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C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118617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C卷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 壮、喧腾起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对文中“隐隐传来”的理解,不正确 的是( ) A . 空气可以传声B . 锣鼓声响度很小C . 观察者离声源很远D . 锣鼓声传播速度很小2. (2分)关于热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炎热夏天,人们打开电风扇降低了室内的温度,所以会感觉凉快B . 北方冬天菜窑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凝固放热使窑里温度不至于太低,菜不至于冻坏C . 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 . 被 的水烫伤比 的水蒸气烫伤更厉害3. (2分)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B . 错误和误差都是可以避免的C . 误差是由于测量者的操作不规范而产生的D . 使用精确的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误差4. (2分)小明同学测量学校操场的长度,请你帮他从下面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A . 长30cm,分度值为1mm的钢尺B . 长1 m,分度值为0.5cm的木尺C . 长3m,分度值为1mm的钢卷尺D . 长30m,分度值为1cm的皮卷尺5. (2分)下列关于光现象及其形成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孔成像光的漫反射B . 池水变浅光的折射C . 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D . 镜花水月光的直线传播6. (2分)在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 一张课桌的质量约为200gB . 一个篮球的直径约为30dmC . 一瓶2L的饮料质量约为2kgD . 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80mm7. (2分)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五次测得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分别为18.4cm、18.3cm、18.6cm、18.72cm和18.5 cm,该铅笔长度最接近于( ) A . 18.6cmB . 18.5cmC . 18.4cmD . 18.3cm8. (2分)近年来电影又回到我们的身边,成为娱乐休闲的一个主要选择,下图为简易的电影放映机,下列关于它的使用及原理的介绍中正确的是 ( ) A . 在屏幕上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B . 电影片距镜头的距离很近,应在一倍焦距以内C . 要想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镜头应后缩(即向左), 同时增大镜头与屏幕的距离D . 电影片中的人物景物等,正立地在镜头后快速移动着9. (2分)(2011广西)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如果逐渐往杯中加水,杯底的光斑将( ) A . 向右移动B . 向左移动C . 保持不动D . 无法判断10. (2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如图所示,选用的实验器材如下:一块薄平板玻璃、两个完全相同的跳棋子A和B、与A大小不同的跳棋子C、刻度尺和白纸。则下列与实验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B . 选用薄平板玻璃替代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C . 利用现有器材可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D . 若A与B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则B一定与A的像重合11. (2分)一物体从距凸透镜5倍焦距处移到2倍焦距处的过程中( ) A . 像和像距都由小变大B . 像和像距都由大变小C . 像由小变大,像距由大变小D . 像由大变小,像距由小变大12. (2分)如图所示为描述物体运动过程的图象,可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的是( ) A . (1)(2)B . (2)(3)C . (1)(4)D . (2)(4)13. (2分)有一段长为34m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m/s、1500m/s和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 ) A . 1次B . 2次C . 3次D . 4次14. (2分)如图所示,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当用眼睛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A . 0.7mB . 0.3mC . 0.4mD . 0.1m15. (2分)小明用奶奶的老花镜镜片对着太阳时,可在距镜片5 cm处得到一个最亮、最小的小圆点。若小明想通过此老花镜的镜片看微雕作品上较小的图案,则作品到透镜的距离应满足( ) A . 大于5 cmB . 小于5 cmC . 大于10 cmD . 大于5 cm小于10 cm二、 填空题 (共12题;共14分)16. (1分)某同学在教室内弹奏吉他时,所发出的声音是由琴弦的_产生的,琴声是通过_传播到其他同学耳中的。前后不同位置的同学听到声音的_是不同的。 17. (1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细钢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_cm,细钢丝的直径是_mm。 18. (1分)如图是某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根据图象我们得到的信息是:该物质是_(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为_;t1-t5时间内,物体形态是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19. (1分)如图,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 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光的_;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黄色纸板。我们能看到_色光;用于电视遥控器的是一种看不见的光线叫做_外线。 20. (2分)如图所示为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_,折射角是_度,界面的_(选填“上”、“下”、“左”、“右”)侧是空气。 21. (1分)小明把一个透镜朝向太阳,在透镜的另一侧距离透镜5cm处找到一个极小亮的点,那么,小明想要利用这个透镜获得一个放大的实像,应当把物体放在距离透镜_处。 22. (1分)一架普通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40cm,当被拍照的人到镜头的距离_时,底片上才会得到一个清晰像。 23. (1分)如图所示的是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奋力奔跑的场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_,认为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比赛结束后,“裁判员”通过_,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人运动得快。