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城乡建设亮点纷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145501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城乡建设亮点纷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省城乡建设亮点纷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省城乡建设亮点纷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城乡建设亮点纷呈 编者按:2009年,江苏围绕扩内需、保增长、促转型的总体要求,通过创新规划建设管理模式,改革体制机制,促进建设行业发展,建成了一批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和惠民、利民、便民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带动了城市发展转型。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经过研究探讨和实践摸索,总结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做法和经验。这里,我们将这些做法、经验加以简要归纳,供各位领导参考和借鉴。 规划 亮点一:注重生态,超前规划,引领城市转型发展 一是探索低碳生态城市规划,促进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围绕节能环保的发展主题,引导城市建立以循环经济为导向的低碳产业体系,倡导以新能源利用和节能为导向的清洁能源体系,加强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规划研究等,为推广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扬州成立太阳能光热、光电建筑一体化科研小组,整合生产、应用、设计等部门科研力量,结合扬州实际,通过示范案例研究,推动太阳能光热和光电技术规划在扬州建筑领域应用实现一体化、规范化,促进地方绿色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对低碳城市理念进行了深入探索,将低碳城市作为发展目标之一,强调以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布局模式,调整能源结构,提出节能指标和生态固碳等低碳生态城市措施。二是超前为重大项目落地服务,为加快城市转型发展提供基础平台。泰州市规划局采取定期走访、召开联系会议等方式,主动与各区联系,超前服务市、区两级重大工程项目,为医药城等一批重大项目及时出具土地融资规划指标15313亩,保障了重大项目顺利实施。无锡编制完成了“三创”载体发展建设规划,推进锡东新城核心区、太湖新城等地区城市精细设计等,进一步提高城市形象。截止2009年6月,全市累计建成三创载体建筑面积657.2万平方米。通过实施性的行动规划,强化了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发展转型的引领。三是加强保障性住房等民生规划编制与实施。无锡市规划局以城市住房发展规划为指导,完成市区危旧房和快速内环内城中村改造以及政策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和地块改造规划,落实定销商品房、拆迁安置房以及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规划布点及设计工作,编制了叶片厂、罗氏中亚、新苏机械厂等地块规划,为解决居民住房需求提供了规划保障,也为城市闲散土地、剩余土地资源整合利用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亮点二:挖掘特色,精心设计,打造精致城市空间 一是深化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淮安市全面规划建设“文楚州、景楚州、金楚州”,注重加强古城整体格局的保护和风貌营造,体现古城文化特色。重视上坂街驸马巷和河下古镇历史街区的整治和保护,首期实施“一河两街五景”工程成效初显;弘扬运河文化,重点打造里运河文化长廊,里运河文化长廊楚州段景观设计、主城区里运河北岸打闸口至清隆桥段风光带景观设计及楚州段景观设计已完成成果。无锡编制完成了京杭大运河保护规划、惠山古镇、清名桥沿河、荣巷古街等实施方案,完善了严家桥、周新镇等10个古镇的保护规划和修建性规划,推动了古镇的修复、保护和利用;二是挖掘城市特色,加强城市设计,提升城市品质。扬州市重点组织了小秦淮河滨水区城市设计、新城西区站南区城市设计,对景观地区用地功能、建筑风格引导、视线通廊和公共开放空间塑造、市政设施配套等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全面实施“双东”历史街区二期工程,对市区文昌中路等3条街道沿街30多幢建筑进行美化提升,进一步凸显了浓厚的古城风云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南京市深入挖掘古都特色内涵,加大历史建筑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力度,编制完成两个专项整治方案,完成了5条特色街区建设任务,推进了金陵大报恩寺、城南历史文化街区、胡家花园保护与建设、钟岚里风貌区等一批重点工程,使城市特色更加彰显。无锡完成了城际铁路惠山站站前核心区、金山北工业园等精细化城市设计20多项,进一步提升了城市总体形象。 亮点三:深化实施城乡规划法,不断提高规划依法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一是创新控规实施与管理方法。