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同步练习.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26157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2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同步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六年级上册同步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六年级上册同步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看拼音写词语。 yu d zhng zhng qn pi ( ) ( ) ( )m fn zn sng ru yu su s ( ) ( ) ( )二、读一读,连一连。英勇的 发言 阅读 祖国郑重的 战士 赞颂 周围精彩的 目光 环顾 名著钦佩的 态度 欺负 同学三、根据课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光耀 :钦佩 : 郑重 :贫弱 :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1、课文中提到民族英雄岳飞,请用一句成语来形容他。2、关于读书目的,课文中有哪三种说法?五、读句子,说句子。1、当时我不在场。 我实在不清楚当时的情况。 当时 2、老师要求我去交作业。 课堂上同学们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要求 六、 阅读短文,按要求完成练习。一碗鸡汤大龙山区有个叫桂花尖的山峰。1928年秋天,国民党军队企图进犯红五军驻地?桂花尖下的毛湾村。彭德怀军长得到了情报,立刻帮助乡亲们转移到山坳后面,然后在周围上的山上布下了埋伏,摆了口袋阵,又亲自事了一个连扼守在桂花尖山顶上,准备全歼来犯的敌人。 桂花尖的山顶上有棵大桂花树,树下有个棚子。从棚边往西望,毛湾村庄尽收眼底;棚子原来是姓范的老人守野猪的,这时老人就住在棚子里。彭军长带了一个连就守在这棚边。 头一天,敌人没有来。炊事员每次送饭来,彭军长总是先给范老爹添好送去,老人十分感动。开晚饭时,炊事员送来了一碗鸡汤,那鸡汤真是香味四溢,闻到都使人要掉口水。彭军长首先拿起搪瓷碗满满舀了一碗。战士们感到很奇怪:平时有什么好菜,彭军长从来不先吃,今天怎么先舀鸡汤呢?正当战士们迷惑时,彭军长把一碗鸡汤端到范老爹面前。 老人见军长先给他端来一碗鸡汤,眼眶湿润了。他活了几十年,见过多少兵:扎长辫子穿马褂的清兵给过他鞭子扎宽皮带穿皮鞋的国民党兵给过他枪托戴歪帽子叼烟枪的土匪兵给过他脚尖如今,红军的军长,却亲手端鸡汤给他。想到这里,老人情不自禁流下了热泪,他感动地说:“彭军长,这,这?还?要?得?你们为我们老百姓打匪军,我们没有什么慰劳你们还要你端鸡汤,这怎么过意得去啊!” 彭军长一手端碗,一手拿起老人的手来接碗,说道:“老人家,红军同老百姓就是一家人,有盐同咸,没盐同淡,一碗鸡汤一样香,一样甜哩!”老人听着彭军长讲话,一不小心,鸡汤泼了一些出来。在彭军长再三说服下,老人喝下了这碗鸡汤。 后来,白军知道红军部队作好了准备,没敢来进犯。红军和乡亲们又回到了毛湾村。下山后,范老爹逢人就讲彭军长给他端鸡汤的事。以后,有人到桂花尖山都说那里还有鸡汤的香味呢!1.把文中第四自然段所缺的标点符号补充完整。2.写出这篇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3.给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守:防守守候看护遵守靠近 A:彭德怀军长亲自带了一个连扼守()在桂花尖山上。 B:这个棚子原来是一个姓范的老爹守()野猪的。4.摘录点明中心思想的语句。_5.文中画“”句子的作用是() 说明老爹见多识广。 想起他们,老爹就恨。 那些兵和红军对比,反衬红军与老百姓亲如一家。6.文中加“_”的句子有什么含义?( ) 说明鸡汤味浓,还没消失。 说明人们一来到桂花尖山顶,就想起与老百姓亲如一家 的彭德怀军长。 人们总想起彭德怀军长,想起他给老爹送鸡汤的事。2不懂就问一、读拼音写汉字。 bi sng zho l lng d jing sh ( ) ( ) ( ) ( )y qu w shng h li h t y z b lu ( ) ( ) ( )二、比一比,组词语。桶( ) 列( ) 湖 ( )诵( ) 例( ) 糊 ( )郎( ) 省( ) 迷 ( )朗( ) 雀( ) 述 ( )三、读一读,记一记。阅读课文 朗读诗歌 讲述故事说得正确 唱得动听 读得流利走到跟前 来到身边 放到前面意思准确 功课熟练 教室安静4、 选词填空。 壮胆 胆小 1、他是一个( )的孩子,什么都怕。 2、看到我害怕,奶奶给我在一旁( )。 照例 照常3、我们每天上课都( )把书放到桌子上。4、明天学校不放假,还是( )上课。五、照例子,写句子。 例:他告诉了我这件事情。(所发生的事情) 他告诉了我所发生的事情。 1、 那是我看过的最漂亮的风景。(所看过的最漂亮的风景) 2、这是我知道的全部情况。(所知道的全部情况) 六、课外拓展。1、三字经人之初,( )。