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21973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与课时备课 一、教材简析:本组教材,是围绕“生命”这一专题展开的。选编的四篇外国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书写了对人生的感悟。触摸春天告诉我们:谁都有热爱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永生的眼睛启示我们:以自己的爱心给他人带来幸福,生明才更有意义。生命 生命教育我们:要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花的勇气激励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阴雨冷风并不可怕,要以无所畏惧的勇气面对一切艰难险阻。 在文章中还设置了泡泡问题,这是为习作和口语交际做好准备工作。二、单元教学目标、认识22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正确读写有关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4、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5、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并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单元重难点:1、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语言的优美。2、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4、引导学生领悟19课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四、单元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热爱生命的资料,从交流这些资料入手,逐渐导入本单元课文。五、单元教学创新点: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注意引导学生把具体的人和事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道理结合起来。六、单元教学练点:生命是宝贵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让我们围绕“生命”这一永恒的话题畅所欲言,进行一次小练笔。七、单元教学疑点:如何引导学生把具体的人和事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道理结合起来,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八、单元备课小记:学本组课文时要让学生潜心读书,走进文本,充分感知故事内容,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并通过揣摩,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语言的优美。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17.触摸春天1要让学生产生阅读体验,就得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丰富的情感世界中反复诵读涵咏,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2个性化阅读凸显学生个性的张扬, 3注重课内外的紧密结合,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培养学生收信信息的能力。【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句。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注,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教学重难点】怎样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因为学生缺少体验。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所表达的情感,可以结合“思考练习题”重点来体会。第一课时一、叩解课题,引入情境。二、自读课文,识写生字。三、再读课文,自读自悟。四、积累词句、重点感悟。第二课时一、设置情境,导入课文。1欣赏舞蹈千手观音片断。可登陆http:/video.baidu.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C7%A7%CA%D6%B9%DB%D2%F42观后谈感受:知道这是什么节目吗?有什么感受?(学生的感受可能只停留在对节目的赞美,教师要适时提醒学生这是一群残疾人表演的。)3引入课文:一群残疾人做出了许多正常人也做不到的事,真是一个奇迹。有个盲女孩也创造了一个奇迹,让我们跟随着她一起去触摸春天吧!1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安静创造了哪些奇迹?并旁注自己的感受。2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示语句,帮助理解。)(1)出示“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为什么你认为这是奇迹?有什么感受?读读,希望你读得流畅!(2)比较句子:她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读一读,体会这两句有什么不同,哪句更好,为什么?谁能读出这两句不同的感觉?出示“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正停着一只花蝴蝶。”指名学生读后,问:“我”喊出声来了吗?为什么不喊出声?请怀着作者同样的心情读一读。(3)出示“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自由读读这个句子。“竟然”什么意思,安静本想拢住什么?“竟然”可以换成什么词?可以用“竟然”说一句话吗?现在大家都是安静,请闭上眼睛,伸出双手,跟着老师的声音来做动作,想象。“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没有体验过的地方。”(停顿片刻)你体会到了什么?“神奇的灵性”指什么?再来一次,这一次要边做边想边跟老师一起说。“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提醒学生联系课题进行想象。)