻的一支逐步有陆地生存转向空中,最终演化成鸟儿。二、整体感知,回馈预习1、自读全文指名逐段读,想:课文写了什么,你对哪部分内容感兴趣。2、查生字掌握情况: 读词语比赛,出示生字词屏:分小组读、男、女生读。 猜词语比赛,出示字屏:颜色多,灿烂多彩五彩斑斓 在空中回旋地飞翱翔高高地在天空中或高升到空中凌空 说话或写文章时最重要的部分点睛之笔。 根据动作选配词语:放映有关恐龙与鸟类动态画面,认识部分词语,如:(恐龙的)笨重、迟钝;(鸟儿的)轻灵、敏捷、翱翔3、指名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三、精读重点,领悟写法1、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方法: 先自己读。 再讨论。 汇报: 第一种大约出现在和狗一般大小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家族 其中,一些长得像鸟类 它们学会了滑翔飞向蓝天的鸟类。2、阅读感悟写法上的特点: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如: 地上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年。 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3、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4、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1、指名带读生字词,听写部分生字。2、上节课同学们了解了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并提出了恐龙怎么会飞的疑问?下面,我们来认真阅读课文。二、朗读感悟,理清课文内容1、学习第一段: 自读一自然段,画出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二者毫不相干。 “毫不相干”是什么意思?“二者”指的是谁?归纳二者在外形、习性方面的不同点。 指导朗读,个别读,齐读:师:为了给人类的假想找到依据,中外科学家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它们分别有什么样的发现?2、默读第二段,思考中外科学家的不同发现,并小组交流: 媒体出示第二段最后一句话“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副古生物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点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点睛”之笔呢? 指导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科学家在钻研过程中的心情。在读中感悟欣喜若狂的含义。三、学习三、四自然段1、轻声自读这一部分,并画出自己认为写的好语句多读几遍。说说这部分介绍的是什么?(介绍的是亿万年前恐龙的庞大家族。)2、指名读三、四段,小组讨论:陆地上的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飞向蓝天的?3、完成表格:恐龙的庞大家族恐龙的演化过程它们各自的特点作者说明的角度4、思考:在作者描写的内容中,哪一支描写的最具体?这样具体的描写有什么好处?理解:“一支”是指恐龙的某一个分支,而不是全部。“漫长的演化”是指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过程。5、在这个大家族里,哪种恐龙经过演变飞上天了?你是怎么知道的?6、再读全文,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7、班上交流:有条理地说一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8、练习背诵猎食性恐龙演变成鸟类的过程。四、学习第五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哪句话是这一段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这句话包含的信息?2、理解:随着越来越多精美化石的发现,他们里这一愿望的实现已越来越近了:要证明鸟类是由恐龙进化而来,只能依赖于对化石的采集。如果能把恐龙向鸟儿进化的过程全部以化石的形式展现给大家,就毫无疑问地说,鸟儿是恐龙进化而来。3、齐读最后一段。五、概括全文本文假想了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说明简洁,意思完整,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激发了我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六、积累语言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课文有许多语句的意思表达得很准确,请你找一找、读一读,如: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凌空翱翔的鸟儿。将这样的语句抄写在积累本上。板书设计31 飞向蓝天的恐龙两亿三千万年前数千万年后许许多多年后亿万年前第一种恐龙 庞大家族 恐龙中的一支 飞向蓝天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起热爱科学的情感。3、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作用,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教学重、难点1、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作用,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2、了解太空蔬菜变化的原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谈话引入1、学生交流“神五”资料,板书课题:飞船上的特殊乘客2、学生读题质疑: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指的是谁?他们为什么要乘上飞船天空旅行呢?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学生自由读文,标出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学习生字新词: 读下面词语,注意带“”字的读音:例如 筛选 辐射 淘汰 美味佳肴 盐碱 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音节:特殊(chsh) 处于(chch) 差异(chch)比较(jiojio) 兴奋(xngxng) 茄子(xiqi)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4、交流初读收获,质疑定向: 学生很容易知道:“特殊乘客”指的是植物种子;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种子旅行归来所产生的变化、变化的原因,选育后果实的食用、药用以及其他用途 学生质疑,教师引导定向:从太空归来的种子具有哪些优点?为什么具有这些优点?这些种子还有什么用途?三、研读课文,领悟积累1、学生自主学文,思考以上问题,边读边批注。2、小组交流,互相解疑。3、教师引导,学生集体交流。4、指导学生朗读感兴趣的段落,并说喜欢的理由。5、读中比较,研读佳句:出示句子:(1)经过多年努力,专家们已经培育出许多新品种,它们普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在恶劣条件下生命力强等优点。(2)经过多年努力,专家们已经培育出“太空水稻”、“太空黄瓜”、“太空辣椒”等新品种。它们普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在恶劣条件下生命力强等优点。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句?为什么? 引导学生感悟说明文举例说明的具体性、准确性。出示句子:“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好像获得了“魔力”,可以有这么多美妙的变化和神奇的用途。其实真正的魔法师是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是他们的知识和工作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查字典理解“魔力”、“美妙”,体会用词的准确。 小小的植物种子产生的奇妙变化应感谢谁?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指导带着赞美、感激、自豪的情感朗读句子。 你认为文中还有哪些写法值得你学习,请读一读。四、回归整体,总结深化速读课文,引导总结学文收获。五、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余自读选读课文中人造发光植物。板书设计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宇宙辐射 培育太空品种、食用飞船上的特殊乘客(种子) 变异微重力、高真空 制药、美化、绿化科学创造了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