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测试.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194475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测试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冲峰衣 水泄不通 卓(zhu)越 呱(g)呱坠地B闭门羹 阴谋诡计 木讷(n) 戛(ji)然而止C练习簿 以身作责 风靡(m) 诲(hu)人不倦D文绉绉 独出心裁 胆怯(qu) 鳞次栉(zh)比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生态种植与传统种植一样,不能 食物中病菌、霉菌以及其他 的出现。事实上,农业化学物的残留对健康的危害并不是那么令人恐惧。一些不法商人,往往并不是直接盗用知名企业的商标,而是打擦边球,使用近似商标, ,牟取暴利。对此,企业要学会依法维护自身利益。A.防止 病源 鱼龙混杂 B.禁止 病源 鱼目混珠C.禁止 病原 鱼龙混杂 D.防止 病原 鱼目混珠3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2013亚冠联赛决赛中,广州恒大主场战平首尔FC,凭借客场进球多的优势夺冠。这是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中国足球俱乐部获得的最高荣誉。B.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公开的秘密已与中国读者见面,它收录了八篇相互关联的小说,讲述人们在生活中的顿悟和成长。C.电子商务最早起源于美国,但“光棍节”演变成“双十一”购物节,却是中国电商的原创。这创新有意义的汇集了民间巨大能量和热情,实用而新潮。D.日前,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珠算是中国古代重大发明,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影响深远,后人赞曰“笔净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B.关汉卿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代表人物,被称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有窦娥冤南柯记等作品。C.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的是汪曾祺,他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是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D.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集合了91部小说,被恩格斯誉为“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5. 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刘继庄广阳杂记云:“驴鸣似哭,马嘶如笑。”幽默当然用笑来发泄,但是笑未必就表示着幽默。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卖笑变成了文人的职业。而马并不以幽默名家,大约因为脸太长的缘故。老实说,一大部分人的笑,也只等于马鸣萧萧,充不得什么幽默。A. B. C. D.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徐旷,字文远,南齐司空孝嗣五世孙。父彻,梁秘书郎,尚元帝女安昌公主。江陵陷,俘以西,客偃师,贫不能自给。兄文林鬻书于肆,文远日阅之,因博通五经,明左氏春秋。时耆儒沈重讲太学,授业常千人,文远从之质问,不数日辞去。或问其故,答曰:“先生所说,纸上语耳。若奥境,彼有所未见者,尚何观?”重知其语,召与反复研辩,嗟叹其能。