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安徽高三语文教学工作指导意见.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27901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届安徽高三语文教学工作指导意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0届安徽高三语文教学工作指导意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0届安徽高三语文教学工作指导意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届高三语文教学工作指导意见“笙歌不知归何处,今朝园圃花又开。”2009年的高考已经尘埃落定,作为传统高考与新课程高考的过渡,2009年安徽语文卷较以往有较多变化,2010年的新高考即将以新的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我们在复习迎考的时候就要新旧兼顾,既要继承传统的有效的复习模式、复习方法,又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全国新课程试卷和四个省市新课程高考必定会对安徽省2010年考试语文命题产生影响;新课程改革必定在理念和内容上对语文试卷有所渗透;尤其是安徽省选修课程,如何在新高考复习中有所体现,是大家必须考虑和应对的地方。一、2010年高考安徽语文卷可能首设选考题1、选做题份量可能增加2010年高考语文安徽卷可能首次增设选考内容,根据考试说明和省单科质检语文试卷所呈现的变化,今年高考命题的选做题份量会加大,具体包括:默写名句名篇二选一(5分);文学类和实用类选做其中一题(25分)。2、两种办法应对选做题量增加选做题量的增加,目的是给考生增加答题的空间。文学类与实用由考生选做其一,关注不同的考生对不同文体的文章有着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考场上可以选做自己感兴趣,有把握的题目;但从考生的心理出发,提笔作答时势必会对这两道题作一番斟酌和选择。倘若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内不能迅速对自己所要选做的文体作出抉择,那么势必耗费考试时间。为此,建议考生注意两点:一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侧重训练。考时可选做平时训练较多的文体。二是考试中迅速浏览这两道题,根据第一印象作出选择。3、复习注意必考内容变化2009高考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考试内容有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默写常见的名句篇、语言文字运用这五大方面。与往年相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变化:1、在古代诗文阅读方面,重在考查高中课本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实词具有多义性,“在文中的含义”即要求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判定。2、默写常见的名句篇,占5分。考试说明对此已列出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重在考查学生传统文化的积累和书写,纯粹是识记题。4、注重探究题的作答2009年是高中新课改的首届毕业生参加高考,高考出现探究题是必然的,因为它与课改相吻合。2010年是新课改第二届毕业生参加高考,探究题可能还会出现。试卷中如有出现“谈谈你的理解”“说说你的看法”“请结合作品进行探究”等均属于探究题。要提醒考生,探究题答题的空间较大,答案是多元的,但千万不可漫无边际,脱离文体内容,脱离文体的主旨作答,言之成理,忠实文体这答题的原则。二、教学的层次安排1、依据课本抓好素养用课文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中学语文教材精选了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是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精华,有深厚的文化内蕴,很多文章谈人生,谈哲学,谈艺术,思维缜密,思想深邃,语言独到,认真阅读钻研这些优秀的文化精品,是培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根本的手段。高考试卷中的阅读选文虽然不是直接选自课文,但很多文章或出自课文作家之手,或与课文的题材、内容相仿,考生读起来有种亲切感。从2004年到2009年,高考试卷选了大量的名家之作,这些名家之作,不一定是时文,但肯定是美文,与教材相得益彰。要以课文为载体,对各专题加以整合,把文体复习与专题复习结合起来,既抓专题阅读,又抓基础复习。文体阅读重点抓阅读规律、阅读方法的指导,抓答题思路的总结等;专题复习重点抓思想情感的把握,观点倾向的理解等。基础的落实要体现在对课文涉及的多音字、异读字、常见难认字以及常用词语(包括熟语)的理解、运用上,体现在名句名篇的背诵默写上。这需要对这些知识加以整理、归类。基础知识过难将会影响高考的均分,如果高考语文的均分总是低于其他学科,又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对语文学习会越来越失去信心,这一点已经引起了命题人员的重视。