物理学上采取_(填“观众”或“裁判员”)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得快慢。 24. (1分)如图为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N为法线。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时,反射光为OB;从这一现象可以初步说明:_;若把此装置中的小门向后转动一角度,则在小门上不能看到反射光,这一现象表明:_;进一步研究,当把光由BO射入,发现反射光恰好由OA射出此事实说明:_。 25. (1分)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图是_,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_ A. B. C. D. 26. (1分)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2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深处的深度是_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 27. (2分) 、 两车分别从 、 两点同时同向运动,经过 秒 、 相遇,它们是 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由此可知 _ (填“ ”、“ ”或“ ”), 、 间的距离为_ 三、 作图题 (共3题;共15分)28. (5分)画出图凸透镜的折射光线。 29. (5分) (1)开关S闭合后通电螺旋管和条形磁铁A之间磁感线的形状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中标出三条磁感线的方向和条形磁铁A的两个磁极。 (2)用激光器发出一束光,射入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结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现两个光斑,其中一个光斑在A点,如图乙。请在图乙中画出光路确定另光斑B点的位置 30. (5分)如图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竖直挡板P,在AB和CD之间的区域内可以看见挡板左侧的一个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的像。在图中找出挡板左侧这个发光点的位置。 四、 计算题 (共1题;共10分)31. (10分)小张同学经常骑自行车上学放学,从学校到家,先是一段平路,然后上坡,再下坡就到家了。校门口的公路旁有里程碑,平路500米,上坡300米,下坡500米。学习了机械运动的知识后,小张对某天放学骑自行车回家的一些数据进行了收集:上坡骑车两分半钟,学校出来5分半钟就到家了。请帮小张同学计算一下: (1)上坡的平均速度。 (2)下坡也不能太快,如果不超过8m/s,求下坡需要的最短时间。 (3)从学校到家骑行的平均速度 五、 实验题 (共4题;共17分)32. (3分)如图所示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 (1)请指出实验中错误之处:_(写一个)。 (2)实验过程中主要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水沸腾时的温度。如图中甲、乙所示,图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3)如下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温度记录,则该地水的沸点为_,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_1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t/min8910111213t温/969798989898(4)如图所示,是三位同学作出水的沸腾图象,其中正确的是_。 33. (3分)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_反射。 (3)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_(“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4)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 (5)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 A . 沿ON前后转动板EB . 沿ON前后转动板FC . 改变光线OF与ON的夹角D . 改变光线EO与ON的夹角34. (7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_(填选项前的字母) A 多次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重复 、 步骤B 点燃蜡烛,调节烛焰、透镜、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C 将蜡烛移到某处,移动光屏,寻找烛焰的像D 记录物距、像距的值和像的特点E .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透镜和光屏(2)下列“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的操作,比较规范的是_(填选项前的字母) A . 将三者分散排列,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B . 将三者靠拢,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3)小明实验时所用的凸透镜焦距f=10cm,当蜡烛放置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承接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的烛焰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接着把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若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35. (4分)小云准备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坡度。金属片的作用是_。 (2)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_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利用公式V1= S1/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1。 (3)若小车还没开始下滑之前就已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实值相比偏_(选填“大”或“小”)。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某位置,测出顶端到金属片的距离S2。然后继续实验,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后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请用物理量s1、t1、s2和t2表示)。 (5)以下能够较为准确反应小车从开始下滑到撞击金属片的运动情况的是_. 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12题;共14分)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三、 作图题 (共3题;共15分)28-1、29-1、29-2、30-1、四、 计算题 (共1题;共10分)31-1、31-2、31-3、五、 实验题 (共4题;共17分)32-1、32-2、32-3、32-4、33-1、33-2、33-3、33-4、33-5、34-1、34-2、34-3、35-1、35-2、35-3、35-4、3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