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师版(李从勋).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44048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师版(李从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师版(李从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师版(李从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师版(李从勋) 一、课题:第二单元 二、教学目的: 1.复习第二单元内容; 2. 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 3.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三、教学重点 1.复习第二单元内容; 2.通过反复朗读训练,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和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四、教学难点: 1加强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课时:5课时。 六、课型:综合新授课 七、教学方法:自读练习点拨 八、教具: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点拨本单元的重点 1单元分析与提示 人生的确是个说不尽的话题,这个单元继续教学有关人生的课程,它是第一单元的延续。第一单元的内容侧重写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回答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该怎么办。本单元则侧重写对人生的理解和选择,有的阐述理想,有的阐述信念,有的论述人生价值。很显然,这些内容都比较严肃而深刻,理性的成分比第一单元要重得多。 本单元入选的课文,体裁、风格灵活多样:有诗歌,有散文;有现代作品,有古代作品;有中国作品,有外国作品。相同主题的作品,又融会贯通。 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漫游语文世界”,是学生参与社会语文大课堂的一次尝试。它开发了语文教学的资源,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审视语文现象,开展语文活动,为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性贡献力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复习提要 本单元在内容上与第一单元一以贯之。在复习上可与第一单元融会贯通,如复习理想可结合在山的那边。但本单元要侧重理性的认识和思考。 仍然要把朗读训练作为复习重点。教师要在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感情等方面,给学生以扎实有效的指导。 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要关注学生字词等语文知识的积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 要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将课文的精神实质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独到见解,并正确地加以引导。 了解本单元一些相关的文体知识,试着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关系,逐渐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 采用灵活多样的复习策略。理想是一首哲理诗,可以指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和人生体验中找出例证,诠释诗歌中的种种意象;行道树的象征意义,可由学生归纳得出,并从多角度分析课文的内容;第一次真好主要写的是人生体验,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阐述其深远的意义;白兔和月亮与落难的王子在内容上异曲同工,相映成趣,可采用对比复习的方法;我的信念内容比较纷繁,可试着让学生自己进行梳理;论语十则重在谈求知和修养,要指导学生领会要旨,朗读和背诵课文,掌握必要的文言文词语,为进一步学习文言文打好基础。 学生自由复习 1读课文,摘抄精彩句子,以应对语感检测题。 2复习课后作业和同步训练。 3结合自己手中的辅导资料、课外书、考过的试题,自主复习。 第二课时 复习本单元课内重点语段 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有一年的春天,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正在结茧,这使我感兴趣。望着这些蚕执著地、勤奋地工作,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把自己的努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 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研究,而研究,就是对真理的探讨。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在后来献身科学的整个时期,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中一般,坐在简陋的书房里艰辛地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里发现了镭。 我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 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考虑要不要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利益时,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当然,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被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在法国得到自由的代价。 