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交投集团交通监测综合业主用房工程方案设计说明.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29701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交投集团交通监测综合业主用房工程方案设计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杭州市交投集团交通监测综合业主用房工程方案设计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杭州市交投集团交通监测综合业主用房工程方案设计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杭州市交投集团交通监测综合业主用房工程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 概 况一、工程概况:杭州市交投集团交通监测综合业务用房位于西湖区双铺镇麦岭沙村,由杭新景高速公路延伸线(之江大桥)工程建设指挥部建设。致力于建设成为交通信息监控、安全监测、技术开发、通信管理、材料技术科研研究的新型综合楼。二、设计指导思想:设计中严格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努力贯彻国家及地方其它各类规范条文或规定。在建筑设计中合理利用地形,布局紧凑节约用地,建筑造型上体现现代化交通科技发展的趋势。建筑技术上使用新型环保建材,以保护国家资源不被浪费,设备中尽量选用节能、节水型,以减少能耗。三、设计依据:1) 招标任务书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版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版4)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版5) 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2008版);6) 杭州市建筑工程日照分析技术管理规则(杭规发2006423号)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8) 国家及其杭州市西湖区其他有关规范、规定。四、总平面设计一)、总平面布置一、指导思想1、前瞻性,先导性,示范性学习借鉴国内外交通综合性建筑设计的成功经验,充分展现杭州市的形象特色,继承和延续杭州市的历史文脉,以人为本,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综合建筑体。二、总体布局主入口设置在地块南侧,5米宽单车道绕建筑北侧,尽端设计12米乘以12米的回车场。建筑采用“Z”字型造型,在建筑东北侧设计地下车库入口。建筑西南侧设计景观绿化。第二章 建筑设计说明一、设计构思:1、 设计理念1) 清新简洁的建筑风格作为现代化交通管理建筑,着重体现现代性与色调上与周边建筑协调融合。办公楼以简洁几何体量构成整体意向,米白色石材,晶莹剔透幕墙与低反射玻璃做为外装饰主材,体现出现代综合楼应有的高效、清新和识别性,意向契合同。建筑单体设计:本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地下室埋深5.4米。室内外高差0.3米,首层3.3米、二层到四层均为3.3米,总建筑高度14.7米。二、 立面造型设计:本工程设计中采用包豪斯派建筑风格以清新简洁的形象为主:办公楼以简单几何体量构成整体意向,米黄色石材,淡米色幕墙与低反射玻璃做为外装饰主材,体现出现代综合楼应有的高效、清新和识别性。三、 要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 71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9319.5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 6024.6平方米 其中地下面积 3294.9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 1522平方米建筑密度 21.4% 容积率 0.85绿地率 40% 机动车停车位 合计66辆 节能设计专篇一、设计依据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5、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7-2002)6、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7、 国家、浙江省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标准和规程二、节能设计概述本项目方案旨力求降低能耗,节约资源。针对气候、风向等因素,加强建筑技术手段,运用新型建筑材料,提高外围护的保温隔热性能。第三章 结构设计说明1、结构设计1.1设计依据1.1.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1)1.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1.1.