性相近,( )。2、千字文天地玄黄,( )。( )辰宿列张。3、百家姓赵 钱 孙 李 ( )( )( )( )。3.读书万卷一、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读书破万卷,( )。2、书读百遍,( )。3、书山有路勤为径,( )。二、根据拼音写词语。din j pn fn dn shng su j ( ) ( ) ( ) ( )yu tio b wn fi qn wng sh wn ru sh shng ( ) ( ) ( )3、 读一读,记一记。历代 搜集通读典籍 通读 资料搜集 管理引用 引用四、读一读,说一说。1、离校了不免得一丝丝伤感!相识两年的师兄师姐们。妙野外大自然!看后不免有许多的遐想.不免 2、我从未害过人。 那里的孩子从未见过走出过大山。 从未 五、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蔡尚思向馆长提出了怎样的请求? 2、蔡尚思是如何读书的?3、通过学习此篇课文,你认为蔡尚思是怎样的一个人?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4岁的小学生几年前,陕西青年佘(sh)世军告别山村父老乡亲,到山西一个小铁矿当矿工。因为他干活认真,为人老实,老板十分喜欢他,不久就让他当了小工头。佘世军在那一干就是六年,挣下了几万元。前年,佘世军拿出3万元血汗钱,承包一个小铁矿,当上了老板,准备大干一场,挣(zhngzhng)些钱回去改变老家的落后面貌。 佘世军没文化,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好,跟别人签(qinqin)约也只能请人代笔,便不会算帐(zhngzhng),做预算,只会模仿以前那老板的样子去干。由于经营不善,才干了半年,就亏了不少钱。最后,只好忍痛把小铁矿关闭了。佘世军深有感触(chzh)地说:“我当老板只会在考勤表上打、画的,怎能不失败呢?” 小铁矿倒闭后,佘世军回到老家,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经过再三思考,终于作出了令人们吃惊的决定:进小学,从一年级学读起,不学出个名堂来,决不出山! “佘世军要上小学了!”这一下子成了当地的“特大新闻”。可当他到学校报名时,校长还以为他在开玩笑哩!佘世军讲了他自己没文化尽吃苦头的经历,校长被感动了,决定破格收下这个24岁的小学生。 去年9月1日,佘世军这个“大学生”含着热泪和六七岁的小同学一起,参加了学校的升旗仪式,开始了他迟来的小学生活。开学典礼后,他就和小同学们一起全神贯注地跟着老师读“a,o,e”老师说:“世军同学学习很刻苦,每天要走十多里路来上学,可从不缺课。”不久,为了让佘世军早日完成学业,校长还亲自给这个“大学生”开小灶,加班加点超前上课哩! 佘世军的故事教育了山里人,大家认识到学文化的重要性:没有文化,就不能真正脱贫致富,更不能有美好的明天。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音节下画“”。2.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因为他干活认真,为人老实,老板十分喜欢他。_开学典礼后,他就和小同学们一起全神贯注地跟着老师读“a,o,e”_3.文中第六自然段中“他自己没文化尽吃苦头的经历”指的是_4.请用几句话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_5.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些什么?请用三言两语写下来。_4.立志与读书一、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崇( )高 蕴涵( ) 祖逖( ) 卧薪( )尝胆 佩服( ) 雕琢( ) 二、解释下列名言警句。1、有志者事竟成。( )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照例子,做扩展练习。例:崇高-崇高的品德-他具有崇高的品德。雕琢- 蕴涵- 成就-4、 替换下列画线的部分。 1、他最终完成了这项任务。经过解释,他们 同意了我们的建议大家 还是知道了这件事的原因有志向的人 能成就自己的事业2、 小王刚刚下班回家。妈妈端来一盘 煮好的牛肉扎西 买了一件新衣服前几天我们全家 去过布达拉宫5、 用括号里的词改写句子。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蕴涵着深刻的道理。(包含)2、这件玉石器件是工匠精心雕刻的。(雕琢)3、姥姥年龄大了,眼睛也看不见了。(年岁)六、你知道吗? 闻鸡起舞(祖逖) 卧薪尝胆 ( ) 纸上谈兵 ( ) 言而有信 ( )单元测试一一、读拼音,写汉字。 dn shng chng go din j yn hn ( ) ( ) ( ) ( )qn pi m fn su j zhng zhng ( ) ( ) ( ) ( )fi qn wng sh yu tio b wn y qu w shng( ) ( ) ( )2、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并用加点的词语造句。