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三年级诊断性测验.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25478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三年级诊断性测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5年高三年级诊断性测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5年高三年级诊断性测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高三年级诊断性测验语文试卷(一)第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华文化的特质许嘉璐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最突出的一点是主张“和而不同”,哲学基础是整体论、综合论、经验论。这和一神论的二元论、分析论、先验论形成鲜明对照。 中华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在经过冲撞、融合之后,在哲学上基本上达成一致。在中华民族看来:每个人都是社会人际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自然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进而扩展,一国之人是一个整体,人类是一个整体,整个宇宙,包括所有的人和物也是一个整体;因而个人、家庭、国家、人类都是宇宙的一个极其微小的部分,这就是所谓的天地一体、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用以处理人际关系、国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都以儒家的“仁”、佛家的慈悲、道家的“善”为原则。这就是几千年来中华大地上不同源头的地域文化,外来的佛教文化和后来的伊斯兰、基督和天主等宗教不但可以和谐共处,而且相互吸收经验和营养,从而不断发展、创造,保障了中华民族繁衍壮大的根本原因。中国人心里的“天下”,随着地理知识的不断增长和交通的便捷而不断扩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所关心的不仅是一己,而且是全人类;不仅是眼前,而且是属于子子孙孙的无限未来。在这种思维下,我们对应该如何对待多元的文化,用不着反省、思考、反复论证,就可以得出符合宇宙规律和人类社会规律、符合世界未来需求的结论。中华文化特质之“特”,就在于和弥漫于大半个世界的一神论哲学相比而显其异,还在于当许多人把文化的多元性视为新大陆的时候,中华民族已经践履了几千年,视之为已然和当然。应该说,有中华民族这样的坚守文化多元、包容他者的成员,是世界之福、人类之幸。中华文化的哲学特质也表现在自己的主流文化对待亚文化的态度上。 中华文化内部不但是多元的,而且是多种源头的。以黄河流域为主体的中原文化,不断吸收其他地区和民族、部族的文化而不断成长,同时又渗透式地反馈给周边。而各种亚文化之间也在相处、互动中,相得益彰。 (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7期,有删改) 【注】民胞物与: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1下列不属于“中华文化的特质”的一项是 A“和而不同”为最重要的主张B整体论、综合论、经验论为哲学基础 C主流文化对待各种亚文化的态度D以坚守文化多元、包容他者为理所当然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个人虽是一个整体,但也只是社会人际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当然也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尽管是很小的一个部分。B整个宇宙包括所有的人和物都是一个整体,所以个人、家庭、国家、人类其实都是这个大整体的一个极其微小的部分。C儒、释、道三家经过冲撞、融合后,形成了天地一体、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思想,这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共识。D处理好人际关系、国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不断发展、创造并与不同文化和谐共处的根本原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文化正是因为大量吸收了外来的不同宗教的思想营养才得以不断发展、创造,进而保障了中华民族的繁衍壮大,生生不息。B中国人现在用不着反省、论证如何对待多元文化,就能得出符合客观规律和世界未来需求的结论,因为我们已经处在全球化的时代了。C在中华民族自觉践履了多元文化的理念几千年后,世界上许多人才开始把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当作新思想、新思维、新趋势。D中华文化内部不但是多元的,而且是多种源头的,不同地区、民族、部族的文化相互学习吸收,相得益彰,共同成长。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曹克明字尧卿。既生,会敌攻百丈县,父光远遇害,姆抱克明匿苇蒲中得免。既长,喜兵法,善骑射,从父光实奇之。光实击敌于葭芦州,战殁。克明时护辎重在后,闻光实死,惧军乱,秘不发丧。阳令人西来传光实命还军银州,而潜与仆张贵入敌中,获光实尸以还,葬京师,由是显名。 初,蜀人留京师者禁不得还乡里,克明以母老,间道归。