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1.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1.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1.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1.7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50476-2008)1.1.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3-2010)1.1.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1.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2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总用地面积为:7100,总建筑面积为9319.5。 1.3自然条件1.3.1基本风压:0.45kN/m。1.3.2基本雪压:0.45kN/ m。1.3.3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一2010),该地区地震基本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设计基本加速度值为0.05g。1.3.4工程基础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为丙级。由于尚未有本场区地质勘探报告,本工程暂按附近地质条件进行,设计时考虑采用桩基础,具体待地质钻探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1.4设计要求1.4.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1.4.2建筑结构耐火等级地上为二级,地下室为一级。1.4.3永久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取值。1.4.4可变荷载:1.4.5住宅:2.00KN/ m1.4.6厨房、卫生间、阳台:2.50KN/ m1.4.7上人屋面:2.00KN/ m1.4.8不上人屋面:0.50KN/ m1.4.9商业、物业用房:3.50KN/ m1.4.10车库:4.00KN/ m1.4.11消防疏散楼梯:3.50KN/ m1.5结构设计1.5.1上部结构选型1.5.2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框架为四级。 1.5.3地下室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5.4抗震等级:框架为四级。1.6主要结构材料的选用1.6.1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5C35。1.6.2钢筋:采用HPB300、HRB400钢筋。1.7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说明工程概况:本工程人防面积按10层以上或基础埋深大于3米按首层面积计,10层以下或基础埋深小于3米按总建筑面积的2%计,总人防面积约为1522.0平方米。防护等级为核6级,战时为甲类二等人人员掩蔽所,平时用途为汽车库。1.7.1结构设计依据1.7.2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1.7.3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2007年合订本)1.7.4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2007年合订本)第四章 电气设计(强电部分)一. 设计依据 1. 业主提出的建设要求2. 其它工种提出的配合要求及资料3. 国家和地方有关民用建筑电气的设计标准及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2000年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1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二. 设计范围及内容交通监测综合用房。总建筑面积约为9319M2,高度为15M,为多层建筑。设计范围为:. 10/0.38KV变配电系统. 照明配电系统. 动力配电及控制系统(包括给排水设备、及通风空调设备、电梯等). 防雷与接地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闭路电视保安监视系统等弱电系统。 . 综合布线系统、闭路电视保安监控系统等弱电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三. 供电电源本工程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本工程消防负荷按二级设计,其余负荷按三级设计,两 路10KV电源供电。