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敏感的人,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因而我尽量克制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我年纪渐老,我更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朗诵诗歌和仰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这种科学的魅力,就是使我能够终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在第一自然段里指出的观点。 2.第二自然段所说的“某种力量”是指 3.第三自然段第二句说“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可接着却说“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坐在简陋的书房里艰辛地研究”,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 4.为了“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拖累”,作者(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成为科学史上的佳话。这是什么决定? 5.做出重大的决定,“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拖累”,源于他们 的思想动力。 6.倒数第二自然段的内容似与“我的信念”无关,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的内容。 7.最后一段的“这种魅力”是指 ,为了说明“这种魅力”,作者用了一个 (修辞方法)句子 8.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9.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10.你怎样理解“为实现这个理想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拖累”这句话? 11.你怎样理解“我惟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12.“当皮埃尔居里和我决定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上的利益时,我们都认为这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的。”“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这表现了居里夫妇 的伟大而崇高的人格美。 13.文中“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对于一件忘我的事业的进展,”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14玛丽居里在生活上的理想是 。(用原文句子回答) 15第四自然段中加点的“宁静”一词能否换成“安静”,为什么? 16第五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本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17“我估量过在法国得到自由的代价。”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18居里夫妇放弃专利申请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9这两段文字在表达上的特点是 。请你简评居里夫人的人格美。 答案: 1.做事情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自己要有信心。2.对真理的探讨。3.不矛盾。作者所说的“美好快乐的记忆”正是指孜孜不倦的求学和专心致志的研究,作者(后来还有她的丈夫)为了学习和研究,甘于孤独,以苦为乐。这正是他们献身科学的思想境界的体现。4.放弃了申请镭的专利,抛弃了一笔财富。5.对于一件忘我的事业的进展,受了强烈的吸引,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6.与“我的信念”有关系。要专心致志搞研究,就要保持宁静的心境,就不能对别人的一言半语的呵责过于敏感,也要学会通过栽花、植树等能陶冶人性情的活动来调节自己的身心。7.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比喻 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8.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9.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10.居里夫人以科学研究为快乐,不是沽名钓誉之人。为了科学事业,她毫不计较个人名利,不贪求荣华富贵的享受,所以厌恶人事和盛名对她工作和生活的干扰。11.作者淡泊名利,不慕权势,她一心扑在科学事业上,所以她希望自己是为人类科学事业而生活的纯粹的人,不应受名利、权势、战争、人事等的约束和侵扰。12.淡泊名利,不计个人得失,不慕权势 13.解释说明14.略 15.不能。“宁静”比安静更能表现环境的安静。 16.第一句 解释说明17.我为得到自由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为了科学,就不算什么。 18.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 19. 叙议结合 行道树 张晓风 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这一点,其实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惟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而我们在 里,我们在 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 里。