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虎门销烟》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30745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虎门销烟》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虎门销烟》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虎门销烟》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上8虎门销烟 一、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注意积累词汇。2. 欣赏词句,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3. 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4.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二、教学重、难点:1.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三、教学评价设计:1. 学会本课生字及有关词语,理解词语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能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5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1观看鸦片战争2要求学生自己阅读上下五千年中的相关故事,了解历史。3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教师:1相关影音、图片资料;2小黑板3投影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1.导课(1)出示雕像图:这幅图上画的是谁?谁知道林则徐是什么人?他曾经做过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 (2)板书课题,解题 明确“虎门”在广东的地位。“销烟”指销毁鸦片。简介林则徐 齐读课题 2.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词出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注意“彻”和“寨”的写法。“寨”结构要匀称,笔画要紧凑。学生练写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满意的生字。(2)你能给课文分段吗?(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三段。)(第一段)时间(第二段)地点、场面,经过(第三段)结果、伟大意义(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说清时间、主要事情、结果。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3. 快速阅读课文,用一个词说说在你脑海中呈现的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1)值得纪念:什么样的日子才“值得纪念”?(板书:值得纪念)(2)伟大壮举:理解“壮”(雄壮、气势盛大)(板书:伟大壮举)(3)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地方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4. 学习第二段。(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2)销烟前。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是呀,被鸦片害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中国群众是那样兴奋。他们会说些什么?仪式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场面:壮观、隆重)指导朗读。(3)销烟时:交流:“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词语都写出了事件之“壮”。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让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气势,显示出“壮”来。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4)销烟后: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把欢天喜地的“壮情”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他们会欢呼些什么?是啊,外国侵略者们把大量得鸦片运到中国,危害我们的国民,骗取我们的金银。多少人骨瘦如柴,多少人家徒四壁,多少人沿街乞讨,多少人冻死街头!这一切都是害人的 鸦片造成的,都是外国侵略者犯下的滔天大罪。现在,老百姓再也不受鸦片的侵害了,这样利国利民的事,你说老百姓能不高兴吗?读。(5)结果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想象在中国人民强大的硝烟气势面前,外国侵略者垂头丧气的样子。(6)经过:有一群人,他们不仅是虎门销烟的观看者,更是参与者。他们是谁?默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第一步:撒盐巴;第二步:抛鸦片;第三步:倒石灰)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板书:先再然后)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有时候我们要完成一件事,必须分几步来做,为了表明这几步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来连接。生活中哪些事需要分三步以上来完成。用上面的词练习说话。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5. 总结课文(1)学习第6自然段虎门销烟这一历史壮举离我们已有160多年。它销去的仅仅是害人的鸦片吗?销去了加在我们身上的耻辱。同时也销出了中国人的决心。粉碎了外国侵略者的美梦,唤醒了沉睡中的人们,给了那些醉生梦死、意志薄弱的“烟”鬼一记响亮的耳光,他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对!中国人民不可欺侮!齐读第6自然段,生长在新时代的我们,如果踏上虎门销烟的遗址,看着咆哮的大海,想起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仰望着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呢?(多媒体出示林则徐塑像)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还要记住这个人林则徐;小练笔: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2)总结:毒品就像洪水猛兽,摧残着人的身体,腐蚀着人的精神,全世界的人们应该联合起来,齐心协力铲除毒品,还世界一份幸福和安宁,让我们的生活到处充满欢声笑语! 当前也有一件关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的事件,请同学简单谈谈(保钓)。6. 指导复述课文。(1)简单回顾记住一个日子1839年6月3日;记住一个伟大的壮举虎门硝烟;告诉全世界 我们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同时我们也激励自己 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2)练习复述课文。7.板书设计8 虎门销烟值得纪念伟大壮举先再然后附虎门销烟预习单班级 姓名 认真完成预习任务,并自我评价。一、看拼音写词语lsh xiohu yn b ch d() () () ()H mn zhi q w( ) ( )二、多音字组词fn( ) dn ( ) 分 担 fn( ) dn ( )三、你能给课文分段吗?(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三段。时间地点、场面,经过结果、伟大意义(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说清时间、主要事情、结果。教后反思:成功之处:叙事类课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还原”,正如叶老所言:“要让学生在文章中走个来回。”由于本文所述的故事历史久远,学生对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了解相对较少,因此当学生充分的触摸语言文字之后,引导了学生进行交流和品读。伴随着学生的交流,让学生透过课文中“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挤得水泄不通”、“彩旗林立”、“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应邀的外国商人”等词句的理解,指导朗读。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想象第二自然段中“壮阔的碧海、壮丽的虎门寨、壮观的场面”,在朗读中再现还原,凭借朗读让师生一起走进“伟大壮举”的“现场”。 学生在朗读第三自然段时,也就自然地读出了那种激昂的“豪壮”气势。“先再然后顿时”这样的场面何其壮观!”在适当的话语引导下,课文中的插图不再静止,它仿佛一幅幅跳跃的画面,带领学生们“穿越时空”。 认识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了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并能结合当前“保钓”对学生进行教育。不足之处:练笔若能放在最后,或许会更好些。教学建议: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补白:“在欢呼的人群中,有沾染鸦片成瘾的年轻人,他们会说_;有深受鸦片毒害的家人,他们会说_;有正直义愤的读书人,他们会说_”在此想象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想象,当外国商人看到中国老百姓声势浩大的欢呼场面时,他们会感受到什么?进一步体会,销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意愿,是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