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电大《西方经济学》网上作业5讨论题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27425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电大《西方经济学》网上作业5讨论题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本科电大《西方经济学》网上作业5讨论题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本科电大《西方经济学》网上作业5讨论题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电大西方经济学第五次作业讨论题参考答案经过讨论,本小组讨论意见总结如下:(小组长:黄冬梅)一、什么是效率和公平?谈谈你的理解。答:本小组同学认为,效率,从微观层次讲,就是在发挥“一般社会力”的基础上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宏观层次讲,就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总起来讲,效率就是生产要素的节约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强调效率的重要性,就是强调发展的重要性。公平一般有两种含义:在社会学上,公平是一种道德规范的要求,是指以人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以避免社会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这种意义上的公平涉及到要把富者的一部分财富无偿地匀给贫者,因此它有时会和效率发生冲突,影响效率的提高。在经济学上,公平是指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所体现的平等,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机会均等。这种意义上的公平有利于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一般说来是和效率相一致的,相促进的。但是,这种意义上的公平只是形式上的公平,而不是内容和结果上的公平。如果只强调这种意义上的公平,而对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加以调节的话,贫富悬殊和大量贫困现象的存在也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产生严重的负作用。因此,对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应当辩证地动态地来认识。在资源配置与收入问题上,效率与公平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如果强调公平而忽视效率,就会因产生平均主义而阻碍经济的增长导致普遍贫穷;如果只强调效率而忽视公平就会因分配不公而影响社会安定。从发展经济和社会稳定角度看,最好能够选择一种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在社会主义社会,力求公平首先是力求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平,为个人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给人们提供平等的机会,让市场进行初次分配,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尽可能多地增加生产总量。其次是在政府的主持下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遗产税,采取扶贫等社会救助措施,实行社会福利政策,来缩小初次分配造成的差别,使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都有明显改善,实现社会学意义上的公平。同时,国家还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高收入者通过扩大再生产、捐助公益事业等方式,把一部分财富返还给社会。对此,同志曾明确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对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个人,也要有一些限制,例如,征收所得税。还有,提倡有的人富裕起来以后,自愿拿出钱来办教育、修路。”二、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奥肯定理的含义。答:本小组同学认为:1、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M.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小,收入分配越平等。2、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实际基尼系数总是在零和1之间,其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反之,则越不平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基尼系数为0.2左右,目前已扩大到0.46左右,按照国际标准,已超过国际警戒线(临界点),属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国家。3、奥肯定理: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发现了周期波动中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即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美国一般将之定义为3%)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 1%;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大约 1%,这条经验法则以其发现者为名,称之为奥肯定理。潜在GDP这个概念是奥肯首先提出的,它是指在保持价格相对稳定情况下,一国经济所生产的最大产值。潜在GDP也称充分就业GDP。三、吴敬琏作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你是否同意他的上述观点?请说明理由。答:本小组同学大多同意吴敬琏的观点。吴建链的观点认为:收入差距的不正常扩大,归咎于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和80年代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针是缺乏依据,有些片面。我认为,这种收入差距的扩大,是一种自然规律的作用,是经济发展中不可调和的产物。一国经济的发展同样遵循一定的规律,收入的的差距扩大,正是公平作用的结果。在机会平等条件下,有能力的人,通过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取得了良好收入的,有利于效率的提高。从进化论的观点,体现了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从经济学的观点来说,也体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机会平等条件下的结果不平等,吴建链认为应做好全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社会良好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之下,离开了上述的保证,那是空谈经济。四、简述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城乡、居民、地区、行业等),分析产生分配不公的原因。答:大家认为,当前收入分配问题中最突出的表现是贫富差距拉大,贫富差距过大危及经济安全,加剧社会矛盾,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1、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扩大,已进入“黄灯”区。2、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扩大,已经超出公认的合理范围。我国多数学者认为,从经济发展的实际看,显著影响我国收入差距变动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复杂因素所导致的。(1)历史沿革、资源禀赋及发展阶段的影响(2)经济体制改革及体制变迁的影响(3)原有体制的政策惯性及部分宏观政策的影响(4)制度缺陷及政策不到位因素的影响(5)社会保障乏力、教育机会不均等因素的影响5、建立健全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答:最后,本小组同学认为,目前各国大多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方针来处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我国也应坚持这一原则方针进行处理。为有效地解决不断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政府应当切实解决好社会再分配的问题。从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出发,进一步明确政府在社会性公共服务中的角色。按照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的要求,推进公共政策的转型和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制度性公共服务。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和本质内容。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在初分配特别是再分配中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初分配要注重效率,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要不断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强税收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调节,特别注意提高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不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参考文献:1西方经济学 候华荣主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2财政学 陈共编著 1998年出版3中国经济问题研究 徐雪主编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年3月出版4政治经济学 钱津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5发展经济学 齐良书编著 2002年10月出版6效率、公平与公共政策 黄有光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7再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陈宗胜主编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8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周密 载消费经济2007(1)9宏微观经济学 胡晓坚主编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4年出版10本届政府的承诺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小组讨论成员:王霞 冯珊 刘松灵 高培蕾 易新皓 丁伟 丁革 冯旖旎 叶飞 肖妮妮 蒋兴兰 陈娇燕 张行 陈丽同 何小娅指导老师:陈小华讨论时间:2011年12月05日 下午 1:30-3:4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