但我们 着,牙龈咬得酸痛,直等到朝霞的彩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座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1文中“我们”指代的是 . 2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1)“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中的“神圣的事业”,从全文看指的是什么? (2)“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一句中,“忧愁”与“快乐”各指什么? 忧愁: 快乐: (3)“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一句中“自豪”的原因是什么? 3全文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和 人称写法,使文章更加 。 4结尾一段在结构上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 ; 内容上: 。 5这几段文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作者借行道树赞美 。 6在第四段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并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7第三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8短文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一个是写行道树与 对比,一个是行道树与 对比,通过对比有力地突出了 。 9品析第二自然段画横线句中用得最生动的词。 10这篇短文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找出表明这个哲理的语句。 答案: 1行道树 2(1)奉献 (2)悲凉的点缀,不被了解的孤独;春天生绿叶,夏天献浓阴,固执地制造清新。 (3)为城市奉献清新 3拟人 第一 生动、亲切、感人 4与开头相呼应,收束全文,点明中心。5议论 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6寂静 黑暗 孤独 苦熬 行道树在黑夜里苦熬,迎接光明。 7略 8原始森林的同伴 沉浸于夜生活欢乐之中的市民 行道树的自我牺牲精神。9“玩”,在这里是享受、嬉戏的意思,生动地写出森林里的树木,自由自在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的神态。 10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第一次真好 周素珊 路过人家的墙下,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除了木瓜树以外,所有结实累累的果树,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电视和电影中看到。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 1用一句话概述第一段的主要内容。只要你细读课文,抓准关键词,把它们有序地组合在一起,就可以顺利完成这个任务。 2第一段和第二段在叙事方面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这里采取不同写法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3文中说,“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请你从文中找出几个词语,借以解释“奇妙”词在文中的含义。 4作者说“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这两句话不矛盾吗?请说一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5作者看十姊妹的雏鸟和具体而微的幼鸟情感反应不一样。这一情节,对如何看待人的成长过程是否有点启示?请谈一谈你的认识和理由。 答案: 1第一次看到十姊妹生蛋、孵雏、长成漂亮的小鸟。 2第一段突出典型事例,叙述具体详尽;第二段广泛罗列,叙事简要概括。这样写,点面结合,既让读者具体感知作者的体验,又引导读者广泛联想,把自己的生活感受融入文章之中,从而深刻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文章主旨)。3奇妙,在文中是“新鲜刺激,使人回味无穷”的意思。4“奇妙”,是对事物有新的认识而产生的感受;“不一定愉快”,则是对某事物的好恶而引发的情感反应,与新认识的产生无关,因此不矛盾。(这个问题,也可以结合文中实例分析说明,只要能说清为什么感到奇妙,为什么感到不愉快即可。) 5十姊妹雏鸟很难看,令人厌恶;长成具体而微的幼鸟却又令人十分喜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不要因为人的幼稚、笨拙和无知而轻视或讥笑他。或许有一天,他也会成长为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人,到那时,我们不必为曾经错看人家而后悔。(回答这一问题,只要能够答出引申联想的内容即可。) 第三课时 复习本单元课外重点语段阅读题 (一) 在居里的帮助下,玛丽找到了理化学校一间十分简陋的棚屋,搬进了自己的实验仪器。实验证明,铀射线与化合物的含铀量成正比;其强度可以准确测量。她认为,这种现象只能解释为是量子的一个特性。可是,为什么别的化学元素没有发现这种现象呢?难道这只是一种偶然吗?不,应该检查已知的所有化学物质。不久,钍元素的射线就被她发现了。居里夫人把这些具有放射性的物质叫做放射性元素,开始像一位打猎的神枪手一样,钻进元素世界的丛林,忘怀一切地要猎捕新的放射性物质。在检验铀沥青矿石的时候,一种奇异的现象使居里夫人惊愕不已:测量表明,这里有一种比纯铀强大得多的放射性。这是为什么呢?一定是有一种比铀的放射性强得多的新元素在向人们召唤!一定!居里夫人这样判断着,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居里。