现在看,降低语文试卷的难度正逐步成为一个现实。从近年的试卷看,只要把中学课本、读本中涉及的富有生命力的字音、字形掌握就行;成语、熟语、名篇名句默写等知识点的考查,也已经限制在教材的范围内,如果考查文学文化常识,其范围也不会超出课本。文言文的学习也是如此,纵观历年高考卷,文言文的难度没有超出课本的。我们复习时如果还是漫无边际,到处撒网,既花时又伤身,那就是不对路了。重视教材,以纲为纲,这应该是高考命题的原则,也是我们复习的指南。从课本中提取写作素材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事实证明,用心阅读、多写作才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有效的途径,才能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因此引导学生多阅读、多写作,应该是每天应做的功课。要引导学生从必修专题文本中分类整理专题写作素材,开发、利用现有的写作资源。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人或事中获取灵感,抒发对生活的感悟,可以从名人名言中得到启迪,书写对人生对生活的感受2、专题复习逐项夯实要明确考纲和考试说明中每一考点的要求、范围、难度。每一考点都要扎扎实实的训练,明确出题点,找出规律。另外,每一大点中分出小点,以语言运用为例,除了传统题型中的仿写、续写等以外,还要注意语言的情境对话,注意修辞、连贯、得体的综合运用,稳扎稳打,逐点击破,这样一点一点做到专项夯实,专项就可以保证整体,这就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提倡运用“探究式复习模式”,它的基本模式:例题引路感悟探究巩固训练。例题引路:以近年高考试题或模拟试题中的典型试题为例子,引导学生分析答题的基本要求和思路,并对今后此类考题作前瞻性预测。感悟探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1)你在做这道题时是怎样思考的?说说你的答题思路。(2)你以为这类题将来会怎样考?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谈出各自的看法,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思路与方法。巩固训练:配合练习进行逐项训练,以此培养学生运用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例题的选择要有典型性,它是检测的标尺,是分析失误的前提,是归纳总结的基础;“探究”即是对命题规律的探求,也是对答题思路的归纳和方法的总结,“巩固”是对思路、方法的验证与应用,进行有效的训练从而达到能力层级的要求才是终极目的。但有两点应引起我们注意:一是拿出慧眼选练习。进入高三以后,大多数学生对学习语文有这样的感觉:语文知识不少,管用的不多;学习的课文不少,考试考到的不多;做的练习不少,心中有底的不多。所以部分学生放弃对语文的学习,或者对语文学习表现出焦虑、无奈的情绪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了。问题就出在练习没有精选上。必要的适应性训练是非常需要的,但一定要经过精选。应当通过做题,多多思考,举一反三,悟出规律,练就“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超量地、重复地练习往往事倍功半!面对良莠不齐、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练习,教师要保持百分之百的冷静。企图依靠大量的练习使得语文在课外争得一块地盘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练习的质量如何保证,数量怎样才能恰到好处,这需要教师具有一双慧眼。我们主张,所有的练习都要精选。因为现在的孩子正在进行一场艰苦的“丛林战争”,正在付出时间消耗、精力消耗、健康消耗这些生命的“磨损”。单纯的应试教育正在败坏学生的学习美感和生命美感,学生的身心健康大面积的受到摧残。现在实在是消耗不起!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有良知的语文老师,有责任选好练习。练习的选用应以以下三点为标准:一是知识的高含量。试题要最大限度地增加覆盖面,尽可能囊括最多的知识点。二是思维的开放度。适度开放,给考生以思维的空间,而不是就题论题,死记答案。三是文化内涵的厚重度。各地试卷在选材上都趋向于文化含量高、文学色彩浓的文章,命题时注意挖掘其内蕴。作业的完成必须在教师的可控之下,我们主张一课一练,一练一评,一评一改,一改一纠。二是作文训练要全面。从近年来各地自主命题的高考试卷看,不同考区的试卷有不同类型的试题,有的是命题作文,有的是话题作文,今后这种多样化的局面还会继续保持下去,所以不必去猜测2010年安徽语文卷可能会考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或是别的什么种类的作文,那样意义是不大的,关键是各种体裁、各种类型的作文都要练。这个“练”是强调学生基本写作能力的训练,而不是“猜题押宝”式的训练。同一考区的作文试题在类型上也会有所变换,几年话题作文之后来一个别的类型的作文,也不是没有可能,因为题目类型各有千秋,我们不能说哪种类型的作文试题最好,哪一种试题具有永远的优势或者说高人一筹。针对学生写作资源匮乏的现象,建议平时从以下话题中提炼一些作文素材:1、吟诵青春2、体悟人生3、设计未来4、阅读经典5、感悟自然6、走进历史7、祈祷和平8、故园情节9、关注社会10、感受文明11、学会思想(向思想者致敬)12、面对逆境13、真情无价(亲情友情)14、感受艺术魅力这里对“关注社会(民生)”要多说一点。