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选修2复习资料整理.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186278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选修2复习资料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选修2复习资料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选修2复习资料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生物选修2(IB) 生物科学与社会复习资料第一章 生物科学与农业第二节 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防治1、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技术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要求: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受害水平之下(即在经济阈值之内),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1)植物病虫害的调查:依据调查目的、要求和对象不同可分为基本情况调查、定点系统调查和病虫害防治效果调查等。一般采用取样的方式进行调查。取样方式有棋盘式、对角线式、直行式、“Z”字形式等。发病单位数发病率 100% 调查单位数(能初步了解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大小,如果该值小于“经济阈值”,并非必须采取防治措施。) 施药前活虫数施药后活虫数 虫口减退率100%(反映防治后的效果)施药前活虫数经济阈值:害虫的某一密度,对此密度应采取防治措施,以防害虫达到经济危害水平,即引起经济损失的最低虫口密度。有害动物种群的波动、平均密度和经济阈值的关系:平均密度和波动最高值都低于经济阈值,表示该种群无经济危害;平均密度虽低于经济阈值,但种群波动最高值有时超过经济阈值,表示偶有危害的种群;平均密度低于经济阈值,其种群波动最高值经常地超过经济阈值,则表示经常有危害的种群;平均密度已在经济阈值以上为严重危害的种群。2)、植物检疫:是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保障农业生产和保证对外贸易顺利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3)、农业防治技术概念:主要指采取抗性品种的选育、合理耕作制度的制订、科学肥水管理的建立等措施,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而不利于病、虫、杂草发生的环境条件,直接或间接地消灭或抑制病、虫、杂草的发生和危害。方式:通过对抗性作物品种的选育,减少农药用量优点:防治效果好,不反弹,无污染;不足:基因工程育种可能引起环境安全、食物安全等问题。举例:抗虫烟草、抗虫棉4)、物理机械防治技术概念:利用各种物理手段或机械设备来防治作物病虫害的技术。举例:诱杀灯、黑光灯、超声波、紫外线、红外线优点是不会带来环境污染。5)、生物防治技术概念:利用有益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杂草等有害生物的方法。原理: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捕食、寄生等举例:以虫治虫如瓢虫、寄生蜂 以菌杀虫又称微生物防治,如白僵菌优点: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防治效果好、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对植物无害。不足:对突发的大规模虫害不能及时发挥作用。6)、化学防治技术目前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概念:利用化学药剂防治作物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从而保护农作物的方法。优点:高效、速效、操作方便、适宜推广、经济效益显著不足之处:使害虫抗药能力增强,杀虫效果逐年下降;能直接或间接杀死害虫的天敌,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可能造成人畜中毒。核心:科学的使用农药(对症用药、适时用药、准确用药、安全用药)农药安全间隔期:作物最后一次施药距收获日的时间间隔,使收获的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不超过规定标准。应选用安全间隔期较短的农药。2、动物疫病的控制1) 畜禽传染病畜禽传染病的流行包括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传染源:是指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具体地说,传染源就是被传染的动物,包括患传染病的病畜和带菌(毒)动物。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体外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包括:直接传播、间接传播等。易感动物:对某种传染病缺乏抵抗力的个体,主要由畜体本身的遗传特性、特异性免疫状态等因素决定。防治原理:采用适当的防疫措施,消除或切断发病禽畜类与易感禽畜类的接触。防治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综合防治措施: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搞好畜禽的饲养管理、卫生防疫、预防接种、检疫、隔离、消毒等工作。