卧薪尝胆 若有所思 糊里糊涂 废寝忘食 鸦雀无声 有条不紊1、中国足球想要冲出亚洲,必须( )、刻苦训练。2、上课铃响了,原来还在七嘴八舌交头接耳的学生都安静下来,教室里( )。3、他( )的往空中望了一眼,这才将目光收回落在面前的四人身上。4、夜深了,小明依然在卧室里( )的读书。 3、 辨形,注音、组词。欺( ) 瘦( ) 旗( ) 搜( ) 诞( ) 雀( ) 延( ) 鹊( ) 四、读句子,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我可以证明,他 (当时)。 2、他 (最终)。 3、卓玛语文考试得了100分, (不免)。 4、这是他 (刚刚)。5、 写出下列词语的的近 、反义词。近义词 反义词 钦佩( ) ( ) 庄重( ) ( ) 诞生( ) ( )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范仲淹我国宋朝的时代,有个著名的宰相叫范仲淹。他曾经说过两句非常有意义的话:“_,_。”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为什么生在封建时代的范仲淹能够有这样的思想呢?原来这是跟他从小刻苦学习,深深地了解人民大众的疾苦分不开的。 范仲淹在很小的时候就死了父亲,家里太穷,母亲就改嫁了。但是,后父的家境也不宽裕,不能供给范仲淹上学,所以范仲淹只好寄住到亲戚家里去读书。范仲淹深深知道,得到读书的机会是件不容易的事,于是就不分白天黑夜地苦读。他常常吃不饱饭,每天只能用一把米煮粥吃。他等煮好了粥冷下来凝结成块状时,在中间划个十字,分成四块,每次吃一块。虽然环境这样艰苦,可是范仲淹却从来不叫苦。他常常对人说:“一个人如果不能读书,能吃饮喝足,生活也没有多大意义” 范仲淹读书是在计划的,每天读多少页,不完成计划决不休息。冬天的夜晚,屋子里没有生火。呼呼地西北风从门缝里直钻进来,把人的手脚都冻麻了,有钱人生了火炉,钻在柔软的被窝里还嫌不够舒服,而范仲淹却在这寒夜里,面对一盏孤灯,在那里刻苦用功。他坚持着要读完当天读的书以后才去休息。有时候,他冻得实在支持不住了,就用冷水洗一把脸,提提精神。每当他计划完成后去睡觉时,常常已经是后半夜了。,第二天一清早,他却又赶紧起床,收拾好一切,又忙着读第二天的书。 范仲淹就这样刻苦地读了十多年书,积累了丰富的学识。后来,他当上了宰相,他从自己的经历中知道一个人求学的过程是十分艰苦的,有了学问就应当做些对人民有益的事情,不要忘记自己当年的苦楚,不要忘记社会上受苦的人,他才能说出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的那样非常有意义的话。1.解释词语。 疾苦:家境:宽裕:苦楚:2.范仲淹说过的两句非常有意义的话是什么?填在第一自然段的横线上。3.给文中里选填恰当的关联词语。因此即使可是因为4.在正确后面的括号里打“”。本文的主题是:A十年苦读()B冬夜苦读()C寒冬苦读()读下面几句话,辨别哪一句正确?在括号里打“”。A范仲淹不忘自己的苦楚,所以能了解人民大众的疾苦。()B范仲淹了解人民大众的疾苦,所以就不忘自己的苦楚。()C范仲淹了解人民大众的苦楚,所以能不忘自己的疾苦。()范仲淹读书的计划,表现在:A每年读几本书是有计划的。()B每天读多少页是有计划的。()C每读一本书非得要读懂为止。()文章主要告诉我们,范仲淹所走的路说明了:A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B刻苦学习,方能成才。()C不经过忍饥挨饿的艰苦生活的磨练,是读不好书的。()5.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判断下面的话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里打“”,不正确的,在括号里打“”。母亲改嫁后,范仲淹在继父家读书。()文章详写了范仲淹家境贫困的情况。()“宰相”是封建时代辅助皇帝掌管军事的最高官职。()宰相是制度上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第一人。七、习作。 以“我喜欢的名言警句”或“我的理想”为题,写一篇作文。5.古诗三首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独怜幽草涧边生。( ) A、可爱 B、爱 C、同情 2、碧水东流至此回。( ) A、答复 B、回家 C、回旋3、春风又绿江南岸。( )A、吹绿 B、绿色 C、颜色4、京口瓜洲一水间。( ) A、中间 B、间隔 C、空间二、比一比,组词语。潮( ) 楚( ) 间( )嘲( ) 焚( ) 涧( )州( ) 度( ) 帆( )洲( ) 渡( ) 凡( )三、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是 泊船瓜洲 中的一句诗 就是这个 绿 字 将江南生机勃勃的春光美景一下子就表达出来了 四、根据所学的三首诗,回答问题。 1、滁州西涧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这首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望天门山展现给我们的是怎样壮丽的景观? 3、泊船瓜洲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家乡怎样的思想感情?