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写字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29357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写字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六年级下写字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六年级下写字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 题第1 课 变形(一)教学目标1.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土”做字的部件时,在字的不同位置上形态有变化。2.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山”做字的部件时,在字的不同位置上形态有变化。3.会写这两种类型的字。重、难点观察“山”“土”做字的部件时,在字的不同位置上形态有变化。教学时间一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有的字在做字的部件时,在字的不同位置上形态会有变化。例如“土”,例如“山”。二、新授“土”在字左时形态短小,位置偏上,下横改为提。新 课 标 第 一 网“土”在字右时形态较窄,位置偏下。“土”在字头时形态较扁宽,长横盖住下半部。“土”在字底时形态较扁,位置在正下方。小组讨论。班级讨论。2教师讲解:“山”在字左时形态窄小,竖折的下横向右上斜,位置偏上。“山”在字右时形态较独体字“山”要窄。“山”在字头时形态扁小,位置居中。“山”在字底时形态较扁大,位置居中。写字时,要尽量减少看字逗留的时间,心中要熟记书写内容笔下的字。就像流水一样逐个淌出,这样,抄写的速度自然能加快。3学生临摹,领会提高书写速度的方法。4提醒学生。提高书写速度的根本方法是熟能生巧。三、练习1写一写。2想一想。四、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后记课 题第2 课 变形(二)教学目标1.掌握“田”“又”做字的部件时,在字的不同位置上形态的变化并写好带这些部件的字。2.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3.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重、难点 写好带这些部件的字。教学时间一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复习:1.写“坤、社、去、坚、屹、仙、崖、岳”2.“土 山”做字的部件时,在字的不同位置上形态有什么变化。3.书写时要注意什么?X k B 1 . c o m4.学生上黑板书写并评价。二、新授:.预习检查:“田 “、“又”做字的部件时,在字的不同位置上形态有什么变化?2.指名回答并互相作补充。3.教师讲解“田”字的变形:(1):“田”在字左时形态短小,位置偏上。 “田”在字右时形态较独体字“田”小,位置偏下。 “田”在字头时形态略扁小,位置居中。 “田”在字底时形态略小,位置居正下方。(2):学生写一写。4.教师讲解“又”字的变形:(1):“又”在字左时形态窄长,捺改为点,位置偏上。 “又”在字右时形态略窄,撇缩捺伸。“又”在字头时形态宽大,撇捺开张。“又”在字底时形态略窄扁,撇捺稍舒展。(2):学生写一写。三、范写:四、练写:1.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书写要领等)2.生品评。五、作业:写“畔、佃、界、留、艰、叔、圣、变”教后记X| k | B| 1 . c| O |m课 题第3课 变形(二)教学目标1.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日石”做字的部件时,在字的不同位置上形态变化。2.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3.掌握“日”“石”做字的部件时,在字的不同位置上形态的变化并写好带这些部件的字。重、难点写好带这些部件的字。教学时间一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1.复习:写“畔、佃、界、留、艰、叔、圣、变”2.板书课题 变形(三)3.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日石”做字的部件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二、新授1.出示“日石”做字的部件的字。2.自学:“日石”做字的部件时,在字的不同位置上形态有什么变化?3.指名回答:A:“日”在字左时形态短小,位置偏上,。“日”在字右时形态较独体字“日”稍窄,位置偏下。