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08486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课时、认识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几个几相加的基础上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2使学生能初步根据乘法的含义观察简单生活现象,并体会到求几个几相加的和列乘法算式比较简便。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信心,产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掌握乘法的意义,能将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改写成乘法算式。教学准备:课件等。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这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二、 新授1、教学例1。(1)出示例1图(2)提问:图中几处有小白兔?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2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怎样算? (3)老师指着算式提问:这两个算式里加数分别都是几?是几个几相加?(4)小结2、教学“试一试”(1)出示试一试图。(2)例1,提问: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根?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算?求一共的根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3)例2,提问: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根?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算?求一共的根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4)学生填书,完成“试一试”,集中交流。3、教学例2(1)出示例2图(2)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吗? (3)老师说明:4个2相加得8,还可以用乘数计算,写成24=8,像24=8这样的算式,是乘法算式,这个符号(“指”)叫乘号(板书:乘号),可以这样写(示范写“”)。(4)4个2相加得8,不仅可以写成24=8,还可以写成42=8,谁会读这个算式?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各部分都是有名称的,谁先来说说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板书:4 2 = 8 (乘数)(乘数)(积)同桌同学互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5)老师小结。4、教学“试一试”(1)出示例图,自己先说说图意。(2)提问:图中有几组小鸡?每组有几只鸡?求一共有多少只,是求几个几相加?(3)学生填书,并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4)讨论;求5个4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三、 完成“想想做做”151、完成“想想做做”1出示第1小题图,提问:1盒有多少枝?有几盒?求一共有多少枝,就是几个几?2、完成“想一想做做”23、完成“想想做做”3(1)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2个,摆4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2)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4个,摆2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3)比较一下这两种摆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4、完成“想想做做”4读出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什么。5、完成“想想做做”5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四、 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第二课时、练习一(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页练习一的第15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2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乘法在解题中的优越性。教学重难点:加深学生对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准备:学具(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1、看图先填空,再写加法和乘法算式加法算式:( )+( )+( )+( )=( )乘法算式:( ) ( )=( )或( ) ( )=( )2、读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多少。54=20 62=12 38=243、导入新课:上面的内容,是上节课所学习的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认识乘法。(板书课题:练习一(1)二、完成练习1、第1题学生读懂题意,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独立操作,集体讨论订正。2、第2题a(1)出示第1小题图。(2)提问:有几缸金鱼?每缸有多少条?求一共有多少条,是求几个几相加?(3)学生独立填书,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b(1)出示第2小题图,提问:小朋友在做什么?小朋友分几组在跳绳,每组几人?求一共有多少人跳绳,怎样算?(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答,老师巡视,了解学生解题情况,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交流。(3)讨论;求4个5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3、第3题(1)独立完成第3题的两道题。(2)集体交流指名说说两道题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乘法算式是什么?(3)比较一下这两道有什么不同的地方?4、第4题(1)出示第4题的两幅图。提问:这两幅图分别是求几个几相加?