无锡健全控规动态滚动修编的良性循环机制,制定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的操作方法和操作程序,使控规动态更新更加规范化和程序化。深化完成了锡东新城、太湖新城等10个控规管理单元动态更新的可行性研究,对沿路地块用地性质等进行适当调整和控制,既保持了控规的相对稳定性又提高了控规的可操作性。二是加强城乡规划监督检查工作。扬州组织开展全市建设用地容积率规划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对2007年以来房地产开发项目容积率规划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集中检查。全市共自查登记项目总数294个,调整容积率项目33个,其中违规提高容积率项目4个。针对存在不足,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从批前、批后、建设过程和竣工验收等多个环节严格把关,重新建立整个项目管理总台账,做到一个不漏、一个不错、件件清楚。三是提高规划服务能力和效率。扬州全面开展“问政于民求发展之策、问需于民求和谐之道、问计于民求创新之举”活动,共收集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近200条,梳理出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按各处室、分局及下属单位的职能分工进行分解,限期进行整改落实。泰州市规划局建立了领导班子联系园区企业乡镇街道服务制度,开通“规划服务直通车”,大力开展“五走进”服务活动,主动走进园区、企业、乡镇、街道和社区办实事、解难事,泰州规划局网站“访客留言”栏目,全年回复网友留言将近4千条,回复率100%,保持了与网友的良性互动。2009年,共接待上访群众87人次,比上年同比下降了89.4%,群众上访事件大幅下降,被泰州市表彰为人民满意服务项目。四是提升规划信息化建设水平。宿迁大力推进以“数字宿迁”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以选址用地、工程方案、市政规划等各项专业数据库和政策法规数据库为重点的“五库”建设和管理工作。“数字宿迁”建设完成地下综合管线普查及入库、新城区3平方公里三维数据采集、113平方公里地形图数据采集制作等工作,初步实现了信息平台开通。 住房 亮点一:在保增长中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一是积极引导房地产投资开发,为保增长、扩内需提供了有力的支持。2009年,南京全年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5%左右,房地产业地方税收占全市地税收入的27%左右,房地产消费金额相当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0%,房地产增加值对全市GDP贡献率达17%。同期,苏北淮安市房地产投资占据了市区城建投资的45%以上,仅房地产直接贡献的税收占地方税收的比重就超过了30%。二是创新监管模式,有效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淮安市创新预售款监管新制度,首创“四方协议”新模式,正常用款无申请审批。实现网络化监管,每月报两次给银行,按进度付款;对重点楼盘提高监控级别,采取重点监控、网上限制销售等手段保证资金安全;与市清欠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将预售款优先用于偿还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三是出台一批住宅管理法规文件,切实解决了一批关系老百姓利益的问题。针对传统小区开发和物业管理长期遗留下来的问题,各地积极出台办法,加以规范。无锡市报省人大批准初选了全国首例的城市房屋登记条例,并研究出台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办法、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等文件,解决专项管理问题。常州市出台了住宅电梯收费管理办法,要求开发商与物管公司在分期销售之前,明确楼层系数,按系数收取维护费,有效解决了电梯公平分摊收费难的问题。 亮点二:进一步加快住房保障改革创新步伐 一是改革经济适用房补助模式,保障工作实施成效明显提高。为解决经济适用房供应区位与申请人选择区位不一致所导致签约率低的问题,常州市2009年暂停了经济适用房建设,变暗补为明补,由“补砖头”改为“补人头”,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经适房申请家庭应保尽保,全部实行每户8万元的购房货币补贴。新政策实施以来,共受理申请7276户,发放补贴资格认定书6287户,完成购房签约4716户,申请和签约家庭达到往年实物补贴时的五倍。淮安、泰州等地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的共有产权模式运作,降低经济适用房门槛,淮安市供应对象收入线已调至800-900元,全面提高了住房保障覆盖面。二是加快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着手解决“夹心层”与新就业人员住房问题。苏州、常州等地试点推进了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常州市还出台了专门办法,并试点对200户“夹心层”家庭和一些新就业人员进行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共受理411户家庭申请。三是引进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快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开发。