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92373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课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器乐曲台湾岛与歌曲台湾岛,学生能感受台湾岛的美丽、台湾资源富饶的景象;体验到台湾歌曲的美感,从而激发对宝岛台湾的热爱,从而表达对祖国资源的爱护之情。教学重点、难点:一、认知“弱起小节”,让学生感受到弱起小节的美感;二、通过欣赏器乐曲台湾岛与歌曲台湾岛,从而激发对宝岛台湾的热爱,从而表达对祖国资源的爱护之情。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台湾岛,初步了解听赏放纸鹤 1.欣赏台湾岛感受音乐。 2.初步了解听赏放纸鹤 三、总结: 热爱我国的土地,爱国教育,激发对宝岛台湾的热爱,从而表达对祖国资源的爱护之情。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唱唱做做,学唱歌曲1、师播放课件放纸鹤,并有节奏地朗读歌词,请学生跟随教师的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出四拍子的拍律感。2、师播放课件放纸鹤,请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出四拍子的拍律感。3、师播放课件放纸鹤,并范唱歌曲。4、师播放课件放纸鹤,师生共同演唱歌曲。5、教材与绘画结合。教师播放歌曲放纸鹤做背景音乐。请学生根据对放纸鹤歌词的理解,发挥想象力,画一幅图画。三、拓展。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祖国环境,怎样爱护大自然,怎样防止我们生存的地球被污染,请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一起总结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唱唱做做,学唱歌曲月亮月光光1、感受音乐。教师播放月亮月光光的录音带,全班分四组,反复练习把握均匀感觉。2、学唱歌曲。 教师播放月亮月光光,并有节奏地朗读歌词,请学生跟随教师的朗读做拍腿、拍手、拍腿、拍腿的连续反复,弱起小节的四拍子拍律感。三、拓展。现在我们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空气中的灰尘之类的越来越多,我们很少看见天空中一闪一闪的星星,月亮有时候也很少看见,霾的天气越来越频繁,想想,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怎样挽救我们被日益严重污染的地球。第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唱唱做做,学唱歌曲卖汤圆1、感受音乐。 师播放卖汤圆,请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并敲击乐器或其他声源有节奏地敲击。2、学唱歌曲。 师唱卖汤圆,请学生轻声跟唱。 演唱歌曲时,要根据歌词所表达的语气进行演唱。3、表现音乐。 熟唱歌曲卖汤圆后,请学生用图画表示出来。 三、总结 教学反思: 卖汤圆是首熟悉的歌曲,学生很感兴趣,并能表现音乐中的情景. 第二课 妈妈的歌 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游子吟、两首歌曲,抒发对母亲的眷恋与热爱之情;并对两首歌曲的乐句作出准确的理解与判断。 二、通过欣赏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学生能听辨出带再现的三段体曲式结构的乐曲. 教学重点: 一、侧重对学生进行亲情的教育 二、了解管弦乐队中的弦乐器家族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歌曲摇篮曲. 1、师范唱歌曲摇篮曲. 2、师出示乐谱,学生拍出节奏并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3、跟随录音轻声演唱歌曲.音色要圆润、柔和. 4、师引导生理解表现音乐. 5、了解曲作者.6、歌曲背后的故事.三、拓展:不要买不环保的塑料摇篮,要用竹制的摇篮,回家和妈妈说,以后摇篮曲要用人口唱,尽量不要用录音机、CD等来放。节约电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二 、学唱歌曲游子吟1、 感受歌曲. 听录音范唱,用手臂画出旋律线,体验旋律的美感。2、 演唱歌曲. 师引导生用高位置的混声演唱游子吟 3、情景表演唱。 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带着深爱母亲的情感演唱游子吟4、歌曲拓展。 提问:学唱这首歌你有些什么感想?三、拓展。谈谈怎样环保,我们平时穿过的衣服,要是破了一点,不要随便就不要了,补补继续能穿。