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122474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 (共15题;共30分)1. (2分)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列诗句中涉及的变化与其他三项本质不同的是( ) A .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B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D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 (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取少量液体B . 加入块状固体C . 点燃酒精灯D . 检査装置气密性3. (2分)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包含生命现象( ) A . 春眠不觉晓B . 处处闻啼鸟C . 夜来风雨声D . 花落知多少4. (2分)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经过测量,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那么,在这一测量中,“测量”定义中所说的“公认的标准量”是( ) A . 测量用的尺子B . 468米C . 东方明珠电视塔D . 1米5. (2分)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其中最小的结构层次是( )A . 细胞B . 组织C . 器官D . 系统6. (2分)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时,猜想水温的变化不会影响金鱼呼吸的次数这是科学探究过程的( ) A . 提出问题B . 作出假设C . 得出结论D . 制定计划7. (2分)对下列各图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示生物都是由受精卵分裂、生长、分化而来的B . 图示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DNAC . 图示生物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D . 图示生物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多种组织组成8. (2分)小黄和小红两同学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小黄测得的结果是 8.73cm,小红测得的结果是 0.0873m,则( ) A . 这两次测量值的差异叫误差B . 这两次测量值的差异叫错误C . 两次测量结果的准确度不同D . 两人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相同9. (2分)初中科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的“先”与“后”的问题,如果把“先”与“后”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的发生。下列描述的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 A .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先调零,后进行测量B . 稀释浓硫酸时先将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后将水沿着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C .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后调节细准焦螺旋D . 实验室制取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10. (2分)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象,以下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是晶体B . 在ab段处于沸腾状态C . 在bc段处于沸腾状态D . bc段是熔化过程11. (2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一个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温度可能不变B . 物体的温度不变,它一定没有吸热,也没有放热C . 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大的吸热多D . 沿海地区气温变化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大,升温、降温都比较慢12. (2分)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B . 地壳总是不断运动的,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C . 地壳像“七巧板”一样拼接而成,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D . 流水、风力、冰川等是影响地表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13. (2分)为比较蔬菜中维生素 C 含量,小明根据维生素 C 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 2 毫升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边滴边震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实验结果如下: 黄瓜汁芹菜汁青椒汁白菜汁高锰酸钾溶液(2 毫升)14 滴15 滴8 滴11 滴据表可知维生素 C 含量最多的蔬菜是( )A . 黄瓜B . 芹菜C . 青椒D . 白菜14. (2分)宋代文豪范成大到峨眉山旅游时,发现在山顶“煮米不成饭”,这是由于山顶( )A . 气压大沸点高B . 气压大沸点低C . 气压小沸点高D . 气压小沸点低15. (2分)每年三、四月,福建会出现“回南天”的气候现象,即南海吹来的暖气流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发生物态变化,使当地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与暖气流相比冷空气中分子的运动速度更大B . “回南天”气候现象的形成原理与烧开水壶嘴冒出的“白气”形成原理相同C . “回南天”现象的形成主要是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碰撞做功导致内能增加D . 与冷空气相比暖湿气流所含有的热量多二、 简答题(本题有9小题,20空格,每空1分,共20分) (共9题;共20分)16. (3分)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该温度计是根据_原理制成的,温度计的温度为_。 (2)小球的直径是_。 (3)石块的体积是_。 17. (1分)用肉眼观察图甲中标了箭头的线段AB和CD,长度更长的是_,用肉眼观察图乙中的线段AB、CD和EF的长度是否相等:_。然后用直尺量一量,检验自己的观察是否准确。18. (3分)下面是生活中常见的五种生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以上生物中,属于种子植物的是_(填字母),属于脊椎动物的是_(填字母)。 (2)C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动物。 (3)D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_植物。 (4)E生活在水中,它用_呼吸。 19. (3分)一架不准确的天平,主要是由于它横梁左右两臂不等长。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在实验室中常用“交换法”来测定物体的质量。即先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l;再把被测物体放在右盘,当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2.试证明被测物体的质量m=_。 20. (2分)住在非洲沙漠中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当地人发明了一种简易“沙漠冰箱”,如图所示。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满潮湿的沙子。使用时将食物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对内罐中的食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 (1)将罐子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目的是_。 (2)经常向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目的是_。 21. (2分)信阳“毛尖”深受人们喜爱,在制茶过程中,通过加热能使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便是制茶工序中的“杀青”用高温开水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因为温度越高,_越剧烈22. (2分) 2018年是四川汶川地震十周年,我们要了解一些地震的知识,提高我们的抗震救灾能力。 (1)“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埋在废墙下的幸存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A . 分子的质量很小B . 不同分子性质不同C . 分子不断运动D . 