五、根据句意写诗句。1、我独自喜爱西涧旁边默默生长的野草,上面的树林深处有黄鹂在鸣叫。( ) 2、两岸的青山相对而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飘过来。( )3、春风吹来,江南大地又披上了绿装。明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6、 默写三首诗。 滁州西涧 望天门山 泊船瓜洲 6海上日出一、读拼音,写词语。 f h cn ln chng wi yn xi ( ) ( ) ( ) ( ) fn wi chng p qng jng y ch n( ) ( ) ( ) ( )二、辨字组词。 纵( ) 刹( ) 痛( ) 辩( ) 镶( ) 从( ) 杀( ) 通( ) 辨( ) 壤( ) 三、多音字组词。 chng( )sh( ) 冲刹chng( )ch( )zhun( )zhng( ) 转重zhun( )chng( ) 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不转眼镜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2)、指周围的世界。( )(3)、光彩耀眼。( )(4)、雄伟美丽而又少见的景象。( )五、先指出句子的修辞手法,再按要求写句子。 (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缩句)修辞手法:( ) (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改为陈述句)修辞手法:( ) 6、 连线。 范围 亮光 透出 光彩负着 上升 躲进 红霞使劲 重担 出现 云里发出 扩大 有了 重围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 ,红是 ,却 。”这句话写出了太阳的 、 和 。 2、“这个太阳好像负着 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 上升。”这里运用了 的写法,形象地写出了太阳 的过程。3、“有时太阳走进了 中,它的光线却从 射下来,直射到 。”“有时天边有 ,而且云片 ,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这里列举了海上日出时,太阳在 中的两种情况。 7桂花雨一、看词语,写拼音。( ) ( ) ( ) ( )箩 筐 糕 饼 茶 叶 杭 州( ) ( ) ( )()欣 赏 姿 态 婆 婆 邻 居二、按要求写词语。1、写出近义词。 赶快( ) 靠近( ) 姿态( ) 担心( ) 2、写出反义词。 新鲜( ) 喜欢( ) 仔细( ) 香味( )3、 读句子,写句子。1、做人至少要讲基本原则,不要违背良心。至少有三种方法做这道题,这真是一道奇妙的题啊。 做买卖至少要将诚信.这样才能都立足之地。人至少要有同情心, 。2、我对这星期的值日很不满意,尤其是第2组。庐山的风景美极了,尤其是那千变万化的云雾。今年的天气都很热,尤其是今天,气温都达35摄氏度了. 我还有我喜欢的日子有许多,尤其是 ,简直开心的无法自拔了!4、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1、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摘,摘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2、桂花全年都开放,所以全村整年都浸在桂花的香气中。 ( )3、春天,是桂花盛开的季节。( )5、 熟读课文,揣摩句义。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的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六、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我爱家乡的秋夜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的月光 ( )的翡翠 ( )的交响曲( )的山野 ( )的柿子 ( )的水墨画 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1 不愿意显得比别人差。( )2 馋得口水都快要流下来。形容非常馋或眼红。( )3 指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4 一眼望不到边。形容十分辽阔。 ( ) 按要求从文中摘抄句子。(各一句)比喻句: 拟人句: 排比句: 缩写下面的句子。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 作者说:“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请简要说说这首交响曲是由哪些曲声构成的?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8.火烧云一、看拼音写词语 。