四. 变配电系统1. 变配电所,变压器设置本地块总建筑面积为9319平方米,商业用电负荷按每平方100W估算,地下车库按每平方20W估算,本地块负荷共计2X400KVA。本工程10KV高压电缆由附近的开闭所引来,变电所拟设置在地下室。功率因素补偿方式根据负荷计算、自然平均功率因素为0.8左右,为此在变压器低压侧设置成套静电电容器自动补偿装置,以集中补偿方式使高压侧的功率因素提高到0.9以上。a) 电费计量 本工程采用高供高计。b)低压配电方式本工程为多层建筑,有关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找、事故照明等用电设备负荷等级为二级,其余按三级负荷设计。本工程每层设有配电小间便于垂直干线敷设及向各层配电。低压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对大楼的照明、空调,用电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对电梯用电采用放射式。c) 线路敷设方式由变电所引至大楼低压配电房的线路采用电缆沟敷设,由低压配电房的室内线路采用电缆桥架沿一层吊顶内敷设至每层配电小间;在竖井内电缆采用桥架垂直敷设;各楼层分支线均采用BV型铜芯塑料绝缘线穿管暗敷;供电线缆采用阻燃型电缆。五. 照明系统a)照度标准各部位按下列照度标准设计:办公室、会议室、车间:300lx电梯厅、大厅:100lx卫生间、楼梯间、走廊、储藏室:50 lxb)照明灯具选择:所有办公室、值班室、弱电机房等均采用高光效嵌入式(或吸顶式)双管荧光灯具(带电容补偿);走廊及电梯厅采用吸顶灯;对于需二次装修的部位仅电源与 电箱到位,照明设计由装修阶段进行。六. 低压配电线路的保护. 变压器低压侧出线口设自动空气开关,在 其它低压配电干线或 分支线上也装有自动空气开关或熔断器作线路过载和短路保护。. 采用TN-S系统,将配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PE线(保护线)与基础接地直接电气连接,作为本系统的接地故障保护。七. 防雷及接地系统本工程按三类防雷建筑设防,屋顶女儿墙四周及其它突出部位设避雷带和避雷针作为防直击雷。利用混凝土柱主筋作为引下线,利用结构基础作为接地网。本工程的防雷接地、电气设备的重复接地以及弱电设备的工作接地构成统一联合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八消防电气(一) 疏散标志与事故照明1. 在所有安全出口设置安全出口标志灯;2. 在疏散走道,疏散楼梯间,电梯间均设置疏散指示标志灯和疏散照明灯;3. 消防控制室,风机房等部位设置应急备用照明;4. 疏散指示灯采用带镉镍电池的三线式灯具,连续供电时间不少于30分钟。疏散照明及应急照明灯具自带镉镍电池,保证人员安全疏散和重要场所能继续工作。(二)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本工程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工作系统。地块一层设一消防值班室(有直接通向室外通道和门),配置集中报警型的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按楼层或防火分区设消防端子箱、火灾显示器;变电所及其他设备用房、大厅、地下汽车库及其他功能用房、公共通道等场所设置相应的感温或感烟探测器,设置手动报警按钮,声光报警器和消防广播等,并按有关消防规范的要求设置消防水泵等消防设备以及应急照明、消防广播、电梯及非消防电源切除等子系统就地现场和消防控制室的联动控制。九电气节能设计1. 变电所变压器选用高效率、低能耗产品。2. 本工程照明灯具以荧光灯及气体放电灯为主,荧光灯采用高性能电子镇流器,既提高了功率因素,又降低了能耗。3. 采用楼宇自控系统对空调、通风、照明及其它用电设备进行能量自动控制、自动调节、降低能耗。4 楼梯间采用红外线感应或其它节能照明开关。对单相负荷集中的楼层,配电箱设置功率因数分相补偿装置。十、人防电气设计地下室人防电气要求按六级人防要求设计电源人防地下室供电电压等级为0.4/0.23KV。要求两路供电,其中一路引自本工程变电所,另一路引自区域人防电站。穿过维护结构、防护密闭隔墙的电气管线和预留备用管孔,采用镀锌钢管作防护密闭和密闭处理。设置单独的配电总柜,且设置有电源的切换装置电力线路及敷设人防动力及照明线路采用阻燃型聚氯乙烯绝缘铜芯电缆及导线人防地下室的电源引入线,采用电缆穿钢管并经防爆波井暗敷引入,并预留备用管线。人防设置三种通风方式控制装置和呼唤音响装置。入口处及风机房设置通风方式显示装置。由地下室外进、出防空地下室的强电或者弱电线路,应分别设置强电或弱电防爆波电缆井。第五章 电气设计(弱电部分)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交通监测综合业务用房。