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利利、恰利》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74888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恰利利、恰利》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恰利利、恰利》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恰利利、恰利》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音乐恰利利、恰利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三年级【使用教材】花城版三年级下册【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理念】花城版是近今年开始推行的新教材,本套教材教学原则是把音乐审美体验,音乐的知识与技能,音乐兴趣的培养三者有机地进行结合。要求教师以“听、唱、挥、奏、动、视、忆、写、创、议”等手段结合的方法教学,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形成生动活泼、有趣有效的音乐课堂,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教材分析】恰利利、恰利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歌曲,这首歌音域很窄,结构短小,整首歌曲前八个乐句只用了“1、2、3、4、5、6”六个音符、“X X X X X X X X ”一个节奏型,就构成了歌曲的主体。尾声部分用“啦”做衬词,表现了人们在劳动后的愉悦心情。歌曲虽然短小,但是其内含着节奏、衬词、力度、二声部演唱的音乐知识。 【教学目标】1、认知:感受印度尼西亚民歌的特点。学生在欣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接触印尼具有民族特色的代表性音乐作品,扩大音乐文化视野。 2、能力:学生能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恰利利恰利,掌握简单的二声部演唱的能力。 把握歌曲的力度变化,表达出歌曲的愉快情感。3、情感:培养学生对外国民歌的兴趣,充分感受歌曲中勤劳、质朴、善良的人们丰收后的喜悦心情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重点难点】一、歌曲的衬词比较绕口,不易读准,要熟悉衬词的演唱,完整表现歌曲。二、二声部的演唱,在分声部演唱的同时还要正确表现力度变化。【教学策略】一、通过图片简介,引起对印尼歌曲的兴趣,从歌曲的衬词入手,运用击鼓的声响,强烈感受新节奏的长短变化。二、通过反复聆听、跟唱,从易到难正确唱好衬词部分。三、通过对歌谱的观察,在与老师的合作中感受二声部的演唱。通过“强音组”、“弱音组”合作,表现两个声部的力度变化。【教学过程】一、导入,解决难点。1、简介印度尼西亚,知道“千岛之国”、“火山之国”。(设计意图:初步知道印尼这个国家,引起对印尼歌曲的兴趣。)导入师: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游览旅游胜地印度尼西亚,了解一下印尼的风土人情。(欣赏课件,背景音乐恰利利恰利)印度尼西亚被称为“千岛之国”居住着一百多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印度尼西亚民间流传着大量题材多样的民歌,内容都常常与“生产劳动,热带宝岛的自然风光相联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印尼的民歌恰利利恰利。一、 新授1、欣赏歌曲恰利利,恰利。师:首先请同学们听一遍这首歌曲,歌里人们在干什么?(劳动)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活泼)师:那么你觉得这首歌曲哪个地方让你很感兴趣?(qia li li qia li qia peng peng)老师也觉得这个地方很有意思。我们听第二遍,留意一下这里。2、学习歌曲:师:(展示)这里都是拼音,请同学们一起拼读一遍。先慢速,逐渐加快。2/4 X x x x x x x x qia li li qia li qia peng peng sha la la ge tu sha tuo peng师: “qia li li qia li qia peng peng”都是印尼语,它们没有特殊的意义,就像以前我们学过的衬词,表现的是印尼人在田间快乐劳动的情景和心情。