繁重的学业、封闭式的管理使得我们的学生长期困于课堂,几乎无缘接触社会,作文教学更是屏蔽了学生的视野,远离社会现实,尽量回避矛盾,让学生在风花雪月中咀嚼浅薄的“生活哲理”,编织虚拟的美丽人生,有一股清谈玄理的气息。直面社会、关注民生的味道越来越淡。这让我们的国情教育、公民教育、责任教育都没有了落脚点。这一作文命题思路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了!当然,对课文素材和课外素材的整理之后,还要学生“亲自”思考,不要教师包办代替。只有多思考,对一件事情认真考虑,有一个内心体验的积累,把材料化为自己的血肉,到考场上才能文思泉涌。建议专题复习时间截止到2008年4月底。3综合复习查漏补缺综合复习要运用“专题测试”和思路成熟、模式稳定、难度适中、具有前瞻意义的“模拟试卷”检测学生。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试卷的整体意识(试卷结构、难易程度、时间安排等),培养读题意识,明确自己差距,分析答题失误的原因,寻找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这就是查漏补缺。下面,我们结合教学实际,列举考生的常见失误,提供对策,供参考:(一)缺乏整体意识。平时做题时,只见树木(具体题目)不见森林(整张试卷),就题答题,没有整体把握试卷。不了解这份试卷考查了哪些知识点,其分布情况如何;不了解这份试卷的难点在哪儿,变化点在哪儿,易失误点在哪儿,自己有哪几道题没有把握,从而培养出下意识的答题能力。另外,由于缺乏整体意识,因此,不能把握答题节奏,一旦出现“卡壳”现象,往往思维凝滞,前松后紧,用于写作的时间很短,匆匆交卷,更遑论全面检查。对策:培养“读卷”意识。拿到试卷,先整体阅读,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分配时间。(二)缺少文化底蕴平时训练中一味寄希望于大量的训练,寄希望于“准确”的信息,寄希望于三次质检,寄希望于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对于高考迎考训练,往往把它局限于字、词、句、篇的语文知识的分解,局限于纯知识的讲解,认为加强文化素养的考查,就是强化知识点的考查。因此,平时只想通过大面积的撒网(做题)企图在高考卷中与熟悉的字词、成语、常识等狭路相逢,顺手擒来,但是一换题型,一换角度,马上无所适从。对策:要借助高考,梳理必要的基础知识,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建立“知识仓库”,把教材中出现的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难认字、常见常用成语、近义词、名篇名句等分门别类加以整理,每天记忆一点。词义的把握、词语的运用要结合阅读来解决,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三)思维能力不足不少考生答卷时如雾里看花,混混沌沌,朦朦胧胧,答题非“蒙”即“猜”,即使答对也带有很大偶然性。阅读文言文,筛选和整合文内的信息的能力较差,不能在整体把握文章中心意思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准确理解段义、句义;阅读现代文,不能准确把握作品表达的意蕴;概括、仿写等没有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不注意相关提示。作文方面,没有做到认真审题,偏题现象仍较严重;不能紧扣话题中心,而是另起炉灶;不认真阅读材料,没有抓住重要信息而瞎编乱造。没有就等表象作深层次的思考;不会拟题,以话题为题甚至无标题,也有些题目不够精练和文雅,不能提升作文的档次。对策:要培养学生定下心来读文章的习惯。对文章要总体把握,有总体印象,答题时注意上挂下联,到文章中寻找对应点。在阅读中,一些同学不会从文字出发欣赏“细节”,从而逐步提高感悟语言的能力,没有养成“依言”入情悟道的习惯,精读文章,学会欣赏“内涵”,更谈不到情感得到调动与熏陶,思维得到“内化”与拓展了。作文要有审题意识。高考作文的审题不可能成为一大障碍,但也不是一眼就能看到底的,需要好好琢磨,细细思辨。只有领会命题意图,才能把握写作思路。(四)表达能力欠缺考生语言功底较差,对语言感悟力差。具体表现为,回答表述题句子不通顺,语言啰嗦,辞不达意。缺乏对语言的“装潢”意识(美化意识),作文语言不深刻、不生动,句子平板,缺少变化,比喻、排比、反问、设问等修辞方式,几乎看不到,更遑论诗意地表达和散文化的优美。对策:对语言表达比较差的学生,要求不要高,通顺即可。平时注意打草稿,多让学生书写。(五)作文章法混乱结构章法的精心营造,既能显示文章的驾驭能力,又能清晰的表达思想,还能激发阅卷教师的阅读兴趣,可谓一石三鸟。但可惜的是,多数学生缺乏结构意识,没有注意安排好开头、结尾、过渡,更有甚者,文章层次不清,思路混乱,随心所欲,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字数不够,再加一段,不管是否重复,不管是否有用,不管是否统一。考场作文能运用分论点论述的议论文不多,或利用线索或寄情于物或首尾呼应的记叙文也不多。对策:培养文体意识。文体不限不等于不要文体。平时写出的记叙文、议论文、散文都要“是”,即“标准”。记叙文就是要有描写意识,写好细节,写好情节,写活人物,用好倒叙、插叙、悬念法、误会法等。议论文观点鲜明,论述深刻,语言活泼俏皮。要有思辨意识,写出的文章有哲理意味,能辩证分析,善于质疑与批判。散文要有人有事,揭示哲理。培养结构意识。