性方正,举动纯重,窦威、杨玄感、李密、王世充皆从受学。隋开皇中,累迁太学博士,诏与汉王谅授经。会谅反,除名为民。大业初,礼部侍郎许善心荐文远及包恺、褚徽、陆德明、鲁达为学官,擢国子博士,恺等为太学博士。世称左氏有文远,礼有褚徽,诗有鲁达,易有陆德明,皆一时冠云。文远说经,遍举先儒异论,分明是非,乃出新意以折衷,听者忘劳。越王侗署国子祭酒。时洛阳饥,文远自出城樵拾,为李密所得。密使文远南向坐,备弟子礼拜之,文远谢曰:“前日以先王之道授将军,今将军拥兵百万,威振四海,犹能屈体老夫,此盛德也,安敢不尽?将军若欲为伊、霍,继绝扶倾,吾虽老,犹愿尽力;如为莽、卓,乘危迫险,则仆耄矣,无能为也!”密顿首曰:“幸得位上公,思所以竭力,先征化及刷国耻,然后入见天子,请罪于有司,惟先生教之。”答曰:“将军,名臣子,累世尽节,前陷玄感党,迷未远而复,今若终之以忠,天下之人所望于将军者。”密顿首曰:“恭闻命。”俄而世充专制,密又问焉,对曰:“彼残忍而意褊促,必速于乱,将军非破之不可以朝。”密曰:“常谓先生儒者,不学军旅,至筹大计,乃明略过人。”密败,复入东都。世充给稍异等,而文远见辄先拜。或问:“君踞见李密而下王公,何邪?”答曰:“密,君子,能受郦生之揖;世充,小人,无容故人义。相时而动可也。”世充僭号,以为国子博士。子士会奔长安,世充怒绝其禀,文远饿几死数矣。身出樵,为罗士信所获,送京师,仍为国子博士。高祖幸国学观释奠,文远发春秋题,论难锋生,随方占对,莫能屈。帝异之,封东莞县男。卒,年七十四。(取材于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三)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越王侗署国子祭酒 署:委任B.彼残忍而意褊促 褊:气量狭小C.君踞见李密而下王公 踞:傲慢D.世充怒绝其禀 禀:禀告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乃出新意以折衷 乃明略过人B.为李密所得 为罗士信所获C.将军若欲为伊、霍 今若终之以忠D.如为莽、卓 仍为国子博士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文远从之质问徐文远跟着他学习请教B.会谅反,除名为民适逢杨谅因谋反而被削职为民C.则仆耄矣,无能为也那么我老了,不能做什么啦D.随方占对,莫能屈依理随口应答,没有谁能问倒他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徐文远在贫穷中坚持读书,博通典籍,不盲从,见解独到,令名儒赞叹。B.徐文远讲学,既视野开阔又有新见,且犀利善辩,于隋唐两朝都受赏识。C.身处隋末乱世,徐文远颠沛流离,生活窘迫,但他坚持不肯为李密效力。D.徐文远对王世充小心应对以求自保,可仍因儿子逃走受牵累,差点饿死。10文中说徐旷“性方正”,但有人说他并不“方正”,你认同哪个观点?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述理由。(4分)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如是则百姓莫不安其处乐其乡以至足其上矣。(选自荀子乐论)12.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7分)怀渑池寄子瞻兄 苏辙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注: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1056年,苏氏兄弟赴京应试,“过宿县中寺舍,题老僧奉闲之壁。”1061年,苏轼苏辙均制科入第。是年11月,苏轼赴任陕西,苏辙别后想到兄必经渑池,于是作诗寄兄。苏轼和诗作答。苏辙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后因考中进士,未到任。蹇(jin):跛脚。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辙诗首联饱含与兄长依依惜别的难舍之情,“怕”字更道出一种无奈之感。B.“人生”两句写出苏轼看到鸿雁飞过,踏过雪泥留下足迹,不由感慨万千。C.苏轼以“新塔”“坏壁”回应弟弟“旧宿僧房”的回忆,应和其怀旧之情。