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程纲要.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28640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程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程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程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程纲要( 一年级 上册) 一、课程名称:小学数学二、课程类型: 学科课程 三、教学材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四、适用年级: 开发区 小学 一 年级第 一 学期五、教学进度一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表 周次日期 教学内容课时备注19.1-9.4开学准备,1、快乐的家园;229.7-9.11玩具、小猫钓鱼、文具439.14-9.18快乐的午餐、动物乐园449.21-9.25第二单元、比较 1、过生日 2、下课了459.28-10.23、跷跷板 第三单元 加与减(一)1、一共有多少 2、还剩多少 4610.5-10.93、可爱的小猫1十一假期710.12-10.164、练习一 5、猜数游戏 6、背土豆 7、可爱的企鹅4810.19-10.238、跳绳 9、小鸡吃食 10、乘车 4910.26-10.30练习二 整理与复习一、二、三41011.2-11.6第四单元 分类 1、整理房间 2、一起来分类41111.9-11.13第五单元 位置与顺序 1、前后 2、上下4期中检测1211.16-11.203、左右 4、教室41311.23-11.27第六单元 认识图形 1、认识图形41411.30-12.42、我说你做 第七单元 加与减(二)1、古人的计算41512.7-12.112、搭积木 3、有几瓶牛奶41612.14-12.184、有几棵树 5、有几只小鸟41712.21-12.256、练习三 7、做个加法表41812.28-1.2数学好玩1、淘气的校园2、一起做游戏4191.4-1.8第八单元 认识钟表 1、小明的一天4201.11-1.15总复习(-)4211.18-1.22总复习(二)4221.25-1.29全面复习、期末检测、总结4232.1-2.5发放通知书、结束工作4六、课程内容 1、学材分析 本册教材中所揭示的数学知识的难度在逐步加深。教学内容有生活中的数、比较、加与减(一)、分类、位置与顺序、认识图形、加与减(二)、认识钟表。根据学情,可以把第三单元(加与减(一)和第七单元(加与减(二)整合一下来讲。10以内的加减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在熟练计算的基础上,进行20内的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运算,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在学生计算时,注重算法多样化的培养与选择。其中教学重点是:在认识020各数的基础上,掌握10 以内的加减法和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数以及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体会“凑十法”,并学会“拆小数,凑大数,拼成十,再相加”。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教学难点是: 学会看图、图意、列式,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数位的理解,掌握“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对于上下、左右、前后相对性的理解,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物体。本册教材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为此教材中提供了大量学生可以开展探索活动的题材。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要让学生了解体会重要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2、学情分析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可爱,对学校的一切都觉得好奇,从“游戏”到“学习”的转变,使他们对“学习”这回事更是似懂非懂,特别是在新鲜感过后,同时也对学习存着一种压力。他们有着儿童散漫、好动的天性,有着极强的可塑性。这些孩子大部分家境都非常富裕,家里都很宠爱,养成了他们的任性、自私、娇气,自我等一些不良习惯。他们学前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对这册的数学知识有不同程度的掌握,但整体水平一般,两极分化较明显,有个别的孩子连一些简单加减法都不会的。甚至个别学生连数字也不能正确书写。大部分孩子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行为习惯比较随意,有的上课把脚放在凳子上的。因为是刚进入一年级进行学习,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习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习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这些孩子对数学有很强的学习欲望的,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课堂上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动静结合,多表扬鼓励,不断强化学生的课堂常规,保护、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七、课程实施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在学习位置与顺序中的“前后”的时候,让每个孩子经历排队的具体过程清楚前后,并理解前与后的相对性。通过一起做游戏,让孩子更好地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这样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例如,在探讨认识图形时,让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并按照物体的形状,把物体分分类,同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伴,接着我再让孩子在小组内交流每一类有什么特征。对这个单元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在本册教材中,安排了多个实践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精心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过程。3、鼓励算法多样化算法的多样化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同时有利于培养孩子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同时还有利于孩子创新能力的拍样。例如:例如在跳绳这一节课中,对于“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这个问题可以从摇绳和跳绳来考虑,可以从绳子的左边和右边人的个数考虑,还可以从男孩和女孩的人数入手,甚至可以从孩子穿的是裤子和裙子的个数入手。这样做,思路彻底打开了,解决方法具有多样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册教学中,教师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八、课程评价 1、评价原则评价包括日常性、阶段性、总结性三种,以日常性评价为主。日常性评价一般不采用考查或考试的方式,以定性(作业评语)为主。考查或考试主要用于阶段性和总结性评价。阶段性考查一般按两单元课程内容设计。考查或考试采用百分制、等级制等定量评价方式。 2、评价方式基础性评价和实践性评价基础性评价: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从课堂回答问题和课堂作业的反馈来评价,采用优星制,作业干净,书写认真,正确率高,独立完成的优3星,作业干净,书写认真,但仍有错题出现,优2星。作业干净,正确率不高的优。其余的为良。实践性评价:针对教材中的实践活动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来进行评价,采用“十分制”优秀作业十分,一次递减一分。 3、评价内容课堂作业的完成率。每周一次的学习总结,小测评。每个单元的学生自评和测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