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论辩能力的几个策略.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38637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小学生论辩能力的几个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培养小学生论辩能力的几个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培养小学生论辩能力的几个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论辩能力 摘 要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则是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一个基本方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论辩能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本文通过结合他人与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一条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论辩能力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路子。关键词 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 ;论辩能力 论辩,即辩论,是指对某一事物或问题,意见不同的双方各自陈述不同的论据进行辩驳争论,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分而言之,论指论述说服;辩指争辩反驳。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培养能说会道、能言善辩、口才卓越的人才,无疑是教育的一大重任。因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设计了三个维度,贯穿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五个领域的课程结构。论辩是口语交际的四种基本类型之一,论辩能力的培养是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一个基本方法,培养小学生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下文的小学生或学生均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论辩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笔者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培养论辩能力的几种策略:一、尊重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搭建学生大胆说话的平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课标对口语交际提出的教学建议和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实施策略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该遵循这样的教学程序:敢说乐说说对说好。从小学低中年级的“敢说”、“乐说”、“说对”过渡到高年级的“说好”,这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教师首先要做好角色的转换,改变过去那种“师道尊严”的观念,当好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尊重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发展。本人在课堂教学中,每节课都安排有学生充分发言的时间和机会,经常让学生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让他们都能得到尝试,克服怕说的心理,从而“敢说”、“乐说”;借“爱国读书活动”的契机,开展讲故事比赛,培养学生“说好”。如此循序渐进,通过提高认识,帮助学生克服讲话胆怯的心理障碍,充分挖掘、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采用激励评价等方式,培养学生一种健康的表现欲,增强学生说话的勇气和自信心,让学生有话想说、敢说,自信大方地表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 依托教材,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 教材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载体。我们可以依托教材,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 1、学习相关课文,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 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篇目涉及各种各样的论辩技巧,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课文篇目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论辩能力的培养。例如,第十一册两小儿辩日2(P138)中刻画了两个小孩敢于质疑争辩的可爱形象,他们能把大教育家孔子问得“不能决也”。不禁使人拍案叫绝真是后生可畏呀!这个教材能给学生树立了“敢说”的典范。在教学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弄清原文的意思,把它翻译成现代文,再结合他们自己的经验,分角色进行扮演、辩论,这不但活跃课堂的气氛,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一次有趣的辩论训练。再如,第十二册矛与盾2(P125),课文本身就是一个论辩的经典案例。利用该文可培养学生“以子之矛陷子之盾”论辩技巧。通过学习,提醒学生不要使自己的语言前后矛盾,也不要使自己的语言和行动背道而驰,同时抓住对方自相矛盾的语言或自相矛盾的语言和行为,驳斥对方的荒谬和诡辩。而第十册晏子使楚2(P79)和第十二册将相和2(P56)则让人体验雄辩语言魅力,从侧面暗示学生要从小培养良好的论辩能力。小学语文课本中,与论辩有关的课文很多,与这些课文相关的论辩案例也很多,身为人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善加应用,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不同课文,可培养不同的论辩技巧。2、通过引入课文作者令人拍案的论辩案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第十二册编入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2(P91)。当我们教这篇文章的时候,不妨以安徒生的卓绝的论辩案例导入新课: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生活极为俭朴,经常戴着一顶破旧的帽子在街上走来走去。有一天,一个阔佬望着安徒生那顶破旧帽子嘲笑他说:“你脑袋上面的那个玩意儿是什么呀?能算是帽子吗?”安徒生立即回敬说:“你帽子下面的那个玩意儿是什么东西呀?能算是脑袋吗?”3(P108) 整个小学阶段,一共收入近四百名作家的作品(包括“积累.运用”中的文章),其中很多作者都是巧舌如簧的雄辩家,我们可以通过叙述他们引人入胜的论辩案例来导入新课,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又可以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和学习兴趣。3、通过课文中人物的大快人心的论辩案例,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第十一册狱中联欢2(P26)中的江姐,不但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革命者,更是一个敢于刚言震敌的雄辩家。