设计内容A、安全防范系统1、视频安防监控子系统2、入侵报警子系统3、一卡通管理子系统B、通讯信息系统1、综合布线子系统2、有线电视子系统3、多媒体会议子系统C、机房工程、防雷接地及UPS子系统设计依据GB/T 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AQ3002-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要求;GA 308-2001安全防范工程验收规则;GB 50198-2011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12663-2001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J52-93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系统设计规范;GB 16788-1997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GB16796-1997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实验方法EIA/TIA-569商用建筑线缆标准;GB 50174-2008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国家、部委及行业相关智能建筑设计的标准及规范;设计说明一、安全防范系统交通监测综合业务用房具有特殊的工作性质,对安全防范具有较高的系统建设要求,该工程安全防范系统规划由以下几个子系统组成: 视频安防监控子系统 入侵报警子系统 一卡通管理子系统本工程的安全防范系统是一个有机的集成系统,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与中央控制系统实现有效集成。(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交通监测综合业务用房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是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TCP/IP架构进行视频传输、管理、存储的全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前端点位设置:进出本大楼的所有出入口、每层走廊、楼梯通道门、服务台、重要房间:如网络机房、监控室、档案资料室、专业实验室等重要区域。室外区域设置原则如下:周界围墙、主、次出入口、室外实验区域、内部主要道路等。监控系统传输部分采用数字化图像存储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监控室设置在交通监测综合业务用房一层消控安保中心。(2)、入侵报警系统入侵报警系统是用探测装置对交通监测综合业务用房内外重要地点和区域进行布防。在发出声光报警的同事,系统还能通过集成、联动,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相对应的摄像机图像切换到监视器上,并且自动录像。室内前端设置:进出本大楼的所有出入口、重要房间:如网络机房、监控室、档案资料室、专业实验室等重要区域,设置红外双鉴探测器和报警按钮。室外前端设置:室外周界围墙和主次入口设置红外对射,防止外人非法翻越。系统设置采用总线制入侵报警系统,实现对前端报警信息的接收,并通过监控室报警平台负责接收处理。(3)、一卡通管理系统本系统通过综合性的管理软件,实现统一的IC卡管理、发行、查询等功能,从而使得同一张IC卡在各个子系统之间均能使用。本系统包括:门禁系统、消费系统。1、门禁系统系统通过在交通监测综合业务用房内的重要部位设置门禁控制点,实现对重要区域进出口的进出控制。前端设置:进出本大楼的消防通道门、4楼宿舍客房、重要房间,如网络机房、监控室、档案资料室、专业实验室等重要区域。二、信息通讯系统(4)、综合布线系统在楼内各房间工作区布置数据及语音点,前端采用六类非屏蔽模块及防尘面板;水平区的数据点、语音点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进行敷设,数据点暂不考虑内/外划分,待功能需求明确后,在管理区以网络跳线跳接内/外网交换机方式进行功能划分,语音线缆的根数根据各层设置的语音信息点数量考虑,比例为2:1。设计原则:A、办公区每个工作位设置2个信息点(1个数据点1个语音点):其他区域根据房间功能设计信息点。B、交通监测综合业务用房所有区域设置无线覆盖。C、数据主干采用万兆多模光纤,同时设计2根6类数据线作为备份。三、配套系统功能(5)、机房工程系统机房工程是以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为主要目的的综合性项目,本项目主要针对一层消控及安保控制中心和四层网络机房进行设计。网络机房以B级机房进行设计,消控及安保控制中心C级别机房进行设计。主要包括:机房装修、机房供电、UPS电源、环境监测系统、远程控制系统、精密空调系统、消防报警控制系统。第六章 给、排水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有关的现行设计规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0974-201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2005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2014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 DB33/1092-2013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GB50555-2010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 CJJ140-20102、已批准的本工程方案设计文件。