出示“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自由读这句话。读后谈感受。1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轻声读一读课文,再次享受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2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千手观音剧照、海伦?凯勒相片,教师随机旁白: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一群残疾人用她们美妙绝伦的舞姿征服了观众,做出了许多正常人也做不到的事;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或感悟?请随着轻松的音乐,打开心灵之窗,写下自己所思所悟。3教师巡视,相机向全班推荐。4出示语句:“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齐读。1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背下来。2按照课后学习伙伴的提示,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组合作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板报。作业设计: 1、完成本课的练习册。 2、积累本课的好词好句。板书设计: 流连花香 触摸春天 创造奇迹 谁都可以创造一个缤纷的世界 感动生命【教学反思】本课的学习可以与作者杏林子的身世相联系,并结合海伦凯勒等人事迹的学习,感受残疾人对世界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本课中不易理解的句子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体会。18永生的眼睛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15个新词,并用指定的词语造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教学目标:1、认识生词6个:栩栩如生、屡次、况且、签字、移植、昔日。学习多音字:给。2、通过多种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3、读课文,感知语言。初步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一、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名言吗?谁给大家说一句?老师也喜欢名言,送给大家三句。(出示:毛主席说:“有的人死得重于泰山,有的人死得轻于鸿毛。”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谁能大声地给大家读读?(生读)相信你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这三句名言会有更深入的了解。二、情境入课:前些天,程老师在“大宝真情互动”的电视节目中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感人的故事。就在去年,34岁的电视台记者阿红因患癌症去世了,这是阿红清醒时留下的最后一段宝贵的声音。出示:“我要把自己这双眼睛,献给那些失去光明的人,让他们能够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她在清醒时留下的最后一封信里写道:“朋友,虽然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面,但是我的生命在你的眼睛里延续着,祝福你,祝你好好保护自己的眼睛。”她的眼角膜成功的移植给了一位大学生和一位70多岁的老人。可想而知,这两位昔日的盲人,重见光明的那一刻,将会多么兴奋。生活将会多么美好。这样感人的故事也发生在琳达一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齐读课题。三、读课文,学生字、感知语言:1、自读。要求做到不漏读、不错读,不断句。想办法处理不认识的字。2、指名读。教师指导朗读难以读通的的句子,引导学生正音给予、挚爱、捐赠、盲童、热泪盈眶、屡次、遵从、仍然、振聋发聩、注意多音字“给”的读音。3、再读,边读边画出生词。同桌互相当老师指导对方记忆难以记住的字或是笔画。4、指名到黑板上写生字。5、共同给生字组词,并写到黑板上,看能组几个词。(以此扩大词汇量)听写词语、同桌校对:栩栩如生屡次况且签字移植昔日6、选择其中的几个,回想课文内容,说一句或几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话。7、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同时边思考边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情境,并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四、布置作业:1、查阅有关眼角膜的资料。可登陆http:/www.yanjiaomo.com/gb/index.htm?id=809887眼角膜公益网 2、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课文。3、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整体感知课文:我们昨天已经读过了课文,谁来说说哪个情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我们穿过时间的隧道,回到1965年那个炎热的夏日。当时琳达只有14岁,母亲就不幸去世了,当警官来访,为了医院要取用母亲的主动脉瓣膜和角膜而征求父亲的意见时,琳达和爸爸的表现截然不同。快速的找一找相关的句子,用”画出琳达的表现,“浪线”画出父亲的表现。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旁边。2、汇报:指读琳达的表现。3、琳达无法抑制自己的痛苦,冲着父亲哭喊着,(生接读)琳达发疯似的哭喊着,(生接读)可是父亲却这样说,(生接读)4、谈感受。指导读。5、看似普通的话语,女儿却感到是振聋发聩的,你怎么理解“振聋发聩”?接着学生的回答,问:爸爸的话使琳达受到了哪些触动?6、那振聋发聩的话是什么呢?我们也记住这句话,慢慢的理解、慢慢的体会吧(齐读)。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父亲那振聋发聩的话语给琳达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也就是从这一刻起父亲便开启了琳达那扇爱的大门导读5-7自然段。(生读父亲的话)2、父亲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流露出了怎样的心情?