(2)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集体交流。5、分小组活动,让学生联系生活和周围事物,说出一些可用乘法计算的问题,集体交流。6、完成“想想做做”5(1)你会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吗?学生独立改写。(2)集体交流,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改写?比较一下乘法和加法比哪一种比较简便?(3)老师小结。第三课时、练习一(2)教学内容:书本第56页练习一第610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2.通过多角度收集到的信息的交流,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和他人合作,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重难点:运用乘法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小黑板等。教学过程:一、交流信息,解决问题 。1交流预习作业。教师参与小组活动,将有价值的问题展现出来,在全班交流。2学生认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二、任务驱动,自主检测。(一)基础训练1完成练习一的第6、9题学生自练。小组内交流,相互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全班交流。(二)专项练习1完成练习一的第7、8题学生自练,小组内交流。追问:为什么用乘法算?追问:你是怎么想的?注意写单位名称。全班交流。2补充:按要求画一画,再填一填。小黑板出示:(1)画,每堆3个,画3堆。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2)画,每堆画2个,画4堆。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学生自练。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全班交流。(三)综合练习1完成练习一的第10题。学生自练。小组内交流。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师:同桌之间说说是怎么想的?提问:你能出几道这样的题目考考你的同桌吗?全班交流,注意答案的多样性。三、全课小结。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你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教学后记:第四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2、3、4的乘法口诀(第79页,“想想做做”的第14题)教学目标:1、创设情景使学生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学重难点: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若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玩一玩,(课件显示)1、情景一、玩翘翘板1个翘翘板上坐了2人。问:有几个2?(1个2)1个2能不能写成乘法算式?(可以)怎么写?(板书21)说明1个2就是2所以212可以编成一句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板书:一二得二)2个翘翘板上坐几个人?(4个)现在有几个2?乘法算式怎么写?(224)联系乘法算式22引出乘法口诀:二二得四。想想:12你用哪一句口诀?2、情景二、玩荡秋千1只秋千上坐3人。两只秋千坐6人,1个3是3,2个3是6,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谁能编2句乘法口诀?板书(一三得三二三得六)3个3是多少?乘法算式怎么写?你能编成一句乘法口诀吗?(小组互相说一说)板书:三三得九想一想:3132 你用哪一句口诀?小结:上面编的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都叫3的乘法口诀,3的乘法口诀表示求几个3相加得多少。3、情景三:小朋友坐火车一节车厢坐4人,2节车厢坐几个?3节呢?4节呢?小组合作,算一算把表格填完整1个42个4相加3个4相加4个4相加乘法算式怎么列?板书:414,428,4312,4416交流:你可以编出4的乘法口诀吗?(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想一想:414243口算说说你想的是哪一句口诀?4、试一试111的乘法口诀是怎样的?你会编吗?板书:一一得一。 看情景图,回答问题,学习3的乘法口诀。看情景图,回答问题,学习4的乘法口诀。试编1的乘法口诀。二形成应用1、读读2、3、4的乘法口诀。2、课本第9页“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小棒,然后独立完成。第2题你能看图列出两道乘法算式吗?它们用是是哪一句口诀?让学生领会到依据一句口诀能列两道乘法算式。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辅导差生。3、游戏找朋友。小朋友手中拿有14的乘法算式,老师拿出一张口诀卡,拿着相关算式的同学站起来,就是它的好朋友。 完成“想想做做”第14题。师生游戏“找朋友”。三小结同学们你们今天玩得高兴吗?那么在游乐园里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呢?说说你对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四课堂作业课本第9页1、2、3、4题。 第五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的练习教学内容:2、3、4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课本第10页第510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2、3、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运用2、3、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教学准备:课本第10页第10题的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复习1、背一背:采取游戏形式,背2、3、4的乘法口诀。小组背 男、女生背 独立背背完后,交流你是怎样记住的?2、说一说:这些口诀所表示的意义。二三得六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指名说一说口诀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口诀的意义。3、算一算:(出示口算卡片)31= 23= 41= 22=14= 43= 24= 33= 学生独立算一算。二、拓展。1、课本第10页第8题。学生独立填写。2、第9题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答案不止一种,鼓励学生想出不同填法。