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II )卷 .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125135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II )卷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II )卷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II )卷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II )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共60分) (共15题;共56分)1. (4分)如图所示,地球上所有的水资源都汇集到一起也只能形成一滴直径约 1384 千米的水珠。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地球公民应尽之责。下列家庭用水习惯中,你认为既科学又经济的是 ( ) A . 洗碗筷时不间断地冲洗B . 洗澡擦香皂时不关上喷头C . 刚买的新车每天都用水冲洗D . 洗菜、淘米、洗衣的水用来浇花、冲厕所2. (4分)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01020304050607080溶解度/克氯化钠35.735.836.036.336.637.037.337.838.4硝酸钾13.320.931.645.863.985.5110138169A .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0 克B . 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 20 30 之间C . 60 时,11 克硝酸钾加入 10 克水中充分溶解,溶液刚好饱和D . 氯化钠中混有硝酸钾,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得到较纯的氯化钠3. (4分)在某温度下,将少量氧化钙加入到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已知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图甲表示整个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图乙表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小阳同学通过观察和思考,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象,此图象反映了该过程中( ) A . 溶质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B . 溶剂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C . 溶质的溶解度与时间的关系D .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4. (4分)把装有适量水的玻璃倒置在盛水的烧杯中,液面稳定后,玻璃管中水面高于烧杯中水面,a是玻璃管口处一点,如图所示将玻璃管绕a点倾斜一定角度,液面稳定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玻璃管内水的质量变大B . 玻璃管内气体压强变大C . 玻璃管外水对烧杯底部压强变大D . 玻璃管内气体压强的变化量小于管内水对烧杯底部压强的变化量5. (4分)20时,向一盛有40g氯化钠的烧杯内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氯化钠固体,过滤得到4g固体和澄清溶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36gB . 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C .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36%D . 加水后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6. (4分)圆柱体先后放入密度为1和2的2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圆柱体在两液体中所受浮力依次是F1和F2 , 则( ) A . 12 F1F2B . 12 F1F2C . 12 F1=F2D . 12 F1=F27. (4分)如图可乐瓶内装满水,倒放在水槽中,再用钻子在瓶底钻个小孔,此时瓶内的水将( ) A . 从小孔喷出B . 先从小孔喷出一点再下降C . 水面下降至瓶外水面齐平D . 不喷出也不下降8. (2分)在如图所示的容器中,用活塞封闭一定量的空气,活塞可左右移动且不漏气。当保持温度不变,用力F向右推活塞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气体的质量、密度、压强增大B . 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压强增大C . 气体的密度不变,质量、压强增大D . 气体的压强不变,质量、密度增大9. (4分)据英国媒体BBC报道,奥地利著名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从39 043.9米纵身跃下并成功着陆,成为这个星球上首位成功完成超音速自由落体的跳伞运动员。这一高度属于大气层中哪一层( ) A . 对流层B . 平流层C . 中间层D . 暖层10. (2分)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 . 取用液体 B . 量取液体 C . 倾倒液体 D . 加热液体 11. (4分)一只装有两块石块的碗漂浮在某未装满水的容器中,现在将其中一块石块取出投入水中, 则容器的水面将( ) A . 上升B . 下降C . 不变D . 无法判断12. (4分)下列语句描述中,说明气候的是( )A . 四季如春B . 清明时节雨纷纷C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 . 东边日出西边雨13. (4分)下列四幅图中的现象,不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 . B . C . D . 14. (4分)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将两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温度升高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两溶液的质量都增加,但甲溶液的质量增加多B . 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C .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加,减少D . 溶液中固体增加,溶液中固体减少15. (4分)下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方法与相应科学原理不对应的是( ) 选项方法科学原理A用酒精洗涤油污油污能溶解在酒精中B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水垢能溶解在醋酸里C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D铝制容器不能盛酸性物质酸性物质会破坏铝的氧化膜,进而腐蚀金属铝A . AB . BC . CD . D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 (共8题;共44分)16. (6分)将少量橄榄油、醋、冰块、白糖、肥皂、面粉、味精、食盐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其中_形成悬浊液,_形成乳浊液,_形成溶液。(写序号) 17. (4分)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海水中蕴含的元素多达80多种。