居里也感到这一发现的重要,决定暂时放下手上的工作,同自己的妻子合作,捕捉这个未知的放射性元素。 1898年 7月居里夫妇向理科博士学院报告,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很强的两种元素的一种,为纪念玛丽的祖国,取名为“钋”紧接着,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又发现了另一种放射性元素,取名为“镭”。 1读拼音,写汉字。 一定是有一种比铀的放射性强得多的新元素在向人们召 hun_ 2解释词语: 惊愕不已 3“居里也感到这一发现的重要”,句中“发现”是实词中的 .其强度可以准确测量”一句中的“其”是指_ 5与“难道这只是一种偶然吗?”一句句意相同的是() A这只是一种偶然; B这不是一种偶然; C这是不是一种偶然呢? 6“玛丽找到了理化学校一间十分简陋的棚屋。”句中“十分简陋的棚屋”的作用是: (1)。 (2)。 7居里夫人“开始像一位打猎的神枪手一样,钻进元素世界的丛林,忘怀一切地要猎捕新的放射性物质。”这一句运用了修辞手法,它的作用是。 8居里夫人热爱祖国的具体行动是。 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居里夫人的伟大贡献 10居里夫人具有的思想品质。 11文中三个问句的作用是什么? 12文中生动描写居里夫人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的句子是: 13居里夫人将发现的元素命名为“钋”,表现了她 的精神品质。 14具有居里夫人这种精神品质的科学家还有谁?你能举出一两个来吗? 答案: l使人非常惊讶3名词4 铀射线5B6(1)玛丽工作环境简陋(2)突出她的伟大发现更加可贵7比喻生动地写出了居里夫人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的状态8把她发现的元素命名为钋”9她发现了两个放射性元素钋和镭10为科学而奋斗终生热爱祖国。 11表现居里夫人的疑惑与思考,且承上启下。12开始像一位打猎放射性物质。13热爱祖国 14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 地平线 小时候,我才从秦岭来到渭北平原,最喜欢骑自行车在路上无拘无束奔驰。庄稼收割了,又没有多少行人,空旷的原野上稀落着一些树丛和矮矮的屋。差不多一抬头,就看见远远的地方,天和地已不再平行。天和地相接了,在相接处是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有树丛在那里伏着。 啊,天到尽头了! 我拼命向那树丛骑去,好长时间,赶到树下,但天地依然平行;在远远的地方,又有一片矮屋,天地相接了,又出现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 一个老人迎面走来,胡子飘在胸前,如同仙翁。 老爷子,你是从天边来的吗? 天边? 就是那道很亮的灰白线的地方。去那儿远吗? 孩子,那是永远走不到的地平线呢。 地平线是什么? 是个谜吧。 我不太懂了,以为他骗我,就又对准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线上的矮屋奔去。但我失败了;那里天地平行,又在远远的地方出现了一道地平线。 我咀嚼着老人的话,想这地平线,真是个谜了。正因为是谜,我才要去解,跑了这么一程。它为了永远吸引着我和与我有一样兴趣的人去解,才永远是个谜吗? 从那以后,我一天天长大起来,踏上社会,生命之舟驶进了生活的大海。但我却记住了这个地平线,没有在生活中沉沦下去,虽然时有艰苦、寂寞。(命运和理想是地和天的平行,但又总有相接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的线,总是在前面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奋斗和无穷无尽的精力。 【阅读提示】 人人都看过地平线,地平线也引起了人们的各种猜想和想象。你看到地平线时,想到的是什么?读完本文后,你又有什么感想呢? 【思考练习】 1.文中加点的我一天天长大起来,联系上下文看,说说它具体指的是什么? 答: 2.画线的命运和理想是地和天的平行,但又总有相接的时候。深刻含义是什么? 答: 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答:_ 4.文中最后一句永远去追求地干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奋斗和无穷无尽的精力中的地平线具体指的是什么? 答:_ 5.读完本文后,你有什么体会?请用简洁语言把它写出来。 答案: 1年龄变大;思想成熟(阅历丰富)。 2现实和理想之间永远有着很大的距离,但它们毕竟还是有相接点(实现人生的理想)。 3我追逐地平线 4人生的目标(或理想) 第一次 马路旁的行人道比马路要整整高出一个台阶,而他简直还没满一周岁。 他长着两条细弱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噱喷地但两条腿的主人-小男孩想从马路上登上人行道的愿望却十分强烈,而且信心十足。 瞧,那只穿着好看袜子的小脚已经抬了起来,踩在了人行道的边沿上,但孩子还没有下定决心登上第二只脚,有那么一会儿他就那么站着;一只脚在人行道上,而另一只脚还在原处没动。 然而小孩又收回了跨出去的那一步,他似乎在积蓄力量,小男孩就这么站着,既不前进也不后退,只是固执地注视着自己的前方。 还小呢,刚刚能走路,就能跨台阶?路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喷了喷嘴说D做大人的要帮他一把。 而孩子的妈妈并没有伸出手去,只是微笑着鼓励说_ 自己上,小乖乖,自己上。 小脚又一次地踏上了人行道,另一只脚也费力地提到了空中,这回可真是憋足了劲。加油!加油!旁边的小姑娘喊着_ 终于两只脚都站到人行道上去了,(这也许是孩子一生中拿下的第一个高地),小胖脸同时绽开了笑容-了不起的胜利! 好一个登山者!胡子老爷爷幽默地说,他摸摸孩子的头,一开头总是困难的,但现在总算对付过去了。乖孩子,祝你永远向新的高度进军! 人生会有多少个第一次啊! 【阅读提示】 此文围绕着一个未满一周岁的小男孩,想从马路登上人行道的事情,先后写了老奶奶、妈妈、小姑娘、胡子老爷爷的不同言行,反映了在培养小孩问题上的不同看法,由衷发出的人生会有多少个第一次啊的感叹让人深思:第一次总是困难的,需要勇气去面对,需要毅力去闯过。从第一次开始,培养孩子的勇气、毅力、意志,对他的一生多么重要啊! 文章能以小见大,通过对一件小事的描述,揭示了当今社会一个迫切需要正确对待的问题。 【思考练习】 1.在文中的方格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_ 2.对小男孩想从马路登上人行道的行为,共写了多少人的做法?