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小学语文毕业复习检测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78723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版小学语文毕业复习检测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S版小学语文毕业复习检测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S版小学语文毕业复习检测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S版小学语文毕业复习检测题1、 读写结合(4分)天气变得更加 li( ),地震加上大雨使一块块的山石伴着n jing( )从山上滚落下来,道路一次次被堵住然而,这一切的困难丝毫不能z no( )战士们前进的脚步,他们奋力chn ch( )一个又一个障碍,终于打通了救援的道路。 2、“这是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 这句话中读作整体认读音节的字有( )个。A、1 B、2 C、3 D、43、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坚强 万众一心 众志成诚 共度难关B、朗颂 兴高采烈 见义勇为 弄虚做假C、脉搏 目不转睛 喜出望外 情不自禁D、按装 金壁辉煌 面黄肌瘦 无可奈何4、下列成语与其主角不一致的是( )A、完璧归赵蔺相如 B、望梅止渴曹 操C、卧薪尝胆勾 践 D、纸上谈兵赵 高 5、“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幅对联是赞扬( )的。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6、下面歇后语中错误的一句是( )A、泥菩萨过河没指望B、猫哭耗子假慈悲 C、猪鼻子里插大葱装相 D、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7、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绿色的草坪上,安放着由中国人民赠送的巨型青铜器世纪宝鼎。B、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海浪声声;屋内温暖舒适,整洁干净。C、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上门负荆请罪。D、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8、下面的横线上应填的句子是( )。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笼, 。梦境如此美好,能忍心让它仅仅个梦吗?A、受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清波荡漾。B、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碧荡漾。C、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重新清波荡漾。D、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9、划去不相配的3分(猛烈的激烈的)炮火,(艰苦的艰难的)劳动,(寂静的安静的)教室,(严格地严厉地)批评,(卓著的卓越的)贡献,(耐心地细心地)教育。10、把词语补完整再分类6分郑重其()和()可亲张冠李()哀()遍野闭目塞()()思苦想囫囵()枣拾金不()褒义词:_贬义词:_11“揣 玫 访 汲”四个字,按音序排列,排在最前面的一个字是( ),排在最后的一个字是( )。1分12、 用部首查字法,“负”应查( )部,再查( )画。“负”的解释有:背;仗恃,倚靠;遭受;具有;违背;败。“身负重任”中的“负”应选( )种解释。“不分胜负”中“负”应选( )种解释。2分13照样子找近义词和反义词。(4分)例:(富强)富饶(贫弱)( )宣布( )( )困难( ) ( )紧张( ) ( )完整( )14用下面词语分别组成意思不同的三句话。(不少词,3分)功课 红红 复习 小明 帮助 李君 经常 家里 到 知道_15把下列词语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1分)小学语文书 书 教科书 小学六册语文书 小学教科书_16用“_”画出与第一对关系相似的一对词语。(2分)剪刀:布匹 A锯子:水泥 B锯子:木材 C锯子:椅子老师:学生 A教练:球迷 B教练:运动员 C教师:家长17按原文填空。(4分)_,润物细无声。孤帆远影碧空尽,_。一生_,一年_,一朝_。_,不及汪伦送我情。小学就要毕业了,你的好朋友很担心今后天各一方,无人倾诉,你随口吟诵了高适的别董大中“_,_”两句诗,朋友听后,一下子又高兴起来了。18扩句。( )战斗( )取得了( )胜利。19、判断正误。2分(1)鲧禹治水、夸父追日、两小儿辩日都出自山海经。()(2)书信、请假条和通知书的称呼都应该写在第一行的顶格。()(3)“台风,微风,大风,和风”这些词可按“微风,和风,大风,台风”的顺序排列。()(4)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的“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是说周围光线暗,看不清道路,所以容易碰壁。()20、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每项写出4个来。(4分)司空见( )群( )群力 独出心( )莫( )其妙鹤发童( )标新立( )迎( )而解 罪魁祸( )(1)描写人物精神品质的成语:_(2)来自历史或寓言故事的成语:_(3)描写自然环境的成语:_21、读课文并填空。