组织学生讨论,分组说一说。教师小结。3、投影显示第10题图片。(1)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游乐场玩)(2)玩碰碰车的一共有多少人?你会列乘法算式吗?(23=6)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3)小组交流你还能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列出乘法算式吗?引导学生提出3架飞机共坐几个小朋友?2架吊桥共有多少人等问题。列出算式33=9和42=8。根据所提问题,学生在书上写答案。 3.完成第5-10题。独立填写,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集体交流。三、自我评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还有什么疑问需要大家帮助解决? 说一说。教师小结。四、课堂作业课本第10页第5、6、7题。第六课时、 乘加、乘减教学内容:乘加、乘减(第1112页内容,“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选择合适的算式,培养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今天生物小组的同学把他们养的金鱼带到教室里来了(课件显示:四个鱼缸,有3个鱼缸里有4条金鱼,一个鱼缸里只有2条)这些金鱼是生物小组的同学精心培养的,你们喜欢吗?问题:他们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看图回答问题。二、探究讨论:要知道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金鱼?你是怎么知道的?交流:(1)把每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加起来就可以了(4+4+4+2)(2)先把3个4条相加再加2条。(43+2)板书4+4+4+2=14条43+2=14条 讨论交流。三、拓展你还有其他方法列式吗?引导学生发现如果把第4个鱼缸也看成有4条金鱼可以列出乘法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42问:44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2?讨论、交流。小组讨论其他的方法。四、归纳像43+2这样的算式有乘法又有加法,我们叫它乘加算式,442有乘又有减,我们叫它乘减算式,你能看着这两个算式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学生讨论,指名回答。了解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师: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加法,或有乘法又有减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认识。五、应用教材第12页第1、3、4题第1题,你是怎样列式的?34+1=13第3题,左边有题一共有几人?怎样列式? 完成第12页第1、3、4题。六、课堂作业教材12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第七课时、 5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5的乘法口诀(课本第1314页,第14页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重难点: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教学准备:课件、图表等。教学过程:一、问题情景课件显示:小朋友划船每只船上坐5人,一共有多少人?小组合作画一张表,并算一算。船的只数 1 2 3 4 5人数 5 根据情景回答问题。二合作探究以前大家知道了1-4的乘法口诀,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研究学编5的乘法口诀。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样编出口诀的?四人小组讨论交流5的乘法口诀。2、生汇报教师板书;1个5是5 51=5 一五得五2个5想加 52=10 二五得十3个5想加 35=15 三五十五4个5想加 45=20 四五二十5个5想加 55=25 五五二十五3、你发现这些算式或口诀中,乘数、积有什么特点?点拨:同学们真聪明自己发现规律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知道了5的乘法算式中,随着乘数一个比一个大,积就一个比一个大5。三、形成应用1、将5的乘法口诀读一读。2、同桌互背5的乘法口诀。3、师生对口令4、游戏:翻一个数马上说出它与5的积,比一比谁最快。5、讨论:“想一想”中的算式各用哪一句口诀?秘密:积的个数是0,乘数应填双数,积的个位是5,乘数应填单数。 完成“想一想”。四、想想做做1、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题中的秘密。2、第2题学生同桌互相对口诀,以游戏形式完成。3、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订正。4、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5、第5题学生自己读懂题意,口答交流。6、第6题老师引导学生读懂题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五、总结评价今天同学们自己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会用5的乘法口诀算乘法,你们学的真不错。 第八课时、 练习二(1)教学内容:5的乘法口诀的巩固练习(教科书第15页练习二第1-6题)教学目标:1、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计算乘法。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计算乘法。教学准备:卡片、图表等。教学过程:一、复习1、(1)背一背5的乘法口诀 集体背。(2)你能背出1-5的乘法口诀吗?(指名背、小组背、独立背)2、口算卡片13 24 34 52 25 53 51 3344 15 45 55独立完成。3、游戏老师说一句口诀,大家能很快说出两道乘法口诀算式。小组之间玩游戏。教师小结游戏效果。二、练习1、第2题出示练习二第2题图教师引导学生看懂题意,组织学生反复练习。同桌之间交流完成。2、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3、第4题学生以比赛形式完成,时间控制在2分钟左右。集体订正。交流错误较多的在哪里?4、第5题先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5、第6题出示第6题主题图(1)找一找:图中都有些什么?(2)根据图上给的信息你能提出那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3)四人小组讨论:每幅图表示的是几个机箱加?计算时要用哪句乘法口诀?同桌交流。