常州市为解决保障性住房融资难、开发乏力等问题,注册成立了10亿元资本的公共住房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引入公司制管理,制定了十年的中长期投资计划(仅2009年引进贷款30亿元),明确了保障性土地资源的出让与收益返还方式(已落实了2247亩公共住房土地储备),为全市公共住房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亮点三:住房公积金扩面促保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通过政府推进、制度考核,公积金归集缴存取得稳步增长。苏州、扬州、无锡等城市政府将住房公积金制度纳入民办实事重点项目。扬州市于2009年7月出台关于加快公积金制度扩面工作的通知,并督促区、县政府出台贯彻意见,仪征、江都、宝应、高邮等县(市)政府与乡镇和有关部门签定了归集扩面责任状,加大目标责任管理力度。与此同时,还建立工作目标完成情况通报制度,并作为政府目标管理进行考核。2009年新增归集人数完成年度计划的153.5%,新增归集公积金20.0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3.6%。江阴市也将扩面工作作为政府考核乡镇、街道的重要指标,市长亲自组织召开现场会,提出工作要求,促进了缴存率的提高。二是积极支持廉租房建设,发挥公积金的住房保障功能。这两年,南京市住房公积金对廉租房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共投入廉租房建设资金2.7亿元,有效引导了廉租房建设资金的多元化投入。扬州市也积极发挥公积金支持困难家庭住房的保障性功能,2009年投入了2874万元资金,用于购买廉租房或提供廉租房租金补贴。与此同时,扬州市还出台了关于购买小户型住房办理公积金贷款的优惠政策,放宽了年限,提高了额度,进一步扩大了住房保障的受益面。三是加强政策调节,抑制非理性房贷需求。扬州市在2009年下半年贷款持续攀升,资金矛盾加剧的情况下,采取适当收紧应急贷款措施,实行“四暂停两控制”办法,暂停小公寓贷款、异地贷款、商转公贷款和“又提又贷”,控制二次房贷,控制贷款总额,努力化解资金风险,优化资金使用。四是创新工作管理,服务群众需求。南京、南通等地出台了住房公积金逐月还贷的意见,保证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能有效运用住房公积金帐户资金,减轻月供压力,减少利息负担,提高还款能力,增加了购房信心,发挥了住房公积金在职工购房中的金融支撑作用。 城建 亮点一:围绕扩内需、保增长、促转型的总体要求,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 一是以重点工程项目为突破,有力推进了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南京市围绕“1455”工程目标,建立了14个城建重大项目领导分工负责制,全年累计投资达到502亿元,启动实施城建项目284个,创历史新高。苏州市以城市道路桥梁建设为重点,优化路桥建设指挥系统,强化工程建设组织管理,2009年全面启动火车站地区路网建设工程、城市快速路网放射线建设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市政配套工程和中心城区道路新建拓宽工程等四大路桥建设工程。常州市明确2009年为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年,以50项重点工程为抓手,全面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快速公交二号线等一批重点工程顺利完工,城际铁路道路配套等跨年度工程达到预期建设目标。无锡、镇江等市的建设规模、工程量、拆迁量均创历史新高。二是积极创新投融资模式,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南京市在7.21亿元污水处理费资产证券化和20亿元水务债券成功募资的基础上,探索使用金融衍生品等新的融资工具,成功发行总额为26亿元的企业债券,实现了大额度、长期限、低成本融资模式的新突破。盐城市运用BT、BOT等市场化方式融资,城投集团、国投集团、城南新区投资公司等融资平台累计融资达52亿元,公投公司8个BT项目总投资达到10.1亿元。镇江市通过加强与各大银行的有效对接,全年银行融资达到75亿元,发行10亿元企业债券和10亿元信托基金,实现了融资手段新突破,融资净余额达115.8亿元,规模超历史水平,城建投融资平台实力逐步壮大。 亮点二: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抓好建设领域民生工程 一是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南京市用20多天的时间完成了中山东路、汉中路整治任务,用46天完成了中央路、中山路、中山南路改造出新,营造了整洁优美、规范有序、和谐文明的城市环境。南通市快速推进区域供水工程,新增覆盖乡镇24个,新增受益人口90万人。镇江市积极实施“青山绿水”两年行动计划,完成虹桥港、光明河等黑臭河整治任务,改造街巷道路2.5万平方米,整治积水区24处、老住宅小区50万平方米,针对少数失管居民小区无灯路、无灯点的问题,组织开展“路灯进社区”活动,及时新装修复损坏的路灯,受到社区欢迎和支持。常州市妥善解决了新北区薛家等镇的农村自来水管网建设,清潭等10多个老小区“浑黄水”改造工程和戚区工房区2000多户居民的户表改造等热点难点问题,保障居民的饮用水安全。盐城市着力改善城市公共客运环境,总投资3亿元的解放路BRT建成后将成为苏北首个拥有城市快速公交系统的城市,更好地满足市民出行需要。二是房屋拆迁安置管理更加规范化、人性化。