不要浪费,要环保。请学生谈谈感受。第三课时一、组织教学二、 听赏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1、 感受歌曲. 听歌曲录音,思考歌词的演唱有什么特点? 2、体验歌曲. 3、表现歌曲. 4、理解歌词后再创造. 5、总结:歌曲的结构ABA。6、作业:在唱过的歌曲中找出同样结构的歌曲三、拓展。请学生谈谈怎样不浪费粮食,怎样做才环保第四课时一、组织教学二、 管弦乐队中的弦乐器家族1 .播放课件,让学生了解四件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2 . 播放学过的有关乐曲天鹅四只小天鹅舞曲小白兔乖乖复习乐器,忆乐曲主旋律。3 .欣赏中提琴演奏的蒙古民歌牧歌,学生模仿中提琴的演奏,轻声唱主旋律。4 .欣赏弦乐四重奏快乐的萨丽哈,学生模仿大提琴的演奏,轻声唱主旋律。5 .欣赏弦乐四重奏挪威舞曲,听舞曲创编舞蹈。三、拓展。跟学生讲解制作这些乐器的材料,请学生讨论我们要保护地球资源,不要浪费任何一点的资源,另外也要爱护小动物,特别是天鹅这种濒临灭绝的物种四、 总结第三课 音乐创造游戏来信了教学目标:通过音乐创作游戏来信了,学生能利用已积累的“小音库”中的音创编短曲表现人世间的各种情感。教学内容:音乐创作游戏来信了教学重点:目的是通过学生的即兴创造活动,去发现只能从乐谱之外才能听到和感觉到的各种音乐,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音乐创作游戏来信了 1、学生听赏歌曲邮递员叔叔来了,轻声唱歌曲,突出摩托车的“tu”和消息的不同语气. 2、师要求学生每位同学给班里的另一位同学写一封信,创设游戏环境。 3、学生跟随录音轻声演唱歌曲,熟唱歌曲。 4、师引导生玩游戏。 5、 创编表演。三、拓展。1、节约纸张,请学生说说怎样节约纸张,保护我们的环境,做到环保2、现在我们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空气中的灰尘之类的越来越多,我们很少看见天空中一闪一闪的星星,月亮有时候也很少看见,霾的天气越来越频繁,想想,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怎样挽救我们被日益严重污染的地球。四、总结第四课 名曲回放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法国作曲家圣桑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引子与狮王进行曲、终曲、袋鼠、乌龟、水族馆、大象、公鸡与母鸡等段落的音乐,学生能熟记、背唱各名曲的主题旋律。二、通过欣赏此组曲,激励学生爱护生物资源,为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乐曲,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启发学生在乐曲中,体验动物的各种形象,激励他们爱护生物资源。课时安排:五课时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欣赏动物狂欢节之一引子与狮王进行曲1、请个别学生用动作模仿出万兽之王狮子威风凛凛行走的样子和狮子的吼叫声。学生评价后选出“狮子王”,并把头饰戴在他头上。2、出示一组线条,请同学们选出狮子吼叫的线条。3、创作声势游戏:一组拍节奏,一组学狮子的吼叫。4、完整地的欣赏乐曲一遍。(欣赏后提问:你感受到了什么?能不能哼唱你记得最牢的音乐。)5、再次欣赏(分段欣赏)6、播放乐曲,要求学生再次完整地欣赏乐曲,并跟随乐曲情绪自由地创作动作来表现狮王的形象。7、互相评价谁演得好,为什么?三、拓展。通过欣赏此组曲,激励学生爱护生物资源,为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二、欣赏动物狂欢节之二公鸡和母鸡1、播放公鸡和母鸡的叫声。2、请个别学生出来模仿公鸡、母鸡和小鸡等各种鸡的叫声,并做出相应的动作。3、欣赏公鸡和母鸡4、播放乐曲公鸡和母鸡。5、学生分组讨论:(1)母鸡报蛋的主题出现了几次?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2)体验音乐是怎样用读顿音、重音、装饰音表现母鸡报蛋的?(3)播放公鸡和母鸡,学生跟随音乐律动。三、拓展。通过欣赏此组曲,激励学生爱护生物资源,为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第三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动物狂欢节之四乌龟1、请一学生扮成乌龟的样子慢慢地进教室,激发学生的兴趣。2、播放乌龟,要求学生边听边记住音乐的主题。3、欣赏后老师带领学生唱会表现乌龟的音乐主题,并随音乐模仿乌龟的动作。4、播放地狱中的奥菲欧的序曲片段欣赏后思考:(1)这首曲子与乌龟一曲,有什么相同之处?(回答:乐曲的旋律是相同的。)(2)是什么原因造成音乐形象的截然不同?5、小结:速度、力度的改变是造成音乐形象改变的重要因素。三、拓展。