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30 诗五首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9128904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3.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30 诗五首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30 诗五首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30 诗五首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五首 文言知识 1 字音字形 金樽 珍羞 怒号 三重茅 挂罥 沉塘坳 衾 济 庇 突兀 掣 结庐 瀚海 投箸 狐裘 岑参 z nxi h och ngju n oq nj b w ch l h nzh qi c n 文言知识 2 通假字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 同 馐 美味的食物 直 同 值 价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见 同 现 出现 文言知识 3 古今异义将军角弓不得控 古义 拉开 今义 控制 控告 长夜沾湿何由彻 古义 天亮 今义 彻底 安得广厦千万间 古义 如何 今义 安全 秋天漠漠向昏黑 古义 渐近 今义 方向 4 词类活用散入珠帘湿罗幕 形容词用作动词 打湿 作者作品 李白 701 762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盛唐诗人 有 诗仙 之称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想象丰富 夸张奇特 形成了飘逸 奔放 雄奇 壮丽的风格 他的代表作很多 大家比较熟悉的有 静夜思 蜀道难 月下独酌 等 杜甫 712 770 字子美 自号少陵野老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被后世人尊为 诗圣 与李白并称 李杜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 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 被称为 诗史 其代表作品有 兵车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丽人行 春望 等 作者作品 岑参 约715 770 唐代诗人 对边塞风光 军旅生活 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切身的感受 故其边塞诗多为佳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是他的代表作 龚自珍 1792 1841 近代思想家 文学家 字璱人 号定庵 浙江仁和 今杭州市 人 出生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 留存文章300余篇 诗词近800首 今人辑为 龚自珍全集 理解文题 饮酒 是诗人借 饮酒 的题目 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本诗是其中的第五首 行路难 原为古乐府杂曲歌辞 大都写世路艰难或离别悲伤一类的主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 即成都草堂 是杜甫入蜀后 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 为 被 杜甫住进新盖的茅屋才一年多 就被大风刮破 诗人感慨万千 就写下了这首诗 理解文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 即 白雪之歌 送武判官归京 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 武判官 即姓武的判官 归京 指回到都城长安 是岑参的代表作之一 己亥杂诗 己亥 是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法来标记的年月 龚自珍辞官南归 后又北上接取家属 在南北往返的途中 他写成了315首短诗 并总命名为 己亥杂诗 它是近代著名的大型组诗 以诗人的一生经历为主线 述写其平生出处 著述等 题材广泛 或记事 或抒情 内容复杂 大多借题发挥 抨击时弊 表达其反对侵略 呼唤变革的思想和对未来的憧憬 本文选的是其中一首 创作背景 饮酒 其五 陶渊明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 到了他这一代 这个家族已经衰落了 他也断断续续做了一阵官 无奈靠山不硬 脾气却分外高傲 玩不来官场中钻营取巧的一套 终于回家乡当隐士去了 饮酒 诗一组二十首 是在作者归隐之初写的 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悟 行路难 其一 行路难 是李白在遭受谗毁 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 共三首 这是第一首 行路难 是乐府古题 诗中写世路艰难 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创作背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史之乱未定 关内又大饥 杜甫乃弃官带领全家辗转西行 历尽险阻 备尝艰辛 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 先后写出诸如 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新安吏 三别 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之类富有人民性 现实性的史诗 最后抵成都 由亲友帮助 在西郊浣花溪边盖上一间茅屋 即今 成都草堂 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 哪知秋天的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 一夜暴雨 湿透了室内衣被 茫茫黑夜 杜甫百感交集 诗人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千千万万广大人民的疾苦 不禁产生了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的宏愿 于是写下流传久远 脍炙人口的诗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创作背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 天宝十三载 岑参再度出塞 充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 武某或即其前任 为送他归京 写下此诗 己亥杂诗 道光十九年 1839 岁次己亥 龚自珍辞官返乡 又北上迎接妻儿 在南北往来途中 感于清朝朝廷压抑 束缚人才的情况 作诗315首 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 文章主旨 饮酒 其五 这首诗歌颂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适 突出地表现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境 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 行路难 其一 诗中写行路艰难 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 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 愤郁和不平 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 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这首诗从秋风吹破茅屋开篇 叙述了屋漏难眠 彻夜寒雨 然后由己及人 想到战乱中的贫苦人民 