李顺反,闻克明将家子,且有名,欲胁以官。克明携母遁山谷,夜止神祠中,梦有人叱之起,既觉而去,贼果至。及贼陷雅州,克明募众数万人以迎王师,遂复名山、火井、夹江等九县。分兵嘉、眉、邛三州,立七寨以邀贼。复收雅州,斩六十余人,贼将何承禄等走云南。以余寇未息,权邛州驻泊巡检。明年,峡路溃卒邓绍等复起攻雅州,克明又平之。还军邛州,遇贼王珂,战于延贡镇,击以矛,中左踝。后又设伏山下,以数十骑与贼接战,克明伪北,而所部失期,伏不发。克明挺身走,贼追急,乃倚大石引弓三发,毙三人,由是获免。 景德中,蛮寇邕州,改供备库副使,知邕州。左右江蛮洞三十六,克明召其酋长,谕以恩信。是岁秋,相率来集,克明慰拊,出衣服遗之,感泣而去。是年冬,安抚都监王文庆、马玉出天河寨东,克明与中人杨守珍出环州樟岭西,磴道危绝,林木深阻,蛮多伏弩以待。玉所向力战,屡败蛮军。是时朝廷意在招附,数诏谕克明,而克明亦惮深入,屡移文止玉。玉至如门团,为蛮所扼,不得进。克明迁延顾望,月余,乃至抚水州,与知州蒙承贵等约盟而还。 未几,知桂州,又奏阅广南两路土军为忠敢军。州人覆茅为屋,岁多火,克明选北军教以陶瓦,又激江水入城,以防火灾。代还,知滁州,徙鼎州,卒。(节选自宋史卷二百七十二,有删改)【注】如门团:地名,在今广西境内。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而潜与仆张贵入敌中潜:暗中。B B既觉而去,贼果至觉:觉察。C立七寨以邀贼邀:拦截。D景德中,蛮寇邕州寇:侵犯。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曹克明有智略的一组是(3分)闻光实死,惧军乱,秘不发丧以余寇未息,权邛州驻泊巡检乃倚大石引弓三发,毙三人克明召其酋长,谕以恩信又奏阅广南两路土军为忠敢军又激江水入城,以防火灾ABC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曹克明命途坎坷,出生后,父亲遇害,后来叔父战死,他与仆从深入敌军,设法弄回叔父尸身,葬于京城,由此出名。B曹克明孝老爱亲,因母亲年迈,他便不顾禁令从小路归乡。当时李顺谋反,想胁迫他做官,他就带着母亲逃到山中避祸。C曹克明勇猛无畏,在打败了溃卒邓绍等人后,回到邛州,又遭遇强贼王珂,在双方激战中,克明被王珂用长矛刺中左踝。D朝廷对蛮军意在招抚,于是多次下诏告知曹克明,而克明也怕进一步深入蛮地,便屡次递送文书阻止马玉的冒进行为。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以数十骑与贼接战,克明伪北,而所部失期,伏不发。 (2)是岁秋,相率来集,克明慰拊,出衣服遗之,感泣而去。 (2) 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清平乐闻雁元姚燧春方北度,又送秋南去。万里长空风雨路,谁汝冥鸿知处?朝朝旧所窥鱼,由渠水宿林居。为问江湖苦乐,汝于白鹭何如?【注】冥鸿:语出汉代扬雄法言问明:“治则见,乱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此以高飞的鸿雁喻指高远俊逸之士。8 这首词用了哪些手法来写鸿雁?请简要分析。(6分) 9 词的最后两句“为问江湖苦乐,汝于白鹭何如”,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人恒过然后能改, ,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 。(李白蜀道难)(3) ,自将磨洗认前朝。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乙选考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美的人生 19世纪20年代的中国,政治局面非常动荡。朱光潜同情进步青年的爱国运动与革命活动,他想走教育救国的路子。1924年6月朱光潜发表了私人创校计划,指责官办教育腐败,提出“教育独立自由”等改革教育的主张。1925年春天,朱光潜与友人一道创办了上海立达中学,后来又成立立达学会。他们希望从改革教育入手,通过独立自由的新型教育,培养一批有舍己为群精神、具备近代科学所赋予的知识与方法的理想人物,进而改造国民,改造政府,改造中国。他们接着又筹办了开明书店和名为一般的杂志。书店用“开明”二字,是因为他们志在开展启蒙运动;“一般”则是面向中学生,寄希望于对青年一代作启蒙主义的教育。朱光潜此后的许多著述都是在开明书店和一般杂志上发表的。从1926年到1928年,他在一般杂志上发表了有关青年修养的十二篇文章,这些文章后来辑成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书,由开明书店出版。这十二封信,既告诉青年在当时不完美的世界中应如何做人做学问,又告诉青年应该如何去避免不良习俗的诱惑与内心的苦闷和烦恼。这对当时的青年,有如一阵阵警钟,又有如一帖帖清凉散。后来,人们称朱光潜为“开明人”。1925年夏,朱光潜接到了安徽官费留英的录取通知。从1925年到1933年,朱光潜在英、法、德留学八年之久。虽是官费留学生,但官费经常发不到手,经济拮据,于是朱光潜想出一个办法,就是一边学习,一边写作,靠稿费维持生活。况且,一边学习,一边写作反倒能促进更细致的思考。有关青年修养的十二篇文章发表之后,文艺心理学谈美也陆续问世,诗论写出初稿,这些书文笔优美精炼,说理明晰透彻,见解独到精辟,蜚声海内外学术界。 1933年,朱光潜从马赛乘船返回国,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给学生讲外国文学课和美学课。朱光潜的课,反响非常热烈,于是朱自清邀请他在清华大学中文系研究班讲了一年文艺心理学,后来老友徐悲鸿又约朱光潜在中央艺术学院讲了一年。据当时在清华听过朱先生课的学生季羡林说:“这一门课非同凡响,是我最满意的一门课,比那些英、美、法、德等国来的外籍教授所开的课好到不能比的程度。朱先生不是那种口若悬河的人,他的口才并不好,讲一口带安徽味的蓝青官话,听起来并不美,然而却没有废话,每一句话都清清楚楚。