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 .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114532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课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课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 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木头锯断B . 灯泡发光C . 火药爆炸D . 玻璃破裂2. (2分)下列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需要监测污染物是 ( ) A . 氮气B . 二氧化碳C . 稀有气体D . 可吸入颗粒物3. (2分)下图是某市实验操作考查“药品的取用和加热”中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 用纸槽将固体粉末送入试管 B . 倾倒液体 C . 加热试管内液体 D . 熄灭酒精灯 4. (2分)关于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B . 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阳离子C .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D . 一个H2O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5. (2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 . 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rB .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 .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D .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6. (2分)如图表示某些概念的从属关系,下列选项中能符合右图的是( ) ABCDX化合物单质纯净物化合反应Y氧化物化合物混合物氧化反应A . AB . BC . CD . D7. (2分)茉莉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苏南民歌。茉莉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乙酸苯甲酯(C9H10O2)是其中的一种。下列关于乙酸苯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酸苯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50gB . 乙酸苯甲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 . 乙酸苯甲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9:10:2D . 乙酸苯甲酯由 9 个碳原子、10 个氢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8. (2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B . 电解水实验中正极端和负极端产生的两种气体质量比是8:1C . 镁铝合金的硬度比镁和铝都要大D . 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如果装置漏气会导致测得氧气含量偏高9. (2分)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检查气密性 B . 过滤 C . 连接仪器 D . 称量物质质量 10. (2分)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B .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C .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 . 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二、 填空题 (共2题;共6分)11. (2分)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下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约是_。 (2)步骤中发生的是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图是化肥硝酸铵包装袋上的部分推断,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_(填字母)。 A . 易溶于水B . 熔点高C . 受热易分解12. (4分)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面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表中可查出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 (2)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填元素符号) (3)表中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 (4)通过分析,同一横行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例如: 从左到右,由金属元素逐渐向非金属元素过渡;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_(任写一条)三、 实验题 (共1题;共3分)13. (3分)某同学为准备表演魔术“淀粉液变蓝墨水”,进行了下列几组实验。 I、初步试验实验1初步结论:淀粉液的种类、浓度和碘水的浓度可能会影响混合液的颜色II、依据初步结论,深入探究实验2实验3实验4(解释与结论)(1)能使淀粉液变“蓝墨水”的试剂是_。 (2)实验2的目的是_。 (3)结合实1可知,实验3-3中混合液的颜色是_。 (4)实验3的结论是_。 (5)(反思与评价) 对比实验1-1和1-3不能得出结论“淀粉液的种类一定会影响混合液的颜色”的原因是_。(6)对比实验2-1和3-1,发现混合液的颜色不同,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 四、 科学探究题 (共3题;共14分)14. (4分)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1)(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_性,还可能呈_性(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色酚酞试液变_溶液呈碱性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溶液呈_(2)(分析与思考)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_(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_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3)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_,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所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15. (4分)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氧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有关氧气的探究 探究一: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1)小明同学认为可用铁丝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丽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_ (2)小芳同学用木炭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却发现水几乎没有倒吸小组内同学帮她仔细检查,发现装置的气密性及操作步骤均无问题你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_ (3)小组内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_ (4)探究二:以下是该小组探究影响H2O2溶液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H2O2溶液浓度%H2O2溶液体积/mL温度/MnO2的用量/g收集氧气的体积/mL反应所需的时间/s51200.1416.75151200.146.04305350249.21305550210.761)通过实验和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_有关;从实验和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_2)通过上述实验_(填“能”或“不能”)说明使用MnO2可以加快H2O2溶液反应速率16. (6分)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围绕燃烧实验开展相关研究(1)探究一:氢气的燃烧实验a.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从图1中选择仪器组装一套随开随停的发生装置,所需仪器为_(填编号);仪器B的名称是_b.按图2操作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需用试管收集不同体积比的氢气与空气的混合物,现用a中组装的正确装置制取氢气,如何用试管(假设试管容积为10mL)收集氢气与空气体积比为4:1的混合气体,写出其操作方法:_c.用不同体积比的混合气体做氢气的燃烧实验,结果如表:序号1234567氢气与空气体积比9:18:27:35:53:71:90.5:9.5点燃现象安静燃烧安静燃烧弱的爆鸣声强的爆鸣声强的爆鸣声弱的爆鸣声不燃烧不爆鸣分析上表信息,你对燃烧或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_(2)探究二:可燃性粉尘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因素a.用如图3装置研究某可燃性粉尘颗粒大小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用燃烧产生的最大压力衡量,容器内壁的传感器可测出燃烧产生的最大压力实验过程中需改变的实验条件是_,不能改变的是_、_、_(仅列三种);实验测得可燃性粉尘颗粒大小与燃烧产生的最大压力的关系如图4所示,其原因是_b.兴趣小组另测得可燃性粉尘浓度与燃烧产生的最大压力的关系如图5所示,结合图5信息,提出防止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烧的合理建议:禁止烟火;_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填空题 (共2题;共6分)11-1、11-2、11-3、12-1、12-2、12-3、12-4、三、 实验题 (共1题;共3分)13-1、13-2、13-3、13-4、13-5、13-6、四、 科学探究题 (共3题;共14分)14-1、14-2、14-3、15-1、15-2、15-3、15-4、16-1、1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