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知识填空人教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34351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物理知识填空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三物理知识填空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三物理知识填空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1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知识点练习题一、 宇宙和微观世界。 1. 宇宙是由_组成的。 (1) 银河系是宇宙中数十亿个_中的一个,太阳是几千颗_中的一员,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_,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_组成的; (2) 物质处于不停的_和_中。 2. 物质是由_组成的,分子是由_组成的。 (1) 能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微粒叫分子,分子很小,一般直径约_m(一般显微镜观察不到,可用_)。 (2)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它是由居于中心的_和绕核高速运动的_组成,原子核是由带_电的质子_的中子组成。原子非常小。 3. 气、液、固三态的微观性质。 (1) 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_,分子间有_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_和_。 (2) 液体物质中,分子可以_,无固定位置,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_。因而液体没有固定的_,具有_。 (3) 气体物质中,分子间距_,并以高速向各方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_。因此气体具_。 4. 纳米技术。 (1) 纳米是一个_单位,符号为nm,1nm=_m。(较大的长度单位:光年。) (2) 纳米科学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他研究的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_、_。 二、 质量:物体所含_的多少叫质量。 1. 质量的单位。基本单位:_(符号_)。1吨(t)=103kg,1毫克(mg)=10-3kg。规定,1dm3的_在_时的质量为1kg。 2. 质量的测量。 (1) 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_。天平的_相等,当两盘中所放物体的_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 (2) 天平的使用方法。 测量前观察_(天平能称的最大质量)和_(游码标尺的最小刻度)。 测量步骤:a.将天平_放置(对学生天平即物理天平应调节底座螺母使天平底座水平);b.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_(托盘天平指针指分度盘右侧,螺母应向_调;学生天平指针指分度盘右侧,螺母应向_调)。C.把被测物放在天平的_盘,估计被测物的质量,向天平的_盘加适当的砝码,通过_并_使横梁恢复平衡(托盘天平指针指分度盘右侧应_或将游码向_调,学生天平指针指分度盘右侧应_或将游码向_调)。d.读数。被测物的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示数(游码示数以游码_侧为准)。 使用天平注意事项:a.被测物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_,否则会损坏天平;b.加减砝码要用_,不要用手拿砝码,否则会污染砝码造成砝码质量不准确;c.不能将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_放在天平盘中,否则会污染天平盘,破坏测量的精度。 三、 密度:_的某种物质的_叫这种物质的密度,用表示。 1.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_,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_。 2. 公式: 密度=质量/体积 _ 3. 单位:_(基本单位)或_ , 1g/cm3=_ kg/m3。 (1) 读法:_或_。 (2) 含义:1 kg/m3表示_的某种物质的_为1kg;1g/cm3表示_的某种物质的_为1g。 4. 密度的应用: (1) 测不便直接测量的质量。(简要步骤是:_,_,_) (2) 测不便直接测量的体积。(简要步骤是:_,_,_) (3) 鉴别物质。(简要步骤是:_,_,_) 5. 由于物体的热胀冷缩,由=m/v知,_可以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质温度_,密度_。水的情况则比较特殊,在0-4时_,因此4时水的密度_,0-4随温度的升高密度_,4以上随温度的升高密度_。风的形成就是温度变化引起空气_的变化,使热空气_,冷空气从四面_造成的。 6. 密度的测量: (1) 测量原理:_ (2) 测量工具:一般用_和_(量筒是测量_的仪器,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_) (3) 测量步骤:a.固体(不吸水或不溶于水):测_,测_的体积,测_的体积,算_的体积,算_;b.液体:测_的总质量,将被测液体倒入_测_的质量,测_,算被测液体的_,算_。 (4) 特殊物质密度的测量:第12章运动和力知识点练习题一、 运动的描述: 1. 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_叫做机械运动。 2. 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_的物体叫参照物。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_。如 (1) 甲乙两人并肩前进,甲以乙为参照物_,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是_的。 (2) 联合收割机,收割机相对于_是静止的,相对于_是运动的。 (3) 空中加油机加油时,加油机相对于受油机是_的,相对于地面是_的。 (4) 乘电梯的人,以_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以_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5) 人造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_是静止的,相对于_是运动的。 二、 运动的快慢用_表示。 1.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_通过的路程。 (1) 公式: = s / t 含义:_ (2) 单位:_m/s(国际单位),_km/h,1m/s=_km/h。 2.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_的运动。 (1) 常见的运动速度都在变化,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_状况。 (2) 做粗略的研究时,用= s / t来计算物体在某一时间或某一段路程的_。 三、 长度、时间及测量。 1. 国际单位制:测量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_叫单位。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_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 2. 