xi gung wi w zhn jng y m y yng() ( ) () ( ) p tao pin pin qi zi xing mng ( ) ( ) ( ) ( )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笑盈盈地()威武地()红彤彤的()凶猛的()三、选择字词的意思(只写序号) 、光:光线;光彩,荣誉;景物;光滑;完了,一点不剩;露着;单,只。光着头()为国争光()阳光灿烂()把敌人消灭光()、挺:笔直;撑直或凸出;很;量词。一挺机枪()昂首挺胸()挺美的()笔挺()、新鲜:(花朵)没有枯萎;(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质气体;(事物)出现不久,还不普遍。乡村的空气多新鲜!()这事儿多新鲜()我喜欢新鲜的花朵()四、照样子各写四个词语。红彤彤: 恍恍惚惚: 半信半疑: 五、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1火烧云这篇课文按照_这样的顺序,具体生动地描写了火烧云颜色、形状_和_这两个特点,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 2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_。大白狗_。红公鸡_。黑母鸡_。喂猪的老爷爷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_。他刚想说“_”,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_。”这一片段主要写了_。人和动物颜色的变化是由于_。霞光和火烧云的关系是:_。六、阅读训练营。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还有、的颜色。、按原文填空。、这两段话主要写了。、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这两段话用了和的修辞手法。、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用上这段话中表示颜色的词描写另外一种植物。 单元测试二一、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并解释带点的字。 1、独怜幽草 ,上有黄鹂 。( ) 春潮带雨 ,野渡无人 。 2、天门中断 ,碧水东流 。 ( ) 相对出, 日边来。( ) 3、京口瓜洲 , 数重山。( ) 春风又绿 , 照我还。( ) ( ) zh ch r c y 二、下列词语,读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1、 mhu iho bdng模 糊 爱 好 必 定2、 jizi gobn hngzhu 茄 子 糕 饼 亢 州3、ychn fh gfn 一刹那 负 荷 孤 帆3、 读句子,用加点的词造句。1、我还没去找你,你倒先来了。 2、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六年的小学生活快要结束了。 3、真没想到,他偏偏这时候走了。 4、昨天我至少做了三顿饭。 5、在所有的衣服中,他尤其喜欢这件衣服。 四、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1、这篇作文的词汇句子都很通顺。 2、今天联欢会上的音乐和舞蹈真好看。 3、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 4、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5、今天的讨论会上,于主任首先第一个发言。 5、 读一读,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姐姐身材苗条 长得很健壮 比我整整高了一个头 她的脖子略长些 惹我生气时 我就会喊她 长劲鹿 她剪着挺有精神的运动头 看起你来 两眼忽闪忽闪的 好像会说话 2、这个青年看上去不到二十岁 两条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机灵的眼睛 一看就知道是个能干的人 在一只挺标致的鼻子下面 却是一张大嘴 生得两片厚厚的嘴唇 人们常说 厚嘴唇的人笨嘴拙舌 可是他却能说会道 是个健谈的人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受人青睐的绿色食品当你去超市采购时,你是否注意到,茶叶、咖啡、果脯、饮料等的包装上都印有同样的图案太阳底下的两片绿叶轻托着一枚绿芽,这就是“绿色食品”的标志图案,这些食品就是大名鼎鼎的绿色食品。你也许会感到奇怪,绿色食品不就是那些绿色的蔬菜、水果吗?怎么连奶粉、饮料之类也成了绿色食品?其实,绿色食品是指安全、营养、无污染类食品。那绿色食品的标志图案告诉我们,绿色食品出自纯净、无污染的环境,能给我们带来勃勃的生命力。绿色食品为什么受人青睐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入口”的东西既要美味,又要有营养、卫生、无任何污染。