包括平时的预防措施和疫病发生时的扑灭措施例:禽流感、艾滋病、汶川大地震后2)动物寄生虫病概念:由寄生虫对宿主造成严重侵袭而引起的疾病。措施: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养为基础、检为依据、治病灭源”的防治原则。养:保护易感动物;检:控制传染源;治:拯救易感动物并防止再传播危害:机械性损伤、掠夺营养物质、毒素的作用、引起病原性寄生物例:血吸虫第四节 绿色食品的生产1、绿色食品 1)、概念: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类食品。2)绿色食品分类AA级绿色食品:指产地符合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生产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按照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和包装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白底印绿色标志)。A级绿色食品:产地生态环境质量、生产操作规程等方面的要求与AA级绿色食品相似,只是标准略低于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须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并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绿色底印白色标志)。上方的太阳、下方的植物叶片和中心的蓓蕾,分别代表生态环境、植物生长和生命的希望。三部分共同构成一个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2、绿色食品生产1)、绿色食品生产的三个显著特点:强调产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产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最大特点)、对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2)绿色食品生产既不同于现代农业生产,也不同于传统农业生产,它是一种综合运用现代农业先进理论和科学技术、吸收传统农业生产精华的全新生产方式。3)、绿色食品生产标准体系包括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和包装标签、储运标准四个方面。其中的农药使用准则规定只能使用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和有机合成农药;化肥使用准则中对化肥的种类和用量也有明确的标准。第二章 生物科学与工业第一节 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1、发酵工业经历了四个阶段及特点原始发展阶段发酵技术原始,顶多是家庭小制作,技术进步缓慢,完全是经验式的,并不知道其中的原理传统发酵工业阶段人们开始了解发酵现象的本质,采用开放式的发酵方式,生产过程较为简单,对生产设备要求不高,规模一般不大现代发酵工业阶段生产技术要求高;生产规模大;技术发展速度快;菌种的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生物技术产业阶段利用构建的具有特殊生产能力的基因工程菌来进行生产2、发酵与发酵食品1)、发酵:在一定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大量生成和积累特定代谢产物或菌体的过程。在发酵生产中,需要根据发酵的目的和要求控制好发酵条件,如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温度、pH、溶解氧等,为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微生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2)、发酵食品:把农副产品原料利用发酵方法生产和加工制作的食品统称为发酵食品。发酵食品举例:传统食品如面包、馒头、发糕、泡菜和腐乳等;各种调味品如酱油、食醋、面酱、味精等;各种饮料如白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等;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酸味剂及营养添加剂等。第三节 生物工程药物和疫苗生物工程,也称生物技术,通常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四方面内容1、生物工程药物概念:一般是指利用DNA重组技术或其他生物技术生产的药物。如:基因工程药物;细胞工程药物;发酵工程药物;酶工程药物等。1)、基因工程药物:基本过程概述:获取目的基因重组质粒构建基因工程菌工程菌大规模培养分离提取目的产物(最主要环节:构建工程菌),如利用重组DNA技术让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利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蛋白类药物(干扰素、白细胞介素、人表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等)。2)、细胞工程药物指在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即通过细胞融合、核质移植、染色体移植等技术,改造并筛选特定的细胞株或细胞系,再通过规模培养获得药物(如奎宁、长春碱、洋地黄、紫草素及人参皂苷等野生药用植物中的物质)。可以将特定的动植物细胞在离体情况下大量培养并从中获得所需要的产物,更重要的是通过细胞融合、核质移植、染色体移植等技术,将遗传物质直接转移到受体细胞中形成杂交细胞,使之具有特殊的功能。如:单克隆抗体技术制成单抗诊断试剂盒、连接上放射性同位素、干扰素等抗癌药物,制成生物导弹。