三、课堂总结:四、作业第九课时、 练习二(2)教学内容:乘法应用题(课本第16页内容,“想想做做”第711题)教学目标:1、会分析乘法简单应用题的关系。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会分析乘法简单应用题的关系。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1、背乘法口诀。2、小游戏3、口算练习。二、讲授新课1、第7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强调在得数后面写上单位名称。集体交流订正。2、第8题 出示题图,观察图中讲了什么?如何理解?(有5个同学浇花,每人浇3棵。一共要浇多少棵?)学生独立解答。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订正。3、第9题出示题图,观察图中讲了什么?如何理解?学生独立解答。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订正。4、第10题出示题图,观察图中讲了什么?如何理解?学生独立解答。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订正。5、第11题出示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些什么?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指名解答。 集体交流订正。三、补充练习。四、课堂总结: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五、课堂作业教学后记:第十课时、 6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教材第1718页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6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用6的口诀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掌握6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用6的口诀进行计算。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报得数,并指名说说你用了哪句口诀?2、列式计算:1个5 3个4相加 3、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将学习6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二、新授。1、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图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2)1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多少人?3、4、5、6次呢?出示表格,让学生自己填写。(3)一次可以坐6人,是几个6?怎样列出乘法算式?你能说一句口诀吗? 根据提问依次板书: 1个6 61=6 一六得六提问:“一六得六”表示什么意思?(6和1乘,积是6)(4)2次可以坐12人,是几个6?用乘法算怎样列式?请你们编出一句口诀。根据提问依次板书:2个6 62=12 二六十二引导学生观察两个乘法算式:2个6比1个6多几?所以第二句口诀的得数比第一句多几?(5)3个6、4个6、5个6、6个6相加,各是怎样列乘法算式?把85页上的乘法算式和口诀填完整。(6)让学生说出每道算式和相应的每句口诀,老师依次板书算式和口诀。并指名说出每句口诀表示的意思。(7)引导学生比较。6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这些口诀从上到下按顺序排列后,每句口诀的积都比它上面的一句多几?为什么会多6?(8)请学生把口诀齐读一编。再请大家边轻声读边试着背背看。(9)试背口诀。A、师生对口令,开火车说口诀。B、请学生齐背口诀,再指名背口诀。2、教学“想一想”。(1)出示“想一想”62=( ) 65=() (2)口算出结果,并说说各用哪一句口诀?3、小结。三、完成“想想做做”。1、完成“想想做做”1。(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2)比较每组两个算式有何特点?讨论交流。2、完成“想想做做”2。(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2)6的乘法口诀还有几句?可以用哪些乘法算式?3、完成“想想做做”3。4、完成“想想做做”4。(1)要求学生多读几遍题后,再列式计算。(2)比较一下66与62(26)有什么不同?哪个算式的两个乘数都是6?哪个算式是6个2相加?5、完成“想想做做”5。出示第5题图,学生讨论交流,独立完成,集体订正。6、完成“想想做做”6。独立列式、口算、集体订正,指名说说你为什么用乘法算?四、作业:背6的乘法口诀。第十一课时、 练习三(1)教学内容:教材第19页练习三14。教学目标: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上一堂6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课。板书课题:练习三(1) 读课题二、计算练习。1、口诀练习。(1)背6的乘法口诀。(集体齐背,指名背,对口令。)(2)提问:“五六三十”是什么意思?用来算哪两个乘法算式?“三六十八”呢?2、出示已学过的乘法算式卡片,指明学生口算。反复练习后,让学生集体口算一遍。3、练习三1。(1)出示第一题图,看清图意先是4分别乘2、3、4、6,再依次指题目,读算式说得数,每说一道算式得数,集体齐答口诀。(2)再让学生分别用2、3、4、6分别乘5、6,读算式说得数,齐答口诀。4、练习三2。(1)老师说明题意,要求学生把得数相同的算式用线连起来。独立完成。(2)集体交流时提问:64和46为什么相等?(都用口诀四六二十四)43和62为什么相等?(口诀不同,得数相同)在已学过的口诀里找一找,还有哪两句口诀的得数是相同的?5、练习三(3)。(1)要求学生比每组两题中得数的大小,并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2)刚才我们通过计算比较出了大小,谁能不计算得数,就能比较出它们谁大?(如第一组中63是3个6相加,62是2个6相加,3个6大于2个6,所以63比62大)还有其它方法吗?(比乘数,如56和66,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的乘数6,另一个乘数6大于5,所以66大于56)。6、练习三(4)。三、课堂总结:四、作业:口算:36= 64= 26= 56= 45= 16= 53= 62= 66= 44= 34= 52=独立完成。第十二课时、 练习三(2)教学内容:教材第20页练习三510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加深理解加法应用题和乘法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巩固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正确地解答已学过的应用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以及分析、比较、综合、推理等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加深理解加法应用题和乘法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巩固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正确地解答已学过的应用题。