指读。3、父亲曾说过:如果死后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那么死也是有意义的。父亲认为捐献自己的眼睛有什么意义?能从他的的话中感受到吗?谈读结合。4、在谈论生与死这个话题的时候,他想到的是盲童、是盲童的父母、是自己的女儿!我们再来通过朗读感受一下父亲那伟大的心愿吧!女、男分读角色对话。四、学习并感受“骄傲”:1、父亲想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琳达感到骄傲,事实上不仅是琳达,就连14岁的温迪都为此而感到骄傲。所以在后面的文章当中有一个词就反复出现了多次,这个词就是“骄傲”。2、默读下文,画出带有“骄傲”一词的句子。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3、指读四处句子出示句子集体读。4、琳达把父亲的话告诉了温迪,温迪被外公的心愿深深打动了,此后,她也见证了外公捐献角膜的动人一幕。她对妈妈说了什么?温迪为谁感到骄傲呢?为什么?请你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这种行为是多么令人骄傲呀!温迪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着浓浓爱意的家庭里,耳濡目染,使她为母亲、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所以她骄傲的对妈妈说。师生对读对话。5、父亲献出的远非一副角膜。这话是什么意思?追问:还有什么?父亲所遗留的仍辉映在温迪的眼睛里,温迪为此感到骄傲!琳达也为有这样懂事的女儿感到骄傲。没想到不幸的事又一次降临到了这个家庭里。什么事?6、听说有的同学在读这部分时满含着泪花,谁来给大家读读文章中的句子?年幼时失去了母亲,中年时失去了父亲,两周后又失去了可爱的小女儿。女儿,这是妈妈唯一的希望呀!琳达再也看不见女儿那碧蓝的大眼睛了,再也看不见她那栩栩如生的画了。这岂是一般的人所能承受得了的呀!而琳达却承受住了,她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读一读!7、为了别人能够见到光明,温迪愿意像外公、外婆一样在死后捐献自己的眼睛,为了别人能见到光明,琳达在承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时,帮助父亲、女儿实现了他们的愿望。这是多么无私的骄傲,多么伟大的骄傲呀!温迪去世三周后,琳达收到了一封来自奥列根勇敢者角膜银行的一封信。全班同学一起怀着感激之情给琳达读读这封信好吗?8、琳达一边看信一边想。齐读15自然段。你认为温迪是为谁而骄傲?为了什么而骄傲?9、透过那双闪烁着骄傲光芒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外公曾经说过(带学生说):如果死后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那么死也是有意义的。这不仅是温迪的外公、外婆做到了,就连14 岁的小温迪也做到了。他们的眼睛仍在世上焕发着生命的光彩。所以说他们的眼睛就是齐读课题。10. 你认为这永生的仅仅是他们的眼睛吗?11. 这是爱的永生,是奉献精神的永生。他们这样做有助于别人,有助于人类,有助于世界。这是多么令人骄傲呀!孩子们,再来读读课题,相信你们的感受会更深刻。齐读(饱含着浓浓的爱意!)再读课题。12. 你们知道吗?世界上有多少人需要得到这样的眼睛呀!仅我国就有400多万因角膜病而致盲的人!而目前我国的角膜库存却很少,每年只有3千多人能进行角膜移植手术。他们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着。因为他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像琳达一家人一样愿意死后捐献自己的器官。你们听说过这样的事吗?你们看,他们就是这样的人。五、课外延伸,展示资料:眼科专家姚晓明博士马上就要开始一例角膜移植手术,这是他用吴翼飞无偿捐献的眼角膜做的第三例手术。在前一天结束的两例手术当中,飞飞角膜的一部分分别移植给了一位16岁的少年和一位52岁的台湾同胞,而这一次,飞飞角膜的另一部分将植入一位湖南农民的眼中。3点50分,护士取来了存放飞飞角膜的小玻璃瓶,暗红色的保护液中静静地躺着飞飞的角膜。医生小心的将飞飞的角膜从瓶子里取出,放入病人的眼中,很快,它就会与病人的身体生长在一起。这一刻,吴翼飞帮助别人重见光明的心愿即将再次得以实现。而写有吴翼飞名字的小玻璃瓶,静静地见证着这个时刻,见证着吴翼飞对生命的另一种选择。吴翼飞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一名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今年22岁,有着1米81的大个头儿。在大家眼里,他是一个很阳光、开朗并善良的大男孩。两个星期前的一个周末,吴翼飞的妈妈发现了他的异常。飞飞的妈妈:“那一天我发现他的眼睛有点不对劲了,他就叫我不要惊动别人,他说妈妈我告诉你一件事,医生给我开了个单子,明天要去检查,这时候我才发觉事情可能严重了。”深圳的医院很快对飞飞的病情做出了确诊脑瘤。6月17号,吴妈妈满怀希望带着飞飞从深圳来到北京。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吴震:“病人比较重,来了急诊就收住院了。”医院很快安排了手术时间,飞飞的病情开始急转直下。吴震:“然后出现癫痫抽风。”吴妈妈不敢相信,几天前还活蹦乱跳的儿子正在慢慢离自己而去。吴震:“所以跟他家人反复交代这病人很重,肯定是过不来。”面对生命垂危的飞飞,吴妈妈想起在一次闲聊中,飞飞提到过的一个心愿:愿意在身故后捐献眼角膜。飞飞妈妈:“我在跟他交流,在暗示着这个事情,我没明跟他说,我是暗示的,我就觉得这个手术有风险,他过去以后,我们能给别人带来些什么东西?行吗?好吗?他就紧紧握着我的手,摸我的脸,安慰我,拍拍我的肩膀,虽然他说不出话来,我知道他的意愿,我知道他一定,跟我的看法是一样的”吴妈妈把飞飞捐献角膜的心愿转达给飞飞就读的学校,学校立即联系上了深圳红十字协会和具体接受角膜的深圳狮子会眼库。6月25号,吴妈妈在飞飞的病床前写下了角膜捐献自愿书:深圳狮子会眼库:我是吴翼飞的母亲,我愿意在吴翼飞身后无偿捐献双眼角膜,以报答学校及社会对他的关怀,实现他的遗愿,将他的角膜捐给年轻的需要角膜以重见光明的患者,由于他现在病危,不能签字,现我代签字。母亲:吴少慧2004年6月25号飞飞的生命随时处于危险当中,深圳红十字会的姚晓明博士则在焦急的寻找着北京能够委托进行眼球摘除手术的医院。姚博士:“人去世以后的角膜,夏季在6个小时,冬季在12个小时之内,就必须要把它摘取出来。”6月25号晚上,飞飞出现了极度危险的状况。吴震:“两个瞳孔都散大了。”紧要关头,北京解放军306医院接受了深圳红十字会的委托,决定帮助飞飞完成心愿。解放军306医院眼科主任胡莲娜:“我们做好了物质上的准备。”与此同时,接受飞飞角膜的患者已经在赶往深圳眼科医院的途中。为了帮助飞飞完成他最后的善举,大家紧张地准备着。在这个等待的过程当中,大家的心情难以言表。