段落不要分得太零碎,以免给人一种很散的感觉,不要故作高深写“题记”,不要分成“一”、“二”、“三”、“四”,很自然的分成4到6个自然段即可,要文气贯通,一气呵成。培养“亮点”(创新)意识。一个巧妙机智的构思,一个精彩的段落,一段内涵丰厚的句子,一个有个性的词汇,甚至一个有如诗眼的字,一个非常有特点的标点符号,都可以作为亮点,提升文章的层次。要在这些容易见效的地方下点功夫。有的考生喜欢故作深沉,故意把文章写得很“含蓄”,缺乏开头点题的意识,以致观点不亮。应该让学生明白,考试的时候,观点不亮就要吃亏,这是由于考试阅卷的特殊性决定的。要凸显自己的亮点,不怕张扬,不怕“招摇”,把文章的语言美、立意美、结构美发挥到极致。培养语言意识。尽量“装潢”作文的语言。平时训练写好开头一句话,并用一个单独的句子成段。开头要有情绪,独出心裁,体现个性,“抓人眼球”。过渡句也要单独成段。结尾最好用反问句。要进行写好一段排比或一段比喻的训练,进行写好一段逻辑性强的文字的训练,进行写好一段精辟有哲理的话的训练,进行写出一段生动形象的话的训练。总之,要在语言上“征服”阅卷教师。另外,不要上高考“范文”的当,虽然“文体不限”,但有五种体裁应视为“禁区”,一般学生不要涉足:一是纯抒情散文,这样的文章容易“空嗟叹”;二是科幻文,如果没有丰厚的科学知识作支撑,没有科学依据,就容易胡编乱造,缺少生命意义;三是文言作文,写这类文章需要深厚的功力;四是故事新编,前几年出现了一窝风现象,由于学生功力不够,达不到与原作者的默契和对接;五是诗歌,考场作文中诗歌的得分一般就是30多一点,在紧张的考场上写一首好诗,太难。(六)文面意识淡薄书写潦草是一个顽症,应该向书写要分数而不能因书写失分数的道理,很多考生至今不明白,或虽然明白却依然我行我素。有的作文字数明显不足;有的错别字刺眼,字迹不清。以上这些硬伤,极大地影响了考试成绩。对策:对书写不认真的学生要“盯住”,经常耳提面命,书写有一点成绩就肯定,力争整洁、好认。三、需要强化的几点意识1、团队意识。学校备课组教师之间要分工协作,互相配合,打好团体战,避免单兵作战。可以采取分头备课、分别查找资料的方式,做到资源共享,资料共用,集思广益,共同进步。2、目标意识。要树立高考的总体目标,告诉孩子们高考对他的人生“相当”重要,知识可以改变人生,改变生活质量。这虽然很残酷,但这是中国特色的教育,这是生存的需要,是个人发展的需要。要树立复习的阶段性目标。教师要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和特点,制订本学科每一阶段的目标,研究手法,使复习带有个性化特点。同是“病句辨析”,要求可以不同,优生可以细化到“病句诊断、病因分析、修改病句”等方面,待提高生则只要能“选出有毛病的句子”就行了。克服目前教师“过度期望、过分干预、过度包办”的弊病,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层次上有所进步,明白自己的需要,明确自己的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师既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进行以自我为主的学习,又要及时给予关心和指导,譬如帮助学生在确定目标、准备资料、整理思路、检测调控、总结得失的各个环节中,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了解他自己的迫切需要,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为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能力的建构过程服务,适时进行师生双边活动,引导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诱发思维碰撞,监控学习的过程,并参与学生的活动,共同探讨、提高。要建立“学生语文成绩档案库”,把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测验成绩都加以细化和分解,明确学生在哪一部分哪一项失分较多,是普遍现象还是个别现象,是需要大面积的补救还是需要个别辅导。尤其是那些语文成绩需要关注和关心的学生。老师要做清醒的老师,学生要做明白的学生。3、信息意识。信息不是盲目跟风,而是研究高考改革的趋向,学习有关的法规考纲和考试说明,明确其变动。比如普通高考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分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部分。能力要求也有变化:考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其中“探究”是一项新的能力要求,是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必考类的“现代文阅读”要求阅读一般论述类文本,主要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议论和说明类文章。写作中有一项新要求是:每一个错别字扣1字,重复的不计。根据考试说明分为五大部分:必考中的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选考中的文学类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1.现代文阅读3题,共9分:快速阅读,理解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的含义,学会运用筛选、归纳、分析、概括等基本阅读文字的方法,总结规律认识,如自然科学类常见的错误干扰项在: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源流倒置、混淆已然未然、夸大其辞、答非所问、逻辑推断错误等。