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中宁六小 李欣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81页,练习十四第 l、2、3题。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教学难点:会在三角形内三条边上画高。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硬纸条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情境导人1、今天李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些漂亮的图片,想不想欣赏一下?(想)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这些图片中都有我们认识的一个平面图形,我们比比看,谁火眼金睛,能把他找出来?欣赏图片。这个平面图形是什么?(三角形) 2、对!你能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吗 ?3、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上的三角形:电视接收塔上的三角形、铁桥上的三角形、交通标志牌上的三角形、晾衣架上的三角形等。4、导入课题: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广泛的应用,它究竟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探究关于三角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导入,在情境中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达到旧知迁移的目的。】 二、引导探究,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1)画一个你喜欢的三角形,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2)展示学生画的三角形,说一说三角形是由几部分构成?(边、角、顶点)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3)教师出示课件,根据学生的汇报,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2、归纳概括三角形的定义。(1)同学们对三角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3)揭示概念。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板书)理解“三条线段”“围成”。(4)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三角形的意义说一说,为什么刚才没选的图形不是三角形。学生用定义解释。小结:看来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三角形,既要看它是不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还要看这三条线段是不是围在一起,也就是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是不是都相连。 【设计意图:让学生挑战画三角形、判断三角形使学生感觉到自己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经过独立思考、逐步探索和相互交流后,可以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学生概括出自己对三角形的初步感知和认识,为总结抽象出三角形的意义做好铺垫。在汇报过程中让学生不同的说法互相碰撞,互相纠正,教师适时用反例纠正错误的说法。在碰撞的过程中逐步抽象出三角形的概念。真正实现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2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为了今天研究三角形,老师特意准备了两幅动物别墅的图片。你能区分出哪幅是长颈鹿的?哪幅是山羊的吗?并说明理由。课件出示图片高的房子是长颈鹿的,因为长颈鹿长的高。你说的房子的高是指哪部分?(学生指)老师这里有三幅图,你觉得哪幅图把房子的高表示出来了?第一幅。从图上来看,房子的高就是三角形的(高)【设计意图:从生活情境入手,把三角形的高自然的融入生活之中。让学生对三角形的高形成初步的感知。】2、自学定义那什么叫做三角形的高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1页,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学生自学三角形的高。你觉得在这句话中哪些词比较重要?垂线,顶点,垂足,对边同学们请看第二幅,它为什么不是三角形的高呢?斜了,高应该是垂直线段。第三幅也是垂直线段呀,它怎么也不行呢?没经过顶点!【设计意图:出示三幅图,先让学生直观感受三角形的高,然后自学,使学生对三角形的高有初步的理解。通过对后两幅图的解释,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对教学难点的突破。】3、学习画高。师:现在同学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高,你会画三角形的高吗?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纸上画。(收集不同高的画法)学生讲解画高的方法,教师适当给予点评。师:老师这里收集了几幅不同的作品,你们认为谁画的对?集体评价【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提升认识,构建对三角形底和高的理解。有效突破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高的教学难点。】3、用字母表示三角形师:为了表达方便,我们可以用大写字母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比如我用A、B、C表示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就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同时板书三角形ABC。)请同学们用字母表示你画的三角形。【设计意图:师生共同经历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符号感。】(二)探索三角形的稳定性1创设情境,比赛引入现在我们放松一下,来场比赛怎么样?(好)请两位同学上台,一个拉三角形,一个拉平行四边形,拉变形的获胜。生1:不公平!三角形很牢固,不易变形!生2: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师:你的知识面可真宽,那你知道三角形为什么具有稳定性吗?生:因为三角形很牢固,不易变形!所以具有稳定性。师:这是你们的理解,三角形为什么具有稳定性,我们通过实验来说明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拉动不同形状的框架,亲自体验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不同特性,在操作和比较中加深了对三角形特性的认识】2、深入研究,探索特性拿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拿出三根小棒摆三角形。(三根小棒的长度和老师手中三角形的长度是相同的)学生发现:无论怎样摆,摆成的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做”中学,不只是停留在教材描述的“拉不动”层面,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既带给学生数学结论,也带给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实现对教材的超越。】3、认识特性,体会应用。 为什么三角形拉不动呢?正因为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后,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完全确定了,所以在拉的时候,三角形才不会变形,这个不变的性质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出示埃菲尔铁塔的图片上面有三角形吗?(有)从整体上看,它也可以近似的看做一个三角形,所以它经历了百年风雨后仍然风采依旧!【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为起点动手实验发现数学结论解释应用的的认识全过程。这个过程,既带给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同时也带给学生“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真实体验。】