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有的人》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16526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有的人》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有的人》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有的人》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与教学内容20 有的人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运用的特点。过程方法在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诗歌,理解诗歌包含的深刻哲理。情感态度理解诗歌哲理性的深刻的内涵,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教学札记教学过程设计预设教学路径预计学生活动备择方案一、导入新课 在一篇纪念革命英雄张思德的文章中,毛主席指出:“(死)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指出死的意义有轻有重。人都有生和死。对待生和死,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态度。活着的人,有的活得崇高、伟大;有的活得无耻、卑微。(举例说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诗人臧克家的诗歌名篇有的人。二、作者介绍以及背景介绍 1作者:预设教学路径预计学生活动备择方案臧克家,诗人,生于1905年,山东诸城人。他的诗作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主要作品收在臧克家文集中。 2写作背景: 1949年全国解放后,臧克家由香港回到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抒发自己由纪念鲁迅所引起的无限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3释题:三、初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1.播放朗读带。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然后齐读全诗。 3思考讨论:这首诗可以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由于本诗不存在语音方面的疑难,因此,要求学生在听的同时,注意诗歌的朗读节奏。预设教学路径预计学生活动备择方案四、学习诗歌第一部分3学生背诵第一部分。 五、学习诗歌第二部分 六、学习诗歌第三部分。 1男生齐读诗歌第三部分。 2思考:这一部分同样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注意,这一部分又是从哪个角度进行对比的? 七、课文内容学习小结 八、指导学生朗诵诗歌 九、布置作业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2思考:“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说说这两句诗中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的不同含义。1女生齐读诗歌第二部分。 2思考:这一部分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对比,这一部分是从哪个角度将两种人进行对比的?3思考:这部分是如何进行对比的?4思考:这首诗的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这“感”具体形象。如果将这一部分中的第一节改为“有的人欺压老百姓;/有的人为人民服务”,行不行?请陈述你的理由。5学生自由朗读第二部分,然后争取背诵下来。3思考:这部分的内容是如何进行对比的?4思考:为什么说“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这两句诗又该如何理解?5学生自由朗读第三部分,然后背诵第三部分 1迅速默读全诗,体会:“有的人”究竟指哪些人呢?2总结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明确:是从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来进行对比的。明确:每一节的前两句都写反动统治者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1)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2)不知羞耻地为自己歌功颂德,妄想“流芳百世”;(3)残害人民,养肥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