3、建筑等相关专业提供的作业条件图和设计资料。二、 工程概况本项目由多层办公楼以及地下车库组成,生活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市政给水管引入2路DN150给水管。三、设计范围本工程红线范围内的室内、外给水排水及消防系统。四、室外给水、排水设计1、室外给水工程设计A、水源本工程水源为城镇自来水,供水压力0.25Mpa。本工程从市政给水管引入2路DN150给水管B、用水量C、生活用水量详见下表:用水量定额及用水量表 表1建筑类别用水量标准时变化系数使用时间(h)使用数量最大日用水量(m3/d)最大时用水量(m3/h)办公40L/人d1.5884533.86.3渗漏及未预见水量按以上用水总量的10计3.40.6合计37.26.9D、消防用水量,详见消防专篇。E、给水管道系统室外采用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各自独立管道系统。本工程为二路供水,每路给水引入管至红线内设生活用水表和消防用水表各一只,总水表后分别设倒流防止器。本工程室外生活、消防给水管均成环状布置。F、管材室外给水管道当管径DN80mm者,采用薄壁不锈钢管,环压连接;DN100mm者采用球墨给水铸铁管,橡胶圈接口。管道、管件及阀门工作压力为1.6Mpa。G、水表井和阀门井均采用砖块砌筑。井盖采用球墨铸铁井盖和盖座,位于行车道上者为重型;位于非行车道上者为轻型。2、室外污水工程设计A、本工程采用生活污水与雨水分流制排水制度。B、生活污水排水量:按给水用水量(绿化、道路浇洒不计)的90计,最大日污水量为33.5m3/dC、本工程生活污水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D、室外排水管道采用埋地聚乙烯双壁波纹塑料管,承插连接,橡胶圈密封。E、本工程采用砌块砌筑检查井,全部采用球墨铸铁井盖和盖座。3、室外雨水工程设计A、本工程室外雨水经管道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B、雨水量 暴雨强度公式杭州市暴雨强度公式为:q=57.694+53.476lgP(t+31.546) 1.008(s.ha) 设计重现期:P=3a;设计降雨历时:t=t1+mt2,m=2;地面集水时间:t110min; 汇水面积:F=17613m2,地面综合径流系数:取=0.65;雨水量 Q=232L/s。C、室外道路边适当位置设置砖砌雨水口(铸铁箅子),收集道路、人行道及屋面雨水。D、雨水管采用埋地聚乙烯双壁波纹塑料管,承插连接,橡胶圈密封。E、雨水口、雨水检查井均采用砖块砌筑。五、室内给水、排水设计1、生活给水系统A、用水量:本工程生活用水量详见表1。B、本工程生活用水水源为城镇自来水。C、给水系统:管材:室内给水管采用钢塑管,卡压式接口。管道耐压:1.0Mpa。2、生活污水系统A、室内采用粪便污水与废水分流排水管道系统。B、本工程地上生活污、废水排水采用重力流排出。地下室废水采用排水沟汇集至集水坑内,用潜水排污泵提升后排至室外雨水管道。C、为保证排水通畅和室内良好的空气环境,室内污、废水管道系统设置伸顶通气立管。D、室内排水管采用U-PVC塑料管,粘结。压力排水管采用涂塑焊接钢管,沟槽式卡箍连接。3、卫生器具:A、本工程全部卫生洁具均采用陶瓷制品。B、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水龙头,蹲式大便器和小便器采用感应式冲洗阀。污水池采用陶瓷芯手动水龙头。4、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A、暴雨强度公式与室外雨水排水设计相同,详见本说明书第5.4.3.2条。 B、 设计参数:设计降雨历时:t=5min;设计重现期:P=5a;屋面径流系数:=0.9。C、屋面雨水采用重力流式排水系统。屋面雨水由87型或侧墙型雨水斗收集经雨水管道排至室外雨水井。六、给、排水消防设计1、消防给水系统A、室外消防给水系统设计室外消防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直接供给。室外消防给水系统为二路供水,管网成环状布置。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0L/s。室外采用消防用水独立管道系统。本工程共设有6套室外消火栓,其间距不超过120m,距道路边不大于2.0m,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5.0m。管材采用球墨给水铸铁管,橡胶圈接口,管道耐压不小于1.0MPa。室外消防采用低压制给水系统,由城市自来水直接供水,发生火灾时,由城市消防车从现场室外消火栓取水经加压进行灭火或经消防水泵接合器供室内消防灭火用水。本工程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各设2套消防水泵接合器,位置详见总图。2、室内消防给水系统设计A、本工程共用消防水池、消防泵房和高位消防水箱。B、消防水源及消防用水量消防水源为城镇自来水,在地下室设消防贮水池供室内发生火灾时灭火用水量。火灾持续时间:消火栓系统为2h,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1h。