通过海水晒制可得粗盐,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一种由粗盐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流程图: 分析该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试剂X为 _(填写化学式)。 (2)滤液中的溶质有_种。 18. (4分)如图甲所示,一块体积为V0的木块漂浮于装有硝酸钾饱和溶液(有部分硝酸钾固体未溶解)的小烧杯中,将小烧杯放入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当温度改变时(假设木块和硝酸钾溶液体积不发生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发生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1)结合甲、乙两图分析可知,V排增大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填“变大”、“变小”、“不变”),实验前在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加入的固体是_。 A氢氧化钠 B氯化钠 C硝酸铵(2)木块在A、B时刻受到的浮力FA_FB。19. (6分)王聪是班里有名的“科学迷”,他爱观察,勤思考。一天,妈妈到超市购买了一台家用豆浆机,他仔细观察了豆浆机的构造、铭牌和制作豆浆的过程,发现其中用到了许多科学知识。 (1)机座底部安装有三个小橡皮碗,相当于“吸盘”,可以防止豆浆机在打浆时位置发生移动。“吸盘”利用_起固定作用。 (2)豆浆机的机头主要由一个电热器(电热丝)和一个电动机带动的打浆器构成。制作豆浆的过程是先加热,再打浆,再加热煮熟,加热和打浆是交替进行的。由此可知,豆浆机中的电动机和电热器的连接方式是_。 (3)王聪想比较一下豆浆的密度与水的密度那个大。王聪用同一支筷子,使其分别直立地漂浮在水和豆浆中,则筷子露出液面越_(填“多”或“少”)的密度小。 20. (2分)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如图乙所示,小球一半浸在水中,测力计示数为2N,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_N,小球的体积为_cm3.剪断悬吊小球的细线,小球在水中稳定时受到的浮力为_N. 21. (6分)为了估测大气压究竟有多大,同学们进行分组实验,小明的小组用两个圆形塑料挂钩的吸盘及大量程的测力计,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方法进行实验,如图所示,请你将下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_;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计算出面积;计算出大气压强的值p_。若吸盘内的空气没能完全排出,则测得的大气压的值比实际值要_。(选填“大”或“小”)22. (10分)小宛暑假乘飞机旅行,起飞时,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在飞机上升的过程中,他感到耳朵有点疼,这是因为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逐渐_。一段时间后,突然,窗外阳光明媚,天碧蓝碧蓝的,白云竟都在他的脚下,看上去像无际的雪原!这时,舱内屏幕显示:高度10800米。地面阴雨绵绵,高空却阳光灿烂,这是因为飞机进入了_(选填“对流层”或“平流层”或“中间层”)。生活中见到的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_(选填“对流层或“平流层”或“中间层”)。 23. (6分)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1020304050硝酸钾的溶解度/g20.931.645.863.985.5氯化钠的溶解度/g35.836.036.336.637.0(1)从表中数据分析,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在_(填温度)之间; (2)当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时,提纯硝酸钾所采用的方法为_。 三、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48分) (共7题;共48分)24. (10.0分)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的是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 (1)图中“?”是指_。 (2)现将5g食盐固体放入盛有20g蒸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完全溶解。你是如何确定食盐固体“完全溶解”的?_(3)若需要配制9%的氯化钠溶液100g,在(2)的基础上还需要再称氯化钠_g,量水_mL。 (4)小陈按如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会引起所配置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 A步骤: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未用到了游码。B步骤:用量筒量取蒸馏水,读数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C步骤:将氯化钠倒入烧杯时不慎洒出少许氯化钠。D步骤: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将配成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时,不慎洒出部分溶液。25. (4分)图甲是清代的救火工具“水龙”。使用时,启动横木带动活塞向下压,水箱中的水从输水管中喷出,水柱可高达 10 米。用汽水瓶和吸管模拟“水龙”的工作原理,往瓶中吹气, 瓶中的水就从吸管中喷出,如图乙。 (1)水能灭火的原理是_。 (2)往瓶中吹气,水能从吸管喷出的原因是_。 26. (6分)如表是氯化钠(NaCl)和硝酸钾(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 (2)600C时,按图示操作: A中溶液是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总质量是_克。(3)50C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克,分别加热蒸发10克水后,再恢复到50C,剩余溶液的质量:NaCl溶液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KNO3溶液。 27. (8分)请根据如图中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t2时,100g水中溶解_g甲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 28. (8.0分)“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是我市初中学生科学实验的考查内容之一。请你仔细阅读并结合平时实验的实际操作,回答有关问题: (1)若要用固体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下述仪器组合有 (填字母编号)。 A . B . C . (2)配制(1)中食盐溶液需要进行以下四个基本步骤: 通过计算,配制上述食盐溶液需要固体氯化钠15g,水85mL将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后,把固体氯化钠直接放在左盘上称量,然后倒人烧杯中用量筒量取85mL水,倒人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全部溶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贴好标签在上述实验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操作失误的步骤是_(填序号)。