无锡市全面落实“八公示一监督”制度,规范房屋拆迁管理,通过前移房屋拆迁矛盾协调、裁决平台,构筑“依法拆迁、有情操作”的工作平台,实现房屋拆迁与安置管理的全面对接,有效防止房屋拆迁实施中的不法行为,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苏州市制定了苏州市城市房屋拆迁专业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市区城市房屋拆迁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的通知和苏州市市区城市房屋拆迁上岗证管理办法等,强化拆迁专业人员管理,完善管理机制,规范拆迁行为。三是以村镇建设为重点,推进城乡一体统筹发展。扬州市先后完成了13个试点村的环境整治工程并通过省考核组验收,形成了杭集镇一线十村村庄环境整治示范片,组织开展全市农民住宅设计方案竞赛,在此基础上编制十套农民住宅施工图,免费提供给农民使用,同时,通过加强农村建筑工匠管理和培训,提高农房建筑质量。苏州市形成了“市县联动、典型示范、试点引路”的新机制,深入开展村庄整治和示范镇村试点工作,以垃圾处理、污水处理、集中居住配套等项目带动村庄环境综合整治,2009年有6个乡镇通过住建部和国家旅游局审核成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张家港塘桥镇等6个乡镇获“苏州园林小城镇”称号,3个乡镇获得“江苏小园林城镇”称号,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南京市加大资金投入和建设力度,全年投入16.8亿元,完成村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环境整治等建设项目71项,一批特色名镇名村初具规模。四是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管理机制,维护社会稳定。常州市通过建立农民工工资拖欠投诉受理24小时值班制度、农民工工资应急贷款制度、违规农民工组织者清出制度以及多部门联动的建筑业维稳机制等一些切实有效的制度和措施,初步实现了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管理。 亮点三:围绕节能减排总目标,大力实施建筑节能,全面推进建设科技进步 一是大力推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苏州市根据苏州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和建筑节能规划,完善各项建筑节能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管理,新建民用建筑执行节能设计标准达100%,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25个机关办公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调查,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和制定建筑能耗定额制度奠定了基础。南京市制定了南京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被评为全国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城市,超额完成全年节排目标。二是积极抓好建设新能源、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与应用。扬州市大力支持三新产业发展,组织申报国家财政部、住建部太阳能屋顶计划,获省级立项的太阳能光伏屋顶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34.1兆瓦,列全省第一,获得国家补贴的示范项目3.8兆瓦,资金6000多万元,占全省四分之一,列全国地级市首位,被科技部批准为全省唯一的国家“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城市。常州市在污水厂提标改造的同时,全面采用热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焚烧污泥技术,全年焚烧污泥8万吨,该新技术获得住建部“华夏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镇江市建成城市照明控制中心,新建的城市照明智能控制系统集光控、三遥、节能节电、防盗报警等功能于一体,对全市城市照明设施实行全方位智能化实时监控和网络化管理,有效提高管理效率,保障照明质量,实现了节电和降低管理成本的目标。三是加快技术创新,有力推动建设科技进步。苏州市加大建筑科技推广,全年组织上报国家级施工工法12项,22个项目获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12个项目获装饰装修行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实施新型材料备案登记制度,有效避免低劣产品进入建筑工程市场,全面新备案204项新产品,发布新产品10批。淮安市2009年获省级以上QC成果12项。1项技术规程达国内领先水平,填补国内空白,1项节能墙材达国内先进水平,国信尚德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项目列入国家级示范项目。南通市有23项工法被批准为2009年度江苏省第一批省级工法,占全省总数的17.4%。35个优秀QC小组获全国奖项,38个优秀QC小组成果获得省级奖项,获奖数在全国领先。镇江市加大科技投入,建设系统自筹科技投入800万元,争取省市各类项目补贴资金500万元,实施科技奖励11万元,全年新立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5项,获江苏省建设科技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2项,评选出省市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30项,建设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 亮点四:围绕城市建设质量提升,严格行业监管,有效推动建筑业快速发展 一是全面落实精致建设新要求,建设工程质量水平不断提高。