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上一节我们已经练习了乘法的计算,今天我们将主要练习应用题。板书课题:练习三(2) 读课题二、综合练习。1、练习乘法计算:(1)出示乘法口诀卡片,让学生读一句口诀,再说出相应的两道乘算式和得数。(2)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口算,然后集体算一遍。2、练习应用题。(1)练习三5。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2)练习三6读题。提问: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一辆小汽车可以坐5人,4辆小汽车可以坐多少人?)学生讨论交流,弄清题意后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3)练习三7学生讨论交流,弄清题意后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4)练习三8指名读题,要求学生想一想每道题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交流时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左边一道题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可以用乘法算也可以用加法算?(如果有学生只用了其中的一种方法算,再让他用另一种方法算一遍)。左边为什么只能用加法算?(5)练习三9A、指名读题,要求学生想一想每道题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B、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交流时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左边一道题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可以用乘法算也可以用加法算?(如果有学生只用了其中的一种方法算,再让他用另一种方法算一遍)。左边为什么只能用加法算?C、小结:这两题虽然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个,但是,左边一题的条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做了6个沙袋,2个人就是2个6,所以能用乘法算也能用加法算;而右边一题两个人做的个数不同,求一共有多少个,只能把两个人做的个数相加,所以用加法算。(6)练习三10A、数一数,一班每行种多少花?二班每行种多少花?B、不计算你怎样知道哪个班种的花多些?为什么?(两个班种了4行花,一班是4个5朵,二班是5个5朵,5个5朵多些,所以二班种的花多些。)C、学生独立求出一班、二班各种了多少朵花?D、要求学生用三句话口答。三、课堂总结:四、课堂作业:教学后记:第十三课时、复习(1)教学内容:教材第2122页复习17。教学目标:使学生熟记16的乘法口诀,了解乘法口诀排列的一些规律。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熟记16的乘法口诀。教学准备:口算卡片,16的乘法口诀表。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复习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要求小朋友能熟练地背出这些乘法口诀,还要能用这些口诀很快地进行乘法口算。读课题二、复习。1、复习1出示题图,学生独立观察完成,集体交流订正。2、复习2。(1)出示16的乘法口诀表:这是我们学过的16的乘法口诀,你能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口诀吗?(独立填写,集体订正)(2)学生对照口诀放大表,横着看,你发现什么规律?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横着看,口诀的排列与我们学习时的顺序一样,第1行是1的乘法口诀,第2行是2的乘法口诀,第3行是3的乘法口诀,一行一行排到6的乘法口诀。请小朋友一行一行背一遍。(3)竖着看,你发现什么规律?小结:竖着看,每一行中口诀的第一个数相同,第二个数从小到大排列,也就1个几1行、2个几1行这样排列的。例如第一行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第二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请小朋友竖着一行一行背一遍。(4)拐弯看(要说明先横后竖地读),每一组口诀间有什么联系?小结:拐弯看,先横后竖,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都是与2有关的口诀,也就是2和1、2和2、2和3相乘的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都是与3有关的口诀,也就是3和1、3和2、3和3、3和4相乘的口诀。请小朋友齐着拐弯试背一遍(5)师生共同对口令。3、复习3。同桌两人合作学习乘法,一名同学出示口诀卡片,另一同学口答两道乘法算式与结果。4、复习4。竞赛的形式同桌同学两人一组,比比谁先过河;比两次,使每个同学都能练习到两组题。5、复习5。20题口算,要求学生在2.5分钟内完成,集体订正,了解学生完成的情况,做好统计。6、复习6。在写出得数的算式里填写运算符号,先让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之后组织交流,讲讲是怎样想的?7、复习7。填方框里的乘数,由于只学到6的乘法口诀,所以方框里暂时填16个数,要求学生说出所填乘数,所得的积并说说用了哪句口诀?(第一题可按横着背的6的口诀的顺序想,后面两小题可以按拐弯背的顺序想。)8、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老师要求小朋友们能熟练背出这些乘法口诀。而且要很快说出算式和得数。 三、课堂总结:通过复习,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四、作业:背乘法口诀。第十四课时、复习(2)教学内容:教材2223页复习813。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乘法应用题。教学重难点:学会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乘法应用题。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出示口算卡片。齐说得数并说说用了哪一句口诀?2、口答。 4个5是多少? 看卡片口答。3、背乘法口诀。4、复习8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二、复习应用题。