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74811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 时 教 案课题:和平女神像 第 1 课时 总序第 57 个教案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积累新词。2、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积累“法西斯、诺曼底、罕见、揭幕”等词语。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学难点:学习第一、二自然段,谈自己的感受。教学用具:录音机、磁带。教学方法:讨论交流、自读自悟。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引发兴趣。2004年6月,中国派代表团赠送给法国一件珍贵的礼物-和平女神像。你想知道和平女神像是什么样的吗?想了解中国赠送的重大意义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和平女神像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读通课文,画出生字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不理解的作上记号。3、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检查自学情况,出示词语卡片。战役 法西斯 揭幕式 崛起 旗帜 赠送 和平鸽 福瑞 亘古不变 指名读、齐读,纠正读音。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合作学习。三、学习第1、2自然段,1、自读第1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背景资料,借此来理解这一段的内容。3、教师向学生介绍反法西斯盟军在法国诺曼底地区发起的登陆战役情况。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惨烈和最后胜利的来之不易。4、指读第2自然段,请同学们听读思考:你从哪里可看出世界和平女神像揭幕仪式是隆重热烈的?(学生通过朗读明确:参加这个仪式的有“世界各地的官员、老兵及近千名当地居民”)5、让学生就此段内容质疑。(可能有的同学会问:为什么说世界和平女神像是中国“赠送给法国和世界人民的珍贵礼物”?和平女神像是怎样的,她究竟有什么重要的意义?)让我们通过下节课的学习解答这些问题。四、课堂小结。1、从这两自然段中你能感受到什么?2、学生自由朗读这两个自然段。批 注课 时 教 案课题:和平女神像 第 2 课时 总序第 58 个教案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 1、理解我国人民向法国和世界人民赠送和平女神像的意义。2、体会和平女神像蕴含的寓意。3、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重点:理解我国人民向法国和世界人民赠送和平女神像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探究归纳、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二、 精读赏析。1、学习第3、4自然段(1)默读这两个自然段,你感受到会场上一种什么样的气氛?(欢乐祥和,庄严肃穆。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作答。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2)放映和平女神像揭幕仪式的影片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3)学生提出这两自然段中弄不懂的问题。如:怎样理解法国官员在揭幕仪式上的讲话?引导学生结合第一自然段的有关背景知识,体会世界和平、自由的来之不易,因此我们应珍惜眼前的和平、自由,热爱和平、自由,只有在和平、自由的环境中,世界才能快速发展。怎样读出法国官员讲话的含义?请你们注意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老师用较慢速度和顿挫的语调,模拟讲话者的口吻读。你们也来读一读吧!(学生自由读,加深体会。)2、学习第5、6自然段(1)请快速浏览第五自然段,从文字介绍中了解和平女神像的外形特点。(2)放映和平女神像的放大投影,学生图文对照,再次体会其形象特点。(3)把“中”字、“平”字及表示“世界”的第一个字母连串起来,说说和平女神像向人们传达了怎样的寓意?(学生讨论交流,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理解和平女神像的寓意。(4)指名读第六自然段,思考:本段中哪句话揭示了和平女神像的寓意?哪句话又表明了中国人民向法国和世界人民赠送和平女神像的意义?学生回答,明确:寓意:“形象地表达出和平友好这一亘古不变的伟大主题”。赠送的意义:“希望她能伴随人类的脚步,在和平发展的大道上不断向前。”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这两句话,强化体验。再回头让学生自解答阅读3、4自然段时提出的问题。3、 学习第7自然段结合课后第2题第(2)小题,读了这句话后,你有什么体会?教师点拨:美国和德国,昔日分别是反法西斯和法西斯的代表国,这两位老兵在昔日的诺曼底战场上曾经是敌人,如今却在和平女神像面前紧紧握住了双手,由此体会到了什么?4、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想象光色声乐映衬下的和平女神像的美丽、高贵的形象。三、 总结积累,拓展延伸1、学生总结学完本课后的收获。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感受最深的语句画下来,再读一读。3、站在和平女神像面前,你想说些什么?批 注课 时 教 案课题:奥运圣火 第 1 课时 总序第 59 个教案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从文中筛选主要信息。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能从文中筛选出主要信息。教学用具:奥运会的火炬的录像。教学方法:点拨、引导,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播放录像片段。2、同学们,画面上的这位运动员是我国著名的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你知道他在干什么吗?(奥运会火炬接力)3、你知道奥运圣火的来历吗?你知道奥运圣火有什么重大意义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奥运圣火去了解这些内容吧。(板书课题:奥运圣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1)认读生字及词语。希腊、肥沃、奥林匹克、火炬、城邦、沧桑、瞒、殿(2)理解词语:浩渺:形容水面辽阔。