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应体现四.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09004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教学应体现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科学教学应体现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科学教学应体现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教学应体现四“性”甘州区新乐小学 蒋振峰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这一直以来是小学科学教师们讨论的一个话题。作为一名小学科学课程的任课教师,我在反复解读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在科学课施教中积极实践、反思和总结,我觉得小学科学课堂应体现四个“性”:一、 科学性科学性这一特点是由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决定的。“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是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中对于科学学科课程性质的阐述。分析这一课程性质,我们不难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这门课程自身的性质。因此,小学科学教师的施教就要能合理有效地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和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良好科学素养。作为一名小学科学课的任课教师,应该准确理解这一课程性质,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出科学课堂的学科性质特点:科学性。如何在课堂中体现“科学性”这一学科特点呢?就我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体会来说,我觉得教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挖掘教材,理清教材知识体系,弄懂基本的科学概念小学科学教材中设计了丰富而有趣的内容,它虽浅显,但却涉及到许多系统的科学知识,因此需要教师系统了解所涉及的科学知识,这样才能更科学合理地设计教案,实施教学活动。比如我执教的三年级观察水生植物这一课。由于 “浮萍”、“水葫芦” 这些水生植物我自己对它们就比较陌生,更别说在城市中的长大的孩子了。所以我就先去查阅一些资料,了解了“浮萍”、“水葫芦”这些水生植物的科学知识,找到了它们的图片,还在网上查阅了北方常见的水生植物,这样在课堂中我就能够科学地给学生讲解了。常听同事们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话一点不假,尤其是对讲“科学”这门更重科学性的课的老师。(二)以生为本,科学设计,促进学生发展“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这是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小学科学课的基本理念。作为小学科学课的任课教师就要在自己的课堂中以这些理念为指导,科学设计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课堂教学中既有知识的传授,又有学生能力的培养,还有学生情感的陶冶,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对科学课的认知体验设计生动易操作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既能潜移默化地接受基本的科学概念或原理,又能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学会了科学的探究方法,提高了科学实践能力,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我的科学课堂教学中,我就常用生动有趣的导入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用丰富有趣的科学实验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用简单易操作的作业延伸学生课外科学实践。这样,我以学生的角度分析教材、课堂教学,再通过科学安排教学环节,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既让学生爱上了科学课,还着实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二、 趣味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的确,一堂有趣的科学课对学生的培养、发展影响不可小视。趣味性这一特性是由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所决定的。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具体向抽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考虑这些特点,依据学生的兴趣,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否则,教师苦口婆心讲了许多道理,而效果并不好。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就利用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知识竞赛、科学实验、实物观察、小组游戏、播放音频、视频资料、图片展示等多样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物这一单元内容时,我先浏览了本单元各课时教学内容,分别是寻访小动物、蜗牛、蚯蚓、蚂蚁、金鱼和动物的共同特点这些内容。在解读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中设计的教学目标后,我觉得教材所涉及到的这些小动物学生易找,也好饲养,而且学生会带着好奇心去做这些事情。我便在教学第一课时时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去观察这些小动物,建议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尝试饲养。同时我给学生准备好观察记录表,并给他们示范如何填写。学生听完我做的安排后,情绪高涨,争先恐后地向我报告饲养这些小动物的打算,向我索要观察记录表。于是我又进一步给学生进行了分组搭配,争取实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这项活动中,还注意提醒让观察、饲养相同小动物的学生相互交流体会。经过一些日子的观察和饲养,等我教学剩余的课时内容的时候,学生已经有了自己亲身的观察、饲养经历,课堂中发言积极,一些学生还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课堂气氛活跃,连平日里不怎么发言的同学,都能时不时举手要求发言。这样的结果令我欣喜不已。在学生要学的时候,给与他们学习的机会,学习就成了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情,这也是教师教学最轻松愉悦的时候。