“日”在字头时形态略扁小,位置居中。“日”在字底时形态略窄,位置居中。B:“石”在字左时形态窄长,位置偏上。“石”在字右时形态较大,位置偏下。“石”在字头时形态短小,位置居中。“石”在字底时形态扁宽,位置居中。三、范写:四、练写:1.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书写要领等)2.生品评。五、小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六、作业:写“明、阳、星、普、砂、拓、泵、碧”课 题第4课 应用(一教学目标1.正确掌握诗词抄写的格式。2.能分析病例,通过对照查出病因;3.学会在书写时兼顾到字的重心平稳和方正变化,使字既有变化,又能左右平衡。重、难点学会在书写时兼顾到字的重心平稳和方正变化,使字既有变化,又能左右平衡。课时划分一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1.板书课题 诗词抄写格式2.诗词抄写格式和我们平常所看到的的文章的格式是一样的吗?这是我们这一节课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二、新授(一) 诗词抄写格式。1.出示两幅不同抄写形式的望天门山。学生观察,找出这两首诗的书写格式和正常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2.横斜形式:横向抄写,整首诗词应写在中间,书写顺序应该是从左往右写。诗的题目居中,作者写在题目下方,每句诗各占一行。3.竖写形式: 诗词也可以竖写,诗词横写是从左往右写,那么竖写呢?学生对比两幅书写,找出不同。交流发言。诗词竖写应从右往左写,先写诗文,再写作者和诗的题目,两者 一竖排。最后一竖排写书写者姓名。4.在练习纸上用两种不同的抄写方式写观书有感。(二) 左右平衡1.有些字的外形方正对称,稳定平衡,初学写字的人常常将这类字写得呆板无精神。这需要对字的笔画和结构进行适当的变化,才能使字显得生动美观。2.做到左右平衡的方法:(1)长短变化。A.出示例字。B.与病例进行比较,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我们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呢?小组讨论,班级讨论。C.分析比较“厄”字。(2)正斜变化。A.出示例字。B.与病例进行比较,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我们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呢?小组讨论,班级讨论。C.分析比较“辜”字。 三、练习1.写一写。2.想一想四、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后记课 题第5课 应用(二)教学目标1.正确掌握留言条和贺卡的抄写格式。2.能分析病例,通过对照查出病因;3.学会在书写时注意书写格式。重、难点学会在书写时兼顾到字的重心平稳和方正变化,使字既有变化,又能左右平衡。课时划分一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1.板书课题 应用(二)2.提问:三八妇女节要到了,想送给妈妈什么呢?那么贺卡应该怎么写呢?这是我们这一节课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二、新授(一) 贺卡抄写格式。1.出示两张贺卡。贺卡通常是在喜庆的日子互相表示问候的一种卡片,通常在这些节日我们都会给对方送上贺卡,包括生日、圣诞、元旦、春节、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等,贺卡上一般都会写上自己对对方祝福的话语,表达自己的一番心意,沟通双方之间的情感。2.学生观察,找出这两张贺卡的书写格式 。(1)横写形式: 横向抄写,这种是上下格式,跟平时我们写文章一样的写作方式。在左上方填写对方的尊称,特别是针对长辈。接下来就是祝福正文,前面空两个字,和写作文起新段落一样。最后是落款,“姓名+敬贺” 即可。(2)竖写形式: 左右问题格式其实和上下类似,只是书写方式不一样。格式可以参照下图,是我制作的贺卡。3.学生对比两张贺卡,找出不同。交流发言。总结:贺卡竖写应从右往左写,先写称呼,再写内容,最后书写赠送者的姓名和日期。4.用两种不同的抄写方式写贺卡。(二) 留言条的写法:1.留言条的格式:首先,在左上角写上收条人。然后接着写上留言内容,注意每段前要空两格。最后,在右下角署名并标注日期。2.学写留言条。三、练习1.写一写。2.想一想四、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后记X k B 1 . c o m课 题 第6课 应用(三)教学目标1.正确掌握书信的抄写格式。2.能分析病例,通过对照查出病因;3.学会欣赏钢笔字。4.学会如何选字。重、难点学会在书写时兼顾到字的重心平稳和方正变化,使字既有变化,又能左右平衡。