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解读中关村示区调整空间规模和布局建设一区十六园.docx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115042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划解读中关村示区调整空间规模和布局建设一区十六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规划解读中关村示区调整空间规模和布局建设一区十六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规划解读中关村示区调整空间规模和布局建设一区十六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关村示范区调整空间规模和布局 建设一区十六园2012年12月26日 09:37:25来源:千龙网北京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调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规模和布局的批复的实施意见日前发布。记者从中关村管委会了解到,实施意见规定了调整优化示范区空间资源布局工作,要求落实示范区空间规模和布局调整方案、加强产业规划布局调控,以及加强政策覆盖落地和优化创新资源布局,推动政策、创新服务体系在十六个分园的覆盖对接和落地,实现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资源在分园优化配置。据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杨建华此前透露,北京市16个区县都将各有一个中关村园区。此前中关村“一区十园”的总规划面积是232平方公里,而“十六园”的总规划面积将达488平方公里。近日,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即怀柔园已经率先宣布正式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跻身“一区十六园”行列。实施意见指出,各分园将实施“双重领导、以区(县)为主”的领导体制,强化中关村管委会的统筹职能,加强市、区(县)工作的有效对接、园区与行政区工作的统筹协调,建立中关村管委会与各分园管委会的协同工作机制,中关村管委会对各分园整体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产业布局、项目准入标准等重要业务实施统一领导,各区(县)政府分管园区工作的副区(县)长兼任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实施意见还要求各区(县)在资金、政策、服务上聚焦园区建设发展,优先布局并加快建设交通、教育、医疗、居住、商业服务等园区配套基础设施。根据实施意见总体思路,中关村示范区将调整优化空间资源布局,强化中关村示范区统筹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加快中关村示范区创新发展步伐,把中关村示范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为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提供有力支撑,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实施意见用三个“显著”勾勒了中关村示范区的发展目标。中关村创新发展布局将显著优化。到2015年,中关村示范区各分园的产业特色鲜明、功能定位明确,基本建成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一区多园”、各具特色、重点建设“两城两带”的发展格局。到2020年,中关村示范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能力全面提升,基本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主要形态,以“两城两带”为重点,各分园之间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相互联动、协同发展的“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创新驱动能力显著提升。中关村示范区高端产业集群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到2015年,企业总收入超过35万亿元,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以上,形成一批能够推动行业重大变革的创新成果和一批对市场有影响力、有话语权的品牌企业。到2020年,企业总收入达到10万亿元,收入亿元以上企业超过2500家,收入十亿元以上企业超过500家,形成2至3个具有技术主导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人均和地均产出明显提升,对首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能耗降低和生态环境建设发挥显著带动作用。创新示范效应显著增强。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入,形成符合“一区多园”特点的管理体制和建设模式。中关村创新平台的统筹协调、资源整合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格局。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创新创业环境显著优化。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充分发挥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方案涉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规模和布局调整方案要求组织开展中关村示范区地块的落桩定界工作,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做好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与中关村示范区空间规模和布局调整工作的衔接。方案还要求按照国务院批复的统筹规划,启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组织编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局部修改方案并报国务院批准,确保将方案落实。 针对十六区县中各个园区的具体规划,方案要求各区县依据全市规划和中关村示范区优化产业布局指导意见、布局方案,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科学编制、不断完善各分园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产业布局规划以及综合交通专项规划,抓紧制定园区开发建设实施方案并加快组织实施。方案同时要求探索符合中关村示范区特点的园区开发建设模式,强化示范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设立中关村示范区土地储备分中心,探索土地供给方式创新,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中关村示范区调整空间规模和布局关键词“两城两带”示范区将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未来科技城建设,打造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聚集区以及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发挥中关村“一区多园”创新引擎作用。特色产业基地示范区将以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为目标,从各区县功能定位、发展优势和需求入手,加强顶层规划和市级统筹,谋划新建、升级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带动区县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提升,推动中关村示范区和行政区统筹协调发展。退出机制示范区将明确各分园产业功能定位,制定产业布局指导目录,建立以技术创新性强、产出效益明显、产业聚集度高、生态效益好为主要目标的项目准入标准和退出机制。绿色通道示范区将加强市区联动的项目落地协调服务,各分园新占用土地资源的项目,在中关村创新平台联合审核,对于审核通过的项目,纳入绿色通道,由中关村创新平台协调市区相关部门加快办理手续绿色生态园区示范区将着力促进园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动建设一批绿色节能、绿色照明、水资源和土地保护与综合利用、新能源综合利用、固废处理及资源化等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推动建设“高效、低碳、开放、智慧”的生态型高科技园区。中关村大事记电子一条街1980年10月23日,此前曾两次到美国硅谷参考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春先与6名科技人员一起,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下,成立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这一举动拉开了科技人员面向市场、自主创业的序幕。1984年前后,中关村地区有了一批“下海”经商的科技人员,他们通过创办民营科技企业的方式,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途径。到1987年,以“两通两海”(即四通公司、信通公司、科海公司、京海公司)为代表的近百家科技企业聚集在自白石桥起沿白颐路(今中关村大街)向北至成府路和中关村路至海淀路一带、东至学院路,形成大写的英文字母“F”型地区,被人们称为“电子一条街”。一区五园1988年5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并规定,以中关村地区为中心,在北京市海淀区划出100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政策区范围。5月20日,北京市政府印发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由此,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正式成立。1994年4月,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将丰台园、昌平园纳入实验区政策区范围。1999年1月,经国家科委批准,试验区区域再次调整,将电子城、亦庄园纳入实验区政策区范围。从此,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形成“一区五园”的空间格局。一区十园1999年6月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原则同意北京市政府和科技部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中关于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意见和关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规划。8月10日,北京市政府发出通知,决定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管理委员会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2006年1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第五批通过审批的20家国家级开发区(2006年第3号)。调整后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总面积为23252.29公顷,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德胜园(含雍和园)、电子城(含健翔园)、亦庄园(包括通州光机电一体化园区和通州环保园区、石景山园、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形成了“一区十园”的空间格局)。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09年3月13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发布,明确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新定位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目标是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10年12月23日,北京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该条例明确规定:“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由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亦庄园、德胜园、石景山园、雍和园、通州园、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以及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批准划定的其他区域等多园构成。”一区十六园2012年10月13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调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规模和布局批复正式下发。2012年12月25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调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规模和布局的批复的实施意见,要求落实示范区空间规模和布局调整方案、加强产业规划布局调控,以及加强政策覆盖落地和优化创新资源布局,推动政策、创新服务体系在十六个分园的覆盖对接和落地,实现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资源在分园优化配置,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中关村示范区创新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