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选修三综合练习.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220903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选修三综合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二历史选修三综合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二历史选修三综合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昭阳二中高二历史选修三综合测评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19年,假若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和顾维钧、陆征祥等人一起代表中国出席巴黎和会,在这次会议上,你不可能看到A美国、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 B会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C斯大林率领苏俄代表团参加会议备受冷遇 D会议通过了相当苛刻的对德和约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调整,国际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决定因素是A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B列强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体系都比较满意 C两种制度的矛盾尚未激化 D帝国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3华盛顿会议后,美国朝野上下一片欢腾,美国领导人喜形于色,这是因为四国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五国海军条约使美国海军得以与英国海军并驾齐驱华盛顿会议剥夺了日本在大战期间夺得的德国的殖民地通过九国公约,美国可以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争夺中国的过程中占得先机A B C D。4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 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 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 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A B C D5、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及建立以后,世界上主要国家对这一新的国际秩序感受各不相同。有人概括了这么几种不同的状况:先悲后喜的获胜者;得胜得利不得势的衰败者;得胜得利的寝食难安者;被排斥的孤独者。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是美国,是德国 是法国,是苏俄(联)是德国,是英国 是苏俄(联),是美国6电影我的出现了一些有关巴黎和会的镜头,你认为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会议通过了相当苛刻的对德和约 B威尔逊在会上出尽风头,带头在合约上签字C会议开得一团和气 D日本代表积极参与欧洲事务的讨论7下列关于近代山东问题的演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曾被德国划作势力范围B一战期间,日本出兵山东C二十一条使日本侵略山东合法化D巴黎和会上山东主权回归8为找到持久和平之路,美国总统威尔逊等政治家们曾在巴黎和会上作出过极大努力,并在不少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这些被列入国联盟约的、现在看来还是很有价值的共识包括 “维护和平”的原则 实行“集体安全”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 严厉制裁德国 A B C D9关于30年代至二战前国际形势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受到挑战,逐步崩溃B世界大战的欧、亚策源地形成,局部战争开始C全世界面临着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威胁D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同盟形成10对一战战后初期列强在亚太地区的状况,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的反帝情绪高涨 B太平洋上的势力范围进行了重新划分C德、俄基本退出争夺 D美英在抵制日本扩张的态度上截然相反11右图中黑色粗线指的是A一战时德军东线推进线B一战前俄国的边界线C苏联的“东方战线”D莫斯科战役后苏德分界线12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A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C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D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13有关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的局部侵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九一八事变是世界上最早的法西斯侵略 B国联成为推行绥靖政策德工具C 西班牙处于孤立无援德境地 D法西斯的侵略野心越来越大14下面是1921年西欧各国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 。 图中的数据主要说明A一战使西欧的工业生产严重下降 B德法实力与英国难以抗衡C英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D一战对德国打击很小15“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呈现出新的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在内容上以反核运动为中心 B在范围上遍及世界各大洲,具有真正的全球性质C在组织上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走向跨国行动 D在方式上只限于游行示威16右图漫画题为“不会被传染!”