(出示图片)他叫吴翼飞,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大三学生。在大家眼里,他是一个阳光、善良的大男孩,去年他死于骨癌。他的眼角膜让四位患者重见光明(出示图片)这是吴翼飞生前为角膜捐献中心所设计的宣传图案:它是由无数片美丽的花瓣编织成的一颗美丽的心。它似乎在呼吁着我们“献出一点爱吧,世界将会更美好!”此时此刻,相信你们一定会有很多的话想说,把你最想说的一两句话写下来,好吗?(把想要说的话读给大家听)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这么小就懂得感动与关爱。这不禁使我想到多年以后,你们当中一定会有人主动捐献出自己的器官。因为你们已经同琳达一家人一样深深的懂得了生命的意义。我们再来用心的朗读一次父亲那令人振聋发聩的话吧!六、总结升华:孩子们,老师把喜欢的3句名言,还有从书中摘录的爸爸的话制成了小书签,送给你们。好好收藏起来,好吗?相信你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命的感悟一定会更深、更透彻。世界上还有各种各样的人需要我们的帮助。让我们伸出友爱之手吧!让我们人与人之间因真情而温暖吧!让他人因有我们的存在而骄傲吧!板书设计 18 永生的眼睛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不理解)(理解)(影响)(“我”的态度)作业设计: 1、完成本课的练习册。 2、积累本课的好词好句。【教学反思】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永生”的含义。 19、 生命 生命 教材简介:生命 生命这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小苗,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篇抒写感悟人生的好文章。设计理念: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要能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激发其主动阅读的欲望。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画面和语言描述等有趣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注意情境中语言的运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理解和体验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感悟人生意义。教学目标:1、 品词析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3、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善待生命,不断努力。教学重点:读中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具准备:课件 资料 奖励条若干(小小朗读家、小小评论家、名人名言)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设置情境,引发情感1、 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写三个字:杏林子(本文作者)。但事先并不告诉写的内容。(学生都有好奇心理,上黑板写自己不知道的内容便一下子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老师趁机表扬写字的学生的自信与勇敢,在精神层面上为学习本课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又顺利地引出了本课内容。)2、 小结:请让我们带着勇敢自信一起走近杏林子,走进生命 生命,感悟生命的美好,品味生命的真谛。3、 板书: 生命 生命二 感悟故事,表达情感1、 课件出示三组词语:A 骚扰 挣扎 跃动 震惊B 砖缝 竟然 冲破 不屈向上C 听诊器 沉稳 震撼 糟蹋 (1) 学生自读词语,保留在自己的词语仓库里 (2) 用三组词语串联,分别讲述三组故事,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又回忆了上节课的内容。 (3) 板书:飞蛾求生 瓜子抗争 静听心跳2、不知为什么,我每读一次课文,这些故事就会带给我许多感受。人家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配乐朗诵这篇课文,看看这次我们从三个故事中听出了什么,有什么伟大的发现?3、学生谈感受。(我听出了积极我知道了香瓜子顽强)4、板书:珍惜 顽强 积极三 品读赏析,体验情感1、 有人说,一句话一颗心;有人说,一件事一片情。这三个故事虽小,但却带给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最能打动你得一个故事,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阅读体会。2、 学生默读,勾画自己喜欢的句子和词语写体会,师巡视指导。3、 这是交流的时间,也是共享的时间。交流没有惟一的答案,只有“缺席”的遗憾,请大家各抒己见!4、 重点指导:(1)(课件)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A用心读一读这句话,体会体会。 B同学们,在读这句话时,我想到了一个词千钧一发,你们还能想出什么词来形容当时的情境呢?能结合具体的词语和句子谈一谈理由吗? C学生交流:垂死挣扎 情况危急 九死一生并结合具体词句谈理由。 D师引导:无论怎样危险,无论能否逃生,小飞蛾都没有放弃求生的努力,生命无论大小,都是可贵的,值得我们珍视 (课件) 有了生命,向日葵才能拥抱太阳 有了生命,花儿才能绽放 有了生命,小鸟才能歌唱 有了生命,蝴蝶才能飞舞 有了生命,小鱼才能自由自在地游玩 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有了生命而变得生机勃勃。生命如此美好,飞蛾又怎能不留恋呢?小小的昆虫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人呢?请大家再一次集体朗诵这段话,读出飞蛾的生之渴望,读出生命的珍惜。 E学生个人、集体有感情朗读。(教学不是学生消极被动的接受,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地对所学内容进行探索、消化、实践、建构,从而把所学的内容化为自身所有的过程。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自己的理解,并用相关词句来回答,对于学生完全是一种主动的接受,从而自觉地化为自身所有。)(2)(课件) 墙角的砖逢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 A换词游戏:“竟然”(居然)想不到,因为香瓜子生活的环境是在砖缝中,条件很恶劣。 