课时划分一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1.板书课题 应用(三)2.提问:书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交流的媒介,它能传情达意,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书信的有关书写内容。二、新授(一) 信封的抄写格式。1.出示一张信封。(1)寄件人地址姓名应写在信封左上角。 (2)收件人地址姓名应写在信封右下角。 2.学生题写信封 。 (二) 书信的内容书写格式:(顶格写)亲爱的(或敬爱的)XXX:(空两格写)您(或你)好!(空两格写) 正文(顶格写)此致新 课 标 第 一 网 敬礼或(空两格写)祝福语 右下角写姓名 日期3、 欣赏学生钢笔字。4、 选字书写指导。 1.选用例字:妖 螂 禀 2.教师讲解: “妖”字以撇捺为主,把握好撇捺的斜度。 “ 螂”中间部件写高,右边部件写低。 “禀”字方正对称,中间可写小些。3.学生练一练,写一写。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给亲友写一封书信,并邮寄出去。教后记课 题第7课 综合练习(一)教学目标1.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知道合理安排布局。2.会写这种类型的字。重、难点掌握要领,写好这类字。X| k | B| 1 . c| O |m教学时间一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 一、复习: 上节课的主要内容还记得吗?你认为怎样写好书信?行款格式有什么要求?二、新授: .自学:你认为怎样写好“小主人,是非明”六个字? .指名回答: A:“小”是对称型的独体字,为了要求变化,可将左点写得稍低些,右点写得稍高些 。B:“是”属于上下结构中的上窄下宽型的字,字形显得既紧凑有舒展。 C:“主”是对称型的独体字,为了要求变化,上点可斜顿,三横的长短、粗细要有变化。D:“非”是对称型的独体字,为了避免呆板,把两竖写成左短右长,短横要写得略有不同。E:“人”是对称型的独体字,写时要注意,撇高捺低,撇短捺长,撇轻捺重。F:“明”属于左右结构中左窄右宽型的字,“日”要写得窄短偏上,“月”部要写得稍大些。 三、范写: 四、练写: 1.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书写要领等) 2.生品评。五、作业: 写“小主人,是非明”。 教后记课 题第8课 综合练习(二)选字书写指导(四)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避让”;2.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避让;3.使学生会书写蝠、罢、睦、等字,体会笔画避让的关系。重、难点体会笔画避让的关系。课时划分一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1.板书课题 避让2.激发兴趣:什么叫避让呢?为什么要避让?二、新授(一)什么叫避让1.汉字中笔画相遇时,为了避免碰撞,必须彼此相让,互不妨碍,同时结构还要紧密,做到整体美观和谐,这种处理汉字笔画互不妨碍的方法叫做“避让”。2.出示带有避让关系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什么叫避让。3.根据例字讲解:“言”是左右平衡的独体字,三横的长短形态要有变化,使字形整齐中有变化。4.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笔画避让。(二)怎样避让1.出示例字“利”。2.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利”是怎样避让的?全班交流:“利”的“禾”部要写得略宽一点、短一点,立刀旁则要写得略窄一点、长一点。3.出示“必”字。4.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必”是怎样避让的?全班交流:“必”的长撇是字的主笔,要写得长而有力。撇与钩的交叉点略偏左下。点画要相互呼应。(三)避让关系处理得好的字通过欣赏“利”和“必”,体会是怎样处理避让关系的。(四)笔画未能避让的字这些字哪些笔画没有避让?可以怎样处理?三、练习写一写练习书写蝠、罢、睦、等字,体会笔画避让关系。四、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后记课 题第9课 综合练习(三)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伸缩”;2. 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伸缩;3.使学生会书写含有伸缩笔画的字,体会笔画伸缩的关系。重、难点会书写含有伸缩笔画的字,体会笔画伸缩的关系。