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同步练习.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152851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同步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同步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同步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同步练习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有关凸透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 . 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的视力C .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D . 凸透镜所成的虚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2. (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 ( )A . 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 . 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 . 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D . 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3. (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 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成的像一定是( )A . 放大的虚像B . 放大的实像C . 缩小的虚像D . 缩小的实像4. (2分)正确进行利学探究的程序一般是( )A . 猜想结论B . 猜想实验结论C . 实验结论D . 结论实验猜想5. (2分)(2016威海)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B . 图乙的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C . 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D . 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6. (2分)下列关于凸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所有的凸透镜都只有右侧一个焦点B . 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随时变化的C . 过光心的直线都叫主光轴D . 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能力越强7. (2分)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处,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 使烛焰位于a处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 . 使烛焰位于c处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C . 使烛焰位于b处时,成缩小的实像D . 使烛焰位于d处时成放大的实像8. (2分)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是( )A . 倒立缩小的实像B . 倒立放大的实像C . 正立放大的虚像D . 正立放大的实像9. (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从主光轴较远处向接近凸透镜焦点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倒立的实像越来越大B . 像到透镜的距离越来越小C . 像到透镜的距离先变大后变小D . 像先放大后缩小10. (2分)(2012河池)在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小孔成像B . 影子的形成C . 同学们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D . 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二、 填空题 (共9题;共22分)11. (2分)(2017遵义)小红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将蜡烛和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的位置,只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成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实验后,好奇的小红取下自己所带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的位置,原来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后,原来模糊的像又变清晰了,则小红所戴眼镜的镜片是_透镜 12. (2分)高压锅能很快把牛肉煮烂,这是利用了液体的沸点随_的增大而升高的原理限压阀排气后,室内很快能闻到香味,这是因为_13. (4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的_像_(填光学仪器)就是依据这个成像规律工作的14. (2分)小明用凸透镜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的情景,则他看到的字是正立放大的_(填“实”或“虚”)像,应用这一规律可以制成_15. (2分)小明同学在玩放大镜时,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如图甲所示,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_像;然后他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乙所示,他将看到的是_的实像16. (3分)如图是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在图中所标的a、b、c三点中,点_表示凸透镜的焦点.吴力在家里的阳台上用数码相机(焦距可调)拍摄下了株洲天元大桥美丽的夜景,如图甲、乙所示.结合如图分析可知,拍摄照片_(选填“甲”或“乙”)时,镜头焦距调的较大,此时底片与透镜之间的距离应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7. (2分)小云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小云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的倒立的实像。该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18. (3分)如图是无人驾驶清扫车,该车接收GPS卫星导航系统发送的_(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实现无人驾驶;洒水车在阳光下酒水清扫时,有时会看到七种色光,这是光的_现象;站在路边的人看到清扫车向自己驶来,这是选取了_(选填“自己”或“清扫车”)为参照物。19. (2分)2010上海世博会安全保卫工作中将采用人脸识别系统,如图所示,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此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_透镜,它的焦距应小于_cm三、 实验题 (共3题;共13分)20. (4分)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光屏上像未给出),则该像为_、_的实像,应用这一规律可以制成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保持透镜不动,将蜡烛向左移动,为使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移动(选填“左”或“右”)21. (4分)小雷对凸透镜焦距与制成凸透镜的材料种类、凸透镜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实验: (1)他第一次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则测得的焦距为_cm (2)由1、2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 (3)小雷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受此启发,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结论是:对同一凸透镜,_光入射时焦距小些 (4)探究完成后,小雷和其他同学用焦距为8.0cm的凸透镜和蜡烛进行成像实验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当物距均为16.0cm时,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9.0cm、13.0cm,与理论像距16.0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_ 次数123材料玻璃玻璃水晶凸起程度较小较大较大焦距/cm8.04.022. (5分)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_,模拟近视眼的是图_(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图(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四、 作图题 (共1题;共5分)23. (5分)如图表示分别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处射向透镜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它们通过透镜后的光路(P是与透镜距离等于2倍焦距的位置) 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填空题 (共9题;共22分)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三、 实验题 (共3题;共13分)20-1、21-1、21-2、21-3、21-4、22-1、22-2、22-3、四、 作图题 (共1题;共5分)2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