消防用水量标准及一次灭火用水量,详见下表:消防水量用水量表 表2序号消防系统名称消防用水量标准(L/s)火灾延续时间(h)一次灭火用水量(m3 )备注1室内消火栓系统152108由消防水池供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01108由消防水池供3室外消火栓系统202144由城市管网供合计360地下室设有有效容积为V=216m3消防贮水池一座。完全满足室内一次灭火用水量V=180m3的要求。水池为钢筋混凝土水池。C、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室内采用临时高压制消火栓灭火给水系统。消火栓加压给水泵与消防水池一起设在地下室消防泵房内,共设两台消火栓给水加压泵,一用一备,互为备用。本工程各楼层均设消火栓进行保护。其布置保证室内任何一处均有两股水柱同时到达。灭火水枪的充实水柱不小于13m。消防箱(包括消防前室内的消防箱)的箱型采用SG24D65Z-J(单栓)型带消防软管卷盘与灭火器的落地组合箱,箱内配置:19mm水枪一支、DN65长25m的消防水带一卷、SN25自救卷盘一套、SN65消火栓一个以及MF/ABC3手提式磷酸氨盐干粉灭火器2具。消火栓栓口压力超过0.5MPa时,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在最高楼屋顶设有高位消防水箱,有效容积18m3 ,材质为不锈钢。系统控制:消防水泵控制柜在平时应使消防水泵处于自动起泵状态,消防水泵应由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上设置的压力开关、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流量开关,或报警阀压力开关等开关信号应能直接自动启动消防水泵。消防水泵房内的压力开关宜引入消防水泵控制柜内。消火栓给水加压泵在泵房内和消防控制中心均设手动开启和停泵控制装置。消火栓给水备用泵在工作泵发生故障时自动投入工作。管材:消防给水管DN100mm者,采用内外热浸镀锌钢管,丝接;DNDN100mm者,采用无缝钢管,卡箍连接。管道、阀门及配件工作压力均为1.6MPa。屋顶消防给水管应保温,保温材料采用35mm厚橡塑管壳,外包0.5mm铝皮。D、自动喷水灭火系统:a、保护范围:本工程地下车库设喷洒头保护。本工程喷淋系统采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b、设计参数:停车库均按中危险II级设计。喷水强度:停车库喷水强度为8L/minm2,作用面积为160 m2,最不利点喷洒头工作压力为0.1MPa。喷淋系统设计用水量按30L/s计。c、系统设计:喷淋系统湿式报警阀组集中设在地下室报警阀间,每组湿式报警阀担负的喷洒头不超过800个。喷头:有吊顶的部位采用隐蔽式喷头暗装,其余为直立或下垂式明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每个防火分区或每层均设信号阀和水流指示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两台消防给水加压泵,贮水池与消火栓系统合建,位于地下二层水泵房内。两台水泵为一用一备,互为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共设两套消防水泵接合器,供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取水向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补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平时由屋顶消防水箱设专用水管接至报警阀前供水管,保证系统的供水压力。发生火灾时由给水加压泵从水池取水加压供水。为了保证系统安全可靠,每个报警阀组的最不利喷头处设末端试水装置,其他防火分区和各楼层的最不利喷头处,均设DN25试水阀。每个报警阀前控制阀门均采用信号蝶阀。d、系统控制:火灾发生后喷头玻璃球爆碎,向外喷水,水流指示器动作,向消防控制中心报警,显示火灾发生位置并发出声光等信号。系统配水管道压力下降,报警阀组的压力开关动作,并自动开启自动喷水灭火给水加压泵,同时向消防控制中心报警,敲响水力警铃向人们报警,给水加压泵在消防控制中心有运行状况信号显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给水加压泵,应在泵房的控制盘上和消防控制中心的屏幕上均设有运行状况显示装置。e、管材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DN80mm采用丝扣连接,DN80mm采用沟槽式卡箍连接。管道、阀门及配件工作压力均为1.6MPa。f、消防排水消火栓灭火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灭火排水,利用地下室其余废水潜水泵坑的潜水排污泵进行排水。3、气体灭火系统本工程地下室变配电室设气体灭火系统。本系统由建设单位另行委托具有资质的专业厂商进行施工图设计和安装。4、灭火器设置本工程地上每个消火栓箱内均配置2具MF/ABC3型手提式磷酸氨盐干粉灭火器;地下汽车库每个消火栓箱内均配置2具MF/ABC4型手提式磷酸氨盐干粉灭火器。七、给、排水环保设计 1、 噪声控制A、给水支管采用措施控制水流速度不超过1.2m/s,并在直线管段设置缩涨装置,防止管道共振和水流噪声的产生。