因此,不含有害物质残留的绿色食品便成为人们渴望的食品,绿色食品的开发和生产也因此成为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的必然趋势。绿色食品犹如绿色的春潮,正快速涌进我们的生活。绿色食品的涵盖面十分广泛。它包括地里种的,水中游的等多种多样的食品,如餐桌上的粮食、蔬菜、鱼肉、鸡蛋、水果以及油、茶、酒、调味品等。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如作物要在没有污染的地方进行栽培,以保护作物不受污染;禽畜的饲料中,不准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激素添加剂;制罐头、饮料的工厂中,使用的工艺设备必须无铅、锌等污染。绿色食品标志已成为我国食品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在出口创汇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绿色食品带来“绿色事业”,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1、绿色食品指的是什么?_。2、绿色食品的标志图案是什么?这一图案蕴含的意思是什么?_。3、从全文看,绿色食品受人青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回答。_。4、第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 5、绿色食品的生产有哪些严格的操作规程?请简要回答。_。_。_。6、请为“绿色食品”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词。_。9. 李时珍1、 读拼音,写汉字。lio bn hn fng治 ( ) 出 ( ) 遗 ( ) 拜 ( ) j gng li zhu 编 ( ) ( )目 积 ( ) ( ) 越 2、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李时珍为何要编写本草纲目? 2、李时珍是如何完成本草纲目这部著作的? 3、李时珍是怎样的一个人? 3、 辨形,注音,组词。桌( ) 憾( ) 浙( ) 卓( ) 撼( ) 逝( ) 访( ) 载( ) 治( ) 妨( ) 裁( ) 冶( ) 四、选词填空。 卓越 卓著1、他是一位( )的科学家。2、张欣在航天事业上功绩( )。 留心 留神3、汽车过马路要格外( )。4、他一不( ),小白兔跑掉了。 5、 读句子,用加点的字造句。 1、小王处处帮助我。 2、他一面听音乐,一面开车。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居里夫人的故事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镭,这一发现,(震动震惊)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女科学家。从此,她享有盛誉,博得了人们的敬仰。居里夫人的法语老师最大的(希望愿望)是重游她的出生地法国北部的第厄普。可是,她付不起,上波兰到法国的一大笔旅费。回乡的(希望愿望)总是那么渺茫。居里夫人当时正好住在法国,她非常理解老师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师的全部旅费,还邀请老师到家里作客,居里夫人的热情接待使老师感到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开幕典礼。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的周围。典礼将要结束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主席台。这位老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当她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播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1划去括号中不适当的词语。2选择一个最正确的答案,在()内写上序号。(1)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词语解释。“簇拥”的意思是()。A聚成一团B.许多人紧紧地围着C.许多人围着“盛誉”的意思是()。A.很高的荣誉B.称赞 C.赞美、夸奖(2)“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老人流下了“热泪”是因为()A.老人能参加开幕典礼,上了主席台,很激动,所以流下热泪.B.老人被居里夫人的这种成名不忘小时侯教过她的老师的美德感动,所以流下热泪.C.老人看到会场的热烈场面,感动得流下热泪。3本文主要写了居里夫人哪两件事?(1) (2)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体会,你认为居里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