D.苏轼最后以往事作结,提醒弟弟回忆当年入京时旅途中的艰难,含意丰富。苏轼和诗,由“雪泥”得“雪泥鸿爪”佳境新意,苏轼诗“雪泥鸿爪”蕴含着怎样的新意?请比较两首诗,具体说明。(4分)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做其中4道题)。(8分)醉翁亭记中的“ , ”一句,描写了山间朝暮美景。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 , ”与“无限风光在险峰”有异曲同工之妙。范仲淹遭贬仍不忘家国,借岳阳楼记“ , ”抒发心怀天下的远大抱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典精当,如“ , ”,表达了无法实现抱负、为国效力的感慨。氓中以“桑”暗示情感事态的变化,女子初婚时似“桑之未落, ”,遭遇遗弃时则“桑之落矣, ”,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题。清早,你准备驾车上班的时候,不需要钥匙,只要对着汽车讲一句“引擎启动”;去银行,你也不需要带任何证件和银行卡,只要将手掌放在服务器的扫描口,就可以办理各项业务了;当你完成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不用钥匙,只要面朝着门站立一会儿,门就会自动打开今天,这些曾经只能在科幻故事中见到的场景,因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而成为现实。所谓生物识别技术主要是指通过人类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指纹、掌型、视网膜、虹膜等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和笔迹、声音、步态等人的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科学家们想到利用人类的生物特征来验证身份,这是因为人体特征具有不可复制的唯一性,而且这种“生物密钥”不会失窃或被遗忘。显然,利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认定,准确、安全、快捷,它被认为是信息社会中认证身份最好的方法之一。运用生物识别技术,首先要进入生物识别系统,系统将会记录你的基本信息,例如姓名或身份证号码。然后系统对你进行生物特征取样,并将生物特征取样转化成数字代码存储下来。大多数系统并不存储完整的记录,而是分析特征,然后将其转换成代码或图形以组成特征模板,某些系统还能将这些数据记录在可随身携带的智能卡上。这样在某一安全应用领域,识别系统就可以把获取到的特征与数据库中的特征模板进行比对,以确定二者是否匹配,从而决定接受或拒绝。生物识别是采用大数据量的相似匹配方法来验证身份,而传统密码采用的是相等验证方法,生物识别采用的验证方法确保了身份验证的安全性。简单地说,当传统密码在网络传输中被拦截后,假冒验证的成功率是100%。而生物识别每次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数据并不完全相同,若被拦截并进行假冒验证,系统可以判定出存在完全相同的两次数据,就会拒绝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交易的安全性。但生物识别技术运用并非一片坦途,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哪项生物特征能达到完美无缺的情形,每种生物特征自身都有优点和缺点,有其适用范围。例如指纹纹线特征鲜明,提取处理方便,但有些人天生指纹特征较少,很难采集到图像,而且指纹采集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也很高,对手指湿度、清洁度等很敏感,脏、油、水都可能影响识别的结果,伤痕、脱皮甚至老茧都会影响指纹识别的效果。因此,在对安全有严格要求的应用领域,人们往往需要融合多种生物特征的高精度识别系统。另外,生物识别系统预先采集的指纹、人脸和虹膜等信息存储在对应的数据库内,由于这些生物信息具有唯一性,一旦被入侵,身体既是钥匙又是锁的局面就被会打破。