1、复习9。(1)出示第7题,指名说图意。(2)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为什么用乘法算?2、复习10。(1)出示第8题,学生独立解答。(2)集体订正指名口答:求一共有多少间,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用什么方法计算?求一共有多少个花坛,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用什么方法计算?(3)学生集体口答。3、复习11A、出示第11题,读题。提问: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一共有几个问题,哪3个?B、说说三个同学各自购买了什么商品,购买了多少,单价分别是多少?C、学生独立求出小军、小红各用多少元?D、要求学生用三句话口答。4、复习12出示第12题,指名读题,说说这题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学生独立完成。比较两道算式的不同点,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集体交流订正。5、复习13。你想给哪一种车装轮子?装几辆?算算一共要用多少个轮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学生可以任选一种车,自己确定装的辆数,然后列式计算,这道题可以组织小组学习,让学生互相合作,互相评价。6、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乘法应用题,如果一道应用题中,要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都要用乘法计算。三、补充练习四、课堂总结:五、作业 教学后记:第十五课时、快乐的假日活动教学内容:教材2425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利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2、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培养认真观察的习惯。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会利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图表、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一个阳光明媚的假日里,老师带领同学们到郊外去春游,他们玩得可开心了,开展了许许多多的活动,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色!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好!就让我们一起步入快乐的队日活动吧!板书课题:快乐的假日活动 读课题二、新授。1、观察:(1)出示“快乐的队日活动”图,观察图中画了哪些活动?(搭帐篷、烧烤食物、钓鱼、洗菜。)除了这些活动外,图中还画了什么?(背景的树上还有许多鸟窝,每个帐篷外还摆了毛巾架。)(2)仔细观测各中活动,搭了几个帐篷,每个帐篷有几个在搭?烧烤的有几组,每组几人?洗菜的同学分成几组,每组几人?每组有几只篮子?明明钓了几条鱼?小华钓的是他的几倍?附近有几棵树,每棵树上有几个鸟窝?有几个毛巾架,每个架子上挂了几条毛巾?2、提问题:(1)根据刚才我们观察的情况,想想,如果每人用一条毛巾,你知道每个帐篷里住多少人吗?为什么?(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分小组活动、讨论。(3)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搭了3个帐篷,每个帐篷有3个人搭,一共有多少人搭帐篷?烧烤的有4组,每组4人,烧烤的一共有多少人?洗菜的同学分成3组,每组2人,每组有4只篮子,洗菜的多少人?一共有多少篮子?附近有2棵树,每棵树上有2个鸟窝,一共有多少个鸟窝?有6个毛巾架,每个架上挂了5条毛巾,一共有多少条毛巾?明明钓了4条鱼,小华钓的是他的2倍,小华钓了几条鱼?)(4)独自解答所提的问题,汇报解答结果。3、想一想在我们班的队日活动中,开展过哪些活动,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集体交流)观察画面,回答问题。分小组活讨论,再汇报。三、小结。“快乐的队日活动”就要结束了,同学们不仅玩得愉快,而且还学到了不少数学知识,真有趣!希望下次我们班里也能开展一个比他们更有趣的度日活动,到时候我们还要比一比谁解决的数学问题多,好吗?教学后记:第十六课时、认图形(一)教学内容:教科书262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认识多边形的过程,能够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2、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能够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教学准备:图形、实物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回忆节假日和爸爸妈妈去哪些地方玩过。 2、谈话: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你们从没有去过的地方,那就是有趣的“图形王国”。(出示图片) 二、主动探索,合作领悟 1认识四边形 (1)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也可称为四边形 。师:让我们打开“图形王国”的门,瞧瞧遇到了谁?(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卡通小人”让同学们认一认)请小朋友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用手沿着四周摸一摸。再拿出依仗正方形沿着四周摸一摸,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下。(会发现它们都有四条边)出示画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图,指名上来指一指长方形、正方形的四条边各在哪里?师:其实,我们刚才摸的地方就是图形的边,请大家再分别摸一摸长方形、正方形的边,数给同桌看看是不是都有四条边。学生摸一摸、数一数,相互交流。 出示:它们各有四条边,是四边形。 (2)认识其他形状的四边形。谈话:让我们再到“图形王国”看看,还能遇到哪些图形。(出示书上“试一试”图形)如果将这些图形分类,你想怎样分? (师指名在幻灯机上分)展示学生的分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学生的分类可能有下面两种: 认识的分一类,不认识的分一类; 四边形分一类,三角形分一类。 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卡通小人”,它们手指着学生分出的其他四边形说:这些图形和我们一样。它们也都有四条边,是四边形。 