举世闻名:全世界人都知道。形容名声很大。举,全。饥寒交迫:饥饿寒冷一齐逼来。形容生活无衣无食,挨饿受冻,非常困难。2、指读课文,纠正读音。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2、小组交流学习成果。3、全班交流,互相补充订正。第二自然段:写奥运圣炎的来历及威力。第四自然段:现代奥运会的的火炬接力的规定和程序。第五自然段:简介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火炬传递情况。第六自然段:揭示奥运圣火在奥运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四、质疑问难,归纳学习目标。(各小组提出的问题可能难易程度不一,依靠学生之间解决的,老师可放手让学生发表看法;带有共性的问题,难度较大,教师进行整理归纳,待下一步解决。)五、课堂小结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主要从奥运火炬的有关知识内容方面去谈。批 注课 时 教 案课题:奥运圣火 第 2 课时 总序第 60 个教案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 学习课文组材和行文的表达方法。2、 理解“和平、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精神。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围绕奥运圣火讲了哪些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奥林匹克的精神。教学准备:奥运会的相关资料、多媒体。教学方法:自读、交流,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新课1、指名让学生说说课文都写了哪些内容。2、这么多的内容看起来似乎很杂乱,作者是靠什么把它们组织到一起?二、学习课文组材和行文的技法。1、浏览课文,重温课文内容,想想课文的这些内容都是围绕一个什么中心来写的。2、自读自自悟,小组合作交流。3、板书归结内容要点:奥运圣火的来历 奥运圣火的重新点燃 奥运火炬接力的规定和程序4、集体归纳、订正。很明显,课文的这些内容都是围绕“奥运圣火”这一中心来写的。5、教师就势点明,课文就是以“奥运圣火”为线索来组材和行文的。因此,课文内容虽多,材料虽多,但读后丝毫没有杂乱无章的感觉。这种组材和行文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三、理解“和平、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精神。1、全班交流所收集到的有关奥运会的知识。2、播放奥运会历史上的一些精彩片段(最好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3、你怎样理解“和平、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精神?点拨:结合以上所看到的画面、所了解到的有关奥运的知识,再联系课文内容,对其中的一两点有所理解即可。如,联系课文第2自然段的内容可知,当时希腊有许多国家,各国间不断发生战争,各国人发渴望和平,而奥运会就有熄灭战火、维护和平的威力。四、巩固运用,深化拓展1、你能补充一两点有关奥运圣火的知识或讲述一个有关奥运圣火的故事吗?2、你们喜欢体育吗?喜欢哪些奥运明星呢?3、收集有关奥运会的趣闻和北京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资料。4、你知道2008奥运会最后一棒火炬的传递者是谁吗?五、课堂小结课文以“奥运圣火”为线索,一线穿珠,将文中内容连为一体,使文章形散神聚,这种组材的方法,在我们今后的习作中值得借鉴。让我们一起来祝愿奥林匹克精神火炬熊熊燃烧,照亮全世界!批 注课 时 教 案课题: 奥运在我心中 第 1 课时 总序第 61 个教案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活动主题:奥运在我心中活动目的:树立奥运意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活动内容:了解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历史。欣赏2008北京奥口号,唱奥运歌曲,采访参赛健儿。活动方法:人人参与,用心感受,激情投入,分工协作,开一次主题班会。活动过程:一、知识抢答赛内容:关于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历史(比如,新中国成立前的三次奥运之行,中国成为奥运强国的艰难历程,中国申奥成功的经过等)。二、欣赏北京2008奥运形象元素1、展图片奥运会徽-中国印 奥运吉祥物-福娃 奥运火炬祥云 2、赏形象。3、谈寓意。三、齐喊奥运口号,唱响奥运歌曲奥运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四、自我设计一种新的福娃形象,并替它起一个有意思的名字。五、设计一条具有创意的标语,并用毛笔书写,向其它同学展示。六、网上采访即将参赛的中国兵团中的一位运动健儿,了解他们的备战状态。七、讨论:为迎接奥运,你准备采取哪些积极的行动?八、总结本次活动。 批 注课 时 教 案课题:全球的孩子们,早上好 第 1 课时 总序第 62 个教案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并把感情读出来。2、了解诗的结构,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理解诗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受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用具:幻灯机教学方法:点拨、指导,自读感悟。教学过程:一、课前导语孩子是世界各国的未来和希望,成人应该对孩子关爱有加,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和平安宁、幸福自由的成长环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全球的孩子们,早上好(板书课题)。看看作者在诗中对全世界的孩子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愿望。二、自由读文,初步感受。1、把课文自由地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再把你认为难读的语句和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多读几遍。2、把这首诗读给旁边的同学听一听,互相评议,把全诗读通顺、读流利。三、了解学生朗读情况1、分小节来读一下这首诗。(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按小节顺序来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正确、流利。)