通过欣赏此组曲,激励学生爱护生物资源,为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第四课时一、组织教学二、欣赏动物狂欢节之五大象1、播放乐曲大象,请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欣赏后提问:(1)乐曲的速度是快还是慢?(2)用的是高音区还是低音区?(3)你感觉到乐曲表现的是庞大动物还是小动物?为什么?2、再次欣赏乐曲。请学生想像出体形庞大、行动笨拙的大象在跳舞的形象,并用动作模仿出来。三、拓展:请学生用画的形式表现地球生物资源对人类的重要,自己将如何爱护地球,保卫我们的家园?第五课时一、组织教学动物狂欢节之六袋鼠、动物狂欢节之七水族管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以猜谜的形式导入袋鼠、鱼这两种动物的形象,利用多媒体出示谜面,请学生们猜。2、播放袋鼠、水族管 (1)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这两首乐曲,然后分辨出哪首是袋鼠,哪首是水族管?(2)欣赏后提问:音乐给了你怎样的感觉,使你能辨别得正确?3、再次听赏水族管,学生分成若干组随音乐进行活动。二、动物狂欢节之十四终曲1、请同学们回忆之前欣赏过的公鸡、母鸡、袋鼠、乌龟音乐。2、初听动物狂欢节之十四终曲,要求学生听出乐曲中再度出现的公鸡、母鸡、袋鼠、乌龟音乐,并随之模仿这些动物的特点。3、再次听赏乐曲,要求听出乐曲的ABA三大部分。4、分组讨论:(1)圣桑是怎样用乐曲表现动物的?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是表现哪种动物的乐曲?(2)圣桑是怎样调动音色、速度、力度、高音、低音、连音、顿音来表现各种动物的?5、各小组汇报,教师归纳小结,师生相互学习。6、全班集体表演:全班同学扮成各种动物,随着快速、热烈的音乐跳舞狂欢,课堂在热烈是气氛中结束。第五课 多彩的乡音(四)教学目标一、通过学唱茉莉花,体验民歌中“小调”的美感,以及其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并比较不同地区茉莉花的不同风格,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之情,感受美丽的植物世界,珍惜大自然资源。二、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以及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教学内容:一、茉莉花二、对答式表演唱小放牛三、欣赏民族管弦乐曲金蛇狂舞教学重点:通过对中国不同地方民歌风格的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之情,感受美丽的植物世界,珍惜大自然资源。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设计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学唱歌曲茉莉花1、导入新课。2、教师在音乐伴奏下有表情地边演唱边表演歌曲茉莉花。3、播放江苏民歌茉莉花,找出歌曲旋律中完全相同的两个乐句。4、这首歌曲一共有几个乐句?5、师生进行识谱视唱接龙。6、学习音乐知识:附点音符。7、用听唱法学会歌曲,请学生评价自己演唱得如何,教师及时纠正。8、唱熟歌曲后,指导学生用各种艺术形式表现歌曲,用自己的方式描绘“花的美丽”,对大自然美丽景象的憧憬。三、教学延伸。请学生们课后利用网上资源寻找更多表现形式的茉莉花,表现美丽的大自然。四、总结:(环保教育:如何用实际行动来爱护我们美丽的地球?)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授课:对答式表演唱小放牛小放牛是一首民间歌舞剧,以牧童和乡村小姑娘相互对答的方式、逗趣玩乐。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关于民歌的知识。启发谈话:你对我国的民歌了解多少?你会唱哪些民歌呢? 2、了解关于河北的音乐文化。(1)介绍河北省的地理位置以及相关的音乐文化。(2)请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赵州桥的有关资料,并进行交流。3、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次欣赏。(1)小放牛的简介,启发学生在学习表达对地球生物资源与人类关系的了解,树立保护生物资源的决心。(2)播放小放牛歌曲录音。提问:(1)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回答:是一首问答歌,属于对唱形式。) (2)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欢快、喜悦、诙谐等。) (3)歌词中造桥者是鲁班,而事实上是李春,为什么?教师小结:讲述“赵州桥的美丽传说”。