B、水泵出水管上设静音止回阀,减少噪声和防止水锤。2、振动控制A、生活恒压变频给水泵组采用低噪声水泵、并设隔振基础。B、各种水泵进水管、出水管设置可曲挠橡胶接头和弹性吊、支架,减少噪声和振动传递。3、废气、废水控制A、生活污、废水管采用伸顶通气管,并伸出屋顶,以防污染室内环境。B、地下层集水井采用密闭防臭井盖,防止臭气污染室内环境。C、生活污水经埋地式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D、厨房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方可排入室外废水管网。八、给、排水卫生防疫专篇1、生活饮用水水池(箱)与消防水池分开设置,生活用水水池(箱)设加锁密闭人孔盖,两水池及水泵共用一个房间,并设有通风系统。生活饮用水水池(箱)采用不锈钢材质。生活饮用水池上部无污水管道。2、生活给水二次加压采用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不设屋顶生活饮用水箱,防止二次污染。3、生活污、废水管采用伸顶通气管,并伸出屋顶,以防污染室内环境。4、公共卫生间内的蹲式大便器采用感应式冲洗阀,防止人手接触产生交叉感染疾病。5、本工程污水经格栅井拦截处理后与废水一起排入城市污水管道。 6、生活饮用水池(箱)进水管与水泵吸水管对侧设置,以防短流,且水池进水管管口高出池(箱)内溢流水位,溢流管和泄水管的出口排至泵房内排水明沟。管底(口)高出排水沟沿不小于0.15m。生活水箱的顶盖设通气管。通气管、溢水管和泄水管口均设18目不锈钢丝防虫网。7、本工程总水表后设管道倒流防止器,防止红线内给水管网的水倒流污染城市给水。8、室内排水所采用的存水弯的水封高度不小于50mm,以保证压力波动不破坏器具和水面蒸发不影响水封隔离不良气体进入室内的功能。第七章 暖通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本工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下列规范进行设计: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4. 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33/1036-20075.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6. 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JGJ74-20107. 建筑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二、设计范围本设计范围包括舒适性空调设计、通风系统设计、防排烟系统设计、战时人防通风设计。三、室内外气象参数1室外气象参数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扰温度 35.6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7.9夏季空调日平均温度 32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2.4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 76%夏季通风温度 32冬季通风温度 2.4夏季大气压力 1000.5hpa冬季大气压力 1020.9hpa2室内设计参数名称夏季温度夏季相对湿度冬季温度冬季相对湿度新风量m3/h人会议室242660%2040%20办公252760%2040%30四、空调负荷估算本工程空调冷负荷单位建筑面积150W/m2估算。总冷负荷:1650KW。五、空调冷热源根据建筑专业提供资料,按空调使用功能特点,本项目从方便使用、灵活布局、等角度考虑,设置变冷媒多联空调系统。,空调室外主机置于屋面,室外新风经设置全热交换器或新风空调机处理后送入各功能房间,消控中心采用分体式空调+变冷媒多联空调系统。六、通风、防排烟系统设计1、本工程的地下汽车库按防火区设排风(兼排烟)系统,通风量按6次/时换气计算,排烟量按羽流 类型,火灾功率、清晰高度、烟羽流质量流量及烟羽流温度等参数计算确定,风机选用双速风机,平时低速运行,火灾时高速运行。尾气经由竖井于最高屋面处排放。补风由车道自然补入。2、地下水泵房、变配电设机械通风,水泵房通风量按6次/时计算,变配电室通风量按10次/时计算,废气经由竖井于一层隐蔽处排放。3、地上卫生间采用换气扇排风,通风量按510次/时计算。4、餐饮、会议室等场所设计机械排风,排风量为新风量的80%90%。5、本工程封闭楼梯间均采用可开启外窗自然防烟,可开启外窗面积每五层不小于2平方米6、于地上不具备自然排烟内走道设置竖向排烟系统 ,排烟风机置于屋面层。第八章 工程造价估算表一、建筑工程造价1、土建工程 地上建筑6024.6平方米,2100元/平米,合1265.2万元;地下室3294.9平方米,2900元/平米,合955.5万元 两项合计22207000元2、安装工程 按350元/平方米,合3162000元3、市政景观工程 合1500000元。4、深基坑技术措施 2500000元。二、建筑工程总造价 总投资为29369000元,单方造价3151.3元/平方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