请分别加以概述。 _ 3.从人们对小男孩登人行道的不同做法中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从正反两方面说明。_ 4.这也许是孩子一生中拿下的第一个高地中的这指代什么?_ 5.画线句与下文哪一句照应?共同表达了什么深刻的含义?_ 6.结尾一句能连接在上一段末吗?为什么?_ 7.文章写小男孩主要用了.描写手法,写人们对他的不同做法主要用了描写手法。 8. 文中的主人公是 。 9.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男孩想从马路上登上人行道的愿望十分强烈”?试着从文中找出来。 10. “这也许是孩子一生中拿下的第一个高地”一句中“第一个高地”具体指什么? 11. “人生会有多少第一次啊!”这“第一次”指的是什么? 12. 给这篇短文选择一个题目( ) A. 爬人行道 B. 小男孩 C. 第一次 D. 攀登 答案 1,(2);。2共写了四个人的做法。 老奶奶认为小孩还小,做大人的要帮他一把。妈妈没伸手去帮,只是微笑着鼓励孩子自己上。小姑娘喊加油鼓励。老爷爷赞扬孩子登上了人行道的勇敢行为,并鼓励他永远向新的高度进军。 3在培养小孩的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过于关心,处处相帮,唯恐小孩承受不了,使之养成依赖性,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另一种则时时注意鼓励孩子去独立面对困难,勇敢与之斗争,从中培养孩子的毅力和意志。 4指代上文终于两只脚都站到人行道上去了的举动。 5与人生会有多少个第一次啊疗照应。表明了培养孩子勇于战胜困难的毅力在人一生中的重要作用。因为人生会有很多个第一次,凡第一次都需要勇气去面对,尽力闯过去。 6不能。因上一段是写老爷爷对小男孩的赞扬鼓励,结尾句是表明作者态度的,在文中起画龙点睛作用,所以必须独立成段。 7行动语言8. 小男孩9. “他长着两条细弱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瞧,那只穿着好看袜子的小脚已经抬起来,踩在了人行道的边沿上”“然而小孩儿又收回了跨出去的那一步,他在蓄积力量,小男孩儿就这么站着,既不前进也不后退,只是固执地注视着自己的前方。”10. 马路边的行人道。11. 独自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并成功地战胜它们。12. C 要面子的猫 有那么一只猫,它总是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它捕捉老鼠,不小心,老鼠逃掉了,它说:“我看它太瘦,只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容:我不是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刚才到阁楼上去玩,我的脸搞得多脏啊! 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称满了污泥。看到同伴们惊异的眼光,它解释道:“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 后来,它掉进河里,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以为我遇到危险了吗?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它就沉没了。 “走吧”同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 1在文中内加上适当的标点。 2“话没说完,它就沉没了。”句中“没”字读音不同,意义也不一样。前一个“没”字的意思是,后一个“没”字的意思是。 3“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这句话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 4“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句中这办法是指。 5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寓言的内容:。 6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 答案: 1逗号2没有沉没3文过饰非4跳进泥坑里,浑身糊满污泥5小猫自我吹嘘,文过饰非,最后导致死亡6要谦虚好学,不要文过饰非 第四课时 复习考试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4) 玷 污 雏 形 禀 告 奢 望 2依据下列词语中的拼音写出汉字(4) 洗zhu( )z( ) 妹 金jio( ) 蹂ln( ) 3、按所给多音字的读音组词有误的是(3)( ) A.称(chn)称心 据(j)拮据 B.煞(sh)煞白 难(nn)劫难 C.曲(q)曲折 间(jin)间隔 C冠(gun)衣冠 挑(tio)挑拨 4、为下面词语中加黑字选择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3)( )。(0.5分) 准备着着火了没着了着落 A、zhezhozhozhu B、zhozhozhzhu C、zhozhuzhozhe D、zhuzhozhozh 5、解释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6): 具体而微: 获益匪浅: 堕落: 6、下列词语感情色彩完全一致的一组是(3)( )。(0.5分) A、鼓动 煽动 鼓励 鼓舞B、欢乐 欢畅 欢快 欢欣 C、揭穿 揭发 揭示 揭露D、表扬 表彰 赞扬 表白 7、没有语病的句子是(3)( ) A.家用净水器的迅速普及正说明了人们对饮用水的质量。 B.进行技术革新以后,这个厂的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C.他的音容笑貌,谆谆教诲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D.从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破坏环境,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8、在下面四个词语中选择合乎句子语义要求的词语填空(2) 各具风韵 珍重 险象环生 珍惜 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 的清新。 