长度的测量: (1) 单位。基本单位:_(字母表示为_), 其它单位:1km=_m,1dm=_m,1cm=_m,1mm=_m,1m=_m。 (2) 测量工具。学生常用_。其它工具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3)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a.测量前观察刻度尺的_和_;b.尺要沿着所测长度,_或_与起始长度对齐;c.读数时视线与_垂直,要估读到_;d.记录数据时要_。 3. 时间的测量: (1) 单位。基本单位:_(字母表示为_)。1小时(h)=_分(min),1min=_s。 (2) 测量工具:钟表。运动场和实验室常用_。 4. 误差:_与_之间的差异。 (1) 误差不是错误。误差只能_,不能_;错误是由于_和读数时_造成的,不该发生,能够_。 (2) 减小误差:a.改进测量方法;b.选用_的测量工具;c._(常用)。 5. 特殊的测量:(1)微小量。(2)圆锥体的高。(3)圆的周长和直径等。写出测量方法。 _。 四、 力1. 力是_间的_作用。 (1) _物体不能发生力的作用,有施力物必有_,二者总会成对出现; (2) 物体施力的同时必会_,即施力物同时也是_。 2. 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_(物体由静止到运动,由运动到静止,运动_的变化,_的变化都叫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2)使物体_。 3. 力的三要素:力的_、_和_。 4. 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上画一条线段,线段的_表示力的大小,线段_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_表示力的作用点。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图。 五、 牛顿第一定律(即_)。 1. 伽利略用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_的原因”,得出“力是_的原因”的正确结论。 2.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_时,总保持_状态或_状态。 (1)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一种_状况,但经过实践的检验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 (2) 定律中的 “一切物体”是_;“没有受到力”是_;“总”和“或”表示符合条件时只能是静止状态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_。 (3) 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到底保持哪种状态,与物体_有关。物体原来是运动的不受外力时以原来的速度_;物体原来是静止的,不受外力后将保持_。 3. 惯性:物体保持_的特性。 (1) _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 (2) 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_关,而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3) 惯性的利用与防止。 a. 利用:跳高跳远助跑,射击与射箭,_ b. 防止:公路上的车辆应保持距离,汽车上的乘客和司机应系安全带,_。 六、 二力的平衡。 1. 一个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_或_状态则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_,相当于_,则这几个力平衡,这时物体处于_状态。 2. 二力的平衡条件:(1)二力_(同物)首要条件;(2)二力_(等大);(3)二力_(反向);(3)二力_(共线)。第十三章力和机械知识点练习题一、 弹力 1. 概念: (1) 弹性与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_,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弹性;物体变形后_的特性叫塑性。 (2) 弹性限度:弹簧等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_,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3) 弹力: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对使物体发生_的_物产生的力叫弹力。 2. 测量: (1) 测量工具:测力计,常用_(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_就越长制成)。 (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测量前要观察_、_; 观察零刻度线,若指针未对准零刻度线,应_; 称量时应注意被测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_,否则会_。 二、 重力 1. 定义:由于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是无数万有引力中的一种。_或_的物体都要受重力的作用。 2. 大小:重力的大小叫_。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_成正比(其比值用g表示,g=_它表示_)。 公式: _ 含义:_ 单位: 1N = 1kgN/kg 3. 重力的方向:_(或_)。重垂线可以检查墙壁等是否_。 4.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质地均匀、外形_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如方形薄板的重心在_,球的重心在_,均匀直棒的重心在棒的_。 三、 摩擦力 1. 定义:两个相互_的物体,当它们做_时,在_上会产生一种_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 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接触面所受的_。_,摩擦力越大。 (2)接触面的_。_,摩擦力越大。 3. 增大和减小摩擦: (1) 增大摩擦的方法:_;增大接触面的_。 (2) 减小摩擦的方法:加_或加气垫;用_动代替_动;_;减小接触面的_。 四、 简单机械 1. 杠杆:一根能绕_的硬棒。 (1) 杠杆五要素: 支点:杠杆_的点。 动力:使杠杆_的力。 阻力:_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从支点到_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_的距离。 (2) 杠杆的平衡条件: _=_ F1 l1=F2 l2 (3) 应用: 省力杠杆:_的杠杆。省_,费_。 费力杠杆:_的杠杆。费_,省_。 等臂杠杆:_的杠杆。即不_又不_。 由此可见,省力的杠杆必_,省距离的杠杆必_,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没有的。 2. 滑轮 (1) 定滑轮: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它实质上是_,使用它即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可以_。 (2) 动滑轮:轴可以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它实质上是_的杠杆,使用它省_的力,但多移动_的距离。 (3) 滑轮组:定滑轮与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滑轮组时可以既省力有改变用力的方向,承担重物的_越多就越省力,在不计绳、滑轮重及摩擦时,F=_。 3. 轮轴和斜面:均为_力的机械。使用轮轴时,轮半径与轴半径的比值越大越_,但越是_;使用斜面时,斜面的倾角越小越_力,但同样越_。第14章压强和浮力知识点练习题一、 压强: 1. 定义:物体_上受到的_叫压强。压强表示压力的_。用字母P表示。 2. 定义式: p= F / S (1) 意义: _=_/_ (2) 单位:1_(Pa)=1牛顿(N)/平方米(m2) 3. 增大和减小压强: (1) 增大: _。举例:_ _。举例:_ (2) 减小: _。举例:_ _。举例:_ 4. 液体的压强: (1) 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_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液体的压强随_的增加而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_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 (2)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 g h 意义: _=_重力引力常数_ 单位: 1_= _ _ (3) 应用连通器 定义:上端_,下端_的容器叫连通器。 特点:连通器内装_液体且各容器的液体_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 船闸:相当于三个容器(上游、船闸室、下游)底部相通的连通器。 5. 大气压强: (1) 定义:_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_。 (2) 举生活中大气压的现象及应用证明大气压的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纸片托杯水,抽水机,_ (3) 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器材:长约1m的一端开口的细玻璃管、水银槽、水银、滴管。步骤:A.在水银槽内_;B.用滴管将一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内_;C.用手指堵住管口,将玻璃管倒过来把管口移到_;D.松开手指,玻璃管内的水银下降一段,用刻度尺量出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h水银,E.计算大气压:P大气=_ =_。 (4) 标准大气压:P0=_mmHg=_Pa_Pa。 (5) 影响大气压的因素:天气和_。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一般在海拔3000以内,每升高10 m,大气压约减小_Pa。 6.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_。 (2) 应用:飞机。飞机的机翼由于上下形状_,飞机前进时,机翼与周围的空气发生相对运动,由于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_,因而速度_,气流对机翼上方的压强_,机翼下方的气流通过的路程较_,因而速度较_,对机翼的压强较_,使机翼的上下产生_,方向_,就产生了_的举力。 二、 浮力: 1. 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_或_对它的_的托力叫浮力。 2. 物体的浮沉条件: (3) 当F浮_G物,物体下沉; (4) 当F浮_G物,物体悬浮; (5) 当F浮_G物,物体上浮,上浮的结果是_; (6) 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F浮=_G物。 3. 浮力的计算: (1) 重力差法:F浮=G-F液(G表示_,表示物体_) (2) 阿基米德原理: F浮=液(气)gV排(液(气)表示_,V排表示物体_,V排_V物)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A.物体未完全浸入液体前,浮力随深度的增加而_;若物体完全浸入(浸没入)液体中后,随深度的变化浮力_。 B.在同种液体中浮力的大小只与物体_有关;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受浮力大小只与_有关。 C.在比较若出现有在同一液体中漂浮、悬浮、下沉混合情况应用_分析解决。 4. 浮力的应用: (1) 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浮于水面的物体可以将物体制成_,使它排开的水_,从而_浮力制作轮船。轮船的大小用_表示,排水量就是_时排开水的_。轮船从河里驶向海里,由V排=F浮/(液g)知,因为液变_则V排将变_,所以轮船将会_一些,反之,轮船从河里驶向海里会_一些。 (2) 潜水艇:潜水艇是通过向其两侧的水舱加水或排水从而改变_来实现潜水与上浮的。向水舱中充水,潜水艇逐渐_,就逐渐_水中。当_时,潜水艇就可以悬浮在水中。当用压缩空气将水舱里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变轻,从而_。潜水艇内的推进器开动时可以_上浮和下潜的速度。 (3) 气球和飞艇:气球内充的是密度_的气体(如氢气、氦气、热空气等),它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_改变浮力或给其内的空气_及_加热从而实现上浮与下沉的。飞艇的主要结构是_即气球,并在气囊的下面装有带螺旋桨的发动机和在任、装货用的吊篮。曾在20世纪用来进行军事侦察与轰炸,后被飞机代替。第15章功和机械能知识要点巩固练习一、 功: 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_;物体在_。 说明:(1)劳而无功_;(2)不劳无功_。 2. 功的计算公式:_ 意义及单位:W_(_) F力牛(N) S_(_) 1J=1_ 3. 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_。 (1) 一般情况下,_,即W机械W手。 (2) 在不计机械重和摩擦的情况下,使用机械所做的功与不用机械(即直接用手做功)时做的功_。即W机械=W手。使用机械将物体提高时所做的功为W机械=_,不用机械做的功W手=_。则此时F.S= G.h,知道其中三个物理量就可以求出另一个物理量。 二、 机械效率: 1. 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 有用功:使用机械所做的功中对人们_叫有用功,表示为W有。 额外功:使用机械所做的功中对人们_叫额外功,表示为W额。 总功:使用机械时总共做的功(即_与_之和)叫总功,表示为W总。 W总=W有+W额。 2. 机械效率:_叫机械效率。公式:=W有/W总。 (1) 因为_,所以,1。 (2) 没有单位,一般用_表示。 (3) 使用机械将重物提高时,一般W有=_,W总=_。则,= _。 (4) 使用滑轮组将重物提高时,= G/n F(式中n_)。不计摩擦时= _/(_+_) (5) 使用斜面时,若斜面长为,斜面高为h,则斜面的机械效率= _。 (6) 机械效率的大小与是否省力无内在联系,提高机械效率的有效方法是通过减小_来增大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从而提高机械效率。但对于给定的机械(即额外功一定),增大_同样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三、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它是表示_的物理量。公式:P=W/t 1. 公式符号的意义及单位:P功_(_) W_(_) t时间秒(s) 2. 1W=1_,1kW=103W 3. 若物体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所做的功P=_. 4. 功率的大小与机械效率_关,反之亦然。 四、 机械能: 1. 能量:物体_,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2. 动能:物体由于_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是:_和_。