淮安市连续三年坚持开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年”、“质量攻坚年”和“质量绩效年”活动,与三年前相比,施工图报审率、许可证发放率、竣工备案率同比分别增长13%、32%、30%,优质结构率、优质工程率、省优工程申报率同比增长25%、21%、32%。2009年全市创省优工程15个,扬子杯10个,市优工程80个。常州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和住宅工程质量投诉处理办法,全面深化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提升住宅工程质量。扬州市以开展优质工程评选活动为抓手提升建筑工程质量,评选出市级优质结构工程180项、琼花杯优质工程90项、五亭杯优质工程42项,13项工程入选扬子杯优质工程。二是依法行政、强化监管,行业管理水平得到新的提升。南通市认真清理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完善了内部管理、行政审批、市场管理、项目管理等20多项制度,着力构建一整套组织协调、推进实施、过程控制、督查考核机制,在工作方法、服务方式、管理手段和考核机制方面得到全面改进,工作效率和服务品质明显提高。南京市以“阳光交易、高效服务”为宗旨,积极探索招投标管理和服务的全新操作模式,开通的“e路阳光”网上招投标平台,对政府投资项目施工招标全过程网上运作。镇江市全面落实行政许可“两集中、两到位”,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项目,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盐城市对市内72家建设领域中介机构进行专项整治,规范服务行为,收费标准大幅下降,服务时效明显提高。连云港市在全省率先普遍推行建设工程远程评标工作,加强建设行业信用信息系统管理,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市区建设工程发包初步方案备案率、招投标率、应公开招投标工程公开招投标率、初步设计审查和施工图审查覆盖率、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办结率达到100%。三是有力推动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南通市建筑业完成全面施工总产值2080亿元,增长26%,建筑业增加值455亿元,增长19.7%,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继续位居全省第一。淮安市全面实施建筑强市战略,积极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40亿元,增加值119亿元,利税22.3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实现翻番,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扬州市通过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开拓市场、加速转型,保持了建筑业的稳步发展,全年建筑企业总产值达到1209亿元,同比增长15%。 亮点五:围绕城市园林绿化功能与品质提升,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的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 一是着眼品质提升,推进公园景区和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建设。2009年南京市幕燕滨江风貌区绿化生态项目和钟山风景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基本完成,其中钟山风景区新增水面250多亩,绿地7000余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达到80%以上,初步恢复了紫金山水系,基本形成了“十水绕钟山”的原生态格局,经初步评估,整治工程分别创造了30.84亿元的社会效益、1.12亿元的生态效益和135.93亿元的经济效益。常州市2009年完成投资18.44亿元,新增绿地2584.36公顷,重点建设了东坡公园等9个公园绿地,免费向市民开放;小黄山等2个生态林和长荡湖生态湿地等4个生态湿地保护工程总投资1.5亿元,有效修复城市山水生态环境,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大幅提升,敞开公园建设荣获“江苏省人居环境范例奖”。宿迁市着力加强了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对全市古树名木进行专项检查和及时整改,公布了二批共4295株古树名木名录,进一步加强了保护力度。二是以园博会为平台,大力推动园林科技进步。江苏各城市大胆探索园林科技创新,积极参加在泰州举办的江苏省第六届园艺博览会,新建成的泰州园博园汇聚了各地园林绿化精品,展示了最新的园林科技成果,有效引导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科学发展的方向。三是以标准化、精细化、长效化为目标,建章立制,推动园林绿化的长效管理。苏州市坚持“原真性、完整性”原则,实施园林管护的长效化管理,制定的苏州市风景名胜区条例草案修编并通过省市人大审议,正式颁布实施,完成了监测信息系统各遗产园林主要模块基础信息采集、整理和录入工作,编制的世界文化遗产地监测报告被列入国家文物局推广项目。