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 。 9、下列诗句,哪句是比喻,哪句是拟人?(2) 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 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 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 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 比喻: 拟人: 二、古文阅读理解 (4) 11、依据上下文提示默写: 见贤思齐焉, 。 ,任重而道远。 孔子在文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论语十则中一些语句流传至今,成了富有生命力的成语,请举三例。_、_、_。 12、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 吾日三省( )吾身 学而不思则罔(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也。 13、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是(2)( ) A温故:旧知识,学过的知识。 B不愠:怨恨。 C不厌:满足,厌倦。 D择其善者:善者,好的方面。 14、下面不是谈学习方法的为(2)( ) A 学而时习之B学而不厌C默而识之D温故而知新 1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2)( ) A要向所有的人学习,学习好的,不要学坏的。 B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里面一定有我的老师,要学习老师的优点,指出老师的缺点,予以改正。 C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D别人的优点应该学习,别人的缺点应引以为戒。 16、判断题(2) “不亦君子乎”中的“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 “学而不思”的意思是学习不集中思想。( ) 17、论语是记录的书,共篇,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字,时,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4) 18、选择恰当的名句、成语填入各句的空白处。(4)(填字母) A学而不厌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温故而知新 D不亦乐乎E诲人不倦F学而不思则罔 “ ”,这是很有道理的,少数同学认为复习旧课是“炒现饭”,没意思,这是不正确的。 毛泽东同志曾用孔子的名言教导我们: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 ”,对人家“ ”,我们应该取这种态度。 要想取得学业上的进步,必须学会拜师。除了学校的老师外,社会上到处都能找到自己的老师。所谓“ ”,这话一点也不假。 为了办好这期黑板报,宣传组的同学设计刊头,撰写稿件,编辑资料,忙得“ ” 19、翻译下列文言语句:(4)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请结合你身边一些人的实际情况,说明你是否同意“三人行,必有我师”这种说法。(2)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 比尔克利亚是美国犹他州的一位中学老师,他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总是一丝不苟,在学生和同事中间口碑极佳。有一次,他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学生就自己的理想写一篇作文。 一个叫蒙迪罗伯特的孩子兴高采烈地写开了,用了大半夜的时间,写了满满七大张纸,描述了自己的梦想。他梦想将来有一天拥有一个牧马场,他描述得非常详尽,并画下了一幅占地200英亩的牧马场示意图。示意图中有马厩、跑道和种植园,此外还绘制了房屋建筑和室内设置平面图。 第二天,蒙迪兴冲冲地将这份作业递到老师手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带着未来牧马场主人的骄傲。然而作业发下来的时候,却见第一页的右上角上被老师打了个大大的“F”(差)。 下课后蒙迪去找老师:“我为什么只得了F?” 克利亚老师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毛头小伙,郑重地说:“蒙迪,我承认你这份作业做得很认真,但是你的理想离现实太远,太不切实际了。要知道你父亲只是一个驯马师,连固定的家都没有,得经常搬迁,根本没有什么资本。而要拥有一个牧马场,得要很多的钱,你能有那么多的钱吗?”克利亚老师最后说,如果蒙迪愿意重新做这份作业,可以重新给他打分。 蒙迪拿回自己的作业,去问父亲。父亲摸摸儿子的头说:“孩子,你自己拿主意吧,不过,你得慎重一些,这个决定对你来说很重要!” 此后的岁月中,蒙迪一直保存着那份作业,那份作业上很大很刺眼的“F”一直伴随着他。然而正是这份作业激励着蒙迪,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艰难创业,坚持不懈地不断超越新的征程,多年后蒙迪罗伯特终于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一天,克利亚老师应邀带着他现在的30名学生踏上这个占地20多英亩的以“蒙迪”命名的私人牧马场。头上已经添了许多白发的克利亚老师流下了忏悔的泪水,激动地说:“蒙迪,现在我才意识到,当年我就像一个偷梦的小偷,偷走了很多孩子的梦,但是你的坚韧和勇敢,使你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 蒙迪大步走上前去,拥抱克利亚老师,并深情地说道;“老师,谢谢您!正是那次糟糕的成绩,激励着我为实现梦想永不停息地奋斗。” 克利亚老师缓缓地抬起头,面向在场的每一位学生,目光中充满着希望。 是啊,梦就是期望,有期望才会有激情,才会努力拼搏。守住自己的梦,勇敢地走下去,你就终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21.一篇文章的题目,应该简要鲜明的点出文章主要内容。请你为这篇选文加一个标题。(3) 22.亚老师为什么给蒙迪的作业打“F等级?你怎样看待老师的这个评价?请说明理由。(5) 23.迪的父亲对他说:“你得慎重一些。”父亲为什么要蒙迪“慎重一些”呢?