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练习.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91314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1、 长度单位用来表示物体的长度,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2、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做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3、 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米”做单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4、 能正确使用“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 例如:数学书边长26(厘米) 窗户高2(米)5、 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通常情况我们都是将尺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物体就是几厘米。 例如:从直尺的刻度0到刻度5是(5)厘米。 从直尺的刻度2到刻度10是(8)厘米。 小明要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应该从直尺的刻度3画到刻度(5)。6、 厘米和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例如:(1)计算:30厘米+70厘米=(100)厘米=1米 40厘米+60厘米=(1)米 1米-20厘米=(80)厘米 小红的身高70厘米,再长(30)厘米就是1米了。 (2)比大小: 2米=200厘米 1米20厘米1米2厘米 30厘米+1米=1米30厘米7、 线段的特征:(1)是直的。(2)有 2个端点。(3)可以测量出长度。 例如:(1)在给出的图形中找出线段。 (2)在给出的图形中数一数有几条线段。 (3)按给定长度画线段。8、 在两点之间只能画1条线段。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计算从个位起。2、 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3、 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退1当10。4、计算顺序: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的)。5、解决问题: (1)比多少的问题: 关键是找到“关系句”。(也就是“x比x多几”或“x比x少几”这样的句子) X 比 x 多 几。 X 比 x 少 几。 (大数) (小数) (相差数) (大数) (小数) (相差数) 比多 大数在前 比少 小数在前 求大数用加法:小数+相差数=大数 求小数用减法:大数-相差数=小数 求相差数用减法:大数-小数=相差数 例如:人工野鸭岛今年有53只野鸭,去年比今年少18只,去年有多少只? 分析:关系句-去年比今年少18只。 比少 小数在前 去年是小数 求小数用减法 今年-相差数=去年 53-18=35(只) (2)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关键是找到中间问题。 例如:人工野鸭岛今年有53只野鸭,去年比今年少18只,去年和今年共有多少只? 分析:要想求去年和今年共有多少只,必须知道去年和今年各有多少只,题中已知今年的,所以要先求出去年的(这就是中间问题)。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1、 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 题型:在给出的图形中找出哪些是角。(教材43页第2题)2、 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3、 3、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两条边叉开的大角就大,两条边叉开的小角就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2和3多出于判断题)4、 角的分类:锐角(比直角小)、直角、钝角(比直角大)。 题型:(1)给下列角分类。(教材41页“做一做”第二题) (2)画一个指定的角。(强调:画完角之后要标记角的符号) A、任意画 B、给出顶点 C、给出顶点和一条边 D、在方格纸上画(教材44页第7题) (3)数一数下图中有几个直角、几个角。5、三角板:一个三角板上有3个角,最多有一个是直角也是三角板中最大的角。6、角的拼组: (1)两个锐角拼在一起可能是锐角,可能是直角,可能是钝角。 (2)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可以拼成一个钝角。 (3)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可以拼成一个钝角。7、把一个正方形或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剩5个角 剩4个角 剩3个角8、 在下面的图形中增加一条线段,使它符合要求。 原图 增加2个直角 增加3个直角 增加4个直角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1、 我们一次最多能看见物体的3个面,最少能看见1个面。2、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或几何体)的形状。3、 左面和右面都叫做物体的(侧面)。4、 无论从哪个方向看见的都是圆,这个物体是(球)。5、 长方体的6个面可能都是长方体,也有可能有4个面是长方形,有2个面的正方形。6、 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7、 圆柱体的上、下两个面是圆形,从侧面看是长方形。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 1、 上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数;有12个大格,每个大中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2、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 3、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题型:(1)分针从12走到4是(20)分。(分析:分针走了4个大格,每大格5分。54=20) 分针从3走到8是(25)分。(分析:分针走了5个大格,第大格5分,55=25) (2)时针从3走到9是(6)时。(分析:时针走了6个大格,走1大格是1时,6大格6时)4、 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60小格,所以1时=60分。5、 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15分也可以说成一刻。6、 认识几时几分,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教材91页例2) 题型:(1)给出钟面认时刻。(教材91页“做一做”) (2)根据条件确定时刻。(教材92页例3) (3)计算时间。(教材95页第10题) (4)能根据所给时刻在钟面上画出时针和分针。7、会计算经过时间。8、能填入合适的时间单位。例如: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每天睡眠时间8(小时)。 第四、六单元 表内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题型:(1)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看图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2、乘法的意义:34可以表示3个4相加,还可以表示4个3相加。3、乘法各部分名称: 2 7 = 14 读作:2乘7等于14. (乘数)(乘号)(乘数) (积)4、 熟练背诵1-9的乘法口诀。 题型:(1)用一句口诀写出2个乘法算式。 (2)35=(15)根据口诀:三五十五5、 其它基本题型: (1)看图列式: 34+2=14 34=12或43=12 35-1=14 (2)改写下列算式: 5+5+5+5=20 54=20或45=20 2+2+2+1=7 23+1=7或32+1=7或24-1=7或42-1=7 7+7+7+7-4+24 74-4=28或47-4=24 (3)( )里最大能填几? 6( 3 )( 6 )6 48( 31 ) (4)( )里最小能填几? 6( 4 )21 37( 7 )6 48( 3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