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中考化学试卷A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110031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 中考化学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鲁教版 中考化学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鲁教版 中考化学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 中考化学试卷A卷一、 单项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今年6月5日是我国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践行绿色生活”是今年环境日的宣传主题下列生活方式中,不符合“践行绿色生活”理念的是( ) A . 用手帕代替纸巾B . 将废弃的干电池扔入河道C . 短途旅游时用自行车代替机动车D . 垃圾分类后放入指定的垃圾箱2. (2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水结成冰B . 液化空气C . 酒精燃烧D . 玻璃破碎3. (2分)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合金B . 干冰C . 空气D . 石油4. (2分)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认为下列认识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 A . 金刚石不是金属材料;不饱和溶液通过一定方法变成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不一定增大B . 水银中含银元素;能导电的一定是金属材料C . 有发光、发热的现象的就是燃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其溶质一定是碱D . 家用煤气有刺鼻的气味,说明一氧化碳有这种特殊气味;铅笔芯主要中含铅5.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稀释浓硫酸B . 点燃酒精灯 C . 测溶液pHD . 加热溶液6. (2分)课本中的图表、模型等都能提供很多信息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图”,可分析自己日常饮食结构的合理性B . 根据“常见物质密度表”,可比较相同质量的水、酒精的体积大小C . 根据“酸、碱和盐溶解性表”,可判断两种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大小D .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分析获得晶体的方法7. (2分)下图表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元素,下列有关该元素的信息正确的是( )A . 它是非金属元素B . 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是 13C .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 . 相对原子质量是138. (2分)制作蛋糕的人造奶油中含有影响身体发育的反式脂肪酸(C18H34O2),下列关于反式脂肪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B . 该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只有CO2和H2OC . 该物质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7:1D . 该物质是由18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二、 双项选择题 (共2题;共6分)9. (3分)(2016淮安)下列化学符号与含义相符的是( )A . KCl氯化钾B . 3OH1三个氢氧根离子C . Cl2两个氯原子D . 2SO3两个三氧化硫分子10. (3分)(2016扬州)KNO3与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B . 加水能使NaCl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 . t1时,KNO3溶液与NaCl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 . 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能使KNO3从溶液中结晶析出三、 填空题 (共2题;共6分)11. (2分)(2012抚顺)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邻居乱扔烟头,不慎引起火灾,烟头在火灾中的作用是_(2)熄灭酒精灯火焰时要用灯帽盖灭,其原理是_12. (4分)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甲在一定条件下分解成乙和丙,乙是最常用的溶剂三种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甲、乙组成元素相同,则丙是_从微观角度解释,甲、乙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 (2)若丙固体的俗称为干冰,则甲为_由丙转化为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一个即可) 四、 简答题 (共2题;共11分)13. (5分)请根据物质的自述从下列给出的物质中选择适当的序号填空: 石墨 一氧化碳 氮气 酒精 煤(1)我是_,在空气大家族中,以体积分数论我是老大 (2)我是_,小心!别靠近我我会使你中毒 (3)我是_,我肤色有点黑别人叫我“工业的粮食” (4)我是_,我浑身散发着香味,国酒茅台中有我的身影哦 (5)我是_,我能制铅笔芯又能做电极,还能搞掂不易打开的锁 14. (6分)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请你与他们合作 (1)写出图中标有的仪器名称: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作为制取装置如果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应该与_装置连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该选择_装置和_装置连接,其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 五、 实验与探究题 (共2题;共12分)15. (7分)(2016山西模拟)初三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学习“中和反应”后,在实验室里他们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 (1)如图1所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同学们发现该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2)【提出问题1】如何验证该反应已经发生?【进行实验】同学们分别取图1B图中溶液进行以下两个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反应评价】你认为上述实验能验证反应已经发生的是实验_,请选择上述任一实验从微观角度分析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_(3)【提出问题2】图1B图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哪些?【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取B图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观察到_B图中溶液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经思考,同学们认为用另一种不同类别的试剂_,也能达到相同的目的(4)【拓展延伸】将C图试管中的物质静置,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16. (5分)碘化钾(KI)是白色固体,保存不当会被氧化为单质碘( I2)而泛黄变质。化学兴趣小组查得以下资料:.对于碘化钾变质的原理,有两种不同的反应:甲:4 KI+O2 +2CO2= 2K2CO3 +2I2 乙:4KI+ O2 +2H2O=4KOH +2I2. KOH与NaOH两者的化学性质相似。为探究碘化钾变质原理的合理性,进行以下实验。【实验过程】实验1取适量碘化钾固体暴露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到固体泛黄。往泛黄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反应甲是造成碘化钾变质的原因”的结论。理由是_。 (3)实验2按甲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据此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4)实验3按乙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查阅文献获知,常温下某些气体和固体反应须在潮湿环境中进行。化学兴趣小组据此改进实验,很快观察到固体泛黄的现象。简述化学兴趣小组改进实验的具体措施:_。(5)【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化学兴趣小组得出结论:碘化钾固体泛黄变质是碘化钾与_共同作用的结果。六、 计算题 (共1题;共3分)17. (3分)请根据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l)在 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答案】30(1)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采用通过改变温度的一种方法是_; (2)50时,将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精确到0.1%); (3)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其它条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1、2-1、3-1、4-1、5-1、6-1、7-1、8-1、二、 双项选择题 (共2题;共6分)9-1、10-1、三、 填空题 (共2题;共6分)11-1、11-2、12-1、12-2、四、 简答题 (共2题;共11分)13-1、13-2、13-3、13-4、13-5、14-1、14-2、14-3、五、 实验与探究题 (共2题;共12分)15-1、15-2、15-3、15-4、16-1、16-2、16-3、16-4、16-5、六、 计算题 (共1题;共3分)17-1、17-2、1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