仔细阅读父亲说的全部话,反复品味其中的含义,你就会理解父亲的用心了。(4) 24.许多年以后,蒙迪是否完全实现了他在作业中的构想?你对这一事实有什么看法?(5) 25.读过这篇文章,你从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人生道理是什么? (5) (二)杰克和水手 杰克住在英格兰的一个小镇上。他从未看过海,他非常的想看一看揩。有一天,他得到一个机会,当他来到海边,那儿正笼罩着雾,天气又冷。“啊,”他想,“我不喜欢海,庆幸我不是水手,当一个水手太危险了。” 在海岸上,他遇见了一个水手。他们交谈起来。 “你怎么会爱海呢?”杰克问,“那儿弥漫着雾,有冷。” “海不是经常有雾和冷的,有时,海是明亮而美丽的。但无论什么天气,我都热爱海。”水手说。 “当一个水手不是很危险吗?”杰克问。 “当一个人热爱他的工作时,他不会想到什么危险。我们家庭的每一个人都爱海。”水手说。 “你的父亲现在何处呢?”杰克问。 “他死在海里。” “你的祖父呢?” “死在大西洋里。” “而你的哥哥” “当他在印度的一条河里游泳的时候,被一条鳄鱼吞了” “既然如此,”杰克说,“如果我是你,我就永远不到海里去。” “你愿意告诉我你父亲死在哪里吗?” “啊,他在床上断的气。”杰克说。 “你的祖父呢?” “也是死在床上。” “这样说来,如果我是你,”水手说,“我就永远也不到床上去。” 26文中的杰克和水手各代表的是哪一种类型的人?(2分) 27水手的祖父、父亲、哥哥都死在海里,他为什么还当水手?(3分) 28文章主要用了哪一种描写方法?(2分) 29文章最后一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分) 30你愿意做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三)山永远在 一群人穿著鲜艳的登山服,在皑皑积雪的安第斯山间艰难地行进着。很少见到这样大规模的探险队伍,后来,听解说,知道是南美洲委内瑞拉的盲人们,希望实现登山的梦想,正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攀登。那真是一次悲壮之旅,完全以生命为代价,走出每一步路,度过每一分钟。任何人看到这个画面,都不由得肃然起敬。 因为,他们活了一辈子,这座对他们来讲充满神圣意义的安第斯山,从来没有去接触,去实地感受过,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于是,就有了这次行程。盲人们每三个人结成一组,一个仍残存些许视力的盲人走在前面,两个全盲在后边,他们三人通过手里握着的长木棒,联结成为一个整体,通过脚和手,实地在感觉这座大山。 安第斯山脉平均海拨为3000米,最高峰为7000米,对正常的登山运动员来说,也是一次体能的极限考验。虽然有很多志愿者作后援,即使在可以使用驴子驮物的山路上,盲人们也是步履维艰,行进缓慢。那么,他们要想攀上最高峰,该是比登天还要难的事情了。 据电视台的报道,这支盲人登山队在短短的行程中,已经有好几位上了岁数的盲人,在风雪迷漫的夜间宿营,一觉睡去,再也醒不过来,不幸将生命留在了安第斯山。于是,组织者便决定后撤,将登山计划放置到未来更合适的机会,作更充分的准备以后再进行。一些走得兴起的盲人登山队员,不免有些失望,最后,他们还是想开了,对记者说:“山永远在,我们还会来的。” 这实在是一句至理明言,对于未来,有目标,和没有目标,是很不一样的。有一个奋斗方向,努力追求的结果,也许离那个目标尚远,但稍稍接近了一点的事实,便有了落到实处的心理回馈。如果不晓得明天或者后天,只是听任一条船似地顺水而下,去哪里,做什么,都不那么明晰的话,手中的桨,恐怕也不会划得起劲的。“山永远在!”这句话很重要,有这句话,意味着还有登攀,没有这句话,也就等于说放弃,终止,也就不会再有奋斗,争取了。 在人的全部生命途程中,除先知先觉的大智能者外,都类似这些盲人在安第斯山的登攀,目标虽然明确,是那天穹里晶莹剔透的积雪笼罩着的最高峰,像琼楼玉宇一样,茫茫然,杳杳然,吸引着你的目光。但是,一步一步走到那里的途程上,平坦,还是崎岖,幸运,或是灾难,障碍重重,还是一路顺风,迷失方向,还是峰回路转。所有这些突如其来,措手不及,随时发生,无法预防的事故、变化,都有很大的不可知性。因为,这个世界上能够完全把握自己未来的强者,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仅仅有“山永远在”这样的信念,是远远不够的。 人,需要远大的目标,宏伟的理想,古人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所以,燕雀只能在后院的草堆里,跳跳蹦蹦,叽叽喳喳,觅食一些籽粒。而鸿鹄,朝发苍梧,夕达北海,振长翮,一鸣而天下闻。有大志向,立大雄心,如果不能伴之以脚踏实地的决心,小处做起的耐性,水滴石穿的韧劲,和沉着冷静的精神,山,当然永远在,那也恐怕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了。 如果委内瑞拉的盲人们就抱着“山永远在”的期望,坐在那里干等,我估计,他们离安第斯山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远。 我赞成他们的精神,也赞成他们的信念,但我更赞成现在就做起来,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这是实实在在的道理。 31选文前五段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划分的依据的什么?(3分) 32第一自然段的画横线句中“这个画面”指代什么内容?(2分) 33第三自然段从哪些方面表现了盲人们登山的艰难?(2分) 34“山永远在”这句话很重要,重要在什么地方?(3分) 35本文叙述的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3分) 四、写作能力 作文(一)(30) 在你的人生道路上,一定有对你产生深远影响的事物或经历吧。请你以“难忘的 ”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让老师、同学共享你的人生收获。 作文(二)(45) 学习了第一次真好这篇短文,你有没有联想起你的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请以第一次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切入口要小、巧,选材、立意尽可能给人新鲜的感受,不少于500字。 第五课时 讲评试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din ch bng sh2濯 姊 窖 躏 3、B 4、A5、整个形体都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得到很多益处。