(四)交流收获、全课总结师:同学们,不知不觉中,就要下课了。请你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吧!学生交流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 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叫做三角形小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的说课稿中宁六小 李欣一、说教材。 (一)教材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因此,三角形的认识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为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本节课是三角形认识的第二阶段。 (二)目标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应确定为: 1.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特征和特性,并会给三角形画高。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在合作、表达和交流中,增强创新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教学难点:给三角形确定高和画高。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因此,在本节课中,我认为运用活动教学形态,采取:“观察讨论操作观察”的循环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展示个性、积极参与、主动求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节课属于几何知识概念课,因此在设计中我十分重视为学生提供足量的感性材料,每个概念都是让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过程,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故此,本课把学生的观察、操作、演示、归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研究、探索,为学生创造一个又一个观察和操作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去想方法作结论,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获取知识。三、指导学法,自主探索。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而合作能力是调整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能力。人如果不会与他人合作,就会限制自身的发展,也会妨碍个人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合作能力是人不断发展的社会能力。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把人际交往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也提升到一定高度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在本节课中我运用小组合作来培养协作精神,增强团队观念,促进交往能力。这节课我们也从动手,动口和动脑相结合,从发现新知到概括新知再到获取方法。三、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然后直接引入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三角形的特性”做到简单明了。(二)合作探究新知。A:认识三角形的特征:通过画三角形,同桌互相指自己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等活动,进一步认识总结三角形的特征。如波利亚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和联系。”正是有了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动手去发现这个图形所具有的特征,才能充分调动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操作能力,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角”“顶点”和“边”的存在。B:教学三角形的定义:学生有种与生俱来的学习探索能力,他们也渴望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取得成功,有效的学习数学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画三角形,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逐步探索、去相互交流,从中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用自己身边的材料围出三角形,通过三角形的特征验证评价所围成的三角形是不是规范,从而引导总结抽象概括出了三角形的定义。C:三角形高的画法:这块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这是在学生学会画平行四边行画高的基础上学习找三角形的高。学生先自学三角形高和底的定义,在此基础上调动已有知识经验,自己先探索画出一条高,教师示范讲解三角形高的画法,然后通过观察独立探索动手操作,在答题卡中找出几个三角形的高。订正时重点说说画出锐角三角形任一一个顶点向对边做出条高的方法。通过探索发现得出结论:三角形有三条高。D: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调动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先讲讲生活中哪里都用到了三角形?从例举生活中的用三角形的例子,提炼经验中的数学因素,使经验数学化,上升为数学知识。再通过对经验的分离和提取,从实验中对比推拉三角形和四边形,进一步得出三角形受力后不变形,然后从学生的回答中让学生通过操作体验从而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总之我认为只要在本节课中,学生能学会找高,能找到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一条高就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四、巩固性的练习: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1、2、3题。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了三角形,了解了三角形特性。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在老师的眼里,三角形不仅具有稳定性,它还是一种美丽的图形。它和圆、长方形等一起构成了美丽的图形世界,可以说数学因为有了美丽的图形而五彩纷呈,生活因为有了美丽的图形而更加丰富多彩。六、总之,这节课,我力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采取观察操作、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概念,掌握知识,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七、板书设计:三 角 形 1、特性: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稳定性、不变性 2、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作三角形。 3、高和底:过顶点作底边的垂线。 小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的教学反思中宁九小 冯 戬在整个教学中,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激情也比较高,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参与意识强。整个课堂学生也能动手操作,学习探究新的知识。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强。但是唯一不足的就是在教学三角形的高时教师示范的有点简单。导致学生在画高的时候搞不清应该从什么地方着手画。出错的学生比较多。在课后我会将这一内容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强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