课时划分一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 导入1.板书课题:伸缩2. 激发兴趣什么叫伸缩呢?为什么要伸缩?二 新授(一)什么叫伸缩1.一字中如果笔画出现重复,就需要进行变化,延伸一部分,收缩一部分,这样就能避免呆板,使字形生动美观,这就叫做“伸缩”。2.出示带有避让关系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什么叫伸缩。3.根据例字讲解:“英”和“雄”的横画写得有长有短,这便是“伸缩”。“志”的上横和下横一长一短,这也是“伸缩”。左右结构的字如果有两笔重复的竖画,一般缩左伸右。4.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笔画伸缩。(二)怎样伸缩1.出示例字“海”2.学生观察,小组讨论,“海”是怎样伸缩的?全班交流:“海”属于左右结构中左窄右宽类的字三点水排成弧形。“每”部的钩是支撑点,位置是关键。3.出示“岳”字4.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岳”是怎样伸缩的?全班交流:(三)伸缩关系处理得好的字通过欣赏“雄”和“情”,体会是怎样处理伸缩关系的。(四)笔画未能伸缩的字w W w .X k b 1.c O m这些字哪些笔画没有伸缩?可以怎样处理?三、练习写一写练习书写含有伸缩笔画的字,体会笔画伸缩关系。四、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后记课 题第10课 综合练习(四)选字书写指导(五)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疏密”;2.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安排疏密;3.使学生会书写笔画较多和较少的字,体会疏密关系。重、难点使学生会书写笔画较多和较少的字,体会疏密关系。课时划分一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1.板书课题 疏密2.激趣:什么叫疏密呢?为什么要安排疏密?二、新授(一)什么叫疏密新| 课 |标|第 |一| 网1.汉字笔画有多有少,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为了使每个字都具有生动活泼的形态,书写时需要根据字的具体情况,将某一部分写得紧一点(密),某一部分写得松一点(疏),这种安排叫“疏密”。2.出示笔画多的字和笔画少的例字,让学生体会疏密的安排。3.根据例字讲解:在进行字的疏密安排时,上下结构的字,一般上部写得稍密些,下部写得稍疏些;左右结构的字,则根据左右部分的笔画和形态灵活安排。4.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怎样安排疏密关系的。(二)怎样安排疏密1.出示例字“强”。2.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强”是怎样安排疏密的?全班交流:“强”字的笔画较多,书写时,左部“弓”写得较疏,形较短;右部“虽”写得较密,形较长,这样就形成了疏密对比。3.出示“智”字。4.学生观察,小组讨论,“智”是怎样安排疏密的?全班交流:“智”字的笔画较少,书写时,笔画稍向上靠,下部空一点,这样“智”字就显得生动活泼。(三)疏密处理得当的字w W w .x K b 1.c o M通过欣赏“重”和“慧”,体会是怎样处理疏密关系的。(四)疏密处理不当的字这些字的疏密关系处理得怎么样?有什么地方处理得不好?三、练习。写一写。练习书写笔画较多和较少的字,体会疏密关系。四、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后记课 题第11 课 综合练习(五)选字指导(五)教学目标1.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知道哪些字需要左右呼应。 2.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明白左右呼应的要领。3.会写这种类型的字。重、难点掌握左右呼应的要领,写好这类字。教学时间一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 一、复习: 上节课的主要内容还记得吗?生回答疏密安排的有关要点。二、新授: .自学:你认为怎样写好“求真理、澄心灵”六个字? w W w .X k b 1.c O m.指名回答: A:“求”字的竖钩要粗壮有力,其余笔画要上下左右相呼应,配合协调,这样,字形就显得稳定了。 B:“真”字上宽下窄,“十:”字头中竖稍斜,“具”部宽大稳固,最后两笔的撇和点的斜度很重要,如处理不当, 则字的重心不稳。 C:“理”字左边的“王”略向右斜靠,右边的“里”要平稳。同时要注意左右两部分之间的穿插避让关系。 D:“澄”字三点水要上下呼应,“”部舒展大方,“豆”部上窄下宽,整个字形避让穿插要协调。 