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docx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92086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3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2015年 月 日千米 的 认 识 教学内容教材书第26,27页教学目标1、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2、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 点体验1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教学难 点能够根据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教具直尺,米尺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谈话导入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1)测量铅笔的长度。(2)测量硬币的厚度。(3)测量课桌的高度。师:如果要测量佛山到广州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3、揭示课题:用米测量太麻烦了。佛山到广州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边说边板书)学生自愿回答问题合作探究二、学习新知(一)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千米”,(教学例4)如:(1) 出示四张画片,学生观察讨论,说标记的意思、(2) 图1:火车已经行驶了180千米。(3) 图2: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60千米。(4) 图3;离南京还有98 千米。(5) 图4:地图上的1厘米、2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长度16千米、32千米、48千米。(2)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让生答)(3)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板书:(公里km)(二)新课展开:1、联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观念:1千米有多长呢?昨天老师带领大家走了100米的路程,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个100米?(10个)对,就是像我们昨天那样走10次,5个来回。 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们可以写成 1千米=1000米 全班齐读一次 。(教学例5)追问:3千米=( )米 (让学生说想法,如:3千米里有3个1千米,就是2000米)4千米=( )米 3000米=( )千米9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2、再次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教学例6)1千米到底有多长?(1)出示学校操场:这是我们小学的操场,一圈是200米,沿着它跑几圈是1千米?(2)星期天,老师进行了一次实地测量,从我们熟悉的学校出发一直往东走,到洋布拉克村委会大门口大约是1千米。现在你脑子里有1千米长度的概念了吗?闭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长度。(3)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三.课堂练习1.填一填8千米=( )米 1000米=( )千米4千米=( )米 7000米=( )千米3000米 - 1000米=( )米 7000米 - 4000米=( )千米2. 估计教师的长,宽各是多少 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回顾知识,有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回答问题。2.学生在小组内观察,讨论。3.学生在小组内总结出 1千米=1000米4. 学生自愿的回答问题。5.在走1000米实地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1000米长度。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作业同步练习 第14页,我会填。板书设计千米 的 认 识1千米=1000米,组长意见课后反思教学设计2015年 月 日练习 (六)教学内容教材书第28,29,30页。教学目标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毫米,分米,千米的实际意义。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长度计算。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长度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长度的方法。教学难点用长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具米尺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谈话导入 同学们 ,这几天的学习我们有了长度的有关新知识。几天我们一起来巩固一下我们的知识。认证听。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合作探究1、 完成“练习六”第1题。老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2、 完成“练习六”第2题。3、完成“练习六”第3题。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一组的同学一起完成。4、完成“练习六”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5,完成“练习六”第6题。6,完成“练习六”第7题。 1.小组内一起理解题意,思考怎么解题。2.先独立完成,小组你合作订正,最后全班集体完成。3.学生先估计,4.独立完成,小组你订正。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了?作业练习六 ,第28页,第5题板书设计练习 (六)组长意见课后反思教学设计2015年 月 日练习 (六)教学内容教材书第28,29,30页。教学目标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毫米,分米,千米的实际意义。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长度计算。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长度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长度的方法。教学难点用长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具米。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谈话导入 同学们 ,这几天的学习我们有了长度的有关新知识。几天我们一起来巩固一下我们的知识。认证听。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合作探究1, 完成“练习六”第8题。2, 完成“练习六”第9题。3、 完成“练习六”第10题。4,完成“练习六”第12题。5,完成“练习六”第13题。6,完成“练习六”第14题。 1.小组内一起理解题意,思考怎么解题。2.先独立完成,小组你合作订正,最后全班集体完成。3.学生先估计,4.独立完成,小组你订正。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了?作业练习六 ,第29页,第11题板书设计练习 (六)组长意见课后反思教学设计2015年 月 日吨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书第31,32页。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换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猜测、推理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真正感知数学取之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教学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教学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教具10千克的大米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谈话导入1、猜老师的体重。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 学生先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合作探究1、初步认识吨。教师用出示课本第31页主题图。(教学例7。)