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 崇高的理想 及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章主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全诗以 雪 为线索 生动描绘了唐代西北边塞冰天雪地的奇丽风光 抒发了作者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依依惜别之情 己亥杂诗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 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 不甘沉沦 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文章脉络 文章脉络 重难点探究 1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中 悠然 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如果把 见 改成 望 好不好 为什么 悠然 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 悠闲 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 把 见 改成 望 不好 见 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 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将作者的主观情感 采菊的悠然自得 与客观景物 南山美景 融为一体 相互映衬 达到物我合一 物我两忘的 无我之境 心和自然亲近 显示出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与那些官场中人孜孜以求名利截然不同 重难点探究 2 行路难 其一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 这首诗反映了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之际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 一方面 长安两年的经历 使他认识到朝廷的黑暗和仕途的艰难 满怀悲愤 却又无可奈何 产生了进退两难 茫然无措的强烈痛苦 另一方面 积极入世的愿望 对自己才能的坚信不疑及历史上一些贤人最终得到明主重用的事例 又使他对前途满怀希望 相信自己终会有乘风破浪之时 显示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前途的充分自信 全诗交织着现实与理想的深刻矛盾 失望与希望的复杂心情 充满着一股抑郁不平之气 一种昂扬奋进之志 重难点探究 3 读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1 生活贫困 布衾多年冷似铁 床头屋漏无干处 2 忧国忧民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3 痛苦无奈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重难点探究 4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以盎然春意的语句写雪后美景 你认为合适吗 为什么 合适 本来一夜风雪后应该是个冰雪世界 但诗人以春花喻冬雪 联想奇特美妙 比喻贴切动人 眼前的冰天雪地变幻成一片春意盎然 生机勃勃的明媚春光 可谓 妙手回春 重难点探究 5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是千古名句 请赏析其意境 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 借落花翻出新意 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 在诗人看来 落花作为个体 它的生命是终止了 但一旦它化作春泥 就能保护 滋养出新的花枝 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 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 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 绚丽灿烂的春天 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赞歌 一 积累与运用1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问君何能尔 你 欲辨已忘言 辨识 B 结庐在人境 庐山 直挂云帆济沧海 渡 C 多歧路 今安在 哪里 瀚海阑干百丈冰 沧海 D 吟鞭东指即天涯 吟诗 秋天漠漠向昏黑 渐近 D 2 直接型默写 1 问君何能尔 2 飞鸟相与还 3 金樽清酒斗十千 4 将登太行雪满山 5 卷我屋上三重茅 6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7 将军角弓不得控 8 愁云惨淡万里凝 9 纷纷暮雪下辕门 10 浩荡离愁白日斜 心远地自偏山气日夕佳玉盘珍羞直万钱欲渡黄河冰塞川八月秋高风怒号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风掣红旗冻不翻吟鞭东指即天涯 3 理解型默写 1 饮酒 其五 中表达诗人悠然自得 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名句是 2 行路难 其一 中最能表达诗人坚信理想抱负一定能实现的倔强 自信 执着精神的千古名句是 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 忧国忧民的博大济世情怀的诗句是 4 岑参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中写下的咏雪名句是 写送别场面后 把惜别的惆怅深情融于雪景之中的诗句是 5 人们常用龚自珍的诗句 比喻无私奉献 即使牺牲自己 也要造福来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 综合性学习 古代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 我们既要读通读顺 也要探讨研究 了解古代社会风貌和古人的精神追求 1 文化知识我知道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中 人风 这是唐朝为了避的讳 社稷 指土神和谷神的总称 后来人们用 社稷 来代表 由阴阳方位知识可推知 衡阳 在衡山面 李世民国家南 2 文化活动我宣传 怒发冲冠 凭栏处 潇潇雨歇 抬望眼 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12月26日 振华中心小学的操场上 学生们正在齐声朗诵国学经典 稚嫩的声音在操场上空回荡 当天 由盐城市委宣传部 文明办和市教委等单位倡导发起的 诵读经典诗文 做美德少年 活动在这里启动 当天的活动中 学生们通过配乐诗朗诵 诗文情景表演 情景对诗 小组说唱等新颖的形式朗诵了 满江红 三字经 虞美人 明日歌 弟子规 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华传统经典诗文 孩子们的表演赢得了在场观众和家长的阵阵掌声 作为采访小记者 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请你为这则新闻拟一个小标题 20字以内 如果你要采访宣传部的李部长 你这样问 市 诵读经典诗文 做美德少年 活动启动李部长您好 请问开展此次活动有什么意义 3 文化基因我传承 读于谦的 石灰吟 说说你传承的 文化基因 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惜 要留清白在人间 备注 于谦 字廷益 钱塘 今浙江杭州 人 官至兵部尚书 是一位民族英雄 其诗作多忧国忧民和表达自己坚贞的情操 答题要点 从做人要不怕吃苦 经受得住磨炼 勇于奉献 襟怀坦荡 人格高尚等方面作答 二 阅读理解 一 饮酒 其五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1 诗中的 结庐 日夕 是什么意思 请选择一个回答 2 