2、基因工程疫苗疫苗:是一类接种后能激发人体免疫反应来抵抗某些传染病的生物制品1)、传统疫苗减毒疫苗:也称活疫苗,丧失致病能力,毒性减弱或基本无毒的活菌或病毒(用人工变异使之丧失或从自然界筛选毒性高度减弱或基本无毒)。预防接种时,一般只需要接种一次且接种量少,免疫时间长,效果好。常用有卡介苗、牛痘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非典疫苗)等灭活疫苗:也称死疫苗,抗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经过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理化方法灭活后制备而成的疫苗。疫苗在机体内丧失生长繁殖能力,但保留其抗原性。免疫力较差,但制备简单,保存时间长且相对较安全。接种量大且需多次接种。如伤寒疫苗、霍乱疫苗、百日咳疫苗、流行性脑炎疫苗、流行性乙型肝炎疫苗、狂犬病疫苗等。2) 、基因工程疫苗:很多疫苗如艾滋病病毒疫苗、麻风杆菌疫苗、乙肝病毒疫苗等难以培养或肯存在潜在危险,不能用传统方法制备。(1)、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病原体的某个或某几个抗原基因转入适当的宿主细胞,进行表达,获得的表达产物,经分离、纯化后,用福尔马林和Al(OH)3吸附就可以作为疫苗使用。(2)、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病原体的抗原基因转移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中,并使其表达,从而培育出生产疫苗的转基因植物,通过直接食用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为增加疫苗的可接受性)。如转基因烟草表达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狂犬病疫苗、疟疾疫苗和流感疫苗等。(3)、基因(DNA)疫苗:是指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质的外源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重组后直接导入机体内,利用免疫源基因在宿主体内表达出抗原蛋白而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第三章 生物科学与健康第二节 疾病治疗中的生物科学1、合理使用抗生素1)、抗生素一般是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能够杀灭或抑制其它微生物的一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抗生素杀菌作用主要有4种机制: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如青霉素、头孢菌素)、与细胞膜相互作用(如多粘菌素)、干扰蛋白质的合成(如氯霉素)以及抑制核酸的转录和复制抑制(如灰黄霉素)。2)、细菌的耐药性耐药性:是指细菌产生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现象。耐药性是细菌等微生物本身就具有的一种特性。在生存斗争过程中,某些细菌基因突变而获得对抗抗生素的能力。青霉素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生物合成而起杀菌作用的。少数具有耐药基因的细菌,或因细胞壁或细胞膜的结构不同于敏感细菌,使青霉素不能进入菌体发挥作用,或是能产生某种酶,使青霉素失去作用。自然条件下自然菌群中具有耐药性的细菌所占比例很低即耐药性基因频率极低(限制细菌生长的因素很多如养料、空气、水、温度等,抗生素也是,抗生素是起选择作用的,但在自然状态下,环境中有抗生素的机会并不多,没有抗生素,其他环境因素的选择作用增强如高温,此时具有耐药性的基因的细菌病没有竞争优势,存活下来的个体多数为耐高温的细菌,结果耐药基因频率降低。所以原因是自然状态下抗生素存在的概率不高。)。细菌耐药性频率增加的原因:随意地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或不按正确剂量使用抗生素或任意减少用药时间使部分耐药性更强的细菌存活下来。若环境有利于具有耐药基因的细菌生存,必然造成菌群耐药基因频率的增大从而表现出耐药性。此时,只有加大剂量才能获得更好的疗效,这也相对增大了具有更强耐药基因细菌的存活概率,最终菌群表现出更强的耐药性,使得抗生素失效。2、菌群失调和毒副作用1)、正常菌群:人体皮肤、黏膜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的对人体无害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如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形成一层自然菌膜,促进机体抵抗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和定植,对人体起一定的保护作用。有些还能合成维生素供人体吸收。还可以相互配合,降解未被人体消化的食物残渣,便于机体进一步吸收。正常菌群与人体间、正常菌群各细菌间的关系:保持一定的平衡。滥用抗生素后果:破坏正常菌群间的平衡,比例发生变化,造成菌群比例失调。2)、毒副作用:副作用如恶心和呕吐、毒性反应如肝、肾及其它器官损害、后遗反应如链霉素引起永久性耳聋、过敏反应如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药物相互作用引起不良反应、二重感染(病菌耐药性产生)。3)、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三不原则:(1)不自行购买。患病一定要凭医生处方购买,抗生素是处方药。(2)不主动要求。抗生素主要是对细菌起杀灭作用的,所以要在确定细菌感染时才有疗效,有90的感冒都不是细菌感染,抗生素并不能加速复原,不必主动向医师要求开抗生素(3)不随便停药。