匪,非、不。解释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 堕落:;沦落、流落,指行道树的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大大跌落。6、B 7、A 8、B 9、珍惜、各具风韵10、比喻:理想是还魂的仙草;理想是慈爱的母亲。拟人: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给罪人新生, 唤浪子回头。 二、 11、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士不可以不弘毅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等。12、自我检查,反省。 迷惑。 此,这。 凋谢。 13、C 14、B 15、D 16、 17、论语是记录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书,共二十篇、儒家。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教育家。18、C;、A E;、B ; 、D 。19、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他,不也是道德修养高的君子吗? 自己所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20、这是一道开放型题目,言之有据,自成其理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 21老师的忏悔、蒙迪的梦想、一份“差等”作业、一份打“F”的作业。(所拟标题文字简洁,内容鲜明,紧扣主旨皆可)22是因为蒙迪的理想离现实太远。(第二问是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成理皆可肯定。) 23蒙迪对自己理想的描述不只是一份作业,实际上是他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他必须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因此,父亲要求他以慎重态度对待这件事。(意思正确即可) 24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说他未能完全实现作业中的构想,可举他的牧马场只有20多英亩,距他设想的200英亩所差甚远为据;说他实现了自己的构想,可以他有了自己的牧马场为据。评价方面,既可肯定他对自己的话负责,用自己的奋斗占实践它;也可肯定老师有责任心,他提醒蒙迪把理想建立在现实基础上是完全必要的。25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无论是从正面还是从反面,从老师、父亲、蒙迪上都可以悟到许多人生道理。学生能从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26杰克是做什么都怕危险的懦夫;水手是热爱生活的勇士。 27当一个人热爱他的工作时,他不会想到什么危险。“我们家庭的每一个人都爱海”。 28语言描写(对话) 29议论,揭示主题。 30做一个像水手一样的热爱生活、蔑视困难,为理想而勇往直前的人。 31.分为两部分。根据表达方式划分,第一部分记叙,第二部分议论。32.一支盲人登山队艰难地攀登安第斯山。 33.安第斯山的海拨高度;盲人们在充分的帮助下也步履维艰。 34.最后一句,“有这句话,就意味着争取了。” 四、 参考例文 作文(一) 难忘的攀登 我们家的院子没有土。它只是个围了漂亮铸铁栏的水泥平台。 父亲在院子一角砌了一个花坛,有人送我们一株紫藤,就把它安顿在那里。 冬日里的紫藤真是不起眼,枯且秃,简直怀疑它是否还有生命力。母亲每天早晨打开院门去取牛奶,锲而不舍地把牛奶瓶的水浇在它根部的泥里。 想不到的是,春天一到,仿佛一夜之间,它的枯枝上就绽满了花蕾其实不是花蕾是叶芽。然后呼啦啦,春风在院子的一端扯起了一面绿色的旗帜。最叫人惊喜的是从绿叶中抽出的新藤茎,食指粗,箭一般地一蹿就蹿出去老远。 有小孩在围栏外面打羽毛球,他们说,当心啊,别把球打到人家花园里去。 我们的紫藤尚未开花,就有人把我们家叫做花园了。 我看也看不够,那满院子蓬勃的生命。 有一天,隔壁人家把爬过去的藤从栏杆上摘下来扔回来了。那些藤扭曲着匍匐在地上,非常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 我把它们捡起来,盘在我们家的铁栏上。 我小心提防着,不让新藤再往邻家的铁栏上爬。我却没有发现,那些热衷“侵略”的藤们,一转眼又在二楼人家的阳台下扎下了营盘。 整整一夏天,我们全家严密监视紫藤的走向,稍有走向,立刻把它扭转。然而秋来藤叶落尽,我们的失败也像笔墨留在纸上一样写在了楼壁上。 在落水管的遮掩下,我们的紫藤已经越过二楼攀上了三楼人家的窗台为了表明它们的矢志不移,它们拼命拧成了结结实实的麻花。 没有什么能够改变它们向往自由的天性。它们生来就是要去亲近蓝天的。 春再来时,我们的邻居终于默默的接受了它们。 简评: 出于对新事物的关心,小作者对紫藤的观察很细致,情感变化过程也很明显,由最初对它的生命力的怀疑,再到爱惜,最后简直就升华为敬重了,一株藤为了生存而努力争取空间,对作者的震撼是极大地。这种震撼来自对生命的关爱,对执著进取的信念的敬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篇习作无论是选材还是立意都是符合题旨、新颖成功的。语言上可圈可点之处也很多,如:“然后呼啦啦,春风在院子的一端扯起了一面绿色的旗帜。”,极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蓬勃的生命力。 作文(二) 诠 释 爱 的 来 历 我自认为是个没有情调的人,对自己的爱,付出太少;对别人的爱,漠而视之。长期处于这一种喧嚣聒噪中,人想探寻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爱的生活旋律。 偶然的一次,朋友的母亲过生日,约我去花店买花,素来对花木无好感的我只得悻悻答应。 这是一家离家很近的花店,虽也不过几步远,但我却一次也未曾光顾。朋友是个浪漫的人,此时正怀抱一束火红的玫瑰盈盈走来:“怎么,不想买一束吗?”我无言以对,漫不经心地寻着一束能让我怦然心动的花。虽然我一度厌恶花的虚荣,浮夸,但出于女孩的天性,面对如此的雍容,不得不蠢蠢欲动。 百合!我顿觉眼前一亮,如此清新飘逸的百合,不及众花的张扬,含蓄而愈显脱俗,饱满的花形,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