长篇纪实小说红岩有一则江姐怒斥敌人的故事:江姐被捕以后,虽经受严刑拷打却宁死不屈。特务头子徐鹏飞为达到让江姐招供的目的,不惜采用他审讯女犯人惯用的最下流的手段当众剥光衣服。江姐非但不被吓唬住,反而义正词严地指责徐鹏飞:“我要告诉你,你不要忘记,你是女人养的,你妈妈也是女人,你老婆、女儿、姐妹都是女人,你用这种手段侮辱我,遭受侮辱的不是我一个人,而是世界上所有的女人,连你妈妈在内,也被侮辱了!你不害怕对不起你妈妈、姐妹和所有的女人,那你就来脱吧!”4(P369)江姐的这一席话,大义凛然、气贯长虹,威震敌胆,她以浩然正气压倒了敌人的卑劣和嚣张,特务头子徐鹏飞最终不敢再下令剥江姐的衣服。小学语文涉及的人物很多,关于这些人物的论辩案例不胜枚举,在课堂上引用相关的论辩案例,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纵横捭阖的论辩能力,而且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三、 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1(P6)要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老师本身要首先具备这种能力。因此,教师的急中生智应付课堂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幽默风趣的课堂教学语言,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并起到示范的作用。老师在课堂中应用风趣诙谐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说服,进行教育,其作用则更加不言而喻。1.放大其害,不辩自明几个学生写作文时,总是忘记放标点符号,多次提醒,不见成效。于是,老师在讲评作文时候引入一则故事:从前,有一个土财主斗大的字认不了几个,却喜欢卖弄斯文,附庸风雅。为求得来年好财运,大年三十,他特地请来当地一位颇有文采的穷秀才替他写副对联,借以装点门面和祈求吉祥。穷秀才恨透了这位平时为富不仁、欺压乡邻的土财主,因而决定利用对联捉弄一下他。秀才深思良久,然后挥毫泼墨,写下这样一副对联:“养猪头头大老鼠只只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横披为:人多病少财富。财主审视良久,连连夸奖这是一副绝好的对联,重赏了秀才,随即喝令家人赶紧把它贴在大门两侧。正月初一早晨,当财主一家围坐在一张大圆桌上吃新年的第一顿团圆饭时,忽听门外传来一阵阵哄笑声,财主以为过往行人在夸那副对联,便仔细地听:“养猪头头大老鼠,只只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人多病,少财富。”听到如此诅咒,财主气得直跺脚,喝令家人立即把那副对联撕毁。5(P85)几个忘记放标点符号的学生和全班其他学生听了之后哈哈大笑,写作文不放标点符号的毛病也逐渐改掉了。2.诱导迂回,比喻说服当老师,难免要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如果能选择适当的语言和方式,那么,在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培养学生论辩能力。有一位老师,他的几个学生有点懒,不想学习古诗文,还口口声声说,脑袋已装满现代文,再也装不下古诗文了。老师感到好气、好笑又有点无可奈何,他突然想到禅之悟中的一桩佛家公案。在班会课上,他叫那几个“脑袋已装满现代文”的学生用盆去装拳头大的石头,并且要尽量装满。不久,那几个学生抬着满满的一盆石子进来,老师问,装满了没有,学生都说满了。老师拿一把沙子撒在石子上面,问学生既然满了,为什么还能装沙子呢。学生沉默,老师叫他们继续往盆里装沙子,过了一会儿,学生报告说装满了。老师不作声,继而叫学生往盆里注水,学生照办,老师又问他们满了没有,这时,学生脸有愧色。老师再从口袋里拿出一包盐,慢慢地往盆里撒,已经注满水的盆子,竟然还能再装几把盐。学生目瞪口呆。事实胜于雄辩,自此,学生们再也不敢说“脑袋已满”之类的话。四、开辟语文大课堂,培养学生实实在在的论辩能力1.开办讲座,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认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是失败的实践”。因此,介绍传授演讲辩论理论、知识和技巧很有必要。老师自身向学生传授介绍演讲辩论知识和技巧。名人名家大多是大忙人,不容易请到。特别是边远的地方,更没有条件观摩名家讲座的。如果要等名人名家来给学生传授演讲辩论理论、知识和技巧,是不现实的。老师应利用适当时间,向学生传授演讲辩论知识,让学生从理论的高度把握演讲辩论。另外,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辩论或讲座的光盘,要求学生在观看时,要注意环境与人物的对话描写,品味语言内涵和机敏的思辩等特点。这对于培养学生论辩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同时也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2.举办演讲辩论比赛,提高学生实际论辩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掌握理论和技巧是不够的,教师要经常组织进行辩论和演讲比赛。要选好切合学生生活实际、能够引起辩论热情的、有明显分歧能够形成对立面的辩题,并指导学生查找、阅读资料,做好辩论和演讲的各项准备工作,这是培养学生论辩能力最有效的途径。论辩能力的培养需要不断地去实践、体验。仅仅学习论辩理论,一味研究论辩技巧,即使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但一开口,却语无伦次,吞吞吐吐,木木呐呐,又如何谈得上什么辩论能力呢?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常结合教材,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讨论和辩论比赛,如讨论“今年六一怎么过”,辩论“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学生看电视是否可以”等。由于赛前学生准备充分,在论辩场上,我常能见到一方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另一方也唇枪舌剑,针锋相对的情景。双方论辩结束后,我及时总结评比,指出双方论辩的优点及不足之处。经过多次比赛训练,学生的辩论技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开展演讲辩论比赛,老师可以当评委,可以当教练,但更重要的是,老师应该是忠实热情的观众。适时给予掌声鼓励,激起学生表达的信心和欲望,让他们敢于果断地实践。学生只有在辩论实践中,才能真正培养起论辩能力。 五、拓展课程资源,开阔学生视野课程资源是教学实施的重要条件。古语云:慧于心而秀于口。为了让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就要充分拓展课程资源,既要焕发课堂的生命力,又要感受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让学生广开思路和言路。要引导学生多读中外名著,背诵优秀诗文,深记格言警句;阅读报刊杂志上富有时代信息的健康作品;利用图书馆(室)、电脑网络等信息渠道扩大知识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生活积累。这样厚积薄发,在口语交际中就会视角敞亮、滔滔不绝了。总之,培养学生论辩能力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是拓宽学生视野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应变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重论辩能力的培养。参考文献:1 巢宗祺.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崔峦 等.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3 谢伦浩 等. 名师教你学辩论M.大庆: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4 罗广斌 等. 红岩M. 北京:作家出版社, 1984.5 萧荣贵 等. 语文故事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