抗生素治疗有一定疗程,一旦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就要按时服药,直到疗程结束为止,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减少耐药性细菌的产生。3、器官移植:把健康的器官移植到人体相应的部位以替代丧失功能的器官,并使植入的器官迅速恢复功能,起到治疗作用。最重要是要确保移植器官存活并迅速恢复功能。1)、获得合适的供体器官:选择供体器官与受体病人HLA(白细胞抗原)差异小的器官移植。主要为避免病人的免疫系统对外源器官发生免疫排异反应,造成移植失败。实际中常采用供体和受体的HLA有一半以上相同的移植原则。2)、器官保存和移植手术:低温灌洗保存技术(离体存活24h),解决供血问题(血管缝合)3)、防止免疫排异(手术前后,降低排异反应强度):大剂量的放射线(早期,副作用大)和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第三节 生殖健康1、避孕原理和方法1)、阻止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器具阻隔(避孕套)、体外射精、安全期(月经周期中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连同排卵日在内的10天之外的其他时间)避孕、绝育手术(切断、结扎输卵管或输精管)。2)、抑制排卵和精子的形成:女用避孕药(雌激素或雌激素类似物)男用(超声波、微波、温热等刺激睾丸,抑制生精功能)3)、阻碍受精卵着床:宫内节育器(节育环)、探亲避孕药,干扰受精卵和子宫内膜的同步变化,从而干扰着床。2、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第四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第一节 生物性污染1、 污染指对人或其他生物产生有害影响的一种环境变化。按对象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按污染物的种类分: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2、引起生物性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是对人体和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生物3、常见生物性污染1)、病原体污染:是指病原微生物在环境中不断繁殖和散播所造成的污染。常见的生物性污染。 特点:有些肉眼看不见、能由患病个体传播给健康个体,使人和其他生物体患病并能传播和流行。如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等病原体确定原则:科赫原则-确定传染病原微生物的四条标准:在所有患者身上都能找到这种病原体;从患者身上分离出来这种病原体能够在实验室进行培养和繁殖;从实验室分离出来的病原体再注射到实验动物体内,得和人一样症状的疾病;从患病动物体内分离出这种病原体还能够在实验室中继续培养。流行病学的研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自传染源体内排出后还未侵入到新的易感者机体前,在外界环境中停留和转移的全过程,有病原体不经环境媒介物直接到达易感者的直接传播。如HIV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等途径直接传播;还有病原体经空气、食物、水、蚊蝇等环境媒介物传递到易感者的间接传播。如甲型肝炎通过粪-口途径传播、SARS病毒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容易受感染的人)。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三类传染病:甲类强制管理、乙类严格管理、丙类监测管理)、切断传播途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易感动物(自然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构成免疫屏障、接种疫苗)、控制病原体污染:传染病流行是病原体污染的主要形式,其他还有如蛔虫、一些代谢产物或毒素引起中毒等。预防胜过医治以防为主是许多国家的公共卫生策略。2)、生物入侵:一种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或人为的途径传播到另外的地方,损害入侵地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健康,并影响当地的农、林、牧与渔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和生态灾难的过程。能造成危害的外来物种称为入侵种如凤眼莲(水葫芦)、加拿大一枝黄花等,但外来物种并一定都是入侵种(可能有益)。生物入侵的三种途径:人为有意引入、人为无意带入、自然入侵生物入侵的过程:外来物种引入阶段初期定居与成功建立种群阶段(由于个体数量少、缺乏遗传多样性,可能形成近亲繁殖导致物种退化,是种群发展的瓶颈时期)迟滞阶段(入侵时间短,个体基数小,增长缓慢)扩散和爆发阶段(具有合理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并具有快速增长和扩散的能力)。有的生物学家把生物入侵的过程划分为:三次转移从进口到引入,称为逃逸;从引入到建立种群,称为建群;从建群到变成经济上有负作用的生物,即入侵种。生物入侵的预防与控制:采取预防措施(以防为主)、科学引入物种、加强检疫、提高法律意识、开展有效的治理等外来(物)种是指人类有意或无意地将某一地区的物种引到另一地区后就成了外来物种。入侵种是指能造成危害的外来物种。外来物种不一定是入侵种,变成入侵种的概率是极少的(十分之一法则)。 第二节 生物净化一、考纲要求:1,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必须防重于治。一方面要制定政策、法规预防新污染的发生;另一方面要研究低成本高效率的生物净化技术,对已被污染的环境进行及时治理。