左边床上的人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 右边床上依次是:斯大林瘙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下列各项是对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此图反映的时间可能在二战前夕或二战初期左边床上的人说的话反映了美国当时的心态此图反映了当时欧洲危机重重此图揭示了美国对当时形势发展的正确判断171896年德皇威廉二世说:“我们十年前开始实行殖民政策而未有舰队我们现在有了大量的殖民属地因为这些殖民属地与英国继续不断地发生或大或小的纠纷我们的贸易正和英国作生死的斗争但是在各大洋上航行的挂着我们旗帜的大批商船,在130只英国巡洋舰的面前而我们只有4只来对抗的情形下,是十分不保险的。”对上述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 B.德国打算与英国进行海军军备竞赛C.争夺的焦点是殖民地和贸易问题 D.德国力图与英国成为海上贸易伙伴18美国在1990年的海湾危机中表现最为积极,制定“沙漠盾牌”计划,以联合国的名义组建多国部队并进驻海湾,其目的有保证它的海湾石油利益和战略地位维护西方的经济命脉显示它在世界上的领导作用防止伊拉克入侵科威特A、B、C、D、 191917年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发表“贝尔福宣言”的主要目的是A、帮助犹太人建国 B、支持阿拉伯人建国 C、对巴勒斯坦分而治之 D、削弱自己的对手奥斯曼帝国20美国学者贝尼斯在外国外交史中曾说“雅尔塔实际上等于另一次慕尼黑”,下列史实符合的是A国联主张以“国际合作”的方式管理东北三省 B强行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C对部分日本法西斯战犯免于起诉D同意苏联提出的欧洲战事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21新全球史中说:“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战争还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遥远。”这段话主要说明了朝鲜战争( )A事实上并没有停战 B给朝鲜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C一直受到美苏争霸的影响 D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22在“十月战争”中,由于西方大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尤其是美国情报的帮助,形势向着以色列方面发展。为此阿拉伯人作出的反映是A武力对抗以色列 B向联合国发出援助请求C向以色列妥协 D向支持以色列的国家进行石油禁运23. 美国人阿兰坎彭在第一场信息战争中写道:海湾战争是一场“一盎司硅片比一吨铀还要有作用的战争”,这说明A核武器的破坏作用已消失B. 信息技术是决定战争成败的根本因素C. 现代战争不需要人的参与 D. 电脑网络技术在战争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24.联合国的国徽(如右图)是从地球的北极方向勾勒世界地图的形象:经纬线由8条直线和5个同心圆组成,两根橄榄枝衬托着整个地球。对此图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A它标志着联合国是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 B. 它反映了五大洲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 C它确立了“五大国一致原则”,共同维护“集体安全” D它象征着联合国的根本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252003年3月20日 ,美英绕过联合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说明 A国际法没有普遍的约束力 B霸权主义是破坏国际秩序、危害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C联合国在霸权主义面前软弱无力D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二、非选择题(其中26题11分,27题13分,28题12分,29题14分,共50分)2620世纪初,德国极力改变现状,积极备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国家英国沙俄法国德国日本美国占世界工业总产量(%)142.6616138殖民地面积(万平方米)3 3501 7401 0602903030殖民地人口(万人)39 3503 3205 5501 2301 920970材料二 19021914年德、俄、法、英军费开支增加情况统计表国家德国俄国法国英国军费开支增长率270%110%80%19% 材料三 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永久和平是一个梦,并且还不是一个美梦,而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德军参谋总长毛奇(1)依据材料,指出德国在当时处于怎样的地位?(4分)为此,德国提出了怎样的要求?(2分)(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措施。(5分)27.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938 年9 月慕尼黑会议后,张伯伦回英国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然睡觉去吧。” 材料二 1939年7月24日,英日双方签署了有田克莱琪协定,规定:英国“完全承认”日本造成的“中国之实际局势”;承认日本在其占领区内享有“特殊之要求”;允诺“凡有阻止日军或有利于日军之敌人之行动与因素”,英国“均无意加以赞助”。1941年312月美、日进行秘密谈判,谈判中美国承认伪满政权,同意日本延缓从中国撤军等。材料三 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回答-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我们与希特勒或他们的匪帮永不会谈永不斡旋,我们将在陆地上,海洋上,天空中与他们战斗” 丘吉尔回忆录 (1)对于慕尼黑会议毛泽东说,张伯伦是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请用1938年到1940年的史实来证明毛泽东的评价。(4分)(2)有田克莱琪协定又被称为远东慕尼黑,请分析其实质。(2分)(3)材料三与材料一、二对比,英国的政策发生什么变化?