(3)氯化钠称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10g的砝码有缺损,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 29. (4分)小明研究液体沸点和气压的关系。 (1)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用注射器抽气,观察到的现象是_。 (2)用注射器给盛有正在沸腾的水的烧瓶打气,观察到的现象是_。 (3)生活中的压力锅是利用以上实验哪一个实验步骤原理制作的?_(填“”或“”)。 (4)小明的妈妈在压力锅厂上班,她告诉小明同一种规格的压力锅发到西藏的产品和发到上海的产品限压放气阀质量不同。这是因为西藏比上海海拔高气压低,所以发到西藏的产品限压放气阀要_(“重”或者“轻”)一些才能使内部的气压达到要求。30. (8.0分)小华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如琴弦的粗细、长短、材料等。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的讨论,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 _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 _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7种规格的琴弦。编号ABCDEFG材料铜铜铜铜铜铜尼龙长度/厘米606060808010080横截面积/毫米20.760.891.020.761.020.761.02测量结果显示A、B、C三组中,A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B组次之,C组最低。小华比较A、B、C三组琴弦可得出结论:_,若要验证音调于材料关系应该选择编号:_。四、 解答题(第31题8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0分,第34 (共5题;共46分)31. (8分) 小明同学用测力计对篆刻印章的石头的密度及盐水密度进行测量,相关过程及数据如图,求: (1) 石头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 石头的密度; (3) 盐水的密度。 32. (12分) 陈老师在实验室拿到一瓶没拆封的浓硫酸,观察到瓶上的标签如右表所示。 (1) 倒出 100 毫升浓硫酸,含溶质质量为_克, 它与 700 克水均匀混合后所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是 _;(2) 欲配制 1000 克质量分数为 19.6%的稀硫酸,需要这种浓硫酸和水多少毫升? 33. (10.0分)美国科学家马尔利姆亨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北极熊的毛。结果惊奇地发现,北极能的毛并非白色,而是一根根中空而透明的小管子。人类肉眼所看到的“白色”,是因为毛的内表面粗糙不平,以致把光线折射得非常凌乱而形成的。科学家们认为,北极熊的毛都是一根根的小光导管,只有紫外线才能通过,它是北极熊收集热量的天然工具。这种空心的毛防水隔热,对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寒冷极地的北极熊来说实在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北极熊长有如此特殊的毛,这是对极地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现象,从达尔文进化论的角度分析,透明中空的毛的形成是_的结果。 (2)与北极熊能“收集”紫外线的热能来维持体温不同,人类在寒冷环境中时,只能消耗自身储存的_能来维持体温。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 (3)由于全球变暖,冰层变薄开裂,北极熊为了获取食物,常常从一浮冰跳到另一块浮冰。如果一只北极熊跳上一块浮冰后,浮冰仍然处于漂浮状态,则浮冰受到的浮力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一只体重为7800牛的北极熊,要在露出海面部分积不小于_米的浮冰上活动,才能确保安全。(海水=1.04103千克/米) 34. (8分)科技人员设计了一种可移动式太阳能水上漂浮房,它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不仅为人们到海滨旅游提供了方便,而且节约了能源、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某可移动式太阳能水上漂浮房的屋顶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能的功率为8.0103W,能为该房供应热水和在水上移动等提供能量。 (1)漂浮房冬暖夏凉,利用了水的_比较大的特性。 (2)若电池板吸收的太阳能只用来提供推动漂浮房前进所需的能量,漂浮房在平静的水面上以恒定功率沿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从某一时刻开始,漂浮房受到水平方向的牵引力F随运动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t=50s后,漂浮房以2.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漂浮房受到的阻力大小为多少?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多少?35. (8分)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束后,老师另外提出了几个问题,请你一起参与思考。 (1)图甲装置内物质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气球仍胀大的是_(填“A”“B”或“A和B”)。 (2)若图乙装置内Na2CO3溶液的质量为5克,滴入试管的稀盐酸质量也是5克,装置内物质充分反应后,发现NaOH浓溶液质量增加0.22克,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根据上述已知条件,通过分析可以确定的是_(填序号)。 原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原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原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反应后试管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3)请你选择(2)所填的其中一项,通过计算确定其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第 20 页 共 2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共60分) (共15题;共5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 (共8题;共44分)16-1、17-1、17-2、18-1、18-2、19-1、19-2、19-3、20-1、21-1、22-1、23-1、23-2、三、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48分) (共7题;共48分)24-1、24-2、24-3、24-4、25-1、25-2、26-1、26-2、26-3、27-1、27-2、28-1、28-2、28-3、29-1、29-2、29-3、29-4、30-1、四、 解答题(第31题8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0分,第34 (共5题;共46分)31-1、31-2、31-3、32-1、32-2、33-1、33-2、33-3、34-1、34-2、35-1、35-2、3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