师:跟着旋律唱一唱,感受一下劳动的快乐。 2/4 5 5 5 1 1 2 3 4 4 4 4 5 4 3 2 1 Qia li li qia li qia peng peng, sha la la ge tu sha tuo peng.3、观察对比:师:请同学们观察乐谱,这首歌曲的前面部分与后面部分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前面一行谱,后面两行谱)解释齐唱、合唱。4、教学合唱部分:听听、唱唱合唱部分。提问:这个部分给你的感觉像什么?(山谷里的回声)请学生学一学“回声”。 。啦 啦 啦! 啦 啦 啦!啦啦啦啦 啦 啦啦啦啦 啦提示:演唱时表现出f 和 p3、看视频,完整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愉快风趣的情绪。(设计意图:进入歌曲意境,第三次聆听) “相信同学们都很想听听这首恰利利、恰利,现在我们马上看音乐动画,看完以后我会提问,你看到了什么风景?人物?他们在干什么?歌曲带给你怎么样的心情?”4、看视频,做律动,模仿劳动者锄地播种的情景。(设计意图:感受劳动的快乐,激发歌曲带来的欢乐情绪,第四次聆听)“同学们很少有机会看到劳动者锄地播种的场景,现在让我们看着电视,模仿他们的动作,一起感受劳动的快乐。”5、展示歌谱,老师范唱,要求学生找到歌曲力度记号。(设计意图:看歌谱,学会观察音乐记号,第五次聆听) “大家看,这就是恰利利、恰利的歌谱,请大家认真看,听老师唱一遍,等会老师提问,这首歌的力度有没有变化?哪里有变化?”6、聆听两次歌曲,根据歌曲的力度变化打节拍,第一次老师带动,第二次老师范唱,学生自己打节拍。(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打节拍,把力度记号表现出来,第五、六次聆听) “大家很快就把歌曲的力度记号找出来了,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打节拍,一定要注意力度的变化。”7、唱歌前发声练习,重点演唱衬词部分,钢琴加音高逐步训练。(设计意图:先把难点唱好,歌词节奏要求准确,音高级进的发声训练,是为唱歌准备) “大家已经掌握了歌曲的情感与力度变化,现在我们开始唱歌了,为了有更好听的声音,我们要先进行发声练习,我们就先唱衬词这一句。”8、完整学唱歌曲,边唱边纠正。(设计意图:通过钢琴伴奏,教师带唱,正确演唱歌曲,达成第四个教学目标)三、学习尾句二声部,解决第三个难点。1、指出歌曲最后一句,是二声部,简单说明,听老师范唱。(设计意图:从观察歌谱,发现二声部的不同书写,通过聆听老师范唱,初步了解二声部的演唱方法) “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这首歌了,现在我们再认真看看歌谱,你们有没有发现,歌曲的前面四句,都是一行一行单独排列,但是最后一句却是两行连起来了,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2、完整演唱歌曲,分组演唱二声部。(设计意图:利用强弱记号卡片,分“强音组”、“弱音组”练习二声部,更准确的表达歌曲,解决第三个难点,达成第二个教学目标) “其实二声部简单说就是分成两组唱歌,现在我们也来分组,一个是强音组,一个是弱音组,请大家跟老师来试一试。”四、拓展知识点。1、学习节奏“X X X”,列举重点节奏,跟节拍朗读。(设计意图:规范新节奏的读法,去掉歌词,把歌曲主要节奏复习几遍) “恰利利、恰利这首歌,反复出现一个节奏,我们来看看。刚才我们是带着歌词朗读,现在我们不要歌词,这些节奏又该怎么读呢?”2、朗读小动物联欢会,让学生复习巩固新学的节奏。(设计意图:运用新节奏自学童谣,达成第一个教学目标) “同学们都很聪明,很快就学会新节奏,看来你们不用老师提示,就能把新节奏唱好。现在让我来看看你们的精彩表现。这里有一首童谣,看谁能把它的节奏读出来。”3、互动游戏,分小组进行表演。(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竞赛,激发表现欲,检验学习效果,进行正确评价) “现在看来,集体朗读已经没问题了,可是个别同学朗读也能这么好吗?那老师要考考你们了,这首童谣有四句,我想请4名同学上来,一人念一句,念对得1分,四个同学满分就是4分.等会我们男女同学来比赛,看哪一组能拿到4分,好不好?”五、小结。1、小结今天学习的新知识:X X X 、二声部、衬词。2、再次演唱恰利利、恰利。3、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