取材于李珺 生物识别:用自己证明自己14.下列关于“生物识别技术”定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生物识别技术就是个人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B.生物识别技术利用人类生物特征来识别身份。C.生物识别技术的科学依据是生物统计学原理。D.生物识别技术需计算机、传感器等硬件支持。15.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因为人体特征具有不可复制的唯一性,生物识别技术成为认证身份最好的方法。B.生物识别过程的最后环节是特征比对,特征匹配与否决定生物识别技术的成败。C.生物识别是采用大数据量的相似匹配方法来验证身份,故此假冒验证难以得逞。D.人们要开发融合多种生物特征的高精度识别系统,以满足安全要求严格的应用。E.生物识别技术必须处理好数据库安全的问题,一定要全力保证数据库不被入侵。16. 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材料,你是否会购买iPhone5s手机?请说明理由。(5分)2013年9月11日,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5s手机内置了指纹传感器,这是数字设备首次采用生物识别技术,一“按”认证的时代来临了。2013年10月20日,小A刚刚结束篮球赛,他发现过了与家长约定的见面时间,急忙取出iPhone5s,但手指一按再按,手机却无法解锁。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7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农具的尴尬阎连科我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耕种便像睡醒后记忆犹新的梦,翩翩地舞着,走进了我的新生。我开始了耕种。耕种如奢靡的生活需要钱币一样需要农具。在北京、上海、广州等这些超级繁华的城市里,有钱可以信手买到尊严、爱情、别墅、汽车等等一切现代生活的东西,但不一定可以买到种地的农具。那些开阔、宽敞的超市和所有传统、现代的商店里,货架齐整,物品丰饶,但没有给千百年来供养人们吃穿的农具留下一席之地。“农具”一词已经非常古老,在城市里说出农具二字,颇有了唐诗宋词的味道,而和日常的吃饭、穿衣没有什么关系。倘若把农具摆在超市出售,无人问津是一种必然。我跑了许多大店小铺,问有没有卖农具时,所有的目光都在向我说着同一句话:“你是从精神病院出来的吗?”但是,有一天我在北五环外远郊的“绿色家园”中看到了农具。那家专卖地板、瓷砖、灯具、炊具的家装商场中,明亮灯光下一角的货柜上,摆着涂了绿漆的铁锨,上了油彩的锄头,还有包着油纸的十字镐、农家剪、斧子、锤子、镰刀和专供盆景使用的枝剪。这些生来就是为了与土地、草木结为亲友的农具,现在被人们割断了它与土地的血缘,被当作工艺品涂漆包纸,摆放在那儿与经过现代工艺加工过的木质地板比邻着。人们从它身边走来走去,只有一瞥而过的目光。农具成为工艺品,被摆在都市的商店,这是人类文明的异化。它在那个被誉为“家园”的商场里出现,其全部的意义,就是证明这家商场的应有尽有。我欣喜地朝那些农具走去,多少如同看到了我丢失的儿女般意外和惊喜。然而掏钱购买时,售货员才发现那些农具在明码标价的商场里,竟然没有商品的价签贴在它的包装盒和包装油纸上。农具踏着乡村的古道,千里迢迢地从某个村头欲塌未倒的铁匠炉里走出来,没有走进乡镇传统的农具商店,而被作为工艺品摆在了大都市的商场一角。走入商场而又不被视为商品,只是摆在那儿作为应有尽有的商业物证,这是现代社会给农具的一条新的出路:让它失去自我,失去价值、失去农具的心灵和力量,成为躯壳的标本,如蝴蝶标本样被夹在供人欣赏的书页里。我们无法知道农具作为生命在铁匠千辛万苦的锤打下孕生后,而从来没有让它和土地与农作物见上一面,这是否还应该称它为农具,让它存留在这个被市场左右的世界上?但它若既不是商品,又不是农具,它又是什么呢?农具在都市和都市人那儿完全失去了记忆、意义和存在的理由。终于明白,人们以追求和创造文明为借口,一代代从农村奋斗到都市的命运之跌宕、感伤和欣喜,其实最根本的目的,不是人们惯常说的事业、爱情和荣誉,而是为了对农具最彻底的摆脱,让有关农具的记忆,在根本上从头脑中剔除。