南京市从标准设定、技术规范、建管导则、考核考评制度设计入手,构建公园绿地的长效管理,相继制定出台南京市公园景区长效管理工作意见、南京市公园景区长效管理检查考核办法、南京市公园景区长效管理评分标准(试行)和城市绿化养护标准(试行)等多项技术规划和标准,针对公园景区“园林景观、园容卫生、设施维修、安全秩序、经营游乐和文明服务”等内容,建立了科学可行的评价考核体系,为固化长效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城管 亮点一:“大城管”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是逐步建立了市长挂帅的“大城管”机构,为“大城管”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南京市成立了专门的城市管理委员会,由市长任主任,市委宣传部、监察局、公安局、市容局、市政公用局、工商局等23个涉城管部门和各区县为成员单位。城管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并设秘书组和财务审计组两个常设机构,以及督查、宣教、法制、市容等八个非常设机构,实现了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高位领导、高位督查,不仅提高了城市管理执行和督查力度,而且全面提升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层次和质量。南通市成立了以市长为主任、相关副市长任副主任的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并于城管局设办公室,建立了高位协调、高位监督的工作机制,科学调整了市、区两级管理职责分工。二是数字化城管功能逐步向综合管理领域延伸,全面提升了城市管理的系统效能。扬州市在扩大城市管理业务职能的基础上,全面完成了数字化城管系统二期工程,创新了专项普查系统、网格管理维护系统、考证评价系统等十大系统,提升了系统流转功能、业务功能、分析功能、应用功能、考核功能和安全功能,并建立了中国人民大学数字化城管扬州基地,将数字化城市管理推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时代。三是逐步完善了城市管理制度条例,为“大城管”工作奠定法规基础。为配合大城管体制下的城市管理工作开展,南京调整出台了新的市容管理条例,苏州颁布实施了市政设施管理条例、餐厨垃圾管理办法、机动车泊位管理办法。南通市印发实施了健全城市综合管理机制的意见。泰州市下发了数字化综合管理考证办法、标准与细则,从而为大城管框架下的管理、执法与考核提供了有效的法规依据和实施手段。 亮点二:重心下移、职能延伸,逐步走向全覆盖 一是围绕城乡一体化目标,建立城乡统筹的城市管理体系。淮安市指导协调各县区推进了城管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盰眙、金湖已先后挂牌成立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盰眙还率先成立了19个乡镇的城管执法分局,完善了城乡一体化的执法管理体系。镇江市建立了市、区县、乡镇、村的四级考核体系和城乡一体化的政府考核大平台,并将四级城市管理考核结果通过报纸对外公布,全面促进了各级城市管理体系的完善与行政效能的提升。二是促进物业管理职能的平面延伸,解决老旧小区、农贸市场管理难问题。南京市玄武区在八个街道全部成立了老旧小区物管分公司,白下区探索社区城管工作站加上街道托管、单位代管、物业监管的“13”模式,秦淮区在街道设物管办公室,下设应急维修、投诉调解、物业服务两站一中心,为有效解决老旧小区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此同时,南京鼓楼区还推行农贸市场周边市场秩序物业化管理新模式,促进了周边环境卫生与日常秩序的改善。扬州市尝试将五个农贸市场秩序管理包给物业公司,将“双东”地区环境卫生移交给名城公司等,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三是推进城管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区和街道的管理效能。镇江市完成了户外广告、字牌店招、渣土、街巷保洁、行政处罚五项职权的重心下移,建立了“市级许可、区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新格局,夯实了城管基础基层管理职能。 亮点三:在关注民生中强化管理服务实效 一是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方便群众参与城市管理。苏州市以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加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整合政府公共服务热线资源,建立“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初步形成了“一个号码对外,一条热线全管”的框架,在减少市民多头投诉的同时,扩大了服务范围,提升了服务质量。二是创新服务模式,保障弱势群体利益。扬州市借鉴国内外经验,规划在城乡结合部和一些摊点易集中地段,结合开发改造建立一批“小贩中心”。并考虑出台文件,在新建大型小区入口两侧,由开发商配套建设不少于500平方的“小贩中心”用房,由社区把关,为本区域残疾、失业、失地等弱势人群提供经营场所,解决流动摊点管理难问题。宿迁市千方百计为困难群众生活就业开设绿色通道,设置早餐点、书报亭近600个,并结对帮扶了249户困难家庭。南通、淮安坚持堵疏结合,切实落实便民服务点、季节性水果上市点的设置和规范管理。三是根据民情民意,强化环境整治管理。镇江市根据网名投票反映的占道经营、交通秩序、违法建设、户外广告四大城市管理难题,由部门领导带头,并组织机关公务员一道,分工包干,大力开展“四大整治”专项活动。一年来,查处违建2163起,拆除98693平方米;拆除大型户外257广告块,共27120平方米,取得了很好的整治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