B引读:那小小的种子里,(生)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C就像那仙人掌,即使生长在( ),也要( )。 就像那( ),即使( ),也要( )。 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 (学生自由交流,感受世间万物生命力之顽强) D假如飞蛾又一次被人们捉住,假如一粒种子掉进了石头缝里,又会有怎样的结局呢?请同学们大胆想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运用已获得的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在这一认识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去解决有关的或类似的问题,从而消化并拓展所学内容,增强自学的创新能力。在自由练说和想象中体会生命力之坚强。)四 明白道理 激发情感1过渡:无论动物还是植物,无论在任何的环境下,遇到怎么的困难,飞蛾、香瓜子、仙人掌、小草、菊花都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坚强面对。 2(课件:患病后杏林子的照片手指关节严重变形) (1)介绍杏林子:在12岁的时候,突然患病,导致她有腿不能行,有手不能招,有头不能转,她有什么样的生活呢? (2)学生自由交流:在她的生活中,没有( ),没有( ),也没有( )。 (3)理解:我可以好好地使用生命,也可以白白地糟蹋生命,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无论( ),无论( )。 (4)交流杏林子在文章中告诉我们的想法。 A 对自己负责 B 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C要不断努力 (5)学生自读材料,交流感想。 A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的更加光彩有力 B 小学毕业后便因病辍学的杏林子,坚持自学,凭着坚强的毅力,写了四十多本散文、小说、传记和剧本,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 C杏林子的弟弟刘侃怀念她的一段话:“我常常自问:你到底怎么活的?不能吃自己想吃的东西,不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不能自己梳个头,甚至化个自己想化的妆,到后来连大笑两声也变得奢侈,因为要带来一阵的咳嗽和气喘”随后他意识到:“原来你把痛苦当成最好的榨汁机,压出最美、最醇的生命之泉,让每个人在灰心绝望、伤心痛苦的时候,再找回生命的勇气、方向和动力” 五、课外拓展,升华情感1、说一说:你从书中、报纸、电视或其他媒体中,知道哪些人和杏林子一样,面对困难不低头,不退缩,用自己坚强的毅力战胜了一切?2、做一做:在你美好的生命里,你拥有什么?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你打算怎样做?3、问一问:回到课题,有什么发现?再次感情朗读 4、想一想:如果要为生命涂色,你要涂什么颜色,为什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寻找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体现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的大语文观,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放飞,语文情得以飞扬,读、说、想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凸显了阅读教学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的完美结合。)六 、板书设计 生命 生命 杏林子(学生书写) 飞蛾求生 珍惜 瓜子长苗 顽强 倾听心跳 积极作业设计: 1、完成本课的练习册。 2、积累本课的好词好句。【教学反思】生命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带领学生练习生活实际来谈会比较容易接受。20 花的勇气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教师准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全文。一、自读“提示”,明确要求1.快速默读“阅读提示”,想一想“提示”告诉了我们什么,提出了哪些要求。2.全班交流,明确阅读要求。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主学习: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小组合作学习: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全班交流:指名朗读课文,认读生字,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细读课文,理清脉络1.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投影出示,请学生完成下面的填空。作者最初看见草地时,感到_,因为_;扒开草后看见躲藏着的小草时,感到_,因为_;离开维也纳前,感到_,因为_;看见花的原野时,感到_,因为_;体会到小花的气魄时,心头_,因为_。研读课文,品味语言1.自主研读:a.再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仔细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把自己的感受也写在旁边。b.将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词语反复品味,想一想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地方及原因,请你就共同就某些地方展开评议,各抒己见。感情朗读,交流感悟3.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读出声、读出形、读出情。4.读了这篇课文,你对生命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感悟?结合前面的几篇课文,大胆地谈一谈自己对生命的思考。积累语言,拓展阅读 1.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语段或词语。2.这篇课文选自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请同学们课后仔细阅读这篇优美的散文。导课激兴趣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到处是绿色,到处是鸟语花香。