农具的命运和价值,在中国的都市和数亿从农村奔向都市的人中,已经失去了存在和谈论的意义。对农具失去记忆和情感,是现代人最精确的标志。为了表达把农具摆在货架上又忘记它是商品的歉疚,“绿色家园”的一个部门经理,把我请到他的办公室里。他的电脑屏幕上正显示着“种菜养禽”的游戏。他坐在一边,给我泡了一杯上好的绿茶,说了一句关于农具最为经典的语录:“你买农具啊,你的生活太奢侈了!”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为耕种,“我”寻找农具,文章起笔自然,但翩翩舞着的耕种梦却断于农具的缺失。B.“说出农具二字,颇有了唐诗宋词的味道”,这道出了农具在作者心中的诗意美感。C.作者写人们投射给自己的目光中包含的话语,衬写出都市中现代人与农具的疏离。D.作者细腻地捕捉到人们对摆在商场货柜里的农具一瞥而过的目光,表达含蓄自然。E.商场里摆放农具却不标价,作者感慨农具在现代社会的命运,连连发问,启人深思。18.本文为何以“农具的尴尬”为题?(6分)19.文章第段说“农具成为工艺品,被摆在都市的商店,这是人类文明的异化”,请解说这句话的含义(5分)20.文末“你买农具啊,你的生活太奢侈了”一句折射出现代人怎样的生活状态?请结合文中“绿色家园”部门经理的相关内容加以阐述,并谈谈你对这种生活状态的看法。(不少于200字)(12分)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完成21、22题。一个孩子在客厅里玩篮球打落了花瓶,慌忙用胶水粘合,放回原位。母亲回家后询问,孩子说野猫跳进来打落了花瓶。母亲是每天上班前把窗户关好的,但她听了孩子的话只说是自己疏忽没关好窗户。就寝前,母亲请孩子到书房。母亲面前放着三块巧克力,她拿出一块递给孩子:“这块奖给你,因为你运用神奇的想象力,杜撰出一只会开窗户的猫,以后你一定可以写出好看的侦探小说。”接着,她又在孩子手里放了一块巧克力:“这块奖给你,因为你有杰出的修复能力,虽然用的是胶水,但裂缝粘合得几乎完美。不过,修复花瓶需要更强的黏合剂,而且需要更高的专业技术。”母亲又拿起第三块巧克力:“最后一块代表我对你深深的歉意,作为母亲,我不应把花瓶放在容易摔落的地方,尤其是家里有一个爱运动的孩子。希望你没有被砸到或吓到。”孩子回到自己的房间,拿起了笔21根据以上材料,请以孩子的口吻给妈妈写一封信,内容简明合理,语言得体,符合书信格式,150字左右。(10分)22阅读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50分)20132014年石景山区高三语文期末统一测试参考答案一、(15分,每小题3分)1. B 2. D 3. A 4. B 5. C二、(16分)6.(3分) D 7. (3分) A 8. (3分)B 9. (3分)C10.(4分)答案示例一:我认为他的确“方正”。他面对拥兵一方、位高权重的李密,并不阿谀逢迎,而是直言规劝其回报朝廷,尽忠守节,匡扶乱世,显示出一位儒者坚持忠义的“方正”品性。答案示例二:我认为他不够“方正”。面对有君子之风、尊重人才的李密,他直言规劝,不肯轻易合作;面对性情残忍、心胸狭隘的王世充,他却委曲求全,礼节周到,也不再表明立场。这样因人而异、相机而动的圆滑行为,不够“方正”。三、(20分)11.(5分)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如是/则百姓莫不安其处/乐其乡/以至足其上矣。12(7分)(3分)B(4分)苏辙诗“雪泥”只是写旅途泥泞,暗含人生道路艰难之意。而苏轼诗则以“雪泥鸿爪”写鸿雁来去无定,偶然踏在雪泥上的指爪痕迹容易消失的情景,道出对人生偶然无定、命运难测的思考。其中既有人生来去无定,如梦如寄,令人怅惘的思绪,也有豁然旷达,客观看待人生无常的思考。13(8分,每句1分)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其叶沃若 其黄而陨四(12分)14(3分)C15(4分)A B16(5分)答案示例一:购买。iPhone5s内置了指纹传感器,快捷、安全,能随时随刻打开手机,即便手机失窃也不用担心信息丢失。因此虽然指纹采集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很高,有时打不开手机,也无关大碍。