E:“心”是独体字,卧钩是其主笔,要写得厚壮有力,三个点要左右呼应,布白均匀。 F:“灵”字上窄下宽,“山”部要写得小而紧凑,“火”部要写得小而紧凑,“火”部要写得扁宽舒展。 三、范写: 四、练写: 1.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书写要领等) 2.生品评。五、作业: 写“求真理澄心灵”。 教后记课 题第12 课 综合练习(六)选字指导(六)教学目标1.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知道合理安排布局。2.会写这种类型的字。重、难点掌握要领,写好这类字。教学时间一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 一、复习: 上节课的主要内容还记得吗?你认为怎样写好“求真理,澄心灵”? 二、新授: .自学:你认为怎样写好“有志者,事竟成”六个字? .指名回答: A:“有”字的“”部横画长,撇画短而粗壮,“月”部要与字头纵向对正,保证字的重心平稳。 B:“志”字上窄下宽型结构,“士”部要写得小而紧凑,中竖要直。“心”部要写得宽,布白均匀,要注意笔画之间的呼应关系。 C:“者”字是上宽下窄型结构,书写“”部时,要注意长横与撇画之间的夹角及倾斜度,撇画直中见曲。整个字的重心是否平稳,“日”部的位置是关键。新- 课-标 -第 -一-网D:“事”字属基本对称的独体字,其中两个横折要向内斜,“”的长横左伸右敛,竖钩较正,从不平稳中求平衡。 E:“竟”是属中窄型上中下结构,“日”部要写得稍小些,“立”“儿”两个部分要写得略宽,上中下三部分要对正,保持重心平稳。 F:“成”字“弋”部斜钩的斜度很大,“”部要写得稍向左斜一点,配合“弋”部,保持重心平稳。 三、范写: 四、练写: 1.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书写要领等) 2.生品评。五、作业: 写“有志者,事竟成”。 教后记课 题第13课 综合练习(七)教学目标1.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知道合理安排布局。2.会写这种类型的字。重、难点掌握要领,写好这类字。教学时间一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 一、复习: 上节课的主要内容还记得吗?你认为怎样写好“有志者,事竟成”这六个字?二、新授: .自学:你认为怎样写好“花木秀,喜迎春”六个字? .指名回答: A:“花”字的草头要写得窄一些,“化”部左右要舒展开,写得略扁而宽舒。 B:“木”字的左右对称平稳,横画略向上斜,中竖上下粗、中间细,撇画略轻,捺画粗重,于平衡中产生变化。 C:“秀”字的“禾”部要写得扁而宽,撇和捺都要取平势,“乃”部上紧下松,要注意其笔画的斜度及钩的位置。 D:“喜”字是中宽型的字,上下部分都要写得窄些,长横为“细腰”,横贯左右,字中七个横之间的间距要均匀。 E:“迎”字的“”部要左右呼应,竖画粗壮厚重。走之底的点与横折折撇要上下错开位置,捺画纵长,捺脚凝重。 F:“春”字三横的长度必须逐渐递增,长短差距不可过大,撇、捺纵长舒展。“日”部窄小端正,插在撇、捺之间,与上面横画的间距不能过大。 三、范写: 四、练写: 1.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书写要领等) 2.生品评。X k B 1 . c o m五、作业: 写“花木秀,喜迎春”。 教后记课 题 第14课 横幅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横幅;2.使学生明白怎样掌握横幅的间架结构;3.使学生会正确美观的书写横幅。重、难点使学生会正确美观的书写横幅。课时划分一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1.板书课题:怎样写“横幅”?2.激发兴趣二、新授.自学:什么叫横幅,它在布局上有什么要求?单字“入木三分”怎样写好?横幅是扁宽形横着张挂的。书写的正文内容要完整,可从左往右顺着书写,也可从右往左书写。正文的上下左右要留出适当的边空,在正文的末尾一侧,一般都写上书写着的姓名并盖章。指名回答:X| k | B| 1 . c| O |mA:横幅是扁宽形、横着张挂的书写形式。书写的正文内容要完整,从左往右书写,也可以从右往左书写。在正文的上下左右要留出适当的边空,在正文的末尾一侧写上书写者的姓名并盖章。B:“正文的字要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字形大小要一致、间距要相等。在留边空时,要把落款的位置留下来,以免正文完成后没有了落款的位置。横幅的落款位置不宜过低。2.练一练这一撇一捺:(1)出示“入”。(2)握笔示范。(3)投影示范写“入”,长撇细,长捺粗,板书:粗细。(4)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也写一写这个字吗?(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6)师生评价。