(1)提问: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集装箱的货物重2吨,货物列车载重60吨)(2)思考:我们知道“吨”是用来计量较重物体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3)谈话:在了解1吨有多重之前,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列式:10010=1000(千克)1000千克是一个很重的质量,数学上规定用1吨来表示1000千克,即1吨=1000千克。(4)提问:1吨里面有几个1千克?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多少?2、体验1吨有多重。(1)学生尝试抬起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一袋重10千克的大米感受1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用力提一提大米,感受10千克大米有多重,力气小的同学也可以两个人一起提。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的感受。自己推算:1袋大米重10千克,这样的大米多少袋重1吨?(100袋)演示:每次呈现10袋大米(因为10袋大米为100千克),学生一边看一遍数: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1000千克。当100袋数完了,学生会感叹:哇!1吨这么重呀!(2)谈话:课前你们都自己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再相互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差不多25千克左右,如果一名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算一算,10名这样重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40名这样重的同学呢?(3)举例: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教师可以用课件出示各种例子,如“两头牛大约重1吨”,“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一般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3、感受1吨水的重量。(1)学生汇报自己家上个月或几个月用水数量。(由学生课前去了解)(2)师:1吨水到底有多少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把1吨水装在一个正方体的水箱里,这个正方体该有多大?(3)出示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在这个正方体里装满水,水的质量就是1吨。4、吨与千克的换算。教师出示例8。4吨=( )千克 3000千克=( )吨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交流、说方法。5、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3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1)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2)一头大象重6000千克,大象重多少吨?一辆卡车质量5吨,是多少千克?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完成“练习七”中的第1、2题。第1题,是一组连线题,通过此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千克、吨的感受。先独立连线,再交流。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集体反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2、完成“练习七”第3题。这题不仅要会根据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进行换算,还要掌握不同单位之间的加减计算,明确在计算前要统一单位。学生在小组内观察主题图,说出自己的看法。让学生猜一猜一吨有多重。让学生讨论。学生亲自体验10千克的重量。老师引导学生说说。学生独立填写。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了?作业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板书设计组长意见课后反思教学设计2015年 月 日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书第33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教学重点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种可能的方案。教学难点分析数量关系。教具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复习导入 一、导入新课1、完成下列填空2( )+3( )=18(1)括号里可以填哪些数?其中一个括号的数确定了,是否另一个括号里的数就能确定?(2)如果前面括号里填3,后面括号里填几?(3)如果后面括号里填2,前面的括号里填几?2、导入。谈话: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各种策略。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运用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吧!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合作探究二、探究新知。(教学列9)1、理解题意。(1)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谈话:求怎样派车恰好把8吨煤运完就是求载质量2吨的车、载质量3吨的车各安排运几次,使得这两辆车运载煤的总质量等于8吨。实际上可以用式子2( )+3( )=18表示。要求出满足这个条件的所有情况该怎么办呢?2、探索方法。(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2)汇报交流。师:如果用“载质量2吨”的车子装煤,最多运几次?生:在不用“载质量3吨”的车子装煤时,次数最多,最多82=4(次),刚好装完。师:通过这个计算,我们知道“载质量2吨”的车子只可能运0-4次,运4次时符合条件,如果安排这样的车运3次,那么,“载质量3吨的车”应该运几次才能把煤运完呢?生:“载质量2吨”的车运2次,能运煤22=4(吨),剩余4吨需要“载质量3吨”的车运2次才能运完,但是同样的它们的总运量不能恰好等于8吨。师:如果1次呢?0次呢?(3)列表法解决问题。师介绍用列表的方法把各种方案列举出来,这样更好的简便、直观。列表如下:派车方案 载质量2吨 载质量3吨 运煤吨数1 4次 0次 8吨2 3次 1次 9吨3 2次 2次 10吨4 1次 2次 8吨5 0次 3次 9吨可以看出方案1和方案4符合条件。3、回顾与反思。(1)我们在列举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按照一定的顺序)(2)如果可能的方案无限多,适合用列举的方案吗?(不适合,在能列举出所有方案的情况下选择用列表法列举)(3)检验一下方案1和方案4是不是恰好可以运完8吨煤。学生自我探究。三、巩固练习1、完成第33页“做一做”。(1)由题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师明确要求怎么付钱,就是求30元里面有几个5元和几个2元,同时需考虑到5元和2元的张数各自只有6张,即最多只能取6张5元或2元。试问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怎么做,加上这个条件后怎么做?这样有什么区别?(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用列表法把各种可能的方案列出来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案。(3)汇报交流结果,集体订正。2、完成“练习七”第7题。(1)求“每条船都坐满,怎样租船?”就是求什么?(学生自由发言)(2)求“哪个租船方案最省钱”怎么做?(学生把每一种合理的租船方案分别按照大船10元,小船8元计算价格,然后比较大小。 认真观察主题图。说出自己发现的数学信息。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讨论回答。学生独立完成。认真听,独立回答。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订正。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哪些收获?在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比较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来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方案,然后选择符合条件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对于这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板书设计:作业板书设计解决问题组长意见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