2、在刚才读诗的课程中,同学们遇到了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请先在小组里谈一谈你们的理解,然后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四、再读全诗,理解诗的内容及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1、幻灯出示思考问题:(1)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样体会到的?(2)作者主要用什么手法来表达他这种感情?(3)“美丽的鲜花到处开放,用来制造子弹的金属,都变成银亮银亮的,发射卫星的火箭。”这几句诗有什么深刻含义?2、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3、教师指导、归纳、明确。(1)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他对全世界孩子的美好祝愿,祝愿他们能拥有一个和平安宁、自由美丽的成长环境,表现了他热爱和平的感情,也体现了他善良、博爱的宽广胸怀。(2)作者主要用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来表达这种感情。(3)作者希望全世界的孩子常能拥有一个美丽如花的环境,永远不要发生战争。人类应致力于科学研究,使世界不断向前发展。五、激发想象,引起共鸣1、指导朗读,激发想象力。在学生理解了诗的内容感悟到全诗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采用指读、组内互读、班内朗读比赛等形式,在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2、朗读体验,升华情感。通过多次的朗读体验,使学生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受到感染。六、总结、拓展1、教师小结。作者用问候和祝愿的方式,亲切而又深情地表达了热爱和平、希望世界各国的儿童能拥有一个和平、安宁、美丽自由的成长环境的感情,体现了作者善良、博爱的宽广胸怀。2、欣赏诗的美。可引导学生从作者所用的修辞手法、诗的节奏、韵律等多角度对诗进行品析,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3、拓展。构建和谐社会是21世纪的主题,你能对此提出几点建议吗?批 注课 时 教 案课题:城乡孩子手拉手 第 1 课时 总序第 63 个教案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 1、模拟活动中城乡孩子见面的场景,互相谈心,谈谈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并互相讨论怎样让城乡小伙伴手拉得更紧,心靠得更近。 2、学习写倡议书,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明确倡议书的写法。教学难点:学会写倡议书。教学用具:幻灯片、小礼物教学方法:引导点拨、讨论交流、评议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有没有参加过“城乡孩子手拉手”活动?如果你是城里的学生,你一定想了解乡村孩子平时的学习生活状况;如果你是一位乡村学校的学生,你也一定了解城里学生平时是如何学习和生活的,是吗?下面就让我们模拟见面场景进行一次亲切的交谈吧!二、个别交流选派一到两个代表谈谈自己参加“城乡孩子手拉手”活动的见闻和感受。三、两两交流城乡孩子结成对子,互赠礼物,互留联系方式。模拟现场,先向对方介绍你所在的环境及生活状况,再向对方询问这方面的一些情况。谈吐要清晰,说话要有条理,用语要文明礼貌。四、相互讨论,出好主意就“如何让城乡小伙伴手拉得更紧,心靠得更近”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大家出谋划策,将那些切实可行的好主意拟订方案,由代表当众宣读,日后实施。五、拓展交流1、在这次交流活动中,你有什么感想呢?2、如果你想对你的好伙伴,对他们的所在地有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请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去与他们多多交流吧!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交际,你有哪些收获呢?批 注课 时 教 案课题:写倡议书 第 1 课时 总序第 64 个教案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了解习作内容,拓宽写作思路,写出这次习作的初稿。2、明确倡议书的写法。3、学习写倡议书,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明确倡议书的写法。 教学难点:学会写倡议书。教学用具:幻灯机教学方法:引导点拨、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学生默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本次习作要求同学们学写倡议书,把大家都动员起来。二、指导学生学写倡议书1、倡议书的内容(幻灯出示)。(1)倡议什么事;(2)倡议的理由;(3)要大家做什么;(4)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做法。2、倡议书的格式(幻灯出示)(1)根据倡议书的内容拟定标题;(2)写清楚倡议书的倡议对象;(3)写清倡议人的姓名及日期。三、分小组讨论1、每个学生都说说自己的倡议书准备倡议什么,倡议的理由、倡议的内容是什么。2、教师学生的发言,选择有代表性的,准备全班交流。四、全班交流在同学发言后,教师总结,指出问题。四、 学生练习写倡议书。 板书设计 倡议书 倡议书的内容 写法 倡议书的格式批 注课 时 教 案课题:写倡议书 第 2 课时 总序第 65 个教案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继续完成初稿,赏评佳作,修改誊正。教学重点: 赏评佳作。教学难点:从别人的佳作中受到启发,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用具:幻灯机教学方法: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朗读佳作,共同赏析每小组推荐一两名同学,分别朗读自己的倡议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成功的原因,对其他同学进行启发。向学生推荐范文。抗震救灾倡议书同胞们、朋友们:当突如其来的地震撕裂巴蜀大地,需要什么?你我伸出的援助之手!当残垣断壁的废墟掩埋鲜活生命,需要什么?你我爱心的无私奉献!当哀鸿遍地的呼救痛彻你我心扉,需要什么?你我力所能及的帮助!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三十二年来最为惨重的地震灾害降临了天府之国-四川省汶川县,上万同胞的生命瞬间消逝,更有大量的受灾民众急切地等待着救助与支援。救同胞于危急之时,献爱心于危难之际。