(5分)(1)将相和这篇课文,是通过对“_、_、_”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经过。(2)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 ”、“孤帆远影碧空尽,_ ”是小学最后一学期所学的送别诗中的诗句。其实,送别诗中的名句还有很多。如“海内存知己,_ ”“莫愁前路无知己,_ ” 等。(3)没有规矩,_ 。须养成处处_,方配做_。22、请选出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1分)走进这所学校,会被一种大气揪住。一条宽阔笔直的大道向校园深处延伸进去,_,_,建筑后边青山隐隐。四季葱绿的香樟树生长在道路两旁 庄严的石头建筑位于校园深处道路两旁是四季葱绿的香樟树 校园深处是庄严的石头建筑A B C D23、请仿照前面的句子,续写两句话。(1分)分别在即,老师,我们如何才能报答你呢?我们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们整个春天;_,_;_,_。24、本品是以何首乌,当归等十多种原料制成的保健品。经功能试验证明,具有美容(怯黄褐斑、改善皮肤水分)的保健功能。配料:何首乌、当归、熟地黄、白芍、桃仁、郁金、红花、蜂蜜等。功能成分及含量:总黄铜100/100保健功能:美容(袪黄褐斑改善皮肤水分)适宜人群:18周岁以上成年女性。使用方法:早晚各一次,一次10口服,严重者可酌情增加用量。规格:每盒10支,每支10保质期:二十四个月。贮存方法:密封置于干燥处保存。1、文中的“本品”是指_它是一种_具有_美容功能。依据说明书,本品的适宜人群一般每天食用_支口服液。本品发挥功效的主要成份是_。本品需密封置于干燥处保存是为了_(3分)25、课文回顾一“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1) 这段话选自_童话作家_的名篇 请写出你读过的他的另一篇童话名称 (2分)(2)小女孩这次擦然火柴后看到了_ (0.5分)(3)读这一段话时,应该用( )(填序号)(0.5分)A、高兴的语气,节奏快,声音高; B、 急切而痛苦的语气,节奏快,声音高;C、难过的语气,节奏慢,声音低; D、急切而高兴的语气,节奏慢,声音高;二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1分)诲:俱:(2)在上面的语段中用“”画出描写那个人不专心学习的语句。(0.5分) (3)用自己的话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1分):26、应用文。(1.5分)1.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通知一般由( )这几部分组成。A、标题 被通知对象 正文 署名 日期 B、称呼 正文 结尾 署名 日期C、被通知对象 正文 结尾 日期 D、称呼 标题 被通知对象 正文 署名 2.读下面的招领启事回答问题。招领启事今天下午,我在学校五二班教室门前拾到棕色男士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270元,其中面值一百元钞票两张,面值五十元钞票一张,十元钞票两张。请失主到学校教导处认领。教导处你认为这则招领启事中都有哪几处错误?27、阅读。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1用横线画出本段话的中心句。(1分) 2这段话采用了_的结构方式。(1分)3詹天佑开凿居庸关隧道采用的方法是_,这是因为_。开凿八达岭隧道采用的方法是_,这是因为_,采用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目的_。(2.5分)28、读下文做题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能煮呢?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粮食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啊。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可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并填在括号里。(1.5分)c.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a.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b.一下子明白过来。( )(2)造句。(1分)不仅还:_(3)用自己的话写出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1分)(4)用“_”画出怎样“煮书”的句子,用“ ”画出写“煮书”好处的句子。(1分)29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学校真可以称得上是第二个家了。在这个“家”里,我们学习知识,掌握本领,结交伙伴,开展活动。在这个“家”里,我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受失败的酸楚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一天一天地长大。直到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自己终于要离开这个“家”了。顿时,校园生活的酸甜苦辣一起涌上你的心头 请你以校园里的_为题(从“甜、酸、苦、辣”中任选一个词,填在题目的横线上),写一篇习作,字数不少于500字。(3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