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科学提分必备:期中模拟测试卷一(1-2章内容)B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132361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科学提分必备:期中模拟测试卷一(1-2章内容)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七上科学提分必备:期中模拟测试卷一(1-2章内容)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七上科学提分必备:期中模拟测试卷一(1-2章内容)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上科学提分必备:期中模拟测试卷一(1-2章内容)B卷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除哪一种动物外,其余三种动物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A . 鲨鱼B . 河蚌C . 蛇D . 家鸽2. (2分)(2014金华)下列现象与解释相对应的是( )A . 盆景弯向窗口生长向光性B . 小偷看到警察就跑非条件反射C . 人出现中暑现象散热大于产热D . 呆小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3. (2分)多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不同的组织联合在一起形成器官,下列关于组织在器官中分布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叶片的上下表层分布的是上皮组织B . 人体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是营养组织C . 幼根尖端冒状的根冠属于分生组织D . 人的心脏,胃中部分布着肌肉组织4. (2分)下表所示中枢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相对应,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结构 功 能 A 脊髓控制一些简单的、低级的生命活动 B 大脑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C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调节和协调肌肉的运动 D 脑干具有心跳中枢、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A . AB . BC . CD . D5. (2分)以下操作导致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在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若视线是俯视的,则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的真实体积要大B . 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真实值要大C . 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时没有紧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D . 用钢直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则夏天的测量值比冬天要大6. (2分)如图为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某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一个视野,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能将哪个细胞移向视野中央( ) A . 1B . 2C . 3D . 47. (2分)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这一事实说明( )A . 生物能适应环境B . 生物能影响环境C . 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影响环境D .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8. (2分)调节显微镜对光时要使镜筒下降,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顺时针旋转粗准焦螺旋B . 逆时针旋转粗准焦螺旋C . 顺时针旋转细准焦螺旋D . 逆时针旋转细准焦螺旋9. (2分)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A . 取一定量的粗盐B . 溶解C . 过滤D . 蒸发10. (2分)下列说法中,与实际相符合的是( )A . 人的正常体温是45B . 一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20NC . 使用验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D . 现在你坐的课桌的高度约为2m11. (2分)我国铁道的标准轨距是1.435米,由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所使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可能是( ) A . 米B . 分米C . 厘米D . 毫米12. (2分)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的程序有七个步骤,下列关于七个步骤的顺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B . 猜想与假设、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C . 提出问题、评估、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D . 猜想与假设、评估、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交流与合作13. (2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有关结构与功能的描述,不相符的是( ) A . 家兔的盲肠发达,与消化肉食性食物相适应B . 家鸽的气囊储存空气能辅助呼吸,并散发体内的热量C . 蝗虫体表被有外骨骼可防止水分蒸发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D . 哺乳动物大脑和感觉器官高度发达,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强14. (2分)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实验中,下列三幅图分别代表三个步骤,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 甲、乙、丙B . 乙、甲、丙C . 甲、丙、乙D . 丙、甲、乙15. (2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花儿朵朵向太阳”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B . “南橘北枳”反映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 . “大雁南飞”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 . “枯叶蝶”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6. (2分)(2013温州)最近,科研人员在我省磐安发现一种新的被子植物“磐安樱”“磐安樱”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A . 系统B . 器官C . 组织D . 细胞17. (2分)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只选择带有植物的地点进行测试B . 在测量灌丛的湿度时,把温度计放在地上C . 选择同一地点,分3处测量温度,将算出的平均值作为这次测量的数值D . 可以用温度计代替湿度计进行测量18. (2分)(2013义乌市)下列关于显徽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使用显微镜时,应先对光再调焦B . 观察物像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C . 欲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D . 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19. (2分)下列都有真正的根、茎、叶的植物是( )A . 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B . 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C . 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D . 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20. (2分)下列结构层次的排列正确的是( ) A . 天体系统层次由低到高: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B . 植物体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个体C . 