选题少而精即可。2.古代诗文阅读,6题,30分(1)名句默写:凡是课后要求背诵的,一定要背过,更要会写,不写错别字,平时检查时找出来,做出出标记。(2)文言文。以课本为主,牢记18个虚词(因为所以而且,之乎者也,若何乃焉,则其于与)的意义和用法,尤其注意“其”“而”“以”等的用法和区别,掌握新大纲考查的120个实词意义。至少要做30篇以上的拓展训练。(3)诗歌阅读。分清各种类型的诗或词,掌握常用的鉴赏诗歌的方法和答题技巧。可以印精选40篇左右的诗词鉴赏让同学们晨读,增强阅读诗词的语感和熟悉鉴赏术语。做30篇左右的诗词拓展训练。3.语言文字运用,8题,共27分(1)专题复习和穿插复习结合。语言文字运用天天练,也可以两天一期,一定做,利用课堂5分钟左右时间,内容可有字音、字形、标点、词语运用、改病句,也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及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一定做,坚持下来。(2)严谨答题,规范训练。4.写作,1题,60分5.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选作,4题,18分(1)专题复习和穿插复习相结合。可精选文本,穿插训练。训练不少于30篇,有些精讲,有些做后发答案,不讲。(2)掌握常见考查方式:理解词语、理解句子、筛选整合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观点态度、形象的感知和概括、语言的品味和赏析、表达技巧的理解与鉴赏、评价探究性主观题。(3)熟练掌握各类考查方式的应对技巧和方法。选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科学小品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文本中的终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些变化有可能影响2008年的高考。我们不仅要注意安徽省高考卷的变化,同时要关注全国和兄弟省份高考卷的变化。这些变化还会出现。因此,了解这些变化,有利于2010年的备考。语言运用题要注意生活与语言的结合。比如春联、标语、启事、广告词等,有可能体现在语言运用题中。4、研究意识。一位优秀的高中教师一定要研究试卷,这包括参与命制试卷,分析试题的考查意图,研究可能出现的变式,预测高考的趋势,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制定应对措施。要统计数据,加以比较,进行动态分析,为下一步复习及时提供对策,从被动备考走向主动迎考,从注重结果走向注重过程,从应付考试走向参与研究。5、成效意识。要注意课堂的含金量,注意练习的时效性。高三复习中长期机械化、程式化的训练,容易造成学生的厌烦心理。要克服被动学习的状态,就要不断的变化方式,调整口味。比如,经常让学生给已有的练习题“挑刺”;让学生分知识点命制试卷,给出详细的答案,老师再将学生的好题汇集成卷。这就给学生主动研究高考提供了一个平台,撩去高考的神秘面纱,还学生以兴趣和自信。文言教学要从能基本上读懂文章做起。文章大意把握了,其他问题都好解决了。读懂文章的训练有多种,可以逐句翻译,也可以给文段加标点。6、跟进意识。细节决定成败。要从细微处着眼,把每一位学生的每一次考试都分析透彻,不能仅仅统计一个分数,排一下名次就算了。要在教学中注意建立学生错题题库,把每次考试学生做错的题集中起来,并养成对错题进行反思的教学习惯。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是否很好的理解了题意,弄清了问题与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较快地找到了答题的突破口?在答题过程中曾走过哪些弯路,犯过哪些错误?这些问题后来是怎样改正的?表述是否符合逻辑?语言是否流畅?等等。反思以后要改错,对学生失误率较高的题型分类整理,明确错误原因,一一纠正,以免再犯同类错误。高考的能力要求和知识要求不会超出这一年来所作练习的范围。作文复习要重视修改,原来标题不好的,重新拟题;层次不清的,重新划段;主题不明的,重新写好主题段四、2010年全国高考安徽语文卷模式预测经过一年多的实验和摸索,我们预测了2010年的语文样式,仅供参考:第卷阅读题(66分)甲必考题(41分)一、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9分,每小题3分)123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567(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89(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0乙 选考题(25分)请考生在以下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11121314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11121314第卷表达题(84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4分)151617181920五、写作(60分)21书生意气今犹在,中流击水遏飞舟。有2009年好的开端,有我们群体的不懈努力,2010年新课程高考,我们一定会有新的收获!我们期待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