他介绍西方各国流行的文艺理论,有时候举一些中国旧诗词作例子,并不牵强附会,我们一听就懂。对那些古里古怪的理论,他确实能讲出一个道理来,我听起来津津有味。因此,在开课以后不久,我就爱上了这一门课,每周盼望上课成为我的乐趣了。”季羡林还说,朱光潜“老老实实,本本分分,自己认识到什么程度,就讲到什么程度。一步一个脚印,无形中影响了学生”。 1963年,朱光潜完成了高教部全国高等文科教材会议委托他编写的西方美学史。这部50万字的扛鼎之作是他后半生的心血结晶,他自己也认为是“代表了迄今为止中国对西方美学的研究水平”。这并非过誉之词!朱光潜为写这部书,几乎把西方美学历史上有影响的著作都逐章逐节地翻译了过来。在时隔近半个世纪的今天,人们依然很难找到一本在体系的完整、内容的详尽方面胜得过这本“美学史”的书。如今,朱光潜走了,但把美留给了人间(摘编自宛小平欣慨交心:朱光潜小传)相关链接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百度百科)他是一个纯粹的学者。他只专注于学术,心无旁骛。作为学者,他最突出的精神品质是“毅”与“勤”,像他那样作出了厚重的学术业绩,写出了那么大量的论著与译著如果不是每天从不懈怠、坚持长时间艰苦的脑力劳动,那是不可能达到的。(柳鸣九我的师长朱光潜)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种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朱光潜谈美)(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在非常动荡的政治局面中,朱光潜与友人在上海创办了立达中学和立达学会,希望通过新型教育培养一批新人,进而改造国民、政府、国家。B朱光潜虽然是官费留学生,但在欧洲留学期间官费常常不能如期发放,他便一边学习,一边写作,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赚取稿费来维持生活。C朱光潜的著作文艺心理学谈美等在他留学归国前就已蜚声海内外学术界,所以他回国后就先后被邀请到北大、清华和中央艺术学院讲学。D朱光潜搜集和翻译了西方美学历史上众多有影响的著作,他编写的西方美学史,成为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E朱光潜认为人生也是一种艺术,能否使自己的生命史成为艺术作品,主要在于一个人的性分与修养。朱光潜的生命史便是一部“美”的艺术作品。(2) 朱光潜为什么被人们称为“开明人”?请简要分析。(6分) (3)朱光潜先生的课,受人欢迎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6分) (4) 为什么朱光潜的人生被誉为“美的人生”?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卷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中国的改革开放现在到了一个重要关头,胶柱鼓瑟不行,畏首畏尾不行,只有锲而不舍坚持,义无反顾向前,我们才能走向胜利。B随着一场冷空气的来临,“暴雪红色预警”“大暴雪”这些似乎是陌生的气象名词,很快变成了首府百姓心心念念的热门词汇。C在2013年“双十一”购物狂欢中,支付宝成交额第一分钟就破亿,到凌晨5点,交易额就已突破100亿,电商们无不拍手称快。D无论是英雄传奇,还是家长里短,他表演起来都游刃有余、滚瓜烂熟,虽然耍不了帅,但却卖得了葫,这就是当红小生黄海波。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今年“汉语盘点”活动中的“年度字词”评选,旨在“用一个字、词描述年度中国或世界”,鼓励网民用汉语这把“尺子”来丈量大千世界。B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的相关文件规定,所有中小学(含幼儿园),都将通过年检、责任追究等途径,全面完善校舍安全保障机制。C对伊朗来说,达成第一阶段协议,放缓核发展步伐以换取西方降低甚至取消制裁,摆脱在国际上的孤立境地,是可以接受的。D未来的恒大足球学校将是能够容纳万名学生,一所学制从小学至大学本科的,为中国、亚洲甚至世界足坛输送人才的学校。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它从三月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苦熬出来的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ABCD15下面是歌曲存在的歌词,请仿照画线部分,用“多少却”的句式,另写一组句子。(不得出现与下面歌词中相同的内容)(6分)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 多少次荣耀,却感觉屈辱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 多少次狂喜,却倍受痛楚多少人爱着,却好似分离 多少次幸福,却心如刀绞多少人笑着,却满含泪滴 多少次灿烂,却失魂落魄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 谁知道我们该梦归何处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 谁明白尊严已沦为何物是否找个借口继续苟活 是否找个理由随波逐流或是展翅高飞保持愤怒 或是勇敢前行挣脱牢笼我该如何存在 我该如何存在 16.下面是乌鲁木齐市教育局机关文化品牌的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图形部分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5分) 五、写作(60分)17题目:映日荷花别样红(60分)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