质量_,速度_,动能就越大。 3. 势能:_和_统称势能。它是存储着的能量。 (1)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_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_和_。质量_,高度_,重力势能就越大。 (2)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_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4. 机械能及转化: (1) 机械能:_和_统称机械能。 (2)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则在转化的过程中,_,或者说_。 (3) 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离地球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卫星在近地点的势能_,动能则_;在远地点的势能_,则动能_。卫星在运行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_逐渐转化为_,反之亦然。第16章热和能知识要点练习题一、 分子热运动与内能 1. 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相互_彼此_的现象。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一般v气_v液_v固。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_。 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的做_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_。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_,扩散就越_。 2. 分子间的作用力 固体和液体之所以能保持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分子间有间隙,而固体和液体分子又很难压缩是因为分子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_力和_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_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_力;当分子相距较远(大于10-10m),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_。 3. 内能 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以分子具有_,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_,分子的动能就越_。由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还具有_。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与分子_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同一物体同_下,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有_能。 内能与机械能。机械能与_的运动情况(如速度、高度、弹性形变等)有关,而内能与物体内部_和相互_情况有关,前者与物体的宏观情况相关,后者与物体的微观情况相关。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物体内能的改变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_和_。 a.克服摩擦做功和压缩气体做功等_的方法可以使物体的内能_;气体膨胀对外做功等_的方法可以使物体的内能_。用打气筒给塞子塞着的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的同时能看到的现象是_,其原是_。 b.温度_的物体相互接触(包括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温度不同)时,低温物体温度_,高温物体温度_,这个过程叫热传递。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的多少叫热量。发生热传递时,低温物体_热量,内能_;高温物体_热量,内能_。 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_的。 功、内能、热量的单位都是_(_)。 利用内能_;_。 二、 比热容 1. 比热容是反映不同的物质_能力不同的物理量。 2.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_(或_)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表示为_。 3. 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记着_。 4. 热量的计算:Q吸=cm(t-t0),Q放=cm(t0-t),综合得Q=cmt Q吸、Q放、Q吸收的热量、放出的热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焦耳(J) C_【_】 M_(_) t、t0、t_、_、_(_) 5.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比热_的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多;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比热_的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三、 热机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 热机是利用内能_的机器,在工作过程中一般是化学能转化为_再转化为_,最常见的是内燃机。 2. 内燃机分_和_。它们的一个工作循环都包括四个冲程:_冲程、_冲程、_冲程和_冲程。 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把燃料的_能转化为_能,做功冲程对活塞做功,把_能转化为_能。 内燃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_次,飞轮转动_周,只有做功冲程燃气对活塞做_次功,带动飞轮转动使汽车等获得动力,其余3个冲程靠飞轮的_来完成。 3. 燃料的热值: 1kg的某种燃料_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的单位是焦每千克,用符号记为_。 燃料很难_燃烧,实际放出的热量一般要_按热值计算出的热量。燃料燃烧实际放出的热量得到利用的也只是一部分,其余的部分被散失了。在热机的工作过程中,用来_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_放出的热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 要节约能源就必须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就要提高锅炉、炉子的效率,提高热机的效率。具体方法是_。 4. 各种能量间可以相互转化,能量的转化都遵从_。 5.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_,也不回凭空_,它只会从一种形式_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_。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