分子间有间隔(2)地震时,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以下措施错误的有_ 向窗外大声呼救乘电梯快速下楼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从室外跑到坚固的楼内躲避室外,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双手护头蹲下被埋压在废墟下,不要急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求救援23. (1分)测量时,为使得结果更精确,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_的方法,尽可能地减少_ 24. (3.0分)读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中点的经纬度是_。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半球。 (2)图所示三个图幅大小相同的 “城市规划”地图,三个城市中,_城区面积最大。 三、 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7空格,每空2分,共34分) (共5题;共34分)25. (8分)小华同学利用图甲装置对试管里的物质进行加热,并且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物质的状态。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选填:“A”、“B”或“C”),示数为_,小华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则可知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_态,该物质的熔点为_。仔细观察图像发现,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_(选填:“快”或“慢) 26. (6分)实验题。 (1)浓硫酸与木炭共热生成CO2、SO2和H2O,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已知SO2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CO2不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SO2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而除去,而CO2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 试用下图所列各种装置设计一套实验来验证浓硫酸与木炭反应所得到的各种产物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法)是_(填写装置的编号)(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溶液不褪色 则A瓶的作用是_;B瓶的作用是_;C瓶的作用是_(4)装置中所加固体药品是_,可验证的产物是_ (5)装置中所盛放溶液是_,可验证的产物是_27. (6分)在做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芳第一个完成了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1)她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用调好的天平称量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0g;B将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称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_g;C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当量筒内液面静止时,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盐水的体积为_3 (2)小芳根据实验中的测量数据得出盐水的密度=_g/cm3(3)小芳同学的实验会带来很大误差,你认为测量结果_(填“偏大”或“偏小”)另一个同学很快想到:不需要增加器材,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步骤,只要将小芳同学主要实验步骤的顺序稍加调整,就会大大减小上述误差这位同学调整后的主要实验步骤是_(只填写实验步骤前的代号即可)28. (8.0分)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加热时间/分钟01234甲的温度/3034384246乙的温度/1018263442(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_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_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2)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从开始加热到42,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甲_Q乙。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_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29. (6分)活动课上,张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黄色的乒乓球和一个玻璃球全部埋入装有米的大烧杯中,摇晃烧杯一段时间,乒乓球从米中“跑”了出来。看到这个现象,同学们十分惊讶:为什么乒乓球能“跑”出来,而玻璃球不能“跑”出来? 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提出下列猜想:猜想1:因为乒乓球体积比玻璃球大;猜想2:因为乒乓球质量比玻璃球小。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两天后,同学们用准备的一些器材进行探究:取三个塑料空瓶A、B、C,在A、B、C瓶中装入质量不等的沙子,盖好瓶盖,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把三个瓶子全部埋入盛有米的容器中,敲击容器,观察现象;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录如下表:(米的密度约为1.37g/cm3)瓶子编号体积/cm3质量/g现象A2214.4跑出米面B2838.6未跑出米面C14450.2跑出米面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猜想1_(选填“正确”或“错误”);猜想2_(选填“正确”或“错误”)。你认为乒乓球能从米中“跑”出来的原因_。四、 分析、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30题4分,31题6分,32题6 (共3题;共16分)30. (4分)有一家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即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mm厚的铝片。他们先把薄薄的铝片装到钢罐内,与钢罐的内表面相贴,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水中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铝膜就紧紧贴在钢罐内壁。请你用所学的科学知识给予解释。请举两个实际例子说明水结冰的危害性。 31. (6分)如图甲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的性质制成的。世界上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如图乙所示)也是根据气体的这种性质制成的。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容器里盛的是水。若发现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则表明气温_(选填:“升高”或“降低”)。图丙是小明同学仿照实验室使用的液体温度计的原理,设计而成的一个简易的气体温度计,烧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密封不漏气,瓶塞上面细弯管中有一段液柱。若周围温度升高时,液柱将向哪边移动_(填“左”、“右”);为了提高此温度计的灵敏度,便于读数,可采取的措施有很多,请写出其中一种:_。 32. (6分)某校“STS”活动课前往县酒厂考察,同学们了解到:酿制白酒是把发酵后的粮食里的酒精从酒糟中蒸煮汽化出来。其装置见图,因为汽化要吸收热量,所以需要在锅灶下加热。蒸锅实际是一个汽化池,将其封闭后仅与输汽管相通,然后将“气酒”引入冷凝池后再注入储酒罐。罐里的白酒度数很高,一般不宜饮用,需要与适量水勾兑(即混合)后才能出售。有关行业规定:白酒的“度数”是指气温在20时,100mL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物质密度(千克/米3)比热(焦/千克)沸点(,标准气压)水1.01034.2103100酒精0.81032.410378.5试回答:(1)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汽化池加热应保持多高温度才能出好酒_?输汽管为什么要弯弯曲曲的经过冷凝池_? (2)该厂生产的每瓶装“500mL,45度”的白酒,质量是多少?是否恰好“一斤酒”(1斤=0.5千克)?这种酒的密度是多少?(不考虑勾兑时体积的变化) 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简答题(本题有9小题,20空格,每空1分,共20分) (共9题;共20分)16-1、16-2、16-3、17-1、18-1、18-2、18-3、18-4、19-1、20-1、20-2、21-1、22-1、22-2、23-1、24-1、24-2、三、 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7空格,每空2分,共34分) (共5题;共34分)25-1、25-2、25-3、26-1、26-2、26-3、26-4、26-5、27-1、27-2、27-3、28-1、28-2、28-3、29-1、四、 分析、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30题4分,31题6分,32题6 (共3题;共16分)30-1、31-1、32-1、3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