飞鸟相与还 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 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结庐 构筑房舍 日夕 傍晚 黄昏 飞鸟相与还 描写了一幅在黄昏时的山林之景由于暮色的渲染显得格外美丽 而林中的鸟儿也结着伴儿 相继归巢的安然平和的自然之景 通过刻画大自然的静谧美好 表现诗人从中领悟到的人生哲思 含蓄地表达出了诗人感悟自然的意趣 看似写景 实则抒情 表达了诗人沉醉于自然 与自然为伍的恬淡闲适之情 二 行路难 其一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 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1 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两句写得好 请简要分析 本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或 表达了他面对人生坎坷 仍盼望施展自己远大抱负的志向 运用典故 以 垂钓 自比姜尚 以 梦日 自比伊尹 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 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节选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1 归来倚杖自叹息 中的 倚杖 与诗中哪个词相照应 我 叹息什么 2 自经丧乱少睡眠 表现了 我 怎样的情感 老无力 叹息的内容 自己的苦 周围人的苦 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作者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 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争频繁 残破不堪的国家 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 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四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近代著名思想家 文学家 人名 2 这首诗中画线句子是怎样写 离愁 的 3 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龚自珍用 浩荡 表现 离愁 的广阔无边 用 白日斜 的环境描写烘托 离愁 或将离愁寄托于景 示例 这两句以 落红 和 春泥 为喻 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 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或充满了奉献精神 五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苏州中考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1 题目中的 表明了这首诗的体裁 歌 或 白雪歌 2 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 春天来了 梨花 杏花 桃花全部盛开了 真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位同学引用岑参诗句是否恰当 为什么 请说明理由 示例 不恰当 学生引用岑参诗句后 整个句子就构成这样一种比喻关系 梨花 杏花 桃花全部盛开 像 很多树开满了梨花 不合比喻要求 春天来了 已是事实 后面又说 忽如一夜春风来 前后矛盾 违背逻辑 此外 梨花 杏花 桃花 与诗句中单一的 梨花 照应不周 3 下面哪一项与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在写法和表达的情感上最为接近 A A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B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C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D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解析 本题考查诗句的写法和表达的情感 题干中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在写法上是以景托情 情感上是依依不舍的送别情 四个选项中 只有A项是与题干句在写法上和情感的表达上最为接近 二者都是送别诗 送友人远去 山回路转不见君 孤帆远影碧空尽 人虽不见 但送行者仍在守望 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 作者借 雪 江水 景物来衬托友情 B C项非送别诗 D项虽为送别诗 但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在情感上并不能体现送别者不舍之情 也没有运用以景写情的手法 故选A项 三 课堂小练笔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所展现的画面 写作思路 首先要读懂诗句 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 去了解诗句所写的内容 根据语境 用艺术的表达方式进行描写 其中 可以运用修辞方法以及细节描写 但切记一点 描写不是翻译 不能将其当作翻译来写 要根据其内容进行想象和拓展 并要与主题结合 多运用带有情感色彩的词语会使你的描写更加生动 形象 1 2016 东营中考 李白 行路难 中以 比喻人生道路所遭遇的艰难险阻 表现出无穷无尽的惆怅和迷茫 2 2016 盐城中考 李白 行路难 中表现诗人远大抱负和强烈自信的诗句是 3 2016 重庆中考A卷 读诗歌 我们深深地感叹 有了第一等襟怀方才有第一等的诗歌 杜甫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里心忧天下 表现了他的济世情怀 4 2016 哈尔滨中考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中写在中军营里设置酒宴 用有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来增添苍凉悲壮豪气的诗句是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积累和识记情况 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 解答此类试题除要求准确背诵 运用古诗词外 还要特别注意书写要正确 特别是一些容易出错的形似字 如第1题注意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中 渡 的书写 不要写成 度 第3题中 厦 不要写成 夏 庇 不要写成 蔽 俱 不要写成 具 2 理解型默写 需要在理解全诗和重点语句的基础上 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才能回答 如第2题表现抱负的词是 济沧海 突出自信的词是 长风破浪 直挂 1 2016 淄博中考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中 写诗人目送友人离去 流露出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2 2016 杭州中考 杨绛先生走完了她一个多世纪的人生历程 安然辞世 她丰厚的文学遗产和非凡的人格魅力 将永远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 正所谓 请选用龚自珍 己亥杂诗 中的诗句填写 3 2016 丽水中考 面对春花凋零的景象 晏殊发出了 无可奈何花落去 的感慨 而龚自珍在 己亥杂诗 中写下的 则道出了他虽然辞官 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心志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不是无情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