在教学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浮与沉的内容时,我先要求学生自己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如铁钉、木块、小水槽等,然后在课堂中带着学生一起做沉浮实验。由于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一个个都跃跃欲试地想成为最先体验沉浮实验者,探明物体沉浮的原因。像这样的实验活动在科学课中有很多很多,教师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些实验活动来让学生亲历科学规律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实验观察和操作中直观地感受科学知识发现和总结的乐趣,轻松地转变学生“要我学科学”为“我要学科学”的学习态度。另外,我还设计展示精美的图片,播放音频、视频资料,参与“开心辞典”、“星光大道”等游戏的教学活动穿插于课堂教学中,这些活动的实施都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取得了寓教于乐的效果。三、 创新性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小学科学课堂也离不开创新,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有新思想和新创造,学生的学习也要有新的发现和体验。在教学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种植我们的植物一课时,由于气温还较低,不适合种植凤仙花,所以我原本设计让学生看看图片和视频资料来了解“如何种植凤仙花”。后来我觉得这样教学学生的体验一定很肤浅,也不会很感兴趣。于是我决定调整这一课到气温上升到适合种植凤仙花的时候再施教。后来,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老师带来的凤仙花图片。有学生观察后兴奋地喊:老师,这是我妈妈种过的指甲草。其他一些孩子附和:就是的,指甲草。学生兴犹未尽,眼睛时不时盯着老师的图片看。我觉察是个不错的教育机会,便告诉学生老师自己养了一些凤仙花,他们愿不愿和老师一道种养凤仙花。学生兴趣高涨,有些见过过凤仙花的同学更是兴奋不已。我把种养的方法给孩子们讲完后,我便顺势告诉学生他们可以向自己的家长求助,让家长和他们一道想办法种养凤仙花,并要求他们做好种植笔记,在课后给他们发了表格让他们填写,要求他们弄清楚凤仙花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要经历那些生长过程,这个过程中的生长状况怎样等等。这样一来,学生有了种养体验,后边的教学内容就容易完成了。从学生上交的种养记录和填写的表格来看,结合后来的教学情况来分析,大部分学生在家长帮助下种养了凤仙花,不过一部分学生种养成功了,而一部分学生种养到中途失败了,不过他们与养的好的同学合作,也有着养凤仙花的体验。有的学生仔细观察了自己种养的凤仙花,做了详细记录,有着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为了养好凤仙花还上网查阅了凤仙花相关的资料。这样的结果既实现了我当初的预期目的,学生有着自己直观的种养体验,又已远远超越了我所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学生极大的发挥了他们的种养热情,有着新鲜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课外知识。能取得这样的效果,源于我对教材新的剖析和课堂新的设计。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一理念也正是引领我们科学任课教师做创新性教师、实施创新性课堂、培养创新性学生的明灯。四、 实践性任何一门知识,我们学习它的终极目标都是在于运用,学习科学知识更是如此。科学课其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材安排了很多的试验、实践活动。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前言部分指出:“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设计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还更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提升他们学科学的兴趣。我在科学教学中,就常常设计一些观察、操作、调查、整理、实验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完成,有意培养他们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科学知识的素养。如在学完热是怎样传递的、传热比赛后,我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来思考:锅为什么要用铁或铝这些金属材料制作?为什么锅把、壶把、杯把握手的部分要放木头或塑料衬垫?这些问题都是生活中学生常常看到的,但不曾用科学知识解释过的,而学完热这一章的内容后,学生就可以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说明,并可在今后的生活中利用热传递的特性来做好热的传导和保持。在学习地球的运动一章内容时,我课前安排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分析昼夜交替现象和四季更替想象是否与地球运动有关?建议学生课外查阅资料解决这个问题。课堂中学生利用所查资料很详细地回答了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较清楚地解释了昼夜交替和四季更替现象。像这样的实践活动还有很多很多。科学知识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若少了实践性的科学课堂,将背离了学科学的目标,也将让科学课堂失去很多的趣味。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课程理念部分又指出: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和有利于为他们的人生建造知识大厦永久基础最必需的内容。因此,教师在设计科学课实践活动的时候,不能随心所欲,而应考虑学生实际和社会实践需要来设计,让科学课堂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解读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我们不难发现,科学学科要与社会生活、学生发展实际相结合,既要让学生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科学知识,能应用于日常生活,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总之,要上好小学科学课,我觉得教师们要在深入学习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挖掘教材内容,考察学情,设计出集科学性、趣味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课堂,培养学生自觉爱科学,自主学科学,自动用科学的良好科学素养。作者信息:姓名:蒋振峰 单位:甘州区新乐小学职称:小学高级教师电话:13139369697邮编:734000 邮箱:xyz0918273645163.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