2,生物净化的原理1)、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具有一定的净化环境能力,不同生态糸统也具有一定抵御环境污染的自我净化功能。生物净化的原理是通过生态糸统中各种生物的代谢活动或其它活动,使环境中的污染物得以固定和降解。2)、在生物净化中,绿色植物和微生物起着重要作用。3)、简述水体自净的过程:在未受污染的水体中都有一定浓度的溶解氧。但是,当水体受到有机物的污染后,水体中的微生物就会大量繁殖起来。由于水体中溶解氧对厌氧微生物的繁殖有抑制作用,所以当污水流入水体时,好氧微生物首先大量繁殖,并不断分解有机污染物和消耗溶解氧。水体中的溶解氧主要通过空气中氧气向水中溶解和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得到补充(复氧),耗氧和复氧同时进行。污染开始阶段,好氧微生物不断繁殖,耗氧速率超过复氧速率,此时,水中的溶解氧开始减少,随着水体中有机污染物不断被分解,耗氧量减少,复氧量相应增加。当水中耗氧速度等于复氧速度时,水中溶解氧量达到最低点,即临界点。随后,因有机污染物大为减少,耗氧速度小于复氧速度,水中溶解氧开始增加。溶氧量作为水体自净状况的标志。可以用氧垂曲线表示。若Cp点的溶氧量大于规定的数值,说明从溶解氧角度看,污水的排放未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Cp点的溶氧量低于规定的最低溶氧量,则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水体中各种需氧型的水生动物和浮游植物均可能因缺氧而死亡,水体生态平衡将遭到破坏。缺氧严重时,厌氧微生物大量繁殖,对有机污染物进行无氧分解并产生硫化氢、甲烷等物质,导致水质变坏并腐化发臭。4)氧垂曲线(1)溶解氧的变化状况反映了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净化的过程,因而可把溶解氧作为水体自净状况的标志。若水体氧垂曲线中Cp点的溶氧量大于规定的数值,则说明从溶解氧的角度看,污水的排放未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若水体氧垂曲线中Cp点的溶氧量低于规定的最低溶氧量,则排入有机污物过多,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水体中各种需氧型的水生动物和浮游植物均可能因缺氧而死亡,水体生态平衡将遭到破坏。 (2)耗氧速率变化分析:有机物污染 好氧细菌增多 耗氧速率上升 水中溶解氧下降 (有机物减少) 好氧细菌减少 耗氧速率下降 复氧速率上升(3)复氧速率变化分析:水中溶解氧下降 空气中溶氧速率上升有机物分解 无机盐上升 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增加 复氧速率下降水中溶解氧上升 空气中的溶氧速率下降水中无机盐减少 植物光合作用下降 (4)在未污染前,河水中的氧一般是饱和的。污染之后,先是河水的耗氧速率大于复氧速率,溶解氧不断下降。随着有机物的减少,耗氧速率逐渐下降;而随着氧饱和不足量的增大,复氧速率逐渐上升。当两个速率相等时,溶解氧到达最低值。随后,复氧速率大于耗氧速率,溶解氧不断回升,最后又出现饱和状态,污染河段完成自净过程。可表示如下:当耗氧速率 复氧速率时,溶解氧曲线呈下降趋势;当耗氧速率 = 复氧速率时,为溶解氧曲线最低点,即最缺氧点;当耗氧速率 复氧速率时,溶解氧曲线呈上升趋势(5)发生以上变化的原因来自水体复氧和耗氧两方面:耗氧原因:有机物的生物氧化硝化作用:水中存在氨,硝化作用会消耗溶解氧。水底沉泥的分解。水生植物的呼吸作用。无机还原性物质的影响。复氧原因:空气中的氧通过河流水面不断地溶入水中;水体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3、生物净化技术1)、生物净化技术基本原理: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人为放大和强化生态糸统的自净能力,从而达到有效治理环境污染的目的。应用最广泛的是污水生物处理技术2)、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基本原理是利用处理系统中的各种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除去污水中的污染物。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其具体工艺可分为:活性污泥法(是由各种微生物、有机物和无机无胶体、悬浮物构成的结构复杂的肉眼可见的绒絮状微生物共生体,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降解能力,可以吸附和降解很多的污染物,且曝气有充足的氧气。是一个连续的处理过程,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污水处理技术之一)、 悬浮细胞法(污水集中在大池中利用污水中悬浮的各种微生物的氧化作用分解污染物,所需氧气主要来自于藻类的光合作用,经典的悬浮细胞污水处理系统叫做氧化塘,但效率低,需要空间大且通常氧化不完全,也易受季节影响)、 生物膜法(是微生物通过附着固定在特定载体上的结构复杂的微生物共生体。当污水连续流经碎石、炉渣或塑料蜂窝等固体填料时,在填料上能形成污泥状的生物膜,所含微生物数量众多,比活性污泥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和降解能力,较多应用于废水处理)3)、其它生物净化技术:(1)、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的工程菌除污如分解石油的“超级细菌”。(2)、开发废物资源化技术(选育以工农业废物为原料的特殊微生物生产单细胞蛋白,净化还能变废为宝)。(3)、选择具有吸收有害气体、吸收粉尘、杀灭细菌等不同净化功能的植物。(4)、选育特殊的微生物类群,用于农药、防腐剂等环境污染物的降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