引导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形状的四边形,2认识五边形 谈话:小朋友,剪出的图形给它取个名字,你想叫它什么呢? 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两个画好的五边形,让学生数一数边的条数,说一说各有几条边,是几边形,最后出示话框,让学生齐读。 3、认识六边形 想一想、议一议:六边形是什么样子呢?学生猜一猜师边说边示范,学生跟着摸一摸(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数) 学生拿出相应学具分一分。三、总结评价,应用扩展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上来指一指、说一说,其余学生补充) 引导回忆:平常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的形状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 2做“想想做做”第2题。分小组讨论,让几名学生说一说。组织学生想一想,再搭一搭,最后在看一看,数一数。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今天,我们去了“图形王国”,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第十七课时、认图形 (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2、参与对图形的围、搭、折等实践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参与对图形的围、搭、折等实践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准备:图形、实物等教学过程:一、认识图形的练习。1、完成第3题。(2)集体订正。说一说,如何分辨一个图形是几边形?2、完成第4题。(1)教师出示依仗长方形纸,沿着长边对折,展开后,再折入一个角,成为一个五边形。提问:现在是几边形?(2)再将另一个角折入。提问:这又是几边形?你会折吗?(3)看书第27页,请学生照样子继续折一折,并根据折的情况填写题中的小括号。(4)启发:你还能继续往下折吗?小结:刚刚我们利用手中的四边形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了许多五边形、六边形。3、完成第5题。(1)说明要求。(2)小组讨论,动手实践并交流。(3)指名汇报,表扬有多种想法的学生。4、完成第6题。(1)说明图意。剪的结果可有多种方法,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1)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照样子折一折。学生照样子折一折。组织学生先小组讨论、交流,再指名汇报。(2)学生动手试一试。二、认识七巧板1、出示一副七巧板。 提问:在这样一副七巧板中共有几块图形?你知道每块图形的名称吗?2、分小组活动:用七巧板中的三块,拼出一个已经认识的图形。3、分小组活动:用七巧板中的四块、五块、六块。是否也能拼成我们认识的图形?4、出示第29页的四幅图。请学生分别说说着四幅图是什么?5、说明:用七巧板不光可以拼出我们认识的图形,还能拼出有意思的图形。 三、全课总结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后记:第十八课时、平均分(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3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2、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学准备:萝卜图片,桃子图片,小木棒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今天,小猴子采了6个桃子,想把他们分给几个好朋友,但是他们不知道可以怎样分?聪明的你能帮帮小猴子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动手操作教师先把6个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谈话:同学们,你们想到了吗?赶快行动,把桃子分一分,到黑板上摆一摆,看谁最聪明,分的办法最多!2.汇报并认识“平均分”谈话:同学们,你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6个桃子可以分成3份,每份2个,可以分成两份,一份两个,一份四个,也可以分成两份,每份三个、那么,你们根据每份分的个数的相同与不同,把这些分法分成两类吗?提问:你们是怎样分的?说一说这样分的理由。师讲述:(结合板贴)像这样,每份都是2个或每份都3个,我们就可以说,每份分的同样多,这样的分法我们叫做“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老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摆,不仅帮助了小猴子解决问题,还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了。3.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谈话:现在老师手上有8个桃子,要想把他们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再到黑板上摆一摆,分一分。分完后给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老师把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小结:同学们都很聪明,把8个桃子平均分了,相出了不同的办法,虽然分的个数和份数不同,但是每一份分分得同样多,也符合了平均分的定义了。4.探求平均分的方法先在黑板上画一棵树,再把8个桃子图片贴上去。谈话:同学们看黑板上的桃树,数一数树上有多少个桃子?如果老师想把它们分给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2个,那么可以分到多少个小朋友呢?想一想!板书: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 )个小朋友。找几个学生上黑板“摘桃子”分给其他同学,要求每人分2个,看有多少位同学能分到桃子就是了。师小结:对了!8个桃子就可以把它2个作为一份分给1个小朋友,一共分了这样的4份,就是分给了4个小朋友。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的也是“平均分”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先观察题中的插图2、书本第31页的“试一试”3、第2题学生读懂题意,老师指导完成。4、第3题学生读懂题意,老师指导完成。 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四、课堂总结提问:这节棵你们学到了什么?讲述;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知道了怎样分东西才是平均分,还练习了用每几个为一份的方法来分东西,下节棵我们继续学习平均分。 