而娇艳的花朵,无疑是春天里最绚丽多姿的一笔。它用缤纷的色彩、娇弱的身姿、清幽的气息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然而当你面对千万朵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小花时,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板书并齐读课题)认真读书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初读知大意1.小组合作:互相检查读课文情况,互相质疑问难,解决不了的问题先记录下来,留到全班交流时提出来。2.自学反馈:a.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b.师生共同质疑答难。(此时重点解决理解字词的问题)3.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一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细读理脉络4.维也纳的春天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他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默读课文,画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5.请学生上黑板写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线索和作者的情感脉络。品读感悟美1.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圈画出精妙之处,反复品味,揣摩作者的内心感受。必要时可以和身边的同学交换意见。2.文学鉴赏会。教师扮演文学鉴赏会的主持人:各位文学评论家们,大家已经反复阅读了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片段花的勇气。现在就请各位就文中的语言是否优美,遣词造句是否准确生动发表高见吧。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他们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美读入情境1.循着作者感情的变化,入情入境地朗读全文。2.举办朗读比赛,评出优胜者。作业设计: 1、完成本课的练习册。 2、积累本课的好词好句。板书设计: 见绿不见花花的勇气 离前未见花 借物喻理 震撼语文园地五词语盘点浓郁 流连 小径 流畅 引导 悄然 灵性 经历 瞬间 扑闪 概念 飞翔 权利 缤纷 鼓动 跃动 欲望 冲破 僵硬 不屈 茁壮 沉稳 震撼 糟蹋 有限 珍惜 流淌 捐赠 角膜 清晰 器官 合乎 使命 遗憾 气魄 乏味 泛滥 热泪盈眶 与世长辞 重见天日 不假思索 改天换地 傲然挺立 神气十足口语交际我们学习了本组课文,还收集了有关的资料,丢生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我们把这段时间的学习收获和大家交流,也可以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也说说自己身边的热爱生命的故事,自己得到的启发。习作部分根据习作要求,学生写作、评价、修改、抄写。 第二、三课时习作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阅读提示,明确要求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习作要求。2.投影出示习作要求:内容具体;写出真实感受;题目自定。试写初稿,反复修改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朗读佳作,共同赏评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誊写作文,制作墙报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再抄写在作文本上。2.整理习作和资料,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板报。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复习导入1.读词语卡中的词语。2.听写其中的词语。我的发现1.同学们,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发现一些句子有较深的含义吗?下面请同学们先来看看小林和小东都发现了什么。2.学生交流小林和小东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理解句子较深含义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方法。如:仔细想、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揣摩感悟等方法。3.快速浏览本组课文,你还能发现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日积月累1.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先指导学生读正确,然后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或认识,之后请学生快速背诵。2.教师补充出示一些名言,请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a.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b.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c.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d.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e.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3.请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热爱生命的名言,共同进行赏评。4.鼓励学生课下将自己最喜欢的生命格言制成书签。成语故事1.自己读故事,感受句子的含义,画出不懂之处。2.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故事的理解,互相质疑解难。3.全班交流,说一说这个成语故事蕴含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的体会。4.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