各举一个战例说明英国在“陆地上、天空中”与德国作战。(3分)(4)材料二中美国的做法显然不利于中国,但中国的抗战却对其他反法西斯国家起积极作用。试分析1941年的中国战场对苏德战场与太平洋战场所起的作用。(4分)28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是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却此起彼伏,一直未曾停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运。”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材料二 “二战”以后,中东地区的国家一度分成了两个壁垒森严,阵线分明的集团:苏联支持的埃及(1974年以前)、叙利亚、黎巴嫩、民主也门等国;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土耳其、科威特、伊朗(1979年以前)、沙特阿拉伯等国。材料三 美苏在加紧争夺的同时,为了各自的利益,力图在中东维持一种“不战不和”的状态,引起了埃及的不满,1973 年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 (1)二战后局部战争连绵不断,列举两例爆发于20世纪50年代的局部战争。(2分)(2)依据材料一,说明美国等大国插手中东地区的主要目的。(2分)(3)二战后爆发的100多次局部战争和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中,其中40余起发生在中东,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4)你认为在解决中东问题时应该注意些什么?(4分)2920世纪的奥运会在很大程度上见证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申办1916年第6届奥运会的城市有柏林、布达佩斯和亚力山大。1912年,欧洲战云笼罩,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然而“奥林匹克之父” 顾拜旦却相信,如果把奥运会举办地设在柏林,德国人的注意力就会转到运动会上去了,可能消弥一场大战。因此,第6届奥运会决定在柏林召开。(1)顾拜旦善良的愿望是否实现了?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材料二 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会徽和海报 (钟的中间是普鲁士鹰和奥运五环) (海报的中间是纳粹标志)(2)你能从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会徽和海报中获得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在本质上说明了什么?(4分)材料三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跪倒在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向600万犹太人亡灵谢罪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宿敌”法国真诚道歉。纽伦堡审判(3)一个国家要承办奥运会,必须具备很多条件,“爱好和平,维护和平”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德国的慕尼黑非常想申办1972年夏季奥运会。假如你是德国奥申委的一名工作人员,你会如何说服国际奥委会,德国完全具备“和平”方面的条件。要求以材料三为依据。(3分)材料四 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始前,联合国大会主席亨特向各成员国呼吁,在奥运会期间停止一切的敌对行动,遵守奥林匹克停战的协议。参加雅典奥运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政府都纷纷宣布尊重奥运停战精神。 (4)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回答,奥运会与战争、和平之间的关系。(4分)昭阳二中高二历史选修三综合测评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C ACDBADDD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CCADDDACD题号2122232425答案DDDCB26(1)地位:德国经济高速发展,工业生产超过老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居于世界第二位,而殖民地占有份额远远少于英法居于世界第四位。(4分) 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2分)(2)措施:大幅度扩军和增加军费开支;煽动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发动战争;拼凑三国同盟军事集团;将科技进步成果应用于军事等(5分)27(1)德国和苏联达成协议,先进攻了波兰和法国,并很快灭了法国。1940年7月,德国实施海狮计划,对英国发动不列颠之战。(4分)(2)出卖中国利益,与日本达成妥协,维护英国在远东的既得利益。(2分)(3)纵容侵略到坚决抵抗。北非阿拉曼战役、击碎海狮计划或德国的空中闪击行动失败(3分)(4)1941年中国的抗日使苏联避免两线作战,延缓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美国赢得了全面备战的时间。(4分)28(1)朝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或第二次中东战争)(2分)(2)控制整个世界,建立全球霸权。(2分)(3)大国势力渗透意识形态复杂地理位置重要领土争夺激烈石油资源丰富民族宗教矛盾复杂(两点必须回答,其余再任意回答两点即可)(4分)(4)在领土方面有一个合理的处理,实现“以土地换和平”的计划;减少大国干涉,强化联合国的作用;尊重相互的宗教民族信仰(4分)29(1)没有实现。 说明仅凭美好的愿望是无法阻止战争的;德国发动战争具有必然性。(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分)(2)历史信息:纳粹德国企图控制奥运会;1936年奥运会处在纳粹德国和战争隐形之下。(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本质上说明:纳粹德国强烈的侵略性和称霸世界的企图。(4分)(3)清除法西斯主义,正视并且承认二战的错误,主动与其他国家和解。(3分)(4)战争破坏和负面影响奥运会;和平是奥运会召开的前提,和平促进奥运会的发展;奥运会推动和平的发展。(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