答案示例二:不买。尽管iPhone5s内置了指纹传感器,快捷、安全,能随时随刻打开手机,即便手机失窃也不用担心信息丢失。但指纹采集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很高,需要用手机却打不开,不实用。 五(27分)17(4分)A B18(6分)文章写了现代都市里农具的困窘难堪的处境,超市里物品丰饶,但没有农具;农具作为工艺品而非商品摆在商场里,失去了它本来的价值。现代人追求现代文明,却忽视了人类与土地的联系,漠视了文明之根,精神生活处于自相矛盾的窘迫之中。作者意在警醒世人,启发读者反思自我的生活状态。19(5分)农具是用来耕种的,一直以来供养着人们的吃穿,但农具没有与土地见面,而成为工艺品、成为标本。都市的现代人追求创造文明,却割断了农具与土地的联系,把它当作工艺品欣赏,改变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这不是文明的进步,而是文明的异化。20(12分)结合部门经理的相关内容阐述现代人的生活状态:部门经理过着虚拟的农耕生活,喝着耕种出来的绿茶,却将农具当作工艺品,认为它是有钱有闲者的高级消费品。这折射出现代人尴尬的生活状态,他们依赖现代文明的便利舒适,拒绝农具所代表的农耕生活的艰辛,内心深处却向往着田园生活的诗意悠然。(6分)表明自己的看法,观点明确,分析合理。(4分) 语言顺畅,表达清晰。(2分)字数不足,酌情扣分。六(60分)21(10分)(略)22.(50分)(略)文言文参考译文:徐旷,字文远,是南齐司空徐孝嗣的五世孙。父亲名彻,曾任梁朝秘书郎,娶元帝女安昌公主为妻。江陵陷落,被俘虏到西方,客居偃师,贫困不能自给。兄徐文林在书市卖书,徐文远天天在那里读书,于是博学并精通五经,尤其通晓左氏春秋。当时年老博学的儒者沈重在太学讲学,跟他学习的常达千人,徐文远也跟随他请教问题,不几天就告辞离去。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先生所讲的都是字面上的话而已。至于内涵深意,他也没有发现,还有什么可听的?”沈重知道了他的话,召他前来和他反复研讨辩论,叹赏他的才能。徐文远本性正直,举止纯朴庄重,窦威、杨玄感、李密、王世充都曾跟随他学习。隋朝开皇年间,几次迁任为太学博士,皇帝下诏令他给汉王杨谅讲授经书。适逢谅谋反,徐文远被削职为民。大业初年,礼部侍郎许善心推荐徐文远和包恺、褚徽、陆德明、鲁达任学官,徐文远升任国子博士,包恺等人任太学博士。世称左氏春秋有徐文远,礼有褚徽,诗有鲁达,易有陆德明,都是当时之冠。徐文远讲经,先遍举诸儒的不同论点,再分辨是非,最后说出新意来加以折衷,听讲的人都忘了疲倦。越王杨侗委任他为国子祭酒。当时洛阳闹饥荒,徐文远自己出城去拾柴,被李密的部下俘获。李密让徐文远朝南而坐,向他行弟子之礼,徐文远答谢说:“以前曾用先王之道授将军,如今将军拥兵百万,威震四海,还能屈身敬老夫,这是大德呀,怎敢不尽力呢?将军如果想做伊尹、霍光,继绝世扶倾覆,我虽然老了,仍愿尽力相助;如果想做王莽、董卓,乘人之危去冒险,那么我老了,不能做什么啦!”李密顿首说:“有幸得到上公之位,想因此而竭尽全力,先征讨宇文化及来洗刷国耻,然后进宫朝见天子,向有关部门去请罪,希望先生赐教。”徐文远回答说:“将军,是名臣之子,几世尽节,以前陷入杨玄感之党,迷途不远而知返,如今如果能以忠而终,正是天下的人对将军的期望。”李密顿首说:“恭听先生教诲。”不久王世充独断独行,李密又去请教徐文远,他回答说:“王世充残忍而心胸偏狭,一定会迅速作乱,将军不打败他不可以入朝觐见皇帝。”李密说:“常说先生是儒者,不学军旅之事,然而到筹划大计时,却有超人的智谋。”李密失败后,徐文远再次进入东都。王世充对他的供给稍有优待,而徐文远见到他就先行礼。有人问他:“您见李密时很傲慢而见王公时却很尊敬,为什么呢?”他回答说:“李密,是君子,能接受郦生的揖拜;王世充,是小人,没有容纳故人的情谊。随机而动是可以的。”王世充冒用帝王的称号,任命他做国子博士。其子徐士会投奔长安,王世充生气断绝了他的口粮,徐文远几次险些饿死。他亲自出城打柴,被罗士信的部下抓获,送到京城,仍做国子博士。高祖驾幸国学观看奠祭先圣先师的典礼,徐文远阐发春秋的大义,辩论问难口如生锋,随机应对,没有谁能问倒他。高祖很赏识他,封赠东莞县男。去世时,年七十四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