(7)学生再临写。3.出示“分”。(1)让我们看“分”与“入”的撇捺有何不同?指说。指名范写撇。(2)捺在哪里起笔呢?下面的“刀”与上面的“八”又怎样合理搭配呢?请你观察与思考。(3)出示两个不同的“分”,指说。板书:宽窄(4)示范。短撇短捺要分开,刀字窄而往里缩。学生临写,教师巡视。(5)大家互评,夸夸本组的好字。投影出示,教师简评。师小结:“入”字只有两画,故笔画要写得丰满厚实。撇画短,稍细一点,捺画纵长壮实,笔画的斜度与弯度要正确。“木”字左右对称,注意横画要略向上斜,竖画有粗细的变化,撇与捺的斜度、弯度要正确。“三”字的三横一致上斜,但长短、粗细要各有变化,避免犯呆板门的门帘笔病。“分”字的“八”字头较宽,撇、捺的长短、粗细变化较大。“刀”部稍小,横折钩壮实有力。上下两部扫要协调配合。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字的笔画的粗细、长短、斜度和结构的宽窄、布白,就一定能把字写得舒展自如。三、范写:四、练写:1.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书写要领等)2.生品评。五、作业:写横幅“入、木、三、分”教后记课 题第15课 册页 选字书写指导(七)教学目标1.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到要写好字,除了要做到重心平稳,还要做到方正变化;2.能分析病例,通过对照查出病因;3.学会在书写时兼顾到字的重心平稳和方正变化。重、难点学会在书写时兼顾到字的重心平稳和方正变化。课时划分一课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 导入1. 板书课题:怎样写和“主”组合的字2. 激发兴趣和字根“主”组合的字该怎样写呢?二、新授(一)复习什么叫字根指名回答什么叫字根。你知道有哪些字根吗?(二)“主”是一个组字能力很强的字哪些字是由“主”组成的?让学生举例。(三)和“主”组合的字举例。出示“注”、“驻”、“住”、“蛀”等字。(四)“主”字与作为字的部件的“主”在书写上的差别。1. 出示“主”和“注”字2. 学生观察分析“主”字与作为字的部件“主”在书写上的差别。小组讨论。全班讨论。教师总结:A. 独体字“主”的结构特点是左右对称。“主”字形体上的另一特点是上窄下宽,重心很稳。B. “主”做字的部件多在字右,所以形体变窄。(五)字根“主”组合成的字这两个字中字根“主”是如何变化的?应注意什么?三、练习写一写练习书写和字根“主”组合成的字四、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后记课 题第2课 变形(二)选字书写指导(一)教学目标1.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大下小型和上小下大型的特点;2.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3.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重、难点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1.板书课题 上下结构(二)2.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二、新授1.讲解上大下小型的写法(1)什么叫“上大下小型”?让学生回答。(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3)出示例字(4)学生观察分析上大下小型字的写法。(5)教师讲解:(一)上部件要写得长,下部件要写得短;(二)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三)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7)出示“垄”和“蓄”,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2.讲解“上小下大型”(1)什么叫“上小下大型”?让学生回答。(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3)出示例字(4)学生观察分析“上小下大型”字的写法。(5)教师讲解:(一)上部件要写得短,下部件要写得长;(二)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三)上部件要写得窄,下部件要写得宽。(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7)出示“奖”和“葬”,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三、练习1.写一写;2.想一想。四、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