第十九课时、平均分(2)教学内容:书本第3233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体验“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种平均分的操作方法。教学准备:桃子图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提问: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叫做平均分?巩固练习:出示小黑板上的习题16个足球要分给学生,如果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 )个学生;如果每人分4个,可以分给( )个学生。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谈话:有一天,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到山上去摘桃子,你们看看,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呢?(板贴8个桃子图片)提问:你们认为怎样分最公平?引导学生说出: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猴子。提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子呢? 学生观察得出:一共摘了8个桃子。三、动手操作,解决问题。1想一想,分一分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分,教师适时要点拨引导。2.说一说,演一演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先分给每只小猴1个,再分给每只小猴1个,直到每只小猴有4个;先每只小猴2个,再每只小猴2个;先每只小猴3个,再每制小猴1个、引导学生比较归纳:分的方法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一样,都是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可分得4个。3. 书上第32页的“试一试”学生边说边演示分的过程。先按照题意,自己动手一边摆一边写答案四、组织练习,加深认识。1、完成第33页的“想想做做1”学生同桌讨论解决,再指名回答,集体订正。2、书上第33页的第2题3、书上第33页的第3题4、书上第33页的第4题学生读懂题意,讨论完成。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先确定平均分的份数再按照份数分得。 第二十课时、平均分(3)教学内容:教科书上第343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继续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通过操作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2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开放题教学,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3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继续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通过操作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铺垫准备。出示例图,把12枝铅笔平均分,你想怎样分? 小组交流讨论,得出不同的分法。二、动手操作,体会领悟。1创设情景谈话:今天是兔子妈妈的生日,为了祝贺妈妈的生日,小白兔到花园里采了许多美丽的花,数一数共有几朵啊?(出示12朵花)小白兔拿来了一些花瓶,(出示一些花瓶)它想把这12朵花插在花瓶里,该怎么插呢?2明确要求出示条件:把12朵花平均插在几个花瓶里。提问:你想知道小白兔是怎样插这些花的吗?“平均插”是什么意思?3自主探索,请学生上教台示范插花。三、想想做做1、第1题比较每次操作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第2题从不同的角度说一说平均分的过程。3、第3题4、第4题教师在黑板上画8个雪梨A提出要求: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看看每份有几个?把它们每4个一份地分,看看能分成几份?B小结:这两种分法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把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都是“平均分”5、第5题说一说得到的结果表示什么意思。6、第6题提醒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说明把这些兔子或鸡平均分的过程。7、小结: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不同的方法,可以是“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是“平均分成几份地分”,但无论用哪一种方法,最后分得的结果都是每一份相同的,都是平均分。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不同方法,既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成几份的分,分的过程虽然有所不同,但结果每份都是相同的,这都是平均分。 第二十一课时、认识除法教学内容:教科书363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情感,并进一步学习与同学合作交流。教学重难点:1、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2、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啊算式,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让学生初步体会除法的含义。1教学书上第36页的例题。(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指导看书上的插图)讲述:小朋友,星期天你们假日小队经常活动吗?今天小明的假日小队组织外出爬山,他们决定坐缆车去山上游玩。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板书:6个人 每辆车坐2个人 要坐()辆。(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提问:你知道要坐几辆缆车吗?你是怎样想到的?(3)教学除法算式讲述:6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问我们要坐几辆车。这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怎样写算式呢?共有6个小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