食物进入人体消化道的顺序:口腔咽喉胃大肠小肠肛门D . 遗传物质结构层次由大到小:染色体DNA基因二、 填空题 (共8题;共36分)21. (7分)如图所示,测量一块小蜡块的体积,步骤如下:A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_毫升;B用细线拴住一枚铁钉;C将铁钉慢慢地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量筒示数为V2_毫升,则铁钉体积为_厘米3;D用细线将铁钉和蜡块拴在一起;E将铁钉和蜡块慢慢地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量筒读数为V3_毫升,则蜡块体积为_厘米3。分析上述步骤,其中不必要读数的步骤是_(填字母代号),蜡块的体积可表示为V_(用V1、V2、V3中的某些量表示)。22. (9分)呼吸是动物重要的生理特征不同的动物呼吸的结构或器官差异很大,但其功能都是最大限度的吸收O2 , 排出CO2 回顾你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1)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A用_呼吸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时,要用吸管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A,原因是_(2)观察B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_;观察C时,发现它已具有了呼吸器官_;观察D时,发现其体表具有与体内气管相连的_,它是气体出入的门户(3)鱼是如何在水中完成呼吸的?某实验小组利用BTB指示剂遇CO2由蓝变黄的特性进行了E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是:_(4)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时,发现F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其身体里有发达的_与肺相通,每呼吸一次,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特有的呼吸方式是_(5)综上所述,在动物的进化历程中,呼吸的结构和功能逐步完善,充分体现了 _的进化规律23. (2分)如图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1中铅笔的长度是_厘米,图2中铅笔的长度是_厘米。24. (1分)关于植物生长素,达尔文、温特等科学家相继进行了长期的具体研究。小研同学对植物生长素的研究非常有兴趣,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实验假设:如果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则能影响胚芽鞘下端的生长。实验材料:小麦胚芽鞘、刀片、琼脂薄片若干实验设计:见实验设计示意图实验结论:上述实验假设成立。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不完善,具体改进是_。25. (6分)如表总结了五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请将该表补充完整,将答案填在序号所对应的横线上 动物种类身体特征呼吸特征体温生殖发育举例环节动物由环状 _构成靠湿润 _呼吸变温卵生蚯蚓节肢动物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有 _用鳃或气管变温卵生蝗虫鱼类有鳞片用_呼吸变温卵生鲫鱼鸟类有羽毛,前肢成翼用肺,有气囊,_恒温卵生家鸽哺乳类体表被毛用肺呼吸恒温_兔26. (2分)把菠菜放入水中煮几分钟,水变成绿色,而把它放水冷水中并不加热,则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可见高温会破坏植物细胞的_,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该绿色物质存在于细胞内的_中。 27. (6分)被称为 “城市的肾”的三垟湿地位于温州城郊,湿地内河道开阔,是虾蟹养殖和菱角种植的天然场所,还是“中国瓯柑之乡”。目前,湿地内已知动植物有350多科,1700多种,其中包括35种国家珍稀物种,还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动植物。(1)三垟湿地是“中国瓯柑之乡”,瓯柑是_植物(选填“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 (2)一株瓯柑的结构层次从低到高为:细胞组织_植株。 (3)乙图是某同学将湿地内动物分的两大类,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 (填选项字母) A . 是否有脊椎骨B . 体温是否恒定C . 是否胎生哺乳(4)湿地内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造成这些生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_。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建立湿地保护公约向河水排放污水 成立珍稀鸟类研究所A . B . C . D . 28. (3分)小刘参加100m短跑项目,只见他神情紧张,全身肌肉紧绷着,还不停地做着深呼吸来调节,随着一声清脆的发令枪响,小刘像箭一样冲了出去。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要涉及人体许多系统的功能:比赛前,参赛选手感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肌肉紧绷等紧张状态,这主要是在_系统和_系统的共同作用下,使得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和_系统加速运转所致。 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9分)29. (3分)汽车、电动车一般使用铅酸蓄电池。某铅酸蓄电池使用的酸溶液是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若用100克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克厘米3)配制该稀硫酸,需要蒸馏水(密度为l克厘米3)的体积为_毫升(精确到01)。(2)该实验的主要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配制、装瓶并贴标签。请填写右侧的标签。_(3)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30. (3分)小明在学习物体浮沉条件时,由于调制食盐水密度的操作不够精准,导致实验中鸡蛋很难悬浮在食盐水中。于是他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分别用量筒和烧杯等器材配制了三杯不同质量分数的酒精溶液,其中图甲B烧杯中的酒精与水的体积比为9:6。用注射器吸取密度为0.9克/厘米3的食用油,分别在三杯酒精溶液中部注射一团油滴,一段时间后,如图甲所示。再过一段时间后,小明观察到油滴所处的状态如图乙所示。为此,他作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假设一:可能是油滴的密度变小了。假设二:可能是酒精溶液的密度变大了。【实验方案】针对“假设一”的实验:用注射器吸取图乙任一烧杯中的油滴,将油滴注入到某一溶液中,观察其浮沉状况。针对“假设二”的实验:先测定酒精溶液密度为1 , 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次测定它的密度为2 , 比较1和2的大小。【得出结论】油滴密度不变,酒精溶液密度变大。请回答:(1)根据小明所作的假设,推测小明所提的问题是:_? (2)针对“假设一”的实验中,某一溶液是_。 (3)小明经过思考,对“酒精溶液密度变大”这一结论作出合理的解释,即_。 31. (3分)查阅资料发现,硫酸铜溶液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为了验证该信息并进一步探究硫酸铜溶液中起催化作用的粒子,小明进行了如下分析及实验。 (1)验证硫酸铜溶液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除要确定硫酸铜溶液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外,还需要验证在化学反应前后硫酸铜溶液的_不变。 (2)探究硫酸铜溶液中起催化作用的粒子的实验设计(已知H+对本实验无影响): 硫酸铜溶液中有三种粒子,其中的Cu2+、SO42-都可能起催化作用。步骤一:在甲、乙两支试管中各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步骤二: _;步骤三: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得田结论。(3)工业上可用洗净的废铜屑作原料来制备硫酸铜。现有如下两种方法: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Cu CuO CuSO4。小明认为方法比方法要好,请简述理由_。(写出两点)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填空题 (共8题;共36分)21-1、22-1、22-2、22-3、22-4、22-5、23-1、24-1、25-1、26-1、27-1、27-2、27-3、27-4、28-1、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9分)29-1、29-2、29-3、30-1、30-2、30-3、31-1、31-2、3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