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节水的浮力同步练习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192786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节水的浮力同步练习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节水的浮力同步练习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节水的浮力同步练习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节 水的浮力同步练习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如图所示两个密度计 a、b。a 密度计最上部刻线为 1,而 b 密度计最下部刻线为 1。若要测定浓盐水的密度,则应该使用密度计( )A . aB . bC . 任意一个D . 都不好用2. (2分)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在两容器中,当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的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 . 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B . 甲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C . 乙容器中的液体密度大D . 乙容器中物块受到的浮力大3. (2分)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探究机翼升力产生的原因。压强计的两端分别置于机翼模型的上、下表面附近,用鼓风机向模型左端吹气,可观察到压强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则( )A . 模型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B . 模型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C . 模型上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D . 模型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小4. (2分)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放在液体中的三种情况,比较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下列说法正确是( )A . F甲F乙F丙B . F甲F乙F丙C . F甲F乙=F丙D . F甲F乙=F丙5. (2分)一个大物块甲,先后再次分别在小物块乙和小物块丙的作用下,其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甲、乙之间用细绳连接,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两种情况下,甲物块所受浮力相等B . 绳的拉力与丙物块的重力大小相等C . 乙物块的质量比丙物块小D . 乙物块的密度比水大6. (2分)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挂一铁球,当铁球露出水面体积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当铁球浸入水中体积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N,取下该铁球放入水中,铁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 )A . 18NB . 14NC . 8ND . 10N7. (2分)在温度 60时,一只盛有不饱和蔗糖水的水槽中放着一只乒乓球,乒乓球处于漂浮状态。而后,温度降低到 20,乒乓球仍处于漂浮状态。其中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 . 乒乓球所受到的浮力B . 乒乓球露出液面的体积C . 蔗糖的溶解度D . 溶液质量分数8. (2分)10牛的水能产生的浮力( ) A . 总是小于10牛B . 等于10牛C . 等于0D . 可以大于10牛9. (2分)一个重500牛不会游泳的人带了一只重20牛体积是50分米3的救生圈去河中学游泳,游泳中救生圈始终不离开人体。那么他在河水中( ) A . 能浮在水面B . 悬浮于水中C . 沉入河底D . 无法确定10. (2分)如图所示,一船在某海水域作业时,将装满金属工具的大铁箱用绳子悬放入水。第一次放,因水太深,铁箱没触碰到水底,此时船的吃水线在W处;换个地方第二次再放,铁箱才接触到水底,最后松绳将箱完全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当铁箱在船上时,吃水线应在W下方B . 第二次放铁箱时,吃水线在W的上方C . 若铁箱始终在船上,行驶到海水密度更大的水域,则吃水线会慢慢往上移动D . 假设突然地球引力减为一半,则吃水线仍在原处11. (2分)如图,把一个乒乓球放到漏斗中,要使它不掉下来,小明准备用向下吹气的方法、小芳准备用向上吸气的方法,则( )A . 只有小明的方法正确B . 只有小芳的方法正确C . 两种方法都正确D . 两种方法都不正确12. (2分)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先后放入甲、乙两个盛满不同液体的溢水杯中,小球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沉底,甲、乙两杯中溢出液体的重力分别为0.5牛和0.4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小球在甲杯中受到浮力作用,在乙杯中不受浮力作用B . 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为0.5牛,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小于0.4牛C . 小球的质量为50克D . 甲杯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杯液体的密度13. (2分)未煮过的汤圆沉在水底,煮熟后漂浮在水面上,则此时汤圆( ) A . 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B . 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C . 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D . 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14. (2分)(2012湖州)在帮妈妈做家务的时候,小明发现两根相同体积的筷子,甲浮在水面上,乙沉在水底,如图。由此可知甲比乙( )A . 所受浮力小B . 质量大C . 所受压强大D . 密度大15. (2分)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此时甲、乙、丙三个物体所受的浮力分别为 、 、 ,则下面关系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4分)16. (5分)有一个风洞实验室,一架模型飞机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所示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为15N;当迎面有风吹过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可以判定飞机受到了一个新的力,我们把这个新的力称为_力,方向是_下面是某小组研究该力的大小与风速关系的实验数据:风速/(m/s)5101520253035托盘测力计的示数/N145130105702500根据上面的实验数据可知:飞机受到的这个新的力大小随着风速的增大而_由此推测,飞机短距离快速起飞时应该_(顺风逆风)起飞当风速达到30m/s以上,托盘测力计的示数是0,说明了什么?_17. (3分)如图甲所示,弹簧秤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挂一合金块浸没在装有水的容器中,容器底部有一个由阀门控制的出水口。打开阀门缓慢放水,此过程中合金块始终不与容器底部接触,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放水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经过_ 的放水时间合金块刚好完全离开水面,合金块的重力为_N,此过程中合金块受到的最大浮力为_N。 18. (2分)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 A、金属块 B 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细绳质量不计),待 A、B 静止时,在甲、乙容器中木块 A 下表面所受的压强 p甲_p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_p乙(均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19. (2分)如图所示,漂浮在水池中的木块下悬吊着重物A。若把悬吊重物的绳子剪断,重物将沉入水底,这时水面将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 (2分)如图所示,课堂上科学老师把一个轻的空纸盒竖立在讲台上,让电吹风的风从它左边侧面吹过(不吹到盒子),可以看到盒子将向_边倒,这是因为左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_ 。三、 探究题 (共3题;共14分)21. (3分)小王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次数1234567h(cm)024681012F(N)6.756.255.755.254.754.254.25(1)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_N; (2)下图能正确反映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 离h关系的图像是( ) A . B . C . D . 22. (5分)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李娟同学将一块重4.2N的铁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1)当她受体弹簧测力计将该铁块缓慢放入水中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_ , 说明物体排开液面的体积变大,所受浮力变_(2)实验过程中,若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铁块所受浮力为_N;(3)当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改变它在水中的深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 , 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没的深度_23. (6分)为了探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浮力,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木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1)晓盟同学用称重法进求浮力。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受到的重力是_N;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_N。(2)杨刚同学用阿基米德原理法进行测量。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排开水的体积为_cm3 , 根据F浮G排水V排g可计算出浮力为_N。(3)若要测量悬浮在水中的某物体它受到的浮力,选用上述提供的一种器材:_(选填提供的器材中一种)就能测得,理由是:_。四、 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21分)24. (5分)将一只有底圆柱形筒开口朝下慢慢压入水中,筒受到的浮力F随筒口深度x的变化如图中的曲线所示,图中直线表示筒的重力不随深度x变化,两线交于A,B两点。若用图乙表示筒在起始点O时的正视图,则请你用类似的图形分别表示出筒在A、B点的正视图。并画出桶底所受压强p随深度x的变化情况。25. (16分)一个边长为 10cm的立方体木块,细线的一端跟木块底部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如图甲所示(容器足够高),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图乙所示。用 F 浮表示木块受到的浮力,用 h 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则图丙可以正确描述 F 浮随深度 h 变化的关系图象。 (1)当F浮=5N时,木块处于_(填“漂浮”、“悬浮”或“下沉”)状态。 (2)木块的密度为多少? (3)容器中未加水时,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是多大? (4)整个过程浮力对木块所做的功是多少?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4分)16-1、17-1、18-1、19-1、20-1、三、 探究题 (共3题;共14分)21-1、21-2、22-1、22-2、22-3、23-1、23-2、23-3、四、 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21分)24-1、25-1、25-2、25-3、2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