为积极响应赏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共同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的要求,常州义工联合会、钟楼氏慈善分会、钟楼区志愿者协会联合组织“橙丝带 温暖四川-抗震救灾募捐活动”。我们向全市各社会阶层的爱心人士发出赈灾募捐的倡议,恳请您伸出援助之手,奉献一片爱心,给灾区还在水深火热中煎熬的兄弟姐妹们以支持和帮助。天地无情,人间有爱;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让我们肩并肩铸就爱的长城,尽我们的绵薄之力,汇聚成爱的海洋,去和无情的自然灾害作斗争。龙城的儿女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献出我们的拳拳爱心吧! 龙城同胞 才廉 2008年5月15日总评:倡议书格式正确,倡议理由充足,倡议的内容具体。总之,这份倡议书不但写明了倡议的目的和意思,而且井然有序地写出了倡议的具体做法。相信大家看了这份倡议书,都会行动起来。二、誊写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誉写在作文本上。批 注课 时 教 案课题:写倡议书 第 1 课时 总序第 66 个教案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讲评习作,总结本次习作情况。教学重点:分析本次作文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 教学难点:学生总结习作的收获。教学用具:小黑板教学方法:讨论、讲评教学过程:一、小结习作,提出任务1、小结习作情况。运用激励机制,总结这次习作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的同学。2、提出任务。这次习作评讲的重点是:(1)倡议书的格式是否正确;(2)倡议的理由是否充足;(3)倡议的内容是否分条列出,清楚明了。二、欣赏佳作,师生互动 1、欣赏佳作片段,共同评议。(选择三位学生的习作片段进行评议,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或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2、评析两篇学生的整篇佳作,抓住评讲重点评议。三、小组交流,互评互改1、互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2、自评自议,继续完善习作。四、全班交流,展示优秀习作把优秀习作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里,全班同学欣赏、交流。五、课堂小结由学生总结本次习作的收获,从学写倡议书的方法方面去谈。批 注课 时 教 案课题: 语文活动6 第 1 课时 总序第 67 个教案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学习评价作家作品。2、学会品读文段,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3、积累体育名言名句。教学重点:学习如何整理和运用资料。 教学难点:明确评价方法,大胆进行交流。教学用具:投影教学方法:引导法、点拨法。教学过程:一、 学习“我会评”1、谈话引入。同学们,通过小学几年来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许多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而且还拜读了许多不同风格的作品。你最喜欢哪一位作家的什么作品呢?现在我们就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吧!2、同桌交流,小组交流。3、投影出示一篇美文,引导学生说说喜欢这篇文章的理由。4、学生从文章内容、语言、立意等方面交流自己喜欢某一篇文章的原因。5、全班交流汇报。二、 学习“我会读”1、投影出示书中文段,教师配乐朗读。2、学生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段,边读边想像,把文段中的语言文字化为没得形象。3、 启发学生思考交流。(1) 你从这个文段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秋的“沉寂”?(2) 你喜欢这个文段吗?为什么?a) 学生朗读。(1) 你打算怎样朗读这个文段?和小伙伴们交流自己选用的朗读形式、语速、语气。(2) 自己美读文段。(3) 全班展示。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把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教师鼓励学生人人参与。b) 评选“美读小能手”。4、 学习“百宝箱”a) 激情导入。b) 投影出示“百宝箱”中的有关体育名运动方面的名言。(1)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2) 尝试理解:学生交流对这些体育名言的大致理解。c) 多种形式读、背名言。d) 交流其它有关体育的名言(学生收集的以及老师推荐的)拓展积累。学生读一读,议一议,背一背。5、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批 注课 时 教 案课题:语文活动6 第 2 课时 总序第 68 个教案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组织开展“走向世界,感受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习整理和运用资料。教学重点:交流资料,学习如何整理和运用资料。 教学难点:在办手抄报,在学习实践中学习整理和运用资料。教学用具:录像带教学方法:交流、实践教学过程:一、 激情导入。同学们,节日时人类精神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节日。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节日的百花园,一起去领略这座百花园中万紫千红的景致吧。二、 播放录像带,欣赏世界各国人民欢度节日的情景。三、 全班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资料1、 介绍世界各国节日的由来。2、 介绍节日中的奇闻趣事。四、 播放一段中国任命欢度国庆节的录像。1、 学生观看录像,感受人们欢度节日既定的情景。2、 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这事那一个国家的人民欢度什么节日的情景、3、 学生交流汇报。五、 展示台课后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以“各国的节日”为题,办一期手抄报。比一比谁的手抄报办得好。六、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批 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