4、带领学生用听唱法学唱歌曲。(1)跟琴哼唱歌曲旋律,教师及时纠正没唱好的地方。(2)学谱:可让学生自学歌谱,找出难点,然后师生共同来解决学习难点。(3)学词:要求轻声唱词,注意一字多音处。5、鼓励学生多渠道收集关于小放牛演唱、演奏等不同艺术形式的版本,收集有关歌唱动物的歌曲,表达自己爱护动物的感情。第三课时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授课:欣赏民族管弦乐曲金蛇狂舞导入新课:播放赛龙舟的画面,引导学生思考,心情如何?乐曲欣赏(1)简介聂耳创作背景(2)播放民族管弦乐曲金蛇狂舞学生欣赏后,心情如何?(3)再次欣赏3、拓展:用画的形式表现乐曲景象三、拓展。通过对中国不同地方民歌风格的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之情,感受美丽的植物世界,珍惜大自然资源;并在学习中引导学生表达对地球生物资源与人类关系的了解,树立保护生物资源的决心。四、总结.第6课 环球音乐探宝(四)北美洲之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器乐曲扬基歌和能激发孩子兴趣的迪尼斯米老鼠之歌,让学生了解地道的美国歌曲风格及相关知识。教学目标二: 通过学唱歌曲牧场上的家,使学生在领略美国乡村、牧场歌曲风格和音乐文化特色的同时,建立平等的多元音乐文化。教学过程一、听赏器乐曲扬基歌、美国电视系列片米老鼠和唐老鸭插曲迪尼斯米老鼠之歌1、填护照。教师提醒学生别忘了填好护照的第一页内容,并贴好照片(可用自制照片)。办完签证准备我们的北美洲之行。2、听中唱。教师播放器乐曲扬基歌两遍,第一遍请学生完整倾听,第二遍请会唱的学生听着乐曲轻声跟唱主旋律。)3、听中动。教师播放美国电视系列片米老鼠和唐老鸭插曲迪尼斯米老鼠之歌,和学生一起随音乐自由律动。并简介迪斯尼乐园。二、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1、听中动。教师播放歌曲,并和学生一起听着音乐划出旋律线。2、听中画。教师播放歌曲,请学生根据旋律线用图式或色彩表示出歌曲的结构。3、学唱歌曲。教师播放录音伴奏带牧场上的家并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再请学生模仿教师朗读。学生随着音乐拍出歌曲牧场上的家的固定节奏型。在前面反复听和做的过程中,旋律已印在学生脑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朗读歌词后,直接演唱歌曲。并仔细体会歌词所表达的意思。最后全班深情地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尽情地表达对家乡的热爱。5、欣赏合唱曲牧场上的家。教师播放牧场上的家,请同学们边听边感受不同形式演唱的歌曲牧场上的家。简介合唱曲牧场上的家。6、听中编。同学们自编歌词,尽情歌唱自己的家。三、总结。第七课 多趣的夏日教学目标:学生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夏日风光无限美好、让我们荡起双浆,表达对美妙景色的赞美,通过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过程一、 学唱歌曲夏日风光无限美好1、教师语言导入:“同学们,夏天来了,你们能把自己看到的景色用画笔描绘出来吗?”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听完让学生用笔描绘出心目中的夏天。2、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请学生随录音跟唱,体验旋律内涵的美感,尽情感受夏天的美好。3、过度语:师:“想知道异国他乡的夏天吗?”播放歌曲夏日风光无限美好,听完后,请学生用简短的词语描绘一下歌曲中德国的夏天趣景。播放歌曲夏日风光无限美好,请学生随着音乐拍出歌曲节拍。4、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5、巩固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学唱歌曲前运用段落反复记号朗读歌词。二、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1、听赏歌曲。请问“你是否听过此曲?在什么地方听过?”2、播放故事片祖国的花朵片段,简介故事情节。3、教师播放录音伴奏带让我们荡起双浆并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再请学生模仿教师朗读。最后全班优美、热情地演唱歌曲,尽情地表达划船游玩的欢